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杭州的日子之江河篇

架子山

<p class="ql-block"><b><i>  2025年3月3日儿子发来信息:让我去杭州住上半个月。</i></b></p><p class="ql-block"><b><i> 二话不说,与女儿商量后,我立即准备行装、网购机票。3月5日13时,我搭乘东航 MU2518航班,从浪漫之都大连、飞往人间天堂杭州。</i></b></p> <p class="ql-block"><b><i>  机缘巧合,时值中央电视台正热播电视剧《北上》,讲述大运河畔两代人的悲喜人生。蹭热度也好、旅游也罢,能在刚刚过了“龙抬头”、年味尚存的时候,便到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发源地杭州去、与妻儿团聚,岂不妙哉!?</i></b></p> <p class="ql-block"><b><i>  杭州,古称临安、钱塘、武林,是中国浙江省省会、超大城市、长三角中心城市、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地处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最南端。</i></b></p> <p class="ql-block"><b><i>  考古证明,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杭州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杭州北部良渚发掘出的距今五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足以证明杭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与东北辽宁朝阳的“红山文化”遥相呼应,可谓:</i></b></p><p class="ql-block"><b><i> 南有良渚玉琮,</i></b></p><p class="ql-block"><b><i> 北有红山玉龙。</i></b></p> <p class="ql-block"><b><i>  杭州因风景秀丽,被冠以“人间天堂”的美誉,以西湖文化、钱塘江文化、运河文化为代表。</i></b></p><p class="ql-block"><b><i> 因此我以为,如同用“一山、一水、一圣人”来描述山东一样;也可用“一湖、一江、一河”来描述杭州。</i></b></p><p class="ql-block"><b><i> </i></b></p> <p class="ql-block"><b><i>  我虽曾三次到杭州,或因公差、或因旅游,但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走马观花而已。</i></b></p><p class="ql-block"><b><i> 这次,能在杭州居留半个月,我决意好好看看钱塘江、好好看看大运河。用当下时髦的话说叫“深度游”。</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这是杭州地铁二号线朝阳站,对于我这个来自辽宁朝阳的人来说,看见这两个字,好似恋人如影随形。</i></b></p> <p class="ql-block"><b><i>  3月6日 ,我首选到盐官看看,看看儿子、看看儿子工作的地方、看看钱塘江大潮。虽说曾三次来杭州,但却从没看过钱塘江大潮,遗憾得很!</i></b></p><p class="ql-block"><b><i> 此番来杭州,我住在杭州的最南端——朝阳,从这里到最北端的盐官有两个半小时的车程。</i></b></p><p class="ql-block"><b><i> 到达盐官后,儿子告诉我们:今天的潮汐时间是16时20分。</i></b></p><p class="ql-block"><b><i> 我这个人有一个毛病:不喜欢扎堆儿、不喜欢人云亦云,算是特立独行吧。</i></b></p><p class="ql-block"><b><i> 所以,我没有选择到每年八月十八央视直播的观潮地点去;而是骑着共享单车,到几公里外的下游七里庙去观潮。</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盐官七里庙,是毛主席1954年和1957年两次观看钱塘江大潮的地方。我以为,在这里看钱塘江潮汐,别有一番意境。</i></b></p> <p class="ql-block"><b><i>  在静谧的江边运动专属公路上骑行,初春的微风略有点凉意,路边的竹林一簇簇闪过,成片的三叶草和盛开的油菜花告诉我:这里是江南的早春二月。</i></b></p><p class="ql-block"><b><i> 半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七里庙。我向当地老乡问去江边的路,老乡略想了一下,对我说:你怎么今天来看潮啊?今天不是大潮 、是小潮哎。</i></b></p><p class="ql-block"><b><i> 管不了这许多了。重要的是我来也!</i></b></p> <p class="ql-block"><b><i>  站在钱塘江海塘上,臆想着当年伟人就曾站在这里观潮,我似乎踏上了伟人的足迹,也顿时伟岸了起来!心里不由得默念起伟人当年写下的诗句:</i></b></p><p class="ql-block"><b><i> 千里波涛滚滚来,</i></b></p><p class="ql-block"><b><i> 雪花飞向钓鱼台。</i></b></p><p class="ql-block"><b><i> 人山纷赞阵容阔,</i></b></p><p class="ql-block"><b><i> 铁马从容杀敌回。</i></b></p> <p class="ql-block"><b><i>  海塘是沿海岸、江岸、河岸以块石或条石等砌筑成陡墙形势的挡潮、防浪的堤,又称为陡墙式海堤,为人工修建。海塘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i></b></p> <p class="ql-block"><b><i> 钱塘江海塘工程位于钱塘江北岸,始建于1876年,现存明清以来修筑的钱塘江老海塘塘线总长317公里,分为钱塘江海塘、江南海塘和浙东海塘三部分。</i></b></p><p class="ql-block"><b><i> 七里庙就处在钱塘江海塘海宁段。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确定钱塘江海塘海宁段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i></b></p> <p class="ql-block"><b><i>  站在海塘上,看着滚滚而来的大潮,心中也激荡了起来,有种冲动,恨不能搜肠刮肚地挤出几句如刘禹锡的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的千古名句。