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刘述成</p><p class="ql-block">整理:潇潇竹</p> <p class="ql-block"> 五、 要培养一个好学风。</p><p class="ql-block"> 一个学校必须要有好的学风,有了好的学风,才可能有好的质量。要培养好的学风,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即德育放在首位。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都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阶段,德育就是塑造人的灵魂解决“三观”问题的工作。德育工作做好了,学生人生有方向,学习有动力,所以一定要放在培养教育工作的首位。要做到全员育人(教师教书育人,干部管理育人,职工服务育人),时时处处育人。德育内容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核心,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调动学生为祖国发奋读书的积极性。我们注意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历史教育和现实教育,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教师的教育管理和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相结合。在德育的力量和途径上我们把政治理论课、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日常管理教育的养成教育,节日纪念和课外活动,党团工作,校园文化,影视文化,劳动教育,学生自我管理统一起来,形成合力,还千方百计地争取家长的配合。</p><p class="ql-block"> 师专在德育工作中逐步形成了校园文化和养成教育两个特色。学校十分重视绿化工作,师专校区原来树也没有几棵,举目荒凉,经过全校师生员工十年艰苦奋斗,学校已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来参观的国内外来宾均称赞师专是花园学校。校院各处都布置着励志劝学的名言警句。一进校门就耸立着“师者,人之模范也”几个大字的语录墙,向每个踏入师专校门的学生昭示着他们今后任务之 崇高和要求之严格。闻鸡台提醒同学们不忘祖狄闻鸡起舞、立志报国。桃笑亭寓意桃李满天下是教师的最大乐趣。清水园教育同学们做人要清清白白。图书馆大门上高悬的“学无涯”的横匾告诉同学们对世界的认识、对知识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所收获。而陶行知的塑像则号召同学们继续发扬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从事教育工作。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视“提出规范,明确要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检查督促,反复训练,养成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制定有《绵阳师专学生一日常规要求》、《清洁卫生管理办法》、《劳动管理办法》、《学生德智体综合考核办法》、《学生奖励处分条例》等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学生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包括早操、上课、课间操、自习、清洁卫生、劳动、文明礼貌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一入学就人手一册,老师反复讲解,务使每个学生都懂得学校对同学有哪些要求,为什么要提出这些要求。根据这些要求,每天检查督促,定期考核评比,表扬先进,批评后进,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反复的训练,不断促进良好行为形成习惯。由于长期坚持,逐步形成了良好风气,据 1990 年统计,师专学生早操出勤率达 96%,课间操出勤率达 98%,晚自习出勤率达 90%,全校有 66%的学生除完成主修课外,还积极参加辅修课程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要培养一个好的学风,必须坚持和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落实的标准是:学校领导在认识上确立了教学为主的思想,把教学工作当做中心工作来抓。主要领导有足够的时间深入教学第一线到教室听课,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和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地深入教学第一线,狠抓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领导班子与成员都能关心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时间深入课堂听课,了解研究教学问题。</p><p class="ql-block"> 教学工作必须有严格的基础管理。教学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封闭的,既管过程,也管结果和反馈。教学的基础管理应包括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拟好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制定好各科教学大纲,选好教材,安排好授课教师,认真进行教学,安排好实验实习,认真考查考试,并进行结果分析,认真实施学籍管理。还应有切实的教改措施,要以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标准,分析教学效果,了解存在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拟定改革措施,不断进行改革。在经费上则要尽可能保证教学需要。要培养好的学风,必须狠抓教风,以教风促学风,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我们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提出明确要求,并定期检查。我们大力提倡“范”(师表作用)、“勤”(勤教勤钻研)、“严”(严格要求)、“七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实验实习、认真考查考试、认真分析教学效果)的良好教风。由于我们始终把学风问题抓得很紧,这是提高育人质量的根本,是办好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几所学校都有一个好学风。绵阳师范的同学都能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而努力学习。南山中学的同学爱国读书,立志攀登科学高峰,既准备好让祖国挑选,升入高校继续学习,又准备好就业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师专的同学决心为实现“普九”贡献力量、勤奋学习。</p><p class="ql-block"> 六、要学会“弹钢琴”。要办好一所学校的工作是千头万绪、复杂纷繁的,当领导要学会“弹钢琴”,下面的各项工作也必须努力做好。</p><p class="ql-block">1、重视体育卫生工作。