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为期,致敬莫里斯

cy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精彩绝伦的特展“与美为期—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即将谢幕,这场展览从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引进而来,之前已经在南京博物院(2023.5.18~9.1)、河北博物院(2023.9.20~1.10)、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2024.2.1~5.26)和广东省博物馆(2024.6.18~10.30)展出。 威廉·莫里斯(1834~1896年)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设计师、诗人、工匠、社会主义活动家。他出生于富裕家庭,早年在牛津大学学习神学,后来受到中世纪艺术和文学的启发,投身于艺术与设计领域。他亲自参与设计制作,涵盖壁纸、地毯、家具等众多领域,作品风格自然清新,优雅质朴,具有浓郁的中世纪与乡村田园风情。在设计理念上,他强调实用与美观的结合,注重材料的天然质感和手工技艺。其代表作品包括“红屋”,这一建筑成为工艺美术运动的标志性成果。同时,莫里斯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关注社会公平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思想和实践为后来的设计运动奠定了基础,至今仍被视为“现代设计之父”。 去年恰逢威廉·莫里斯诞辰190周年,这位艺术先驱重塑了社会对工艺美术者的尊重,带领一众设计师与艺术家开创了现代设计史新的里程碑,他的设计至今风靡世界,备受推崇。走进展厅,参观由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A)精选的123件(套)典藏珍品,仿佛是穿越回到了那个充满艺术与激情的年代,领略1890至1920年间,“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非凡魅力,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大自然一直被工艺美术者视为至高力量的存在,是创作者的灵感源泉。不论是在农村中栖居,还是在工厂里劳作,亦或是在城市中心忙碌,那旖旎的风景、浩渺的大海、灵动的动物、葱郁的植物、娇艳的花卉以及渺小却奇妙的昆虫,皆为设计者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虽然采用自然元素辨识度很高,但它绝不是照搬复制。与之相反,设计者将根据每个物体的造型与功能进行适当解构与调整,并在成品中突显材料的自然品质。 “猫头鹰”壁毯(约翰·亨利·迪尔设计、弗朗西丝·巴蒂刺绣;莫里斯公司制造;约1898~1900年;真丝锦缎刺绣、棉背衬):这幅壁毯围绕着蜿蜒的茛苕而设计构建,与莫里斯设计的茛苕壁纸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画面描绘猫头鹰栖息在一片叶子上,而它的猎物一只鹧鸪(画面最右下角)在警惕地窥视。茛苕背景以玫瑰、金银花、矢车菊、郁金香和树叶为衬托。莫里斯公司还为该商品提供了设计和材料套装,可供购买者在家中自行绣制。 “猫头鹰”壁纸和纺织品设计图(查尔斯·沃塞设计;1897年;纸本铅笔和水彩画):查尔斯·沃塞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偏爱自然风格。这幅设计作品的他在莫里斯去世一年后创作的,在植物和鸟类主题的画面中,以简练的线条为主,青绿配色,体现了莫里斯的设计原则。 <p class="ql-block">书写柜(查尔斯·R·阿什比为手工艺行会设计;J.W.皮门特&lt;细木工&gt;、W.W.赖德&lt;木匠&gt;、阿纳斯塔西娅·鲍尔&lt;皮革匠&gt;;奇平卡姆登制造;1904~1905年;胡桃木底座、悬铃木框架、雪松抽屉、金饰摩洛哥皮革、抛光铁配饰):这件书写柜展现了手工艺行会成员掌握多种技能,从雕刻、橱柜制作,到皮革和金属加工。阿什比的设计借鉴了17世纪的西班牙“瓦格诺柜”,这是一种带支架底座的书写柜。书写柜在1906年的工艺美术展览中未售出,后来被用于阿什比在伦敦为母亲设计的住宅中。</p> 衣柜(罗杰·弗莱绘制;欧米茄工坊1916年制造;彩绘木制):这件朴素的衣柜因彩绘装饰而变得与众不同。柜面上一深一浅的两颗植物拥抱在一起,体现了动态交织的自然美感。简化的植物轮廓参考了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工艺美术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夏日(乔治·海伍德·萨姆纳设计;詹姆斯·阿克曼印刷 伦敦制造、1893年;纸本彩色版画):这张招贴画出自四季系列作品,表现了英国乡村浪漫迷人的景象。海报还引用了克里斯蒂娜·罗塞蒂1866年发表的诗歌《夏日》里的一段话:<br>当每片叶子都在树上,<br>当罗宾不再是乞丐,<br>珍妮·沃伦成为新娘,<br>云雀在广阔的麦田上空吟唱,唱呀,唱呀。<br> 《回家的拾穗者》习作(乔治·克劳森爵士,艺术家约1904年;纸本黑色蜡笔画):这幅画中描绘的是英格兰东南部埃塞克斯郡农村的一个小女孩。她捧着收割后剩下的庄稼,这种活动被称为“拾穗”。在当时,拾穗的权利是给劳动者的。克劳森的画作虽然进行了某种程度的理想化,但仍然表现了贫困与辛劳。 扶手椅(厄内斯特·吉姆森设计;萨珀顿制造,约1905年;车削紫杉木、更换的灯心草):吉姆森复兴了“线轴车削”工艺,它曾流行于17世纪,是一种在车床上手工雕刻而成串珠的装饰,因成品形似某些纺织品编织在使用的线轴而得名。这件扶手椅就使用了这种工艺。在莫里斯的鼓励下,吉姆森在英格兰中部乡村萨珀顿的丹威之屋建立了自己的工坊。 “果树女神波摩钠”挂毯(爱德华·柯尔·伯恩·琼斯爵士、约翰·亨利·迪尔为莫里斯公司设计;伦敦制造,约1900年;手织羊毛、丝线、棉纱):这幅挂毯描绘的是罗马的果树和果园女神波摩钠,她的名字来源于拉丁语“pomum”,意思是水果。她用裙子托着一些水果,站在种满草莓、康乃馨、紫罗兰、风信子和水仙的花园里。挂毯有时用于装饰工艺美术风格的室内。 “圣乔治与国之花”瓜幅(玛丽·S·沃茨设计、制作1904~1905年;手工上色丝绒、手工上色丝绸、金线、贴花、刺绣):这件挂幅描绘了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是为加拿大的一座政府大楼内廷装饰而设计。加拿大当时是英国的一部分。画像代表了国家价值观:团结、正义、自由、力量,并由玫瑰(英格兰)、蓟(苏格兰)、韭葱(威尔士)和三叶草(北爱尔兰)点缀其中。 “埃文洛德”印花棉布设计图(威廉·莫里斯设计 1883年;纸本黑色粉笔、水粉画):这款设计“Evenlode(埃文洛德)”是以一条英国河流来命名的,其图案源自波斯(今伊朗)和17世纪意大利的天鹅绒。