无奈才疏学浅、江郎才尽!更何况有伟人诗句在空中萦绕,真个是:</i></b></p><p class="ql-block"><b><i> 眼前有景道不得,</i></b></p><p class="ql-block"><b><i> 崔颢题诗在上头。</i></b></p> <p class="ql-block"><b><i>  儿子告诉我们:受月球引力影响,钱塘江最佳观潮时间是,每个月的初一至初六和十六至二十一。</i></b></p><p class="ql-block"><b><i> 3月6日是农历二月初七,刚刚过了大潮期。又因为是在偏僻的七里庙。所以,几乎没有人在此时此地来观潮。</i></b></p><p class="ql-block"><b><i> 十六时二十分许,远远地看到下游的江面上生成了一条白线,白线不断变换着,时长时短、时分时合、时隐时现。我们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i></b></p><p class="ql-block"><b><i> 大潮来啦!</i></b></p><p class="ql-block"><b><i> 大潮来啦!</i></b></p> <p class="ql-block"><b><i>  因为错过了大潮期,所以,我们所看到的钱塘江潮汐没有电视里看到的那么壮观,既没有山呼海啸般的吼声,也没有惊涛拍岸时的汹涌。</i></b></p><p class="ql-block"><b><i> 不过,因为是第一次身临其境地观看钱塘江潮汐,我还是被震感到了!</i></b></p><p class="ql-block"><b><i> 眼见着由远及近、由东向西的潮水,翻滚着一米多高的白里泛黄的波浪,裹挟着轰轰隆隆响声,以锐不可当之势,瞬间冲过脚下的江面,向上游杀将过去……</i></b></p><p class="ql-block"><b><i> 望着渐行渐远的潮水,江面开始渐渐平静下来。在夕阳的照射下,钱塘江瞬间呈现出了一幅波光粼粼、金光灿灿的美丽画卷!</i></b></p><p class="ql-block"><b><i> 大自然就这样变幻莫测地,在你没有丝毫心里准备的时候,给你带来奇妙惊艳的感觉!</i></b></p> <p class="ql-block"><b><i>  看过钱塘江大潮,傍晚,与妻儿品尝着盐官的特色美食,共饮一瓶55℃西凤酒。</i></b></p> 盐官美食——海宁缸肉 盐官美食——海宁宴球 盐官美食——钱江鲈鱼 <p class="ql-block"><b><i>  回到朝阳住处,已是午夜时分。一觉醒来,兴兴然,从牙缝里挤出几句小诗,《七绝.观钱江潮赠吾儿》:</i></b></p><p class="ql-block"><b><i> 七里庙前钱江阔,</i></b></p><p class="ql-block"><b><i> 由远及近一浪波。</i></b></p><p class="ql-block"><b><i> 锐不可挡杀将来,</i></b></p><p class="ql-block"><b><i> 惊见虹波新生活。</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  作者和夫人在盐官七里庙海塘上</i></b></p> <p class="ql-block"><b><i>  在杭州看钱塘江,其一是看钱塘江大潮,其二必看的就是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先生设计建造的钱塘江大桥。</i></b></p><p class="ql-block"><b><i> 3月13日,在蒙蒙细雨中,我来到了六和塔和钱塘江大桥。</i></b></p> 从六和塔上俯瞰钱塘江大桥 <p class="ql-block"><b><i>  钱塘江大桥,是一座跨钱塘江双层桁架梁桥,位于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钱塘江上,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全部结构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i></b></p><p class="ql-block"><b><i> 钱塘江大桥始建于1934年08月08日,于2006年5月25日被列为中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i></b></p><p class="ql-block"><b><i> 钱塘江大桥北起西湖区六和塔虎跑路,南至滨江区江南大道联庄村上沙埠,全长1453米。</i></b></p> <p class="ql-block"><b><i>  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又取“天地四方”之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16号。始建于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六和塔占地890平方米,塔高59.89米,内部塔芯为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楼阁式檐廊为八面十三层,清朝乾隆皇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i></b></p><p class="ql-block"><b><i> 1961年3月4日,六和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  巍峨耸立在钱塘江岸的六和塔</i></b></p> <p class="ql-block"><b><i>  六和塔的建造初衷是为了镇压钱塘江的潮水。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吴越王钱弘俶为了治理钱塘江潮水的危害,决定在月轮山上建造六和塔。当时,钱塘江潮水经常泛滥成灾,毁坏沿岸的农田和房屋,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损失。钱弘俶希望通过建塔来镇住潮水,保护沿岸的农田和居民安全。</i></b></p><p class="ql-block"><b><i> 正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所言: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i></b></p> 在钱塘江大桥上回望六和塔 <p class="ql-block"><b><i>  我选择徒步跨过钱塘江大桥,在大桥上回望六和塔。</i></b></p><p class="ql-block"><b><i> 来钱塘江大桥,怎能不从大桥上走过呢?</i></b></p> 作者徒步跨过钱塘江大桥 <p class="ql-block"><b><i>  看过钱塘江,该浓墨重彩出场的当属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啦。