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团又名“艾糍”,是清明节前的一种传统美食,也是特别受大家欢迎的美食。</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相传晋文公为纪念“割肉奉君”的介子推,将清明节前一天定为“寒食节”,不生火,只吃冷食。后来,寒食与清明连在一起,吃青团就成为了清明节的一种习俗。</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小朋友们能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美食,南雄市黄坑镇丹丹幼儿园开展了关于清明节“浓情清明,青润童心”主题教育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问青从何来,自有田间“艾草”香。小朋友们通过图片认识、生活经验对艾草的形状、颜色都有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像绿色的“雪花”,有的说,艾叶的背后有白白的“霜”,也有小朋友说,青团可以有“圆的、三角形的,月饼状的”……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同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 青团之美,不仅在于它的美味,更美于“制作”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制作第一步:挑选“嫩艾”。把又嫩又新鲜的艾叶挑选出来。</p> 第二步:洗艾,煮艾。 <p class="ql-block">接着,将煮好的艾叶焯水后,装入料理机打成汁,然后倒入米粉中充分和匀。</p> <p class="ql-block">好了✌ ,万事具备,撸起袖子,青团子包起来吧!</p> <p class="ql-block"> 数着时间,盼望着,期待着,睡个午觉醒来,能干的厨房阿姨已将美味的团子蒸好了。</p><p class="ql-block"> 一时间,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艾叶香,芝麻香,甜甜的豆沙……小朋友看了都馋。</p><p class="ql-block"> 看,我们的小朋友们吃的多开心,可满足了。</p> <p class="ql-block">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清明是感恩,是哀思,是传承,是教育,更是一种精神。孩子们通过制作青团的一系列活动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在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