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层叠如云的和歌山城天守阁,朱漆飞檐映衬着满城樱枝,德川御三家的威仪与战国烽烟仿佛仍在石垣间低语。西望纪三井寺,千年古刹的钟声穿透松风,春日的「纪州樱花三大名所」之一在此绽放,钟楼台阶上飘落的八重樱,恰似《万叶集》中歌人踏过的碎玉。而城南的和歌浦湾,则将万叶风雅凝成永恒——片男波的松林在潮声中起伏,玉津岛神社的朱垣倒映水面,与夕阳下的妹背桥共绘成「和歌浦十景」的绝色,令江户俳人芭蕉也为之折腰。 本次2025新春伊势·熊野·和歌山之旅最后一程,我们把视点转向和歌山市南,在登高探访纪三井寺后来到玛丽娜城的黑潮市场,午餐后寻幽和歌浦,傍晚回到玛丽娜城下榻游艇酒店,次日从海南站搭乘JR列车前往关西空港回国。 上午在玛丽娜城安顿好今日酒店,乘坐公交巴士117路到纪三井寺前下车,前方这条斜向的小马路出现这幢颇有和式寺庙风格的建筑指引我们通往今日的第一个目标—纪三井寺。 果然不出3分钟的步行距离,面前这条参道的尽头就是名草山半山腰绿荫苍翠中红白相间的大佛殿,相当具有辨识度。 转眼来到仁王门楼,典型的禅宗样楼门,双层歇山顶结构,通体涂以鲜艳朱漆,象征着驱邪与庄严,其艳丽的色彩与背后的青山绿树形成强烈的对比。一旁的碑文上刻写着「纪三井山护国院」。今日恰好有修缮工事,只留出半边步道通行。 这座原建于江户时代初期的门楼曾经毁于战国兵火,现存建筑是江户初期,纪州藩主德川赖宣为祈愿藩国安宁而捐资重建,并将寺院升格为「护国院」,成为德川家菩提寺之一。 仁王门前,德川赖宣原建的金刚力士塑像,怒目圆睁,手持法器,四百年风霜蚀去了原木的彩绘,却由这尊2019年重塑的石像透出的煞气愈发深邃。 事前从纪三井寺的官网下载了境内平面图。纪三井寺创建于奈良时代的770年,由唐朝渡海而来的高僧为光上人开基。传说为光在此地修行时,感应到观音菩萨示现,遂以十一面观音为本尊建寺。原属真言宗,后于平安时代中期改宗天台宗,至今仍是天台宗的重要道场,是西国三十三所观音灵场的第二番札所。 穿过仁王门,便象征着从俗世进入了圣域。从此开始,需攀爬三段合计 231级石阶,也有号称「七百余级」的说法。石阶两侧古松参天,春季落樱铺道,秋季红叶掩映,被称为「登天之道」。 纪三井寺因地处纪州(和歌山古称)且拥有三眼灵泉「三井水」而得名为「纪三井山金剛宝寺護國院」。首先是这眼「清净水」,传说开山祖师为光上人为寻找观音圣地来到此地,苦寻水源时,以锡杖敲击岩壁,泉水涌出形成此井。因水质清澈、能净化身心而得名,此井被视为延命长寿、消除罪障的灵水,也是三井水中最古老的一眼。 继续向上攀登,不久又遇这口「杨柳水」,传说杨柳观音手持柳枝洒甘露治病,而此井水被认为能庇佑产妇平安顺产。江户时代起,当地便有孕妇取此水祈愿的习俗,至今仍有信众前来求子或祈求生产顺利,由此得别名「安産水」。好奇的是,仔细辨认这块石刻,居然为唐寅所书,是我们天朝的唐伯虎吗? 从进入仁王门便可见登山缆车从一旁斜向伸展,不过其终点只到半山腰,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要花这个钱。 三井水至今仍可自由取用,且被列入「日本名水百选」。每年春季樱花季,寺内千本樱与古井相映成趣,成为知名景观。 过了「清净水、杨柳水」,接着两段石阶分别为33段「女厄除坂」和42段「男厄除坂」,日本传统认为男性在25、42、61岁,女性在19、33、37岁会遭遇「厄年」,修建此坡道分别供男女信徒攀登参拜时默念心愿,口诵观音名号,中途不可回头,至坡顶后以井水净手,参拜本堂观音像,完成净化仪式。 走完以上两段石阶,恰好到了千手观音大佛殿的底部,横向的平台上,左右两排都是信徒们奉纳的献灯和佛像。每年1月18日举行的「千手观音大祭」,此间开放夜间点灯,佛像周身缀以LED灯光,展现梦幻效果。 