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保证上好体育课,坚持两操和课外体育锻炼,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教育学生养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习惯。同时要做好预防、治疗和卫生等保健工作。</p><p class="ql-block">2、 重视教研和科研。教研和科研都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高校开展科研更是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和文化传承所必需。在中学阶段主要是开展教研活动,每两周一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内容以</p><p class="ql-block">研究教材教法为主。师专时期则进行了一些学校管理研究和学科研究,重视办好学报,设置科研成果奖,每年都对在科研上有成就的教师给予奖励。</p><p class="ql-block">3、重视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解放初在绵师时没有党组织,建立了行政办公会议制度和校务委员会。学校大事征求校务委员会意见,日常工作在每周办公会议上安排。南山中学时期有了党支部,重大问题先在党内讨论,日常工作由每周行政会议安排。师专时,大事由党委决策,日常工作由每周行政办公会议安排。每年召开教代会,校长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接受代表质询,认真处理代表提案,并评议校级干部。</p><p class="ql-block">4、重视勤俭办学。勤俭办学不仅仅是个办学经济效益问题,而且是个办学指导思想问题。如果学校的作风奢侈浪费,是培养不出具有勤俭节约品质的学生的。而勤俭节约恰好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崇尚的道德,是我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我们发扬一分钱掰成两半用的精神,大力压缩一般行政开支,保证教学需要,特别是保证图书资料购置费,实验设备购买和日常耗材的费用,电教电算器材购置费用,学生参观实习费用等。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还半价供应每个学生一套中学教科书,让学生尽早熟悉中学教材。我们坚持组织师生参加校园清洁卫生、校园绿化,力所能及的基建劳动以培养热爱劳动和艰苦朴素风气,并节约部分资金。由于领导的重视,后勤职工的努力,几所学校的后勤都搞得比较好。1989年 12 月,四川省教委召开后勤表彰大会,绵阳师专的后勤工作,师专总务处、财务科、膳食科、劳动服务工作均受到表彰,获得五面奖旗。</p><p class="ql-block"> 在 40 多年的学校教育工作中,也曾出现过一些失误,留下一些遗憾。主要是从 1957 年到文革前期执行过一些“左”的政策。57 年在绵阳高中错误地开展过反右派斗争。58 年到 60 年期间,由于当时的环境,组织学生过多地参加了生产劳动。在培养教育工作中,虽然也组织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竞赛活动、学工学农活动,鼓励学生在实习中自制教具,但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1991 年离休,原来设想的“一专多能”整体优化方案,把辅修和师范基本能力训练纳入教学计划,形成教学过程(有标准、有大纲、有教材、有专任教师、排入课表、有考查考试),实行学籍管理,没有来得及完全实现。原来打算全部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建立试题库,用电脑形成试题的考试改革也只完成了 30 多门课程的试题库建设。</p><p class="ql-block"> 值得欣慰的是,我曾工作过的绵阳师范和南山中学一直都是省、地的重点中师和中学。绵阳师专也在 1988 年因办学思想正确、办学成绩显著,成为我省唯一一所受到国家教委表彰和奖励的师专。40多年中,我在这几所学校工作期间毕业的学生已达一万余人,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在不同战线上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践行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绵阳师范毕业学生约千人左右,他们大多长期战斗在原绵阳地区基础教育战线,成为基础教育骨干。特别是有不少长期战斗在青川、平武、旺苍、昭化、剑阁等山区县,为改变山区教育和经济文化落后面貌作出了贡献。还有十一个人分配到西藏自治区,为支援西藏建设贡献了力量。南山中学毕业学生 5000 余人,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多在科技、文教、党政机关和企事业等单位工作。绵阳师专毕业学生 5000 余人,他们大多分配到绵阳地区(含原绵阳和遂宁两行政区)十九个县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也有少数分配到西藏、新疆及甘、阿、凉等少数民族地区,为实现“普九”作出了贡献。在这些毕业生中,有的成为了高校领导、教授、研究员、总工程师、作家、画家、新华社记者、中小学特级教师、广播电台台长、党政领导干部、国营工厂厂长、国营公司经理、民营企业家等。当然,毕业同学在各条战线上取得的成绩,主要应归功于他们毕业后在不同岗位上的辛勤工作、努力进取,加上领导关心和同事们的帮助,特别是师专的同学都是毕业于改革开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好时代,遇到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中学阶段和师专阶段的学习只不过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毕业后进一步得到发展和进步的较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回顾四十多年的学校教育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值得一个人用全部精力终身去从事的工作。作为教师,你欲给学生以知识,必先勤学苦钻,不断充实自己,否则何以为师?你欲要求学生以品行,必先言行举止率先垂范,否则何以为师?学校教育工作丰富多彩、日新月异,它吸引着你不断地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天天沉浸在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发展中。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人生一乐事也。信哉斯言!幸哉吾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原绵阳师范专科学校校门</p> <p class="ql-block">原师范专科学校校园一角</p> <p class="ql-block">原绵阳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绵阳师范专科学校工作期间</p> <p class="ql-block">师范专科学校工作时期</p> <p class="ql-block">2021年作者给校史馆老师讲述校史</p> <p class="ql-block">2021年93岁的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纪念大会上代表老党员发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