</i></b></p> <p class="ql-block"><b><i>  京杭大运河(即中国大运河),</i></b><b style="font-size:18px;"><i>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i></b><b><i>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浙、苏、鲁、冀四省及津、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全长约1794公里。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文化遗产。</i></b></p> <p class="ql-block"><b><i>  游大运河必须虔诚恭卑,不能有丝毫怠慢。为此,我做了个攻略。</i></b></p><p class="ql-block"><b><i> 这第一便是一定乘船畅游大运河;这第二即是登临大运河上第一桥——拱宸桥。</i></b></p> <p class="ql-block"><b><i>  杭州河流纵横,水运极为发达,由此应运而生了“水上巴士”。</i></b></p><p class="ql-block"><b><i> 水上巴士是杭州市内运行于运河以及市区河道上的水上公交系统,于2004年10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i></b></p><p class="ql-block"><b><i> 目前开通运营的有1、2、3、7号线四条线路,票价统一为3元。对于旅游者而言, 最佳线路当属1、2号线。正因为如此,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这两条线路可谓是一票难求。</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3月9日中午,我从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蒋村码头登上了水上巴士2号线客船,开始了我的水上之旅。水上巴士2号线从蒋村码头始发,至终点站信义坊码头,全程9.9公里,行程约需1小时。</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  水上巴士2号线途径浙江大学</i></b></p> 水上巴士2号线掠影 <p class="ql-block"><b><i>  由于我在网上发布了乘船畅游的短视频,被定居杭州的老同学夫妇看到。10日一早,这位同学便打来电话,嗔怪说:笑平你不讲究啊,到我家门口了也不联系我,你几个意思啊?</i></b></p><p class="ql-block"><b><i> 我好尴尬!</i></b></p><p class="ql-block"><b><i> 同学说:晚上我请你们夫妇吃饭,再请上海的老大哥同学过来,咱们聚聚。</i></b></p><p class="ql-block"><b><i> 我欣然答应,喜悦和感激之情难以言表!</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具有近四百年历史的拱宸桥,至今仍是人们往返于大运河东西两岸的最便捷通道。拱宸桥因其历史悠久,所以有“一座拱宸桥,半部杭州史”之说。</i></b></p> 拱宸桥西桥头 <p class="ql-block"><b><i>  3月10日一早,我们首先来到了拱宸桥西,拟于桥东乘水上巴士1号线客船畅游大运河。</i></b></p> <p class="ql-block"><b><i>  拱宸桥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可谓是大运河上第一桥。是杭州市拱墅区运河两岸唯一的古石拱桥,也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i></b></p><p class="ql-block"><b><i> 拱宸桥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始建;清康熙五十三年(1711年)由浙江布政使段志熙倡捐重筑;清雍正四年(1726年)由浙江巡抚李卫加厚加宽;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富绅丁丙翻新重修。</i></b></p><p class="ql-block"><b><i> 拱宸桥东起丽水路,横跨京杭大运河水道,西迄桥弄街;桥身全长98米,桥身中部宽9米,高16米;桥面为人行桥,禁止通行机动车。</i></b></p> 拱宸桥位于大运河南端 早春二月的拱宸桥 拱宸桥东桥头 从拱宸桥上俯瞰大运河 远眺拱宸桥 作者在杭州大运河拱宸桥处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上午,我们抓紧时间,在拱宸桥东又登上了水上巴士1号线,这里是始发站,本想乘满全程过把畅游大运河的瘾。无奈时间紧张,只好中途在武林门码头下船,换乘地铁前往赴宴。</i></b></p> 繁忙的大运河交通线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连续两天乘坐水上巴士畅游余杭塘河和大运河,感觉是此次杭州之行最惬意的事。何况晚上还有老同学、老同事聚会呢?真是他乡遇故知,喜不胜收!隧作《如梦令.畅游大运河》一首:</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二月飞临余杭,</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运河乘船真忙。</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今有好友宴,</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又要阅尽风光。</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争渡,</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争渡,</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桌上有瓶佳酿。</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i></b></p> 老同学、老同事杭州相聚 <p class="ql-block"><b><i>摄 影:柠檬咖啡、笑 平</i></b></p><p class="ql-block"><b><i>文字、编辑、制作:笑 平</i></b></p><p class="ql-block"><b><i>2025年4月3日于辽宁大连湾家</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