接着60段的「還暦除坂」则专为60岁者消除厄运。「还历」源自中国干支纪年,60年为一循环,60岁被视为重获新生的节点,但也隐含「衰厄」风险。沿坡道缓行并默念感恩与祈愿之词,坡顶设有「還暦祈願所」,可领取纪念证书或朱印,象征厄运已除。 终于完成辛劳的231级台阶,走向右手边高耸的大佛殿。自古以来,纪三井寺因观樱名所而闻名,千手观音大佛殿前立有记录「夫妇樱、正博樱、和代樱」石碑,传说一对夫妇因战乱分离,历经磨难后重逢于纪三井寺的「夫妇樱」下隐居终老;「正博樱」专为纪念多次捐助纪三井寺的田渊正博所立;「和代樱」则由信徒山本和代女士捐赠,其幼年患病,其母曾在此许愿后和代痊愈,特此立碑。<br> 「和代樱」石碑旁设有祈愿钟,参拜者可击钟并触摸刻有《观音经》碑文,祈求健康平安。因和代女士故事感人,此地渐成父母为子女祈福的热门地点。 纪三井寺是「日本樱花名所百选」之一,寺内千余株樱花被视为观音慈悲的化身。三樱石碑所在的区域,既是赏樱胜地,也是融合了个人故事与集体信仰的精神空间。或许正因如此,2008年重建了这座西日本最大木造「千手观音菩萨坐像奉安殿」,由高野山真言宗僧侣主持开光法会,数千信众参与,被视为纪三井寺现代宗教史上的盛事。 大佛殿采用传统「入母屋造」屋顶结构,殿内供奉的木造千手观音坐像高约7米,观音像以42臂造型象征「千手」,手持锡杖、莲花、宝珠等法器。佛面慈悲柔和,双目微垂,体现「普度众生」之愿。殿内以朱漆与金箔装饰,四周设回廊,庄严肃穆。 持和歌山市巴士乘车券免费登上佛殿顶层的展望台,仿佛踏入一幅流动的禅意画卷。眼前的光景在云雾与天光间徐徐舒展—俯瞰人间,山脚下的小城浸在温润的春岚里,黛瓦朱墙错落成诗,电车轨线则如银丝般蜿蜒穿行。 远眺海天,和歌浦湾的碧波如一块揉皱的蓝绸缎,轻柔地铺向天际,几艘白舟点缀其间,像被风无意撒落的纸鹤。更远处的淡路岛若隐若现,恍如浮世绘中淡墨勾勒的蓬莱仙山,云烟缭绕处,海与天的界限悄然融化,只剩一片空灵的苍茫。 回望佛境,可见本堂御殿巍然伫立,木构飞檐刺破流云,朱漆在日光下泛着琥珀色的暖意。檐角风铃轻摇,梵音与潮声交织,恍惚间,千手观音的四十臂影仿佛化入风中,将众生祈愿托向无垠的苍穹。 千手观音大佛殿侧方的道路通向纪三井寺本堂,其境内存有多件历史文化遗产和宝物在我们面前一一展现。 这座正对着231级厄除坂的「六角堂」于江户时代·宽延年间(约1750年)由第一·第二代杂贺弥左耶门建立。采用方形攒尖顶「宝形造」,檐角飞翘,线条轻盈。供奉西国三十三处御本尊。其六角形结构暗合「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象征修行者通往觉悟的六种实践。 「六角堂」左侧与幸福观音像夹持着的「护国院钟楼」,建于安土桃山时代·天正16年(1588年),典型的袛園造,双层木构,底层为开放式基台,上层悬挂梵钟,四面开窗,顶部覆以桧皮葺。内有梵钟高约1.2米,铸有《般若心经》全文及「紀三井山護國院」铭文,为国家指定重要文化财产建筑。 如果说梵钟响处便是觉悟的起点「烦恼即菩提」,那么这棵逾800年的灵木大樟树所构建的结缘通路,如同一卷流动的「缘起绘卷」,将古树的呼吸、信徒的祈愿与观音的悲悯,编织成跨越时空的因果之网。暂驻脚步,或许能听见风过樟叶时,传来一声缘定的轻叹。 与之对峙而立的「大师堂」内供奉纪三井寺开山祖师—为光上人,堂前设曲线形门檐的「轩唐破风」,雕有飞天与迦陵频伽纹样,体现唐风东渐的融合之美。 当指尖轻触「百度石」石面粗砺的纹路,或许能感触到那些未曾消散的愿力—百次往返,非为苦行,而是让众生在重复的足迹中,听见自己心底最清澈的观音回声。纪三井寺的「佛足石」不仅是佛陀足迹的具象留存,更是一方让众生与永恒对话的灵性媒介。当双足轻触石面冰凉的那一刻,仿佛跨越千年,与释迦同行于娑婆之路——步步生莲,念念清净。 一路彷徨,终于来到纪三井寺「本堂」。