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跫音

<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节,该回乡扫墓了。</p><p class="ql-block"> 去年母亲去世后,一位友人为我写了一首小诗:</p><p class="ql-block"> 青山从此一抔土</p><p class="ql-block"> 世间再也无亲娘</p><p class="ql-block"> 只能深夜幽梦见</p><p class="ql-block"> 却难再听唤儿名</p><p class="ql-block"> 余生无由回故乡</p><p class="ql-block"> 只剩清泪洒两行</p><p class="ql-block"> 这是她看到我写的散文《娘走了》后,从北京坐动车一路哭着回并时写的。这不是说我写的散文有多好,而是她触景生情,引起了伤心,是三十年前那个失去母亲的女孩,在平行时空里与自己的伤痛重逢。</p><p class="ql-block"> 是啊!人在年轻时,只顾奋斗不顾家,给予父母最大的安慰就是孩子有出息了,却很少回家看父母,很少给父母买点奢侈品…一旦亲人去世,才感觉留下了遗憾,真的是一生的痛!</p>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前我父亲去世,去年母亲也随父亲去了。母亲的去世让我惊觉到人生竟成了断线的风筝。</p><p class="ql-block"> 一生中一直有一股力量引领我成长,现在回想,那就是父母的教诲和关爱!提起父亲,他可是左权有名的文人。过去一直有人让我写我父亲的回忆录,我总也提不起笔,不是没啥写,是不敢写,总怕写不好。我父亲写文章到底多好,我不知道,但小时候见他晚上把和面盆往炕上一扣,案板往上一放,铺上纸就开始写,一会就把文章写岀来,他写的是省杂志社的约稿,不久就发表了。我父亲一生对我有三次最重要的点拨,让我受益匪浅。一次是让我放弃工作去考中专,我如愿考上晋中农校,一次是鼓励我到最偏远的地方磨炼,在下庄公社几年我积累了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一次是积极支持我去榆次工作,从左权调入团地委让我有了更多见识。三次都是放弃眼前利益,让我去谋事,现在想起来我不得不佩服他真是高瞻远瞩!提起我母亲,她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在外,务农劳作,开荒种地,在家,赡养婆婆,照顾丈夫,抚育子女,为全家的生活和发展付出了无尽的努力。小时候,下雪天我不想上去学,她追着我轻轻地说,孩子,上学才能有岀息,她的神情激励我奋斗了一生!</p> <p class="ql-block">  习俗,新坟提前一天上。四月三号,走在北岭小路上去坟地,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柏树翠绿,小草青青,满山遍野的桃花杏花盛开,这时我仿佛看到当年和母亲在这岭上刨小片地。来到父母墓前,摆上祭品,坐在坟头,俯瞰着左权这个小山城,回忆着父母对我的点点滴滴的恩情,眼泪止不住夺眶而出!</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前离乡时,母亲站在老槐树下挥手,蓝布衫渐渐缩成天边的星子。如今才懂,父母在,人生尚有归处;双亲去,故乡不过是个地名。</p><p class="ql-block"> 站立墓前,我呼唤着爹、娘,我想你了,这一声爹、娘再无人答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