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考点归纳(十七)

星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幼儿园其它活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思维导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考点归纳</h3><div>1、幼儿劳动的含义<br>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幼儿照料自己和他人、环境的力所能及的活动。<br>2、幼儿劳动的特点<br>幼儿劳动具有游戏的性质,喜爱的是用来劳动的材料和工具。<br>幼儿劳动的内容是生活性劳动,从生活中的自我服务开始的。早期的劳动愿望是在生活中产生的。<br>3、幼儿劳动的功能<br>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增强幼儿的体质,发展幼儿的动作;智育的手段;对形成幼儿良好的品德有着突出的作用;发展初步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br>劳动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建立起自信,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激发学习和探索的愿望及自立、自主的精神。坚持完成任务的责任感、与同伴协同合作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爱劳动的习惯。<br>4、幼儿劳动的内容<br>自我服务劳动:自己照料自己的劳动,在幼儿劳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br>为集体服务的劳动:有集体劳动、个别委托劳动、值日生劳动和家务劳动等形式。<br>集体劳动——根据劳动任务,组织全班或小组的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共同进行劳动的形式。<br>个别委托劳动——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幼儿的情况,有意识地将某一项劳动任务交付给个别幼儿去完成。委托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一个阶段的;可以交付一个幼儿去完成,也可以交付两三个幼儿同时去完成;劳动任务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有一定难度的。是为集体服务的一种常用形式,也是幼儿乐意接受的劳动形式。<br>值日生劳动——以幼儿轮流值日来为集体服务的劳动形式。值日生劳动一般从中班开始。<br>家务劳动——家庭成员共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劳动,是幼儿劳动的重要形式。幼儿家务劳动内容既有自我服务的,又有为家庭集体服务,主要靠家长进行指导。<br>种植、饲养劳动:幼儿在接触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劳动。是幼儿最喜爱的劳动。具有集体劳动的性质。<br>手工劳动:幼儿运用材料进行手工制作的劳动,这是一种有趣而又有意义的幼儿劳动。主要的手工劳动是自制玩具,即教师利用收集的自然材料、废旧物品和手工材料教幼儿制作简单的玩具或游戏用品,也包括动手制作简单的学具、室内外装饰物、娱乐和体育活动的用品等。<br>5、幼儿劳动的组织<br>明确幼儿劳动的目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教育要求,计划安排好劳动各个步骤,坚持一贯性,有计划地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组织幼儿劳动。<br>为幼儿劳动创设适宜的条件:提供适合不同年龄幼儿使用的劳动工具,数量要充足,且符合安全要求。<br>科学安排幼儿劳动内容:小班劳动内容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自我服务为主;中班主要内容是提高自我服务劳动的质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大班主要内容是为集体服务的劳动和轮流承担值日生,重点在于培养劳动的自觉性、计划性和目的性。<br>劳动形式多样化,有趣味性:利用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形式组织幼儿的劳动。<br>培养幼儿对劳动的兴趣和愿望。<br>重视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建立使用劳动工具的常规要求,防止事故发生。<br>劳动量的大小和时间要适合幼儿的特点,最长的劳动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br>6、常见的节日活动<br>定节日活动:包括“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元旦、春节等。<br>非法定节日活动:国际或国内通行的节假日庆祝与娱乐活动。包括:“六一”国际儿童节、“三八”国际妇女节、教师节等。<br>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br>幼儿园庆典活动:包括园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br>当地特色的节庆与娱乐活动。<br>7、节日活动的功能<br>教育功能:节日活动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多个方面,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功能,有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功能;有科学的、艺术的、健康的、社会的、语言等领域的功能;有显性的功能,也有隐性的功能。<br>娱乐功能:让儿童在节日的活动中身心愉快,享受童年的欢乐。<br>文化功能:节日活动具有传承、创新文化的功能。<br>8、节日活动的组织<br>紧扣节日的性质、主题。<br>形式多样、内容丰富。<br>注重幼儿的全过程参与,设计时让幼儿参与,活动中,让幼儿亲身体验。<br>将节日活动的精神渗透、延伸到平常的教育活动与一日生活当中。<br>引导了解节日的来源、象征意义、纪念意义等有关该节日活动的基本常识,但针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同样的节日活动,其要求应有所不同。<br>9、外出活动的含义<br>有计划、有目的在幼儿园以外开展的活动。<br>从活动的目的将外出活动分为:以休闲放松娱乐、增进情感联系为主要目的的游玩活动;以丰富知识、扩大视野为目的的参观活动,以增长见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专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延伸与扩展活动的外出活动。