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的乡愁]年少不知乡愁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袁汉勋

<p class="ql-block">美篇号:4902793</p><p class="ql-block">昵 称:袁汉勋 </p><p class="ql-block">(文:1699字/图:手机自拍)</p> <p class="ql-block">  说来好笑,在我小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听说过“余光中”这个名字,更不知道《乡愁》这篇思乡佳作。然而,当我真正离开自己生根的家乡,不远万里来到广州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时候,才真正理解余光中先生所写的《乡愁》是怎么回事了,原来生活中有些抽象的东西也能具体化,比如,乡愁也能用“马路、菜场、空中阁楼、门前水杉以及烧饼夹油条”等等这些具体的实物来表达对故乡的绵绵怀念。</p><p class="ql-block"> 故事还得从二零二零年说起。这一年,对我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六月份,突然接到退休的通知,确实有点茫然无措;不过,很快就平静了。七月份,打点行李,住进老屋,准备陪陪老娘安度晚年。哪知刚刚妥当了几天,就突然接到了通知,说是整个袁庄村都被列入了征收范围……</p> <p class="ql-block">  这一刻,我们眼看着住了几十年的老屋,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变成了一片废墟,真是万般滋味在心头。当我们搬走最后一个物品的时候,那简直就是剧情中的一步三回头;当我们离开故土,再次看到公路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老屋前的大马路;当走进菜市场准备买菜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老屋前摆摊子的老农;当我们晚上散步,看到路边凉亭的时候,就不自觉地想到了故乡的“空中阁楼”。</p> <p class="ql-block">  这些还不算什么,还有一件更痛心的事,那就是刚进入八月份,我们九十七岁的老娘突然驾鹤西游了。临终前,她还嘱咐我们:“有空多到老墩子上去看看,那是你们的根啊!”老娘的这句话更增添了我们的一份乡愁。</p><p class="ql-block"> 这年的除夕,就在万家团聚的时刻,儿子突然宣布他要南下的计划。他说要趁着高速免费的机会到广州去闯一闯。说完便踏上了南下的征程,驶向了陌生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这一刻,我们的心一下子全被儿子抽空了。除了担心他路上的安全外,更多的是担心他去广州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学习、生活又如何地适应呢?可“好儿女志在四方”的古训又回荡在耳旁,但总感觉少了什么,又无法诉说。只听见夫人叹了口气,说“嗨,儿大不由娘啊,该闯的还得由他去闯吧!”</p><p class="ql-block"> 这一夜,我们无法入眠。我们向窗外睁大了双眼,仿佛想像余光中一样,“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而不同的是,我们希望儿子能多看一眼家乡华灯初放的夜晚。</p><p class="ql-block"> 这一夜,我们的心在烟花爆竹声中仿佛脱缰的野马,向遥远的广州奔去,向灿烂的沿海,向澎湃的珠江三角洲奔去……</p> <p class="ql-block">  开年后,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准备去广州,去和儿子汇合。</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来到广州后,那简直就是被一股浓浓的岭南文化所包围。不但穿的,还有吃的,甚至还有说的,完全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也就是这时,我们才真正明白每个身在外地的人,似乎都有一种共同感觉:在故乡时,觉得生活总是那么的平淡无味,而一旦身在外地,就忽然觉得还是故乡的日子是最美好的时光。我想,是不是每个身在外地的人,总会对故乡的某一样东西而魂牵梦绕吧?要不然,怎么会有乡愁的呢?</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的这个想法也是由儿子儿媳带我们体验过广州的茶文化而引起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广州的茶文化渊远流长,也名闻遐迩。而我家乡的早点也不逊色啊。比如,盐城的鸡蛋饼和鱼汤面早就名不虚传了。可我们每天的早点却是烧饼夹油条,并且是雷打不动的。吃惯了家乡的烧饼夹油条,即使我们身在广州,也仍旧思念着那粘着芝麻香的烧饼夹着黄灿灿油条,如果时间宽裕的话,再来上一碗热腾腾的豆浆,那简直不要太美哦!</p><p class="ql-block"> 不知怎的,思绪忽然漂到了小时候,每天早上,巷子里传来一阵阵的吆喝声:“烧饼油条——不要粮票”。这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里,不仅是朴实的乡音,更是普通家庭里的最高奢侈……</p><p class="ql-block"> 而如今的我们,虽然身在外地,却时常还要和远在家乡的亲人们通个视频或者聊会天。当听到他们说起早上喜欢吃什么新鲜玩意的时候,心里就会有股淡淡的忧伤,是为了那些回不去的日子,还是为了那包含着思乡情结的烧饼夹油条?好像说不清,也道不明……</p><p class="ql-block"> 我们就这样一天天数着在外地的日子,一天天淡忘那遥远的故乡,可每次在外地吃早点的时候,烧饼夹油条的情景又清晰地浮现出来。即便吃到最最贴近故乡的味道,也会觉得很逊色。没有了故乡那亲切的感觉,却多了几分乡愁。是的,故乡的味道是具体的,也是无法复制的。那种亲切,那种熟悉,那种久别重逢的感觉,是不可能在远离故乡的地方品味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