莫里斯 认为波斯是图案设计师的“圣地”,是一个“艺术臻于完美的地方,且由此向世界各地传播,包括东方和西方”。 英国的工艺美术者研究并欣赏其他地区的工艺与设计,这是欧洲由来已久的传统。他们使用不同文化的动、植物图案来丰富自己的作品,尤其推崇来自东方的艺术与手工艺,例如波斯、中国、日本以及印度等地区。在他们眼中,这些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工艺,都映照着东方乡村和谐生活的状态,是一种超越当时英国工业化的生存方式。 花瓶:工业设计师里斯托弗·德莱赛(1876~1877年)希望提高批量产品的质量。他热爱东方文化,是首批到访日本的欧洲设计师之一。这件花瓶上的动物令人联想到中国瑞兽狮子,亮黄色的釉彩令人想到中国的皇家瓷器。 这件花瓶的形状来源于中东陶瓷。瓶体上环绕着孔雀造型的图案,它们仿佛在摇曳的草丛中漫步,草丛的波浪有种波斯图案的节奏感。作品完美融合了设计和技术,孔雀羽毛呈现出略带绿色的银灰色光泽,瓶体内侧则呈现出红铜色光泽。 工艺美术运动时期,越来越多的陶艺师从亚洲陶瓷作品中汲取灵感,比如这件作品就学习了中国陶瓷的形状、釉料和工艺。这件花瓶上环绕着四只飞龙,龙是中国陶瓷上常见的图案。画面描绘这些龙腹部微微隆起,炽热的火焰从口中喷涌而出,更像是欧洲传说中的巨龙。 “新点”家居纺织品(刘易斯·F·戴为特恩布尔和斯托克代尔公司设计;拉姆斯博顿制造,1898年;拔染印花棉):这件作品以蓝色为主色调,图案华丽,反映了土耳其伊兹尼克陶瓷对戴的影响。戴是一位装饰艺术家,也是多产的设计师。他喜欢在织物上使用拔染技术,将较浅的图案漂染到颜色较深的背景上。在这件作品中,他通过设计由小点组成的背景来掩饰偶尔出现的瑕疵。 “凤头鹦鹉和石榴”壁纸(沃尔特·克莱恩为杰弗瑞公司设计;伦敦制造,1899年;纸本彩色木刻版画):在这张壁纸上,设计师沃尔特·克莱恩捕捉到了凤头鹦鹉在树枝、石榴和花朵间鸣叫和振翅时活泼俏皮的一面。他的设计将这种非本土鸟类引入了英国家庭。他认为这种壁纸适合“想要华丽效果的大房间,也可以用于镶板上方的饰带”。 鹦鹉图案瓷砖板设计图(威廉·德·摩根设计;1888~1897年;纸本水彩画):这幅水彩画用于重复的瓷砖装饰,是德·摩根在与建筑师哈尔西·里卡多合作大型项目时制作的。除了为英格兰南部萨里的“大坦格利庄园”等住宅提高瓷砖外,德·摩根也为游轮和游艇制作瓷砖,包括在格拉斯哥为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建造的利瓦迪亚号游艇。 “兔子兄弟(布雷尔兔)”家居纺织品(威廉·莫里斯为莫里斯公司设计;伦敦制造,约1880~81年;靛蓝拔染木刻印花棉):在这件纺织品中,兔子和鸟被巧妙地融入一个图案框架中,这个图案修改自一件17世纪的意大利丝绸品。该图案有时被称为“布雷尔兔”,它是1881年乔尔·钱德勒·哈里斯(笔名“雷姆斯叔叔”)收集改编并出版的非洲裔美国民间故事中的主角,威廉·莫里斯曾将这些故事读给他的家人听。 地毯织机模型(莫里斯公司制造;约1881~1883年;木材、金属、羊毛、棉线):这个模型织机展示了一小段正在编织中的地毯样本,它曾用于指导受雇于威廉·莫里斯的地毯织工,她们在默顿修道院工作。学徒通常在13或14岁开始工作,从事地毯编织工作的大多数是女孩,因为她们小巧的手更适合这项精细的工作。每个织工每天织出的长度大约是2英寸(约5厘米)。 “雷德卡”地毯设计图(威廉·莫里斯设计;约1881年;纸本铅笔、水彩、水粉、锌白颜料画):这幅由威廉·莫里斯绘制的缩尺图,大约是成品尺寸的八分之一。