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旅美屠新时书法与国际传播展

丁翔华

<p class="ql-block">我的老领导《青年一代》副主编屠新时最近在“胡问遂纪念馆”举办了书法展,闻此消息特别为之高兴。记得三十年多前那个春风沉醉的傍晚,他带着墨香与同事们涌入我们的婚房,展开那幅"室雅何须大"的书法时,宣纸还带着未干的潮气。</p><p class="ql-block">当年他揣着毛笔远渡重洋的身影,像极了他笔下那些游走龙蛇的墨迹——看似随性,实则每一笔都带着破茧的力量。听说他在丹佛支起案几,就着牛排的香气写兰亭序;在唐人街教老外悬腕运笔,把"永字八法"翻译成ABC的模样,我总忍不住笑出泪来。</p><p class="ql-block">这次展览取名"回家",真是再贴切不过。那些浸透了太平洋海风的宣纸,那些揉进了爵士乐节奏的点画,此刻终于要回到滋养它们的土地上。就像他当年送我的那幅字,真正的雅致从来不在乎空间大小,只要心里有根文化的脐带,走到哪儿都是家。</p> <p class="ql-block">屠新时先生祖籍浙江绍兴,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起拜胡问遂先生为师,十多年后经先生亲自推介,1982年加入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及国际交流委员会员。</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7日(周四)下午,《回家——旅美屠新时书法与国际传播展》开幕活动在胡问遂艺术馆举办。众嘉宾、朋友纷纷前来祝贺、观摩学习。</p> <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取名“回家”,乃是海外游子回到家乡向恩师、向父老乡亲的一次汇报和感恩的表达,也是他驰骋海内外研习教育书艺的一次总结。(1995年屠新时从美国回上海看望胡问遂及夫人)</p> <p class="ql-block">4月2日屠老师特邀我们及远道而来的朋友一起观展小聚。</p><p class="ql-block">从左至右:胡问遂艺术馆执行馆长章尚敏、两位专程从湖南来的书法家、著名书法家屠新时、胡问遂艺术馆馆长胡考(胡问遂的儿子)上海书法院副院长张耀伟、著名书法家袁硕。</p> <p class="ql-block">上海《回家》书法与国际传播展,典堂内外,笔墨之间,留下串串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展览展出了屠新时先生精品力作50余幅,及外国学生作品10余幅,同时还展出了一些珍贵的史料照片,其中有和胡问遂先生的合影,有他多年各类展览和所获证书,还有他在海外书法教育的现场记录。</p> <p class="ql-block">作品悬挂在展厅中,与周围环境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其洒脱自然的风格,能够吸引观者驻足欣赏,引发情感共鸣,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无论是书法爱好者还是普通观众,都能从中领略到书法艺术的魅力以及古典诗词的韵味,体现出书写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表现力。</p> <p class="ql-block">屠新时先生勤耕书坛几十年,成就斐然、书艺日精。其中有5件书法作品走进美国高端文化典藏被丹佛艺术博物馆和纽约州立大学等永久收藏,还有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图书馆分别收藏,难怪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院原院长范迪安先生称屠新时是“一位有思想、有灵魂的中国艺术家,为中华文化艺术国际传播实现了伟大的跨越。”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说:“古人论书法讲究神形皆备,尤贵于神。现在看屠新时的草书作品,了然可断定,这就是神形皆备,神尤突出典范。用笔痛快,用墨痛快,笔墨挥洒自如,有米芾法帖蜀素帖的刷字之快疾!可见他的书法有取法为上的价值观,亦有得法为上承的造诣。起笔落笔,金书锦字,一目了然。”这些荣誉和评价都为屠先生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增添了新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这套四联屏的书法作品以草书呈现,整体风格豪放洒脱、一气呵成。书写者运笔极为灵动,线条连绵缠绕,似蛟龙游弋,充满了动态感。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处理得精妙入微,牵丝引带自然流畅,展现出书写者对草书笔法的高超驾驭能力。笔画粗细变化丰富,通过浓淡、干湿的巧妙运用,营造出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美,使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这两幅作品风格迥异却各有千秋。左侧作品以大气磅礴的榜书形式,给人以直观的视觉震撼;右侧作品则以灵动的行草展现出古诗的韵味与书法的灵动之美。二者共同展示了书写者在不同书法形式上的探索与实践,也体现出其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无论是从艺术欣赏角度还是文化内涵角度,都具有一定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两幅作品并置展示,形成了强烈的风格对比。左侧作品以豪放大气取胜,展现出一种自由奔放的艺术精神;右侧作品则以工整典雅见长,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端庄与厚重。二者相互映衬,共同展示了书法艺术丰富的表现形式与多元的审美维度,既反映出书写者在不同风格上的驾驭能力,也为观者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与审美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文化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颇具独特韵味。从形式上看,它融合了书法与绘画的元素,以浓淡不一的墨色线条构成抽象形态,似是随意挥洒却又蕴含着某种内在的秩序与张力,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p><p class="ql-block">在笔法方面,墨线灵动且富有变化,线条粗细、曲直相互交织,体现出书写者对笔墨的良好掌控能力。或粗重浑厚,或轻盈飘逸,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营造出独特的视觉层次与节奏感,是一件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屠先生书法内涵深厚,称得上是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海内外一位领军人物。他身在海外,笔擎青天,不只是传播书法艺术,更是传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他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及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在海外任美国丹佛孔子文化书法院院长、落基山中华书法学会会长、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长,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席,并且在科罗拉多两所大学开设中国书法课程。他完成中国书法基础课程教学,700多名美国大学生获得正式学分和创作出书画作品和学书论文,亲任导师授课长达22年。</p> <p class="ql-block">2009年,在纳罗帕大学校园艺术画廊举办“中美师生书法作品展交流,校长亲自出席并说,“这是一次真正的东西方文化对话”。在国内他任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高级研修班特聘授课导师,中国国家画院海外书法篆刻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参加各种相关学术活动。屠先生 1994年和夫人冯咪咪一起,在美国丹佛 创办《中美邮报》至今已31年,积极打造中华文化在美国中西部的传播平台。全国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屠先生再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成为伟大中国呼啸前行的历史见证人。</p> <p class="ql-block">克林顿总统的亲笔签名信。</p> <p class="ql-block">- 展览名称 -回家——旅美屠新时书法与国际传播展</p><p class="ql-block">- 主办单位 -胡问遂艺术馆美国丹佛孔子文化书法院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p><p class="ql-block">- 展出时间 -2025年3月25日-4月6日</p><p class="ql-block">- 展览地点 -胡问遂艺术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