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理想课堂 见证学生成长——嵩峰小学开展课例展示教研活动

归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语文的广袤天地里,每一篇课文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学生求知的道路。4月2日嵩峰小学开展语文课例展示教研活动,带我们一同走进《两小儿辩日》和《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感受经典的魅力与成长的力量。</p> 古韵今风:两小儿辩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祝玥玥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课堂,就仿佛穿越回了两千多年前。老师以一个充满趣味的“辩”字猜谜游戏开场,瞬间点燃学生们的热情,巧妙地引出了这场跨越时空的辩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朗朗书声中,学生们开启了探索之旅。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指名读、合作读、师生对读,让学生们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读出了文言文独特的韵味和节奏。“为”和“知”的读音,在注释的帮助下,学生们也能精准把握。在猜测“赴汤蹈火”一词含义的过程中,学生们加深了对文言字词的理解,对课文的感悟也更进一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组合作探究两小儿对话的环节,是课堂的一大亮点。从语言、用词、句式等角度出发,学生们发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细心观察和善于思考。激烈的辩论环节,同学们纷纷化身“小辩手”,模仿两小儿的语气神态,你来我往,妙语连珠,仿佛真的置身于那场千古辩论之中。当孔子“登场”却无法判决时,学生们又展开了对孔子是否多智的深度思考,体会到了孔子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智者形象。</p> 烽火少年:小英雄雨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祝珂珂老师的《小英雄雨来》课堂,则将我们带入了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通过单元学习地图,学生们分享了之前学习获得的成长启发,自然地过渡到雨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字词学习环节,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组。晋察冀边区、苇絮等词语,勾勒出雨来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让学生们感受到芦花村的宁静与美好。而呜哩哇啦、枪栓等词语,结合历史资料和视频,又展现出当时战争的残酷,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雨来成长环境的复杂与艰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对篇幅较长的课文,祝老师引导学生感知长文章特点,交流阅读方法。在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的基础上,学生们学会了列小标题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从“游泳本领高”到“掩护李大叔”等小标题,串联起了雨来的成长轨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深入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学生们聚焦主要事件,重点探究雨来面对敌人时的表现。在交流中,大家看到了雨来的冷静、有骨气、机智和坚强不屈,明白了他成为小英雄的原因。而对雨来成长原因的探讨,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爱国精神的强大力量,“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师生的引读中,深深烙印在学生们的心中。</p> 教研相长:共促课堂新发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开课结束后的教研环节,老师们齐聚一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针对《两小儿辩日》,大家称赞朗读教学的多样化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但也提出在引导学生理解科学道理时,可以引入更多现代科学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对于《小英雄雨来》,老师们肯定了通过环境描写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成长的教学方法,同时建议在分析雨来形象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深化对爱国精神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思维的碰撞中,老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些宝贵的教研意见,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明确的方向,助力打造更高效、更精彩的语文课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左图涂仙云副校长,右图丁丽芳主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处丁主任随后发言,针对《两小儿辩日》,他认可课堂以“辩”为线索,贯穿始终的教学设计,认为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与理想课堂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理念相契合。不过,他也指出,在小组讨论环节,可以给予学生更明确的引导和更充足的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让思维碰撞出更多火花,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谈及《小英雄雨来》,分管教科研的涂校长称赞通过环境描写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成长的教学方法十分巧妙,让学生能直观感受到雨来成长环境的复杂性和他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但他也提出,在分析雨来形象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当下生活实际,比如让学生思考在和平年代如何传承雨来的爱国精神,以增强学生对爱国精神的现实感悟,让课文中的精神内涵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的成长中发挥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两篇课文,一个充满智慧思辨,一个饱含爱国情怀,在公开课的舞台上绽放出独特的光彩。它们不仅传授知识,更在学生们的心中种下了思考和成长的种子。期待在未来的学习中,这些种子能生根发芽,让学生们在语文的世界里收获更多的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