设计图已被转移到网格纸(俗称“点格纸”)上,每个方格代表地毯的一个结,点格纸会被挂在地毯织机上指导织工。该设计图中柔和的色彩来源于中国的传统地毯的温和色调。 这件花瓶是由查尔斯·科利斯(剔花艺术家)、歌特鲁德·罗素(画师)为德拉·罗比亚陶艺工厂而作(约1905年)。德拉·罗比亚陶艺工坊的名字来源于15至16世纪佛罗伦萨的一个陶艺世家,由艺术家哈罗德·拉斯伯恩在英格兰北部创立,它依照工艺美术原则运营,聘请雕塑家培训当地工匠。让他们学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传统技术,如剔花,即在湿粘土表面刮画图案。 “草莓小偷”家居纺织品:威廉·莫里斯设计(约1883年)。 “草莓小偷”是威廉·莫里斯最著名,也是商业上最成功的纺织品图案。最初用于刻印的梨木木板在磨损后便被更换。莫里斯避免使用现代的煤焦油染料,他认为这种染料会产生“可怕的颜色、粗糙、乌青且廉价,是每个有品位的人都会厌恶的”。这件纺织品使用靛蓝染料印制,这是一种亚洲常用的植物染料。莫里斯非常欣赏这种染料所呈现的颜色深度和细节清晰度,并亲自监督了这件纺织品的首次制作。 <p class="ql-block">《世界尽头的井》:威廉·莫里斯(作者、设计师),爱德华·柯尔·伯恩-琼斯爵士(插画师);凯尔姆斯特出版社1896年出版,伦敦;纸本木刻印刷,软牛皮纸装订,书脊烫金,丝带。</p><p class="ql-block">凯尔姆斯特出版社由威廉·莫里斯和他的出版商朋友埃默里·沃克一起创立,他们复制了15世纪的印刷技术。《世界尽头的井》讲述的是一位年轻的王子和丰饶女神寻求长生不老之井的故事,小说由莫里斯撰写,他还为这本奇幻小说设计了字体,插画则由伯恩·琼斯绘制。</p> 《桂妮薇尔的辩护》的诗歌(1875年):威廉·莫里斯创作的这首诗描述了桂妮薇尔王后(亚瑟王的妻子)对自己与兰斯洛特爵士不忠行为的指控进行辩护。这本出版物描绘了三十种花卉和树叶图案,用水墨彩绘作装帧,可能出自比阿特丽斯·帕格登之手。 《梦想成真》1905年由埃拉尼出版社出版:埃拉尼出版社由法国艺术家夫妇旅西安和埃丝特·毕沙罗在伦敦创立。吕西安早期的书籍插画在法国反响不佳,于是他在1890年回到了英国。当时,莫里斯的凯尔姆斯特出版社发起了精美印刷和木刻的复兴,为吕西安的版画创作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 《一个想象的世界:散文诗》封面:(羊皮装订、皮革嵌衬、金色压花;J.M.登特公司1894年出版,伦敦;约1899年装订)伦敦书商弗兰克·卡斯兰克创立了女性装订者协会。协会对女性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一项日益机械化的手工艺。协会成员是接受过艺术学校培训的中产阶级女性,她们学习手工装订并获得就业机会。这件展品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的封皮采用了紫色山羊皮,镶嵌着玫瑰花形状的黄色皮革,并有金色的压花装饰。 果酱盘(嵌宝石珐琅银器,1900-1901年):手工艺行会培训并雇用技术成熟的艺术家来生产手工制品。该行会专门从事金属制品和珠宝的加工。这个果酱盘的盖子上由半透明的蓝色珐琅装饰,并有一个形如花萼的顶饰,碗上雕刻有字母缩写“E·F·S·I”,阿什比特别强调愉快制造。 壶(凸面红铜、铜合金,1895年) “鸟栖枝头”设计图(查尔斯·沃塞设计,1891年,纸本铅笔、黑色粉笔、水彩画):沃塞把这个独特的小鸟图案设计卖给了伦敦壁纸制造商埃塞克斯公司。