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阜阳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清明祭扫活动纪实

红色颍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明时节,祭奠先人。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4月3日上午,在阜阳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陈炳魁组织下,携手安徽鑫睿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市老年专家协会红色文化传承委员会等单位组织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祭扫活动,一行二十余人驱车前往太和县赵集乡</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草寺烈士陵园”</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和颍泉区伍明镇袁寺村赵庄</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双百英雄 王克勤烈士纪念碑”</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上图 庄严肃穆的烈士墓,灵魂的安息之所,如同一片宁静的港湾,英烈们的灵魂在此安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仿佛在为我们的祭扫活动增添一份庄重与神圣。车队缓缓驶出市区,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怀念。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首先来到了太和县赵集乡的“草寺烈士陵园”。</span>青松翠柏伴英魂,清明祭扫忆先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上图 右边的这棵松柏🌲是1982年魏野畴烈士长孙魏北京夫妇亲手栽植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埋有魏野畴、昌绍先、胡英初、蔡甲午、白怀林等21位革命烈士的忠骨,他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草寺烈士陵园,松柏青翠,庄严肃穆。我们亲眼看到1982年由魏野畴之孙魏北京夫妇亲手种植 的“刺柏”。汉白玉墓碑两旁刻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碑顶刻有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永垂不朽”四个大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上图 胡天生局长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一行二十余人整齐列队,在纪念碑前肃立,在红研会党支部书记、原市档案局副局长胡天生指挥下,行三鞠躬礼,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随后,红研会和红传会名誉会长范醒华恭敬的上前敬献鲜花,寄托着我们对烈士们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在主持人的胡天生局长带领下,我们重温入党誓词,誓言在耳边回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上图 阜阳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与安徽鑫睿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同志们在烈士陵园前合影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后,大家移步来到敞明亮的展厅参观,赵集乡政府党委书记姜献跃同志带领大家参观,还特意安排乡政府新选调来的一名优秀女大学生给我们认真且熟练的讲解这段难以忘怀革命故事。草寺村总支书记王新亮、村总支副书记赵晓磊一直陪同着,并为大家提供优质服务,也为我们讲述流传在当地民间、不为人知的烈士们牺牲的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上图 赵集乡党委书记姜献跃亲自为大家讲解这段令人悲痛的革命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结束后,我们一起来到草寺村委会二楼大会议室,会议由红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陈炳魁主持。首先乡党委书记姜献跃讲述从“八七”会议到发动“四九”起义全过程,简述“草寺烈士陵园”一段段生动感人的先烈故事,以及对“烈士陵园”今后的建设提出宏观思路,他的这种红色情怀让参加会议的同志们无比敬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上图 参加祭扫的同志集聚在草寺村委会二楼会议室,陈炳魁秘书长主持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接下来,安徽开天建设集团原董事长、市红研会副秘书长王钧讲述他四十多年来的红色情怀,他于1979年至1981年在“四.九”中学读书时,就居住在“四九”纪念馆最东头的那间值班室与陈联光馆长作伴。毕业后的几十年来,凡有机会都去那里参加祭扫活动;“草寺烈士陵园”距离他老家只有七华里路,小时候父亲就带他多次来这里参观和祭扫。鉴于青少年时有这段经历,所以在参加工作后的四十多年里,因工作、学习或旅游走过的几十个省、市、自治区时,每到一座城市都会参观那里的革命纪念馆,至今依然对红色文化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上图 王钧、姜献跃、陈炳魁三人在研讨交流1967年筹建“草寺烈士陵园”艰难历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阜阳市关工委“十佳宣讲员”、市老年专家协会红色文化传承委员会主任周永红同志讲述他对红色文化研究和挖掘的多项成果,发表了十余篇特别有价值的大幅文章,填补了有关“四.九”起义革命先烈和阜阳红色文化历史的空白(如赤卫队三大队队长石永发、牺牲在草寺的烈士白怀林等),得到省、市有关文史部门的认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上图 周永红与本村知情老乡交流当年杀害烈士的感人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阜阳市红色文化研究会、颍泉区摄影家协会主席余波同志作重要发言,他曾有机会与中直机关有关负责人接触,在红色文化研究方面,发现很多新思路、新观点,对今后阜阳红色文化研究方向提出了多项重大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使得在场同志们拍手赞赏,大家受益匪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上图 余波主席作重要发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陈雷教授作重要发言,全面总结了“四九”起义历史意义,及“西安事变”的总策划人杨虎城将军与魏野畴烈士的关系,以及对新中国成立起到了重要意义。他站在更好角度点评今天祭扫活动的意义,并给予高度评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上图 陈雷教授作重要发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由阜阳市关工委原副秘书长、阜阳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范醒华作总结讲话,概述了本次前来“草寺烈士陵园”祭扫活动的意义,以及今后对阜阳红色文化研究的重要历史责任。感谢赵集乡党委政府和草寺村委会的热情接待!鞭策和鼓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好红色基因。