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明节制作“青团”</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清明时,草长莺飞,绿意盎然。在这个缅怀先祖、亲近自然的节日里,制作青团成为了人们传承文化、感受春意的重要方式。让我们一起走进青团的世界,体验这份独特的传统美味。</p> <p class="ql-block">认识青团</p>
<p class="ql-block">青团,是一种以糯米粉为皮、艾草汁染绿、内含甜美馅料的传统点心。它不仅承载着人们对春天的热爱,更寄托着对祖先的敬意。青团的外形圆润,象征团圆与和谐,其清香扑鼻,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青团的传统习俗和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古代,它最初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后来逐渐演变为民间广为流传的节令食品。每逢清明,家家户户都会亲手制作青团,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这种习俗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介绍材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作青团的主要材料包括糯米粉、艾草汁以及馅料。糯米粉赋予青团柔韧的口感,艾草汁则为它注入一抹清新的绿色,而花生芝麻馅料则让青团的滋味更加丰富多样。</p> <p class="ql-block">制作青团</p>
<p class="ql-block">将艾草煮沸后捣碎取汁,与糯米粉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再将馅料包裹进面团中,搓成小巧玲珑的团子。最后,将青团放入蒸锅中蒸熟,待其表面泛起晶莹剔透的光泽时即可出锅。</p> <p class="ql-block">教师示范</p>
<p class="ql-block">在课堂上,教师耐心地向孩子们展示如何制作青团。从揉面到包馅,每一个步骤都细致入微,孩子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仿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p> <p class="ql-block">幼儿分组制作</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兴致勃勃地开始动手实践。他们用稚嫩的小手尝试着揉面、捏团、包馅,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幼儿展示成果</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番努力,孩子们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他们骄傲地举起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青团,向老师和同伴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青团或许不够完美,但却充满了童趣与真诚。</p> <p class="ql-block">讨论制作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制作青团的感受。“我觉得包馅最难!”“我喜欢闻艾草的味道!”“我想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尝尝!”欢声笑语回荡在教室中,为这次特别的体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