他还向伦敦室内装潢商和棉布印花商纽曼、史密斯和纽曼公司提供了同款但不带小鸟的设计,用于生产印花棉。 储物箱(菲利普·韦伯设计,莫里斯公司制造,1861-1862年;软木材,银箔片&lt;可能是锌&gt;、上釉并涂有有色漆、锻铁支架):储物箱是中世纪重要的家具,这件展品是依据16世纪的样式制成。金属叶片采用了德国修道士西奥菲勒斯在11世纪汇编的工艺手册中描绘的一种技术,形式化的雏菊令人联想的中世纪手稿中的背景装饰。这只箱子很可能在1862年伦敦国际展览的“中世纪宫廷”部分中展出过。 “加雷斯和莱内特”绣图:这幅刺绣描绘了英国传说中加雷斯和莱内特的故事。圆桌骑士加雷斯是亚瑟王的侄子之一,接受莱内特的任务去城堡营救莱内特的姐姐里昂尼斯,他打败了看守城堡的骑士们,成功救出了里昂尼斯,并爱上了她。绣图中是加雷斯和里昂尼斯在交谈,大概商量营救计划,莱内特站在与他一棵树隔开的距离焦急等待,而她的身后是三位持枪矛的骑士。绣图人物面容表情安静祥和,服饰细节精美,鲜花田野的背景彰显了柔和浪漫的气质。 花瓶(伊莉莎·西门斯为道尔顿公司绘制的珐琅彩绘金底陶器,伦敦制造,1880-1895年):道尔顿陶瓷公司于1871年在伦敦南部开设了兰贝斯艺术陶瓷厂。到19世纪80年代,陶瓷厂雇用了300多名艺术家对器皿进行装饰,其中大多数是年轻女性,她们的姓名首字母通常可以在陶器上找到。这件作品描绘了金黄色背景的水仙花,是伊莉莎·西门斯绘制,她在这家陶瓷厂工作了五十多年。 <p class="ql-block">“花神芙罗拉的侍女”(瓷砖):芙罗拉是罗马神话里的花神,作为花神的侍女挑选了英国的六种花卉:矢车菊、蓝铃花、梦幻草、银莲花、罂粟花和水仙花。这些瓷砖是先将粘土压入模具制成,又手工绘制了凸出的部分。六位侍女复古的时髦服饰,展示了古典与流行元素碰撞出的火花。</p> “杰弗里·乔叟”瓷砖 首饰盒 珐琅首饰盒,珐琅饰板描绘了英国诗人埃德蒙.斯宾塞写的史诗《仙后》中的场景,歌颂了道德高尚,勇于冒险,热爱征服的骑士精神,此物为威尔士王妃的礼物。 兰斯洛特寻找圣杯,加拉哈德寻找圣杯(彩绘玻璃):两块玻璃均为住宅设计,描绘了中世纪传说中寻找圣杯的故事:兰斯洛特是亚瑟王最著名的圆桌骑士之一,但他和亚瑟王的妻子桂妮维亚王后萌生了柏拉图式的爱情,他接受了寻找圣杯的任务,却因抱有对王后的恋情,使得他无缘圣杯。另一位加拉哈德是圆桌骑士里最纯洁的一位,心无杂念的他独自一人找到了圣杯。 威廉·莫里斯倡导性别平等,为女性打开了就业的大门。漫步在展览中的教育与女性解放篇章,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以及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br> 这是威廉·莫里斯的女儿梅·莫里斯的“刺绣设计图”(1885年):威廉·莫里斯与妻子(简·莫里斯)曾教授她们的小女儿(梅·莫里斯)制作大型刺绣。她十几岁就在工坊参与手工艺品的制作,手艺日益精湛的同时,进一步学习设计和公司管理。梅学有所成后,在伦敦的艺术院校教刺绣。后来接管了莫里斯公司的刺绣部门,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手艺,结合自身崇尚自然植物的风格,使得她的作品赋予了清新脱俗的气息。在她的鼓励和教授下,涌现了许多女性手工艺设计师。 “五一劳动节”漫画(沃尔特·克莱恩设计,纸本版画,伦敦制作,约1890年):沃尔特·克莱恩像他的前辈威廉·莫里斯一样,主张“所有艺术工作者的平等和团结”。他的这幅画描绘了一位宣扬自由、博爱、和平的天使,庇佑来自五大洲的工人。社会主义者将5月1日劳动节指定为所有工人的节日。 “葡萄藤下的两只狐狸”图案瓷砖、“一只睡着的狐狸”图案瓷砖(詹姆斯·斯金纳设计,釉面陶,1903年制造):1902年,英国全国学生竞赛吸引了来自284所艺术院校的25000多份参赛 作品。英格兰中部伯斯勒姆艺术学校15岁的学生詹姆斯·斯金纳在比赛中获奖,他的作品被评价为“精心之作,仔细考虑了材料的必要性” 。 《梦想家》雕像(玛丽·布坎南,铸青铜,巴黎制作,1910年):玛丽·布坎南曾在佩斯利设计学校和格拉斯哥艺术学校接受培训,是一名苏格兰艺术家,曾在巴黎的雕塑工作室工作。《梦想家》塑造了一位陷入沉思的女性,是布坎南对奥古斯特·罗丹《思想者》的演绎。 播种者(雷金纳德·威尔斯雕刻;浇铸抛光青铜;约1900-1905年制造):受到包括艾米·朱尔斯·达卢等法国雕塑家们的影响,雷金纳德·威尔斯将乡村工人描绘成英雄。在这座雕塑中,他使用了昂贵的青铜来塑造一位朴实的播种者。播种者从肩上的袋子里取出一把种子撒向田野。威尔斯参考了基督教图像学,其中播种者代表上帝,种子代表上帝向人间播种福音。 <h3 style="text-align: left;">“女性礼赞”三联画(亚历山大·费舍尔设计、制作;珐琅、红铜;伦敦制造,1901年):菲舍尔是技艺娴熟的珐琅工艺师,在伦敦的中央工艺美术学校任教,这幅三联画是为了赞美女性而创作的,由玛丽·伊斯顿委托制作,她是美国拉·克罗斯妇女儿童之家的首任主席。</h3> “圣乔治大战恶龙”招贴画(沃尔特·克莱恩设计;纸本版画;1911年出版):这张海报是为了反对在荷兰的一项酒精商售运动而设计的。沃尔特·克莱恩运用了中世纪圣像画的表现语言,描绘了英格兰的守护神圣乔治正在杀死一条象征着酒精的恶龙。 “怀特”家居纺织品(印花亚麻布;凡妮莎·贝尔为欧米茄工坊设计、贝塞利弗尔·费尔斯制作、法国马罗姆制造;1913年):欧米茄工坊出售一系列以励志女性命名的亚麻织物。这幅作品的名字可能取自英国女权主义作家、妇女参政论者-安伯·布兰科·怀特,她曾是工坊大楼的租客。欧米茄设计的纺织品具有绘画风格,推崇艺术家捕捉自然而产生的优美笔触。 镜子(欧内斯汀·米斯尔设计、制作;1900-1905年;银铜、珐琅、镜面玻璃):这面镜子上绘有孔雀,它象征着不朽和浮华。作者米尔斯师从亚历山大·费舍尔,学习珐琅工艺,后成为女性艺术家协会手工艺部的副主席,她也是一名女性参政论者,为女性在政治选举中的投票权而奔走。 布样册“水仙花”布样(约翰·亨利·迪尔设计、莫里斯公司零售商;约1900-1910年制造;木刻印花棉麻布):这本书包含58个印花棉布和亚麻布的样本。这些样本曾在莫里斯公司陈列,或者寄给客户让他们在家中挑选。有些样本带有标签,上面提供了图案编号和名称、织物宽度以及每码的价格(码是一种旧的度量单位,一码约等于0.9米)等详细信息。 刺绣饰片(乔治·杰克设计、安妮·杰克制作;约1895年伦敦制造;羊毛刺绣、亚麻布):这幅作品采用了多种刺绣技术,展现了安妮·杰克的针线技能。她在南肯辛顿设计学院教刺绣。她的丈夫乔治·杰克是这幅刺绣的设计师,他在皇家艺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校教木雕。他们致力于以手工艺为主的实用艺术教育。<br> <p class="ql-block">雕花饰带(玛丽·S·史密斯为木雕艺术学院雕刻;伦敦制造,约1897年;雕刻橡木):索菲亚·史密斯在伦敦的木雕艺术学校(皇家艺术学院的一部分)任教,当时,女性和男性教师都在雕刻师埃莉诺·T·罗的指导下接受训练。史密斯曾跟随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参与了1897年在伦敦举办的“维多利亚时代展览会”,这件饰带在女性作品展区中展出。