<br>从活动规模将外出活动分为:只带一个小组或几个儿童的小型外出活动;全班性的甚至全年段的大型外出活动。<br>从活动离幼儿园的距离将外出活动分为:步行即可近距离的外出活动和远距离外出活动。<br>10、外出活动的功能:<br>外出活动的主要功能包括教育功能和娱乐休闲功能。<br>教育功能包括:增长见识,培养热爱大自然、大社会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探索欲望,增进师幼之间、家园之间的情感交流、锻炼身体等等。<br>娱乐休闲功能是一般外出活动自然就所具有的功能,即放松心情,享受快乐。<br>11、外出活动的策划<br>包括外出活动的目标定位、外出活动地点的选择、外出活动计划的拟定。<br>目标定位:考虑通过外出活动,准备给幼儿提供哪些感知活动和操作活动,希望幼儿接触哪些行业、人物、工作场景等,期待幼儿获得哪些具体经验和真实体验。<br>地点选择:考虑安全、卫生、不拥挤、不杂乱,能丰富幼儿的真情实感。<br>计划拟定:包括出行时间、集合地点、人数、行走路线、准备的物品、活动项目内容、安全预案等等。由教师、家长、幼儿共同完成。<br>12、外出活动的准备<br>活动地点的勘查:对活动地进行勘查,包括行进路线、安全、与以往外出活动的变化之处。并选择适当时间、地点让幼儿休息调整,以满足幼儿独特的生理需要。<br>活动具体准备:包括将外出活动的事项以通知的形式告知家长,让家长共同参与和准备外出活动。设计幼儿园的外出活动标志、班级标志。帮助儿童和家长结成伙伴,说明外出活动注意事项。准备好外出活动用品、饮料、水、医疗器械和药品等。<br>13、外出活动的组织<br>包括外出活动的进行与延伸<br>外出活动的进行:引导儿童欣赏沿途美景、风土人情等,向儿童提出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在活动地举行的联谊活动、亲子活动等,按事先准备好的节目有序进行。参观类活动教师要提醒儿童注意听解说员的讲解,认真观看。活动中教师或相关人员要经常清点人数。<br>外出活动的延伸:外出活动归来,组织讨论,提醒或有意安排各种各样的表达、表现方法,或绘制外出活动路线图,或画出外出活动中感兴趣的事物,或表演外出活动中看到的事物和场景。<br>外出活动的安全:包括车辆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场地安全、活动安全等。<br>14、幼儿园亲子活动含义 <br>亲子教育:学前亲子教育是指由0~6、7岁幼儿及亲属和教师共同参与的,由科学系统的教育内容编排的各种活动、游戏和教育培训。<br>幼儿园亲子教育:通过引导父母参与幼儿园活动,实现幼儿园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及对父母的培训,从而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适、教育资源的最佳整合与利用,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br>亲子活动:组织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是一种有助于增进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情感交流、加强教师与家长对幼儿共同了解,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效益的活动形式。<br>亲子活动的形式——亲子活动有两种形式,一是集体形式,即多个家长或家庭参与;二是个别形式,即单个家长或家庭参与。<br>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孩子,家长与教师同为教育主体,当然也有指导家长育儿的作用。<br>亲子活动的范围——包括幼儿园亲子活动和家庭亲子活动。<br>15、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功能<br>亲子活动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是幼儿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家庭内成员与幼儿交往的一种重要途径。<br>亲子活动让幼儿体验了初步的交往关系,为幼儿和幼儿之间,幼儿和家长之间搭建了交往平台,有助于社会性关系的发展。<br>亲子活动联结了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为建立良性亲子关系打下基础,有助于幼儿个性的完善和发展。<br>16、亲子活动的种类<br>从亲子活动的组织形式分为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br>从亲子活动的内容或领域分为运动类、语言类、操作认知类、社会性类、艺术性类等类型亲子活动,以及多领域的亲子综合活动。<br>从亲子活动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游戏类、探索、亲近自然、歌舞表演类等。<br>17、亲子活动的内容<br>适合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亲子制作、亲子运动会、亲子表演、亲子郊游、亲子游戏等。<br>18、亲子活动的组织与指导<br>亲子活动指导的对象:教师的指导对象除了幼儿以外,还包括家长或其他看护者,而指导的重点是成人。<br>组织与指导亲子活动的几个基本环节:<br>活动开始——用简洁的语言向家长说明活动的主要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对他们提出必要的要求。迅速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br>活动进行——引导家长观察孩子的活动过程,避免包办代替,防止产生急躁情绪;引导或提醒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差异,使家长通过参加亲子活动以及教师的指导体验自己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鼓励家长提出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br>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适当安排家长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孩子的发展有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在分散活动中开展个别指导,与家长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重视养成教育的指导。<br>活动结束——对活动进行评价与小结,要求简洁,抓住重点,对幼儿和家长的表现予以赞赏。并提出回家后的要求,使亲子活动的指导延伸到家庭,使广大的家长的教育能力不断提高。<br></div>

幼儿

活动

亲子活动

劳动

外出

家长

幼儿园

功能

教育

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