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由和慷慨的文字里永远鲜活

给,你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手机日历上的红圈从三月快速溜到了四月,显耀刺眼的红圈像一个战斗力爆满的士兵追逐着担心不能如约完稿而倍感焦灼的我,在仓皇而局促的喘息声中,我仿佛看到了料峭春寒里的残雪化成了黄河里的浪花;强劲的牦牛蹄踏破了沉睡的冻土;金黄的转经筒召醒了萌萌的草芽;桌上的《唐诗宋词》正被阳光晒出油墨的苦香,纸上的颗颗文字在温暖舒适的阳光下舒展着筋骨......原来,这世间万物皆是文字的变体,那些蛰伏于寒冬的千千万万,终将在复生于春天的文字里打开灵感的闸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前在一期播客节目中听到这么一句话“文字是自由和慷慨的存在”,耳朵接收的瞬间就有一种“对对对,就是这种”的醍醐灌顶感,我完全赞同,满心触动,却奈何词穷。在我看来,文字就是人类的特权,它用自己的筋骨和血肉,重构着普通人的世界,可跌宕起伏、浓墨重彩,亦可平铺直叙、轻描淡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字是自由的风,携着生命的种子穿越禁锢的空间,将思想的荒漠变成葱葱绿洲。从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划破夜空,再经过浩浩荡荡的历史变迁,文字在不断演变,但那份血脉里的自由却始终保持。作为一个敏感感性的典型人物,在文字的自由上,尚有一点小小的发言权。每当浓烈的情感不停地从四面八方向我涌来,文字就会让滔滔情绪消散成轻轻涟漪,不管他是悲伤还是喜悦,只要有文字的出现,那些横七竖八均能各就各位,拯救我于沦陷和过度的畅快,让我大口呼气,稳定心跳,而这肯定就是所谓的鲜活。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字是自由的轻舟,载着所有灵魂轰鸣,驶向理解的彼岸,让所有的不言而说都有了栖息的地方。李白在被赐金放还后,深感前路茫茫,无所依托,离京时写下“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字字都是怀才不遇的彷徨和迷茫,转头又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告诉我们黑夜难免暗淡,但前行必有曙光。南宋诗人陆游在沈园与前妻唐婉久别重逢后,感慨万千的他在墙壁上写下“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泪如雨下的唐婉在旁边以词相和“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字字都是“君爱我时我不惜,我念君时君别离”的无奈和遗憾。范仲淹赏心悦目地看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秋晚图》,与此同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之心也在他的心中翻江倒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就是自由的文字,能寻找在生活的牢笼里豢养飞鸟的趣味,能感受冰封的灵感突然崩裂的快感,能体验舒适度和精神度极佳的头部按摩,能在人声鼎沸中突然恍然大悟,能让禁锢的思想长出腾飞的翅膀,也能让平凡的生命唱起超凡的歌曲......这些都是对文字的自由最完美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字是慷慨的信使,偷运过期的时光,让悄声的历史复活成直播。王安石用墙角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喻己,既是对政敌的无声回应,也是对自身变法的诗意宣言;南唐后主李煜用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将亡国之痛推向极端,为宋词以“悲”为美的审美打下基础,宴饮游乐的薄命君王最终成就了“国家不幸诗家幸”的千古词帝;李清照放下闺中浅吟在滔滔江水边用“人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二十个充满家国情怀的字烫穿了抛妻弃子(百姓)的赵明诚的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奔流的黄河水在李白的手中完成了跨越千年的时空转换,让人不禁想跟着奔流的黄河水,追踪黄河的源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早在700多年前就为我们埋下了惶恐滩和零丁洋的路线图;“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凰台上真的有凤凰吗?今天还能找到这座高台吗?带着一系列问题,将唐诗宋词与祖国壮美的山河两个维度慢慢融合,遇见了潜藏在诗词里的中国地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字如斯慷慨,许我们截取时光的横断面,把千年前的悲欢锻造成此刻键盘的敲击,推着文档光标向后游荡,与唐宋的诗词大家在同一片月光下心跳共振;文字如斯慷慨,那些被文字赦免的瞬间永远鲜活着,将历史的脉络,豪爽地送到我们手中,千年历史在文字里得以重生;文字如斯慷慨,在时空的裂隙里不停地呼吸,为后世吐出一串串优秀的精神基因;文字如斯慷慨,能让我们在别人的文字里找到精神上的共鸣,毫不吝啬的传递着情感的力量,潺潺溢出,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刻,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在三更时分的雨声中辗转难眠,着急的我不得不草草收笔,让最后一个句号结束三更的雨,带走李清照的愁情,与她在穿越时空的三更时分相约梦乡。而这篇匆匆收尾的约定稿也许会在若干年后某个寻找归途的微凉雨夜簌簌开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