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滇东南:(八)

霜叶红于

<p class="ql-block">2月25号,行程第十天,文山市——元阳。</p><p class="ql-block">早上8点,我们从文山市出发,先前往碧色寨,而后经蒙自至元阳。</p> <p class="ql-block">文山市至碧色寨约130公里,走天猴高速2小时就能到了。天猴高速途经多山地区,桥梁和隧道占路段比例高,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其过路费是云南省内较为昂贵的高速公路之一。桥梁隧道集中路段,我们中巴车要1.40元/车公里。</p> <p class="ql-block">上高速没多久,就遇见了雾团,在一片白茫茫中,我们进入隧道。等从隧道出来时,则是蓝天白云、天朗气清。</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p><p class="ql-block">碧色寨地处犁耙山的缓坡上,最初只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后,蒙自开关通商。</p><p class="ql-block">1909年,滇越铁路通车至此,火车站与小山村同名,碧色寨赫然耸现、声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与个碧石铁路</p><p class="ql-block">1901年,由法国投资建造的滇越铁路开工,1910年竣工通车。滇越铁路从越南海防至中国昆明全长854公里,共设117个车站(其中滇段长465公里,设63个车站)。被誉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奇迹。</p><p class="ql-block">个碧石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采用600毫米寸轨,是中国唯一的寸轨铁路。</p><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通车后,个旧锡矿的出口量激增,但矿用物资和生活物资仍依赖马帮运输,导致交通滞后与生产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1912年,个旧工商业者联名上书云南都督蔡锷,请求修建铁路以解决运输问题。</p><p class="ql-block">铁路由民间集资修建,通过发行股票、成立铁路银行等方式筹集资金,并采用“边建路、边营运、以营补建”的模式。</p><p class="ql-block">碧石铁路全长177公里,由法国负责设计、中国负责投资建造。铁路分三段建设: </p><p class="ql-block">个碧段(个旧至碧色寨):1915年开工,1921年通车。</p><p class="ql-block">鸡临段(鸡街至建水):1921年动工,1928年通车。</p><p class="ql-block">临屏段(建水至石屏):1930年开工,1936年10月10日通车。自此,个碧石铁路全线竣工通车,这条铁路的建成历时21年5个月。</p> <p class="ql-block">个碧石铁路通车后,与滇越铁路在此交汇,设有二个火车站,每天进站火车多达40班次,米轨与寸轨在此换装,此为世界铁路史上一大奇观。</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因路而兴,因路而衰。</p><p class="ql-block">1971年,除鸡街至个旧段外,其余线路改为1000毫米米轨,与滇越铁路联通。</p><p class="ql-block">1991年,寸轨铁路全线停运。</p><p class="ql-block">1992年‌:碧色寨站正式停止客运服务‌。</p><p class="ql-block">2010年10月‌:车站被撤销,不再承担货运业务‌。</p><p class="ql-block">碧色寨这个曾经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的“东方小巴黎”,归于落寞沉寂。</p><p class="ql-block">2017年年底,电影《芳华》让碧色寨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游客纷至沓来,让这个地方再次鼎沸。</p> <p class="ql-block">蒙自是红河州的州府所在地,我们到达时,刚好中午,品尝蒙自的过桥米线,也是我们此行中必尝的美食之一。</p> <p class="ql-block">蒙自过桥米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相传,蒙自县城外南湖湖心岛上有一位秀才在此苦读,其妻子每日为他送饭。由于路途遥远,饭菜送到时已变凉。一次,妻子发现鸡汤表面浮有一层厚厚的鸡油,起到了保温作用,于是将米线和其它食材放入热汤中,迅速烫熟,米线食之鲜美。因妻子送饭需经过一座桥,故得名“过桥米线”。</p> <p class="ql-block">南湖的前身是一片名为“草湖”的湿地,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开始开凿,后经多次疏浚扩建。因其位于蒙自县城南门外,故被人们叫做南湖,湖面面积近30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旧址,就在南湖旁。</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至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p><p class="ql-block">因战火蔓延至长沙,1938年2月临时大学被迫再次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p> <p class="ql-block">‌联大初抵昆明时校舍严重不足,1938年4月经校常务委员会决议,将文学院、法商学院迁至蒙自成立分校(亦称“文法学院”),借用蒙自海关、哥胪士洋行等建筑办学。</p><p class="ql-block">部分师生从长沙出发,组成湘黔滇旅行团,徒步穿越西南抵达昆明,随后分批前往蒙自‌。</p><p class="ql-block">同年5月4日蒙自分校正式开学‌。</p><p class="ql-block">分校仅存续一个学期,1938年9月迁返昆明。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知名学者随学院迁至蒙自,在此执教。</p> <p class="ql-block">蒙自至元阳沿途。</p><p class="ql-block">蒙自距离元阳哈尼梯田约150公里,可以走一段高速(天猴高速转个元高速),开车3小时不到。</p> <p class="ql-block">个元高速上的“咪的村隧道”。</p><p class="ql-block">该隧道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螺旋隧道,在建水县与元阳县中间。它的左幅长3903.62米,右幅长4003.62米,总长将近8公里。左线曲线半径710米,右线曲线半径735米,最大埋深366米,隧道通过螺旋展线实现原地降高差118.14米。</p> <p class="ql-block">个元高速公路上“兴隆隧道”内的彩绘风景画。</p><p class="ql-block">蓝色为主调的顶部“飘”着朵朵白云,左右两侧是哈尼梯田的四季风光。</p> <p class="ql-block">哈尼梯田核心景区内沿途。</p><p class="ql-block">我们今晚在元阳入住的酒店,就在去往坝达景区的路上,距离景区约3公里。我们到达时已经傍晚5:30分了,大家决定先去看梯田日落,然后再去酒店办入住。</p><p class="ql-block">这里的路边能停车,我们拍照的时候,祈祷着能在坝达观赏到梯田的日落美景。一个在此设摊的村民说:马上就要下雨了。我听了,还很不以为然。</p> <p class="ql-block">进入坝达景区,刚走到1号观景台,就见乌云翻滚。到了2号观景台,果然如那村民预言,开始下雨了。</p><p class="ql-block">天色越来越黑,雨也渐渐变大了,我们赶紧往回跑,等我们到停车场,已是大雨如注啦。</p> <p class="ql-block">到达酒店,办好入住,不一会雨停了,酒店的观景平台,正对着梯田。</p><p class="ql-block">雨后,山顶上云蒸霞蔚,云雾升腾。</p> <p class="ql-block">一道彩虹,指向苍穹</p> <p class="ql-block">上苍大概是为了弥补我们没有看到梯田日落的遗憾,就给我们送来了梯田云海,更让我们惊喜的,还观赏到了雨后彩虹。</p><p class="ql-block">一位游客对我说:“你们运气真好,一来就看到了云海,我们在这等了好几天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在酒店餐厅晚餐。窗外,墙角的梅花,正“凌寒独自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