</p> <p class="ql-block">绣图(安·麦克白设计;约1912年制造;丝绸贴花、丝线、亚麻布):安·麦克白曾就读于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她设计的这幅绣图以身着飘逸连衣裙的女人和玫瑰为特色,是典型的格拉斯哥风格。</p> <p class="ql-block">家居纺织品(查尔斯·沃塞设计、伦敦或英格兰西北部制造;1897-1898年):这件纺织品是沃塞最成功的设计之一,让人联想到威廉·莫里斯的“草莓小偷”。它展现了成群的飞鸟与放大的草莓叶片交织在一起的图案。</p> “仙境”家居纺织品(查尔斯·沃塞设计、达弗尔制造;约1896年;提花机织棉、羊毛):风格化的飞鸟、树叶和伞状菌图案相互交织在沃塞这款有趣的设计中。它由厚重的羊毛线编织而成,通常被称为“壁毯”。亚历山大·莫顿公司在1896年的伦敦工艺美术展上首次展出这款壁毯。它非常适合时尚的客厅,成为了该公司在商业上最成功的设计之一。 桌子(查尔斯·沃塞设计;费雷德里克·C·尼尔森制作;伦敦制造,约1905-1906年;清漆橡木):这张桌子造型独特,没有使用一根钉子或螺丝就完成了组装。圆形桌面安放在4个弯曲的支架上,它们的末端插入1个圆柱体中,圆柱体上下分别楔入2个木质半球中,圆柱体支撑在4个弯曲支架组成的桌腿上。 瓷器柜和支架(约1912年制造;雕刻、彩绘木材):这个瓷器柜由乔治·杰克为家人设计,最初只是用刻木片工艺进行简单装饰,后来他的女儿杰西进行了彩绘装饰。双胞胎女儿(杰西和玛格丽特)继承了父母的艺术才能,在伦敦中央美术学校接受了陶瓷彩绘培训。 这张绘有醒目画作的床出自于罗杰·弗莱之手,由拉拉·万德维尔委托制作(欧米茄工坊为零售商;伦敦制造,1915-1916年;白桦木、油漆、铸铁):欧米茄工坊的名字来源于希腊字母表的最后一个字母,意味着他们在室内设计领域是“最具权威的”,因为英文“last word”既有“最后一个字”,又有“最具权威者”的意思。该公司主要为伦敦富有的文艺界名流的私宅提供装饰服务。 珠宝首饰盒(1912-1915年;彩绘乌木、紫杉木):这个朴素的首饰盒由乌木制成。首饰盒盒面的边缘有精心绘制的花卉图案,打开后,盖内有绘制精美的图案,盒内有两个可移动的雪松木托盘。艺术家路易斯·鲍威尔有时会与她的丈夫阿尔弗雷德合作绘制家具和陶瓷。 项链(1913年;金、蛋白石、珍珠、贝壳):这条项链是受欧内斯特·吉姆森的侄子巴兹尔·吉姆森委托而制作的。巴兹尔的母亲曾参观制作项链的工坊,注意到制作者老威廉·皮克“挑选了若干上等蛋白石”。巴兹尔的新娘穆里尔在1913年4月8日(她的24岁生日)举行的婚礼上佩戴了这条项链。 搭扣和皮带坠饰(1905年;铸造镂雕银、珐琅、镶嵌抛光宝石):亨利·威尔逊是一位跨界的设计师,身兼建筑师、雕塑家、金属工匠和珠宝商等职。他的工作室制作出了一些出色的工艺美术风格的珠宝。威尔逊试图通过抛光莱保留半宝石的“神奇特质”,而非现代流行的切割。 抽绳包(菲利普夫人为英国教友派&lt;贵格会&gt;制作;法国塞迈兹莱班制造,1918年;羊毛刺绣、亚麻布、丝绳、威尼斯千花琉璃珠):菲利普夫人是一位战争受害者,她为了赚钱谋生而制作了这个包。和平主义宗教团体贵格会(Quakers)的官方分支机构,友人战争受害者救济委员会将这个包赠送给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这个包可能是由欧米茄工坊的创始人罗杰·弗莱设计的。 衣领(1903年;山东绸、丝线和钢珠刺绣、丝绳):麦凯·休·贝利·斯科特设计,可能是他的妻子(弗洛伦斯)刺绣。