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大班一日生活环节中融入数概念的行动研究》立项前调研活动

万宁市兴隆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数学教育应渗透于生活各环节。为扎实推进《大班一日生活环节中融入数概念的行动研究》课题立项,我园课题组于2025年4月3日开展立项前调研活动,聚焦“生活中的数学”,探寻幼儿数概念发展新路径。</p> <p class="ql-block">  在前期的调查研究中,我们采用调查、观察、访谈三种方法,目的是深入了解大班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融入数概念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p><p class="ql-block"> 调查围绕以下几个核心问题展开:</p><p class="ql-block"> (1)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融入数概念活动的具体困难。</p><p class="ql-block"> (2)教师如何看待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融入数学活动价值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3)了解家长在日常生活是否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幼儿数学思维。</p><p class="ql-block"> 前期我们向家长发放了问卷调查表,旨在了解大班幼儿家庭中数学启蒙情况。</p> <p class="ql-block">  数概念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既依赖其认知规律自然发展,又通过系统引导反哺思维、生活和学习能力,是幼儿从具体感知迈向抽象思维的关键一步。</p><p class="ql-block"> 调研发现:</p><p class="ql-block">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融入数概念活动的现状:发现大部分的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融入数概念时遇到困难,主要表现为从具体事物到抽象数学概念的过渡对他们而言难度较大(45.5%),有32.3%的幼儿困难表现是在与日常生活场景的融合不够紧密,难以在日常活动中自然应用数学知识,22.2%的幼儿在动手操作与解决问题中表现困难。</p><p class="ql-block">  教师对数学活动价值有清晰认知,但在实际教学中,仍面临诸多挑战。</p><p class="ql-block">  部分家长尚未充分认识到日常生活场景对孩子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价值,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资源。</p> <p class="ql-block">  基于以上发现,老师们积极围绕着以上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p><p class="ql-block"> 找到问题 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问题一:</p><p class="ql-block"> 当前幼儿的学习从具体操作到数学概念的提炼与联结不足,未能调动幼儿的动作感知与描述数概念关系,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和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p><p class="ql-block"> 解决措施:构建系统教育策略,设计与实施,强调生活数学的融入,构建具体到抽象的通道,将数概念目标融入幼儿每日必做的生活事务。丰富教学方法,让幼儿在玩中学,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p><p class="ql-block">  问题二:</p><p class="ql-block"> 秩序维护与效率优先的双重压力,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学生安全,尤其在繁琐一日生活中,结构化设计能快速建立规则,降低突发状况风险。教师出于对班级秩序和活动效率的维护,在生活中知道一日活动融入数学活动的价值,但实施起来仍面临许多挑战。</p><p class="ql-block"> 解决措施:教师需要平衡结构化和开放性,“弹性结构”设计,如基础任务加拓展任务,让幼儿在完成核心目标后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通过角色分工和规则共创,让幼儿参与秩序维护,如担任“数学小助手”,增强责任感。</p><p class="ql-block">  问题三:</p><p class="ql-block"> 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理念差异:部分家长对幼儿数学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过于注重知识灌输,忽视了生活中数学思维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解决措施:促进家校教育理念融合,搭建家园沟通平台: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定期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分享幼儿在园的数学学习情况,让家长看到思维培养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学习。</p> <p class="ql-block">  数概念不仅是幼儿学习数学的起点,更是其理性思维、生活适应与未来学习的核心能力。通过日常互动(如玩积木、唱数儿歌)自然渗透,能让幼儿在“玩中学”中建立对数学的亲切感,为终身学习奠定积极基础。</p><p class="ql-block"> 下一步计划</p><p class="ql-block"> 1.构建幼儿生活化数概念体系:</p><p class="ql-block"> 通过生活化任务设计,帮助幼儿将零散经验转化为对“数与量、空间方位、分类统计”的系统认知,提升在真实场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2. 培养幼儿在生活中迁移数学经验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幼儿将在园生活场景中获得的数学知识、策略和思维方式,主动应用于新的生活场景。如将在园习得的分类方法应用于家庭玩具整理,用步长测量经验估算客厅距离。</p><p class="ql-block"> 3.形成家庭—幼儿园数学教育理念共识:</p><p class="ql-block"> 转变家长数学教育观念,提升家长在家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的能力,让家长(尤其是祖辈)理解生活即数学的启蒙价值,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思维引导者”,形成园所—家庭—生活场景三位一体的数学启蒙共同体,助力幼儿在真实生活中感知数学、运用数学。</p> <p class="ql-block"> 调研是课题研究的起点,更是深耕实践的号角。后续我们将以“生活”为教材,以“幼儿”为圆心,让数学从“课本”走向“生活”,在一日生活的“边角料”中播撒数学思维的种子,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生活中的数之美、量之趣、形之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