</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上图 红研会名誉会长范醒华作总结讲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午3点20分,我们驱车来达“王克勤烈士纪念碑”前,我们再次整齐列队,在余波主席主持下,向烈士纪念碑深深鞠躬,依次向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表达对英雄的无限敬仰,我们在与王克勤烈士的三位侄子:王九平、王九道、王桂杰及他的几位侄孙、侄孙女等交流下,我们了解了王克勤烈士的生平事迹和战斗经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上图 大家向“双百英雄王克勤纪念碑” 敬献鲜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听王克勤烈士所在部队(山东定陶原73091部队)的退伍军人、安徽迅立达电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加峰说:2009年9月10日,由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评选活动中,王克勤被评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临之际,阜阳广播电视台《主持说阜阳》推出特别节目,缅怀王克勤先烈。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上图 王克勤烈士生前所在部队(山东省定陶原73091部队)退伍军人、安徽迅立达电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加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克勤是原阜阳县人(现颍泉区),与李大钊、张学良、杨虎城、杨靖宇、杨开慧、白求恩、毛泽民、毛泽覃、叶挺、江上青、张自忠、吉鸿昌、刘胡兰等一同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是享有党和国家、人民军队给予崇高荣誉的革命烈士。缅怀先烈,致敬阜阳英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上图 报道有关王克勤烈士的书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过这次祭扫活动,让大家更加了解到家乡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历史。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胜利和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英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将积极宣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珍惜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上图 参加祭扫同志们在烈士碑前合影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上图 王克勤烈士大哥王克山家二儿子王九平、三儿子王九道,四弟王克先家大儿子王桂杰,五弟王克起家 三儿子王桂中,还有王克勤大哥家孙子王秀杰、王伟、孙媳赵奎芳、重孙王宇航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上图 由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评选活动中,王克勤被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上图 王克勤烈士的家谱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1947年,一排长去世,刘伯承捶桌哭着: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一个他!》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1947年的战斗中,刘邓大军与国民党军展开了激烈战斗,最终歼敌6万人。然而,在这场战役中,一名排级干部牺牲,引起了邓小平、刘伯承的哀悼。刘伯承司令员痛哭称:“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一个他!”这位让两位最高首长痛心的干部是王克勤,他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第十八旅五十二团一营一连的排长。王克勤生前立下无数功勋,备受上级器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摘录《历史经典说》2024年3月18日 河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上图 1947年7月18日,由“晋冀鲁豫野战军”奖给:“六纵十八旅五十二团一营一连一排”的锦旗。至今已有78个年头!</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上图 参加天安门阅兵式时显示的“王克勤排”红旗</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发扬王克勤精神,建设现代化军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原中顾委常委老旅长李德生题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王克勤烈士的英雄事迹</b></p><p class="ql-block"> 王克勤(1920-1947),男,汉族,安徽省阜阳县人,中共党员。1945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18旅52团1营1连机枪射手。194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9次立功,被评为“一级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他总结练兵、行军作战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创造性地开展了思想互助、生活互助、战斗互助的“三大互助”活动,有效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1946年10月6日,在山东巨野县徐庄阻击战中,他带领全班发挥战斗互助作用,与国民党军激战一天,打退敌数次进攻,歼灭大量敌人,全班无一伤亡,圆满完成任务。战后,全班荣立集体一等功,3人被评为战斗英雄,他被提升为排长。同年12月,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赞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荣的范例”,号召全军部队普遍开展向王克勤学习的运动。他的“三大互助”带兵经验迅速在全军推广,对人民军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1947年7月10日,在鲁西南战役中,他率领全排奋勇登城,负伤后仍坚持指挥战斗,因流血过多,于11日凌晨英勇牺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9年9月10日王克勤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选摘:新中国英雄模范人物 “王克勤 · 共产党员网 ” (引用日期2021-06-2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王克勤烈士生前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王克勤三弟王克先的大儿子王桂杰的照片,他长的特像他二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他爷俩长的最像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王氏族人和村民们捐资“功德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双百英雄王克勤”文化长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