衣领上的图案是一种蕨类植物的叶子和风信子,它们是用丝线和钢珠绣制而成的。在工艺美术时期,许多时尚家居用品都是在家中完成装饰的,比如连衣裙、手提包、床罩和防火屏风。 “宝贝和花朵”(查尔斯·罗宾逊插画、沃尔特·科普兰·杰罗德作者;纸本彩色版画;伦敦布莱基父子出版社1908年出版):这本书的插图描绘了穿着工艺美术风格服装的孩子们。每幅插图都配有诗,每首诗都以一朵花的图片结尾。 《迪克迪多斯》中的插图“汤姆把彩虹系到树上”(威廉·G·基德插画师;纸本墨水、水粉画;约1900年):《迪克迪多斯》讲述了汤姆、诺妮和宠物狗的故事。在彩虹的尽头,他们发现了一个地方,“那里的房子是糖做的,所有男孩女孩总是穿着最好的衣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卷发装饰得漂漂亮亮”。插画师还以当时流行的童谣为灵感设计了壁纸和纺织品。 幼儿园“五朔节”壁纸(多萝西·弗朗西斯·希尔顿为杰弗里公司设计;纸本彩色机器印刷;1904年伦敦制造):这幅壁纸描绘了孩子们在高大的五月柱下随着小提琴音乐跳五月柱舞的场景。五月柱上挂着由舞者编织的带有图案的丝带。这种舞蹈起源于与春天和生育有关的古老传统,是英格兰5月1日的五朔节传统表演。 马克杯与醒酒器 马克杯(釉面陶器;约1920年伦敦制造):阿尔弗雷德·H·鲍威尔和路易丝·鲍威尔在伦敦设立了一间工作室,为陶瓷制造商约书亚·韦奇伍德父子公司设计器皿。他们培训女性在陶瓷上绘制具有自然风格的图案。鲍威尔夫妇不但亲自设计了这个为韦奇伍德制作的马克杯的形状,还对它进行了装饰,其中使用了虹彩釉。 “西姆里克”醒酒器(阿奇博尔德·诺克斯设计;威廉姆·H·哈瑟勒为利伯提百货公司制作;银、玻璃;1903-1904年伯明翰制造):这件醒酒器用于盛装葡萄酒或烈酒,来自于利伯提百货公司1899年推出的“西姆里克”银器珠宝系列。该系列作品是阿奇博尔德·诺克斯受到凯尔特风格的启发设计的。自1875年以来,伦敦利伯提百货公司销售各种家居用品及服饰,深受时尚消费者青睐。 糖勺、黄油刀、水果刀叉(查尔斯·R·阿什比为手工艺行会设计;压花银、银丝、半宝石&lt;绿玉髓&gt;、染色骨质;1900-1902年伦敦制造):阿什比认为,由于大规模工业生产,银器已成为“所有英国工艺品中最没落的门类”。不同于许多当代餐具的笨重、浮夸和繁复,手工艺行会的这套作品使用银丝和半宝石,强调轻盈、简单、优雅的形式和朴素的色彩,体现了他对餐桌的审美趣味。 碗(休·特纳设计、绘制;彩绘釉面瓷器;1908年制造):这个碗将自然和花园的图案带到了制作者的家。休·特纳是一名建筑师和园林设计师,也是莫里斯1877年创立的古建筑保护协会的首任秘书,他的设计受到莫里斯和沃塞的影响。 电台灯(威廉·A·S·本森设计;铸造黄铜片、胶木、更换的皮线;约1900年伦敦制造):威廉·本森,绰号“黄铜”,是一位乐意使用机器生产的工艺美术设计师。他的工厂开办于1880年,生产各种时尚且价格实惠的家用黄铜或铜制品,从食物保温器、煤气灯和电灯配件、到家具和茶壶应有尽有。 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从1828年一路走来,已历经近200年的历程,他们的艺术设计灵感来源丰富多样,从宗教到自然,从西方到东方的元素,今天再来看每一件作品,仍能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艺术魅力。 展馆外的周边产品,加入了现代元素,似乎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