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故里 刘胡兰的家乡

老鹏知旅

<p class="ql-block"><b>↑↑</b>文水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缘,吕梁山东麓,全县辖7个镇、5个乡,县域总面积1068.5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37.26万人。</p> <p class="ql-block"><b>↑↑</b><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水县,这个因文峪河而得名的美丽地方,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着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span>今天,来到这个城市,第一件事要去云周西村瞻仰刘胡兰烈士。</p> <p class="ql-block"><b>↑↑</b>刘胡兰纪念馆,位于文水县刘胡兰镇(原名云周西村),始建于1956年,1957年1月刘胡兰就义十周年时落成开放,当时名为刘胡兰烈士陵园,1959年,正式更名为刘胡兰纪念馆,后经五次改建成现在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这是个很大的广场,可容纳众多游客,是人们进入纪念馆前首先感受到庄严肃穆氛围的地方,在刘胡兰烈士纪念馆的汉白玉碑前留个影作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b>↑↑</b>纪念碑位于广场中央,碑的正面镌着毛泽东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背面刻着郭沫若书写的《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关于追认刘胡兰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p> <p class="ql-block"><b>↑↑</b>1951年4月23日文水县委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胡兰之家”的牌匾献给刘胡兰家庭。1951年6月,该牌匾正式挂在刘胡兰故居小院,这是党和政府对刘胡兰英勇事迹崇高精神的铭记与弘扬。</p> <p class="ql-block"><b>↑↑</b>刘胡兰纪念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让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刘胡兰精神。</p> <p class="ql-block"><b>↑↑</b>从这里进去就是刘胡兰生平事迹陈列馆,这里陈列着刘胡兰的74件遗物和反映她生平事迹的绘画、雕塑、照片、文献资料等。</p> <p class="ql-block"><b>↑↑</b>七烈士纪念厅(包括刘胡兰烈士)陈列着反映七烈士刑场斗争的群雕和另外六烈士的简历、遗物,展现了烈士们在面对敌人时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p> <p class="ql-block"><b>↑↑</b>陵墓与雕像,刘胡兰的忠骨安葬在陵园北端正面高台上,墓前是采用优质湖南汉白玉重塑的胡兰雕像,气宇轩昂,正气凛然。</p> <p class="ql-block"><b>↑↑</b>这是云周西村当年对敌斗争中的场景,有入党宣誓,有儿童团站岗放哨,还有张贴宣传标语的,再现了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b>↑↑</b>烈士被捕受审就义原址位于雕像东侧,是刘胡兰当年被捕、斥敌、就义的地方,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场景,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段悲壮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b>↑↑</b>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观音庙前,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最终和其他六位革命群众被敌人残忍杀害于观音庙前的铡刀下。</p> <p class="ql-block"><b>↑↑</b>刘胡兰故居是一座农家小院,正房三间,西房是刘胡兰出生并居住过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将该院列为重点文物进行保护,并授匾“胡兰之家”,于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b>↑↑</b>故居内陈列着与刘胡兰相关的物品和资料,如她使用过的文具、衣物等,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现了刘胡兰的成长历程和革命精神,让人们能更直观地了解她的生活和奋斗轨迹。</p> <p class="ql-block"><b>↑↑</b>这是1951年9月10曰由中央人民政府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晋绥分团给烈士敬立的一块碑,该碑立在烈士陵园中。</p> <p class="ql-block"><b>↑↑</b>则天庙又名则天圣母庙,位于文水县城北5公里处的南徐村北面,是为祭奠唐代女皇武则天而建。</p><p class="ql-block">庙始建于唐,金皇统五年重修,明清多次维修,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b>武则天的雕像由史学家张稼夫提议建造,于1988年落成,雕像高8.5米,台基宽9.9米,雕像正面镌刻着宋庆龄的亲笔题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这是对武则天公正而又肯定的评价,也让游客对武则天的历史地位有了更直观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b>↑↑</b>武则天雕像底座背面刻的由张稼夫纂写的关于武则天纪事的碑文,碑文写1987年9月。</p> <p class="ql-block"><b>↑↑</b>则天庙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女皇庙宇,以武则天女皇的特定身份和本身的文物价值名扬中外。庙内的建筑、雕塑、碑刻等文物,为研究武则天以及唐代的历史、文化、建筑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b>↑↑</b>正殿是庙内建筑的中心,原建于唐代,现存结构是金皇统五年重建的,采用减柱造,殿内只有两根柱子在神龛后侧,使空间宽敞,梁架经800多年未见弯曲,被评为唐宋建筑中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b>↑↑</b>正殿内神龛属宋金时代构件,神龛内武则天彩塑像头戴金色凤冠,身穿云纹霞帔,怀抱如意,端坐龛中。