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第一山~虎丘

越亮姐

<p class="ql-block">时间:20250403</p><p class="ql-block">地点:苏州</p> <p class="ql-block">苏州生煎包蟹黄面是当地著名吃食,但是每家和每家的口感味道还是不尽相同的,比较好吃的还是“哑巴生煎”,门脸不大,还要排号,但是味道为王,吃了不后悔。 </p> <p class="ql-block">苏州的水系特别发达,这样的桥这样的渠随处可遇,地人叫它是“运河”,也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负责运输货物和人员的主要的交通渠道。</p> <p class="ql-block">虎丘号称吴中第一山,因山上有一座世界第二“斜塔”而闻名,名叫“云岩寺塔”,又名虎丘塔,有“先见虎丘塔,后见苏州城”之说。</p> <p class="ql-block">虎丘作为“吴中第一名胜”,其历史可追溯至2500多年前,不仅是吴王阖闾的陵寝,后逐渐演变为佛教名山和游览胜地,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和帝王将相的到访。</p> <p class="ql-block">整个虎丘山的狮子都呈这个状态,憨态可掬,呈撒娇状,看着它就很可爱。</p> <p class="ql-block">江苏的建筑这种黑白配,有人说和日本的风格很像,当地的的士司机说苏州人说“是”为“害”(同音),我们就笑谈日本的祖先是咱中国苏州人。💞💪</p> <p class="ql-block">拥翠山庄,依山而建,从山底绵延至山顶,路路相通,屋屋相连,绝对大户人家呀!气派异常。</p> <p class="ql-block">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山顶,山实在是不高,但是有塔则灵。</p> <p class="ql-block">云岩寺是仿木结构的楼阁式砖塔,塔的平面呈八角形,共七级,通高47.5米,由下而上逐层收缩,轮廓微呈弧形。</p> <p class="ql-block">塔身有平座、腰檐、柱额、斗栱及门窗等结构,八面的正中都开辟有壶门。塔的内部由外壁、回廊和塔心(塔室)组成,回廊内设有木梯,使塔心与外壁分开,这种设计在宋塔中是很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牡丹和太湖石是绝配。在留园牡丹也是种在太湖石旁,在虎丘依然如此。苏州人对园林创造的美学,这是登峰造极。</p> <p class="ql-block">每每看到这一条条运河,想象远古苏州人的幸福生活。每天摇着小船出门,睡梦中伴着摇撸声,傍晚踏水中的晚霞归来,一下子让我想到了《茶香夜雨》的歌词~远处的摇橹声。。。浪漫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很多旅行团是从虎丘的北门进入的,虎丘的南门有地铁6号线直达,而且很多核心的景点,如剑池啊,千人座呀,拥翠山庄啊,都是在南门这边。</p> <p class="ql-block">这一片杉树茶园,特别的亮眼。</p> <p class="ql-block">脑补杉树红了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应该特别美丽。</p> <p class="ql-block">焰焰特别喜欢这条大树参天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苏州虎丘千人坐,一块大石头,自然成阶梯状,平整光滑,可容千人在此坐下休息,实在壮观!</p> <p class="ql-block">据方志上记载,剑池下面是吴王阖闾埋葬的地方。剑池广约45米,深约6米,终年不干,清澈见底,可以汲饮。唐代李秀卿曾品为“天下第三泉”。</p> <p class="ql-block">虎丘“二仙亭”↘</p><p class="ql-block">据传,在很久以前,有两位神仙,一位是陈抟老祖,另一位是吕洞宾。有一天,他们在亭子里下棋,一位樵夫看到后,放下扁担观起棋来,看得非常入神。一局棋结束后,樵夫准备回家,但回到家后发现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世间人事已变迁。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仙人一盘棋,世上已千年”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从千人石上朝北看,“ 别有洞天”圆洞门旁刻有“虎丘剑池”4个大字,浑厚遒劲,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独子颜頵所书。圆洞内石壁上另刻有“风壑云泉”,笔法潇洒,传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所书。崖左壁有篆文“剑池”二字,传为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p> <p class="ql-block">一口古泉井,一眼过千年。这便是旅行的意义,无意中拓宽了眼界,充盈了生命的浓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