神龛上方有一条悬塑走龙,是武则天以女人身份登基称帝的典型象征。</p> <p class="ql-block"><b>↑↑</b>正殿旁边有四个偏殿,东偏殿主要展示女皇武氏家族文化,介绍武氏的成员及其功勋。西偏殿主要展现武则天大事年表。东配殿:一般用于陈列与武则天政绩相关的内容,西配殿展示全国与武则天有关的名胜古迹的绘画、照片、文献资料等。</p> <p class="ql-block"><b>↑↑</b>这两尊石狮是唐代石狮,是2011年南徐村村民发现并出土的,是山西省出土最大的一对唐代石狮,应是端立在武士彟墓东门两侧的守护之物。</p> <p class="ql-block"><b>↑↑</b>文水县博物馆组建于1987年,2004年搬到现址文水县凤城北街安家巷1号,占地面积832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坐北朝南的二进院,是民国初期所建。</p> <p class="ql-block"><b>↑↑</b>馆藏文物有1139件,其中珍贵文物124件,包括陶器、铜器、瓷器、石器、铁器、完好线装书等,此外,还有战国时期的夔龙纹青铜鼎,汉代的青铜蒜头扁壶、陶耳杯、青铜量,唐代的陀罗尼经幡,宋代的绿釉诗文瓷枕,元代的嘟噜瓶,清代的凤凰牡丹纹大瓷盘等。</p> <p class="ql-block"><b>↑↑</b>馆内展出古人书法,清代中期,碑学兴起,邓石如的篆书线条雄浑有力,结体严谨,伊秉绶的隶书古朴大气,笔画粗壮,具有庙堂之气,晚清何绍基的书法,融合了颜真卿的笔法与碑学的韵味,线条富有弹性,结体多变。</p> <p class="ql-block"><b>↑↑</b>馆内还收藏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的山水画,“四僧”(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的画。</p> <p class="ql-block"><b>↑↑</b>“文水印社”成立暨首届篆刻展在文水县博物馆举行,参展的300多件篆刻作品形式多样,风格独特,或古朴淳厚,或端庄秀丽,或刚劲方遵,这些作品展现了文水当地篆刻艺术的特色和水平。</p> <p class="ql-block"><b>↑↑</b>这是部分篆刻作品展示,展示的是“文水古八景”专题。</p> <p class="ql-block"><b>↑↑</b>展出的藏品有北齐瓷瓶,唐朝四系壶,宋朝瓷坛,元代白瓷高脚杯,明朝青花瓷瓜棱罐,清朝的龙凤粥罐、康熙五彩盘、乾隆纪兰瓶等。</p> <p class="ql-block"><b>↑↑</b>北齐瓷瓶,高33厘米,口径宽6.2厘米,底座直径6.6厘米,瓶身周围并排着十二个立佣,立佣之上全是龙在云中飞舞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b>↑↑</b>展出藏品中魏晋时期的青瓷酒坛,通体青釉,高40厘米,口径宽6.5厘米。</p> <p class="ql-block"><b>↑↑</b>民俗文化图版展,通过展示民俗文化、生肖文化展板,介绍春节年俗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的演变等内容,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故事。</p> <p class="ql-block"><b>↑↑</b>民俗文化展出手工艺制作的作品,以及官员出行,娱乐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b>↑↑</b>展出的民间刺绣工艺,古代镖局的部分武器,衣服,镖车,镖旗等。</p> <p class="ql-block"><b>↑↑</b>孙谦纪念馆位于文水县南安镇南安村,在孙谦故居的基础上扩建而成,2021年开馆。</p> <p class="ql-block"><b>↑↑</b>孙谦,1920年4月4日出生在文水县南安村农民家庭,1936年后半年,在新军二纵队政治保卫队先后当战士、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等职,新军粉碎阎锡山的晋西事变后,他随队来到晋西北根据地开展革命宣传。</p> <p class="ql-block"><b>↑↑</b>纪念馆建筑面积共400余平方米,是一座精致的四合小院,主要由两个展览厅、一个电影厅以及档案室等设施组成。院子正中央矗立着一尊孙谦的半身石像,他双手抱怀,右手拿着一本书和一支笔,目视前方。</p> <p class="ql-block"><b>↑↑</b>第一展厅展示了孙谦对文学艺术的贡献和他的光辉一生,记录了他的成长过程。</p><p class="ql-block">第二展厅展示了孙谦在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期间,与马烽等人创作了大量具有泥土气息、展示农村伟大变革的文学作品。</p> <p class="ql-block"><b>↑↑</b>石永村市楼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的石永村,属明代早期建筑,占地面积110平方米,楼为明3层暗2层,高17米,凭4根通天柱支撑全部重量,十字歇山顶,绿色琉璃瓦。</p> <p class="ql-block"><b>↑↑</b>这是市楼四面的四个泥塑神像头,雕塑于明弘治十年(1497年),距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到现在还基本完整地保留着。</p> <p class="ql-block"><b>↑↑</b>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或文水县)人,是北宋时期的名将。</p> <p class="ql-block"><b>↑↑</b>康定元年(1040年),经尹洙推荐,狄青得到了陕西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教他读《左氏春秋》,狄青从此发愤读书,精通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声名日盛,积功升任西上阁门副使等职。</p> <p class="ql-block"><b>↑↑</b>两块碑,一块是张万年题写的,另一块是李旦初的一首词,全词为:“射虎擒狼战未休,冲冠怒发风流。昆仑夜天拥貔貅。奇兵临险境,走马固金瓯。得胜还朝当宰相,刀光剑影飕飕。英雄无语志难酬。家乡知己在,一梦到汾州。”</p> <p class="ql-block"><b>↑↑</b>文水的景点不多,公交虽然免费但是太少,好歹等不上,打车也不贵,文水以面食为主,小点的餐馆基本都是面食,物价便宜,鸡蛋3.4元,猪肉平均9元,市民纯朴热情,乐于助人,县城比较紧凑感觉不很大,对这个印象很好,值得来。</p><p class="ql-block"> 写于文水县凤城镇则天大街</p><p class="ql-block"> 2025.3.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