其全名为「十一面观音菩萨本堂」,建于江户时代・宝歴9年(1759),单层入母屋造歇山顶,屋顶覆盖桧皮葺,檐下悬有「护国院」匾额。堂内供奉高约3米秘佛十一面观音立像,为平安时代雕刻,每33年公开一次,最近一次为2021年。<br> 纪三井寺本堂静伫于千本樱云之间,宛若观音垂落的庄严衣袂,落叶缤纷处梵音轻颤,钟磬声里浮动着八百春秋的檀香。青石阶上光影流转,一步一叩皆是十方众生的呢喃,木构回廊间风过经幡,仿佛千手慈悲正将红尘悲喜,细细织入无边的莲华光中。 堂前设有三井之亭,此三水各有归属— 吉祥水幸福、清净水消灾、杨柳水长寿,相传饮尽三井水可消解「贪、嗔、痴」三毒,故参拜者必以竹筒舀水饮之。 本堂一侧有「大愿洞」为天然石灰岩凿成,入口隐于灵宝堂后山壁,需躬身穿过低矮石门(称「忍辱门」),洞内蜿蜒百米,终处豁然开阔,洞壁嵌有三十三尊观音浮雕像,对应西国三十三所灵场,每尊像前设青铜灯盏,幽光摇曳中如列队接引众生。 寺中七重鸟居,虽无京都伏见稻荷大社千本鸟居的浩荡,却以精妙的宗教隐喻与山寺幽寂,织就一道「由俗入圣」的朱色天梯。每一步跨越,皆是神佛低眉处的一念清明。 穿越七本鸟居,便见建于室町时代·文安6年(1449)的多宝塔。高约15米,双层塔身,下方上圆,供奉室町中期样式·五智如来。屋顶采用柿葺铺设,斗拱结构繁复,体现镰仓末期至室町初期的过渡风格。其亦为日本重要文化财,与本堂构成「一佛一塔」的曼荼罗格局。<br> 再往高处,一座单层入母屋造,桧皮葺屋面,正脊两端饰以鬼瓦吞脊兽的「开山堂」兀自凭风而立。明治文豪夏目漱石在《草枕》中有如此描写:「开山堂的檐影如老僧入定,樱吹雪掠过锡杖尖,刹那间千年明灭」,赋予其超时空的文学意象。 当指尖抚过堂前沧桑的锡杖石,仿佛能触到千年前那位渡海僧的体温......彼时其以一杖凿开灵泉,以愿力筑就此间山河,让后世的每一步叩拜,都成为对「初心」的无限趋近。 行至寺院西端,有直达电梯下山。当步出电梯笼门,忽然悟得:那231级「烦恼阶」,原是要教人懂得,爬石阶的苦行,却是抵达清净的舟筏。每登一级则摆脱一种烦恼,至顶端本堂饮三井水,方可「断尽三毒,得大清净」。 游罢纪三井寺,中午时分乘坐42路巴士回到玛丽娜城。这是一座漂浮在和歌浦海面的人工岛,为配合1994年举办的世界度假博览会而诞生,又称「和歌山游艇城」。岛上设有黑潮市场、纪之国水果村、和歌山游艇中心、欧罗巴主题公园、纪州黑潮温泉等,我们当晚就住在岛上的玛丽娜酒店。 其中的欧罗巴港公园Porto Europa是以中世纪地中海港口小镇为特征的主题公园。城市景观大致分为三个区域,逼真复刻出意大利渔村、法国小镇、西班牙城堡。 欧罗巴港主题公园免费开放,游玩项目才需要买票。但不巧的是此处的维修工事要在几天后方可完工,对于本就以观光为主的我们而言,拍拍欧风景观倒也省却了躲避人来人往的窘境。 其实玛丽娜城上更为闻名遐迩的是黑潮市场,是喜爱美食的旅人来和歌山旅游绝不能错过的宝藏景点。金枪鱼又称鲔鱼、吞拿鱼Tuna。黑潮市场别名「鲔鱼之国」,旨在向此处捕获的闪亮太平洋蓝鳍鲔鱼表示敬意。 市场一楼分成饮食区和贩售区,贩售区除了新鲜的鱼鲜之外,也有许多干货和和歌山伴手礼可以购买。虽然没办法买鱼鲜回去料理,但可以购买新鲜现剖的生鱼片大口品尝。也可以在这边采购梅干、豉油、美酒、拉面等代表和歌山的伴手礼。 从现捞鱼类到市场现场烹饪的美味佳肴,这是一个不仅满足味蕾,还能感受海鲜市场活力的好地方。 市场旁边设有规模颇大的公共露台餐厅供游客自由使用,这方面非常友好,当然需要注意必须将用完的餐具杂物分类收拾归位。 午餐后去黑潮市场旁的「纪之国水果村」逛逛,这里可以优惠的价格购买到和歌山当地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还有出售健康豆腐菜肴、使用黑泽牧场牛奶作成的霜淇淋的商店以及出售自家原创蛋糕卷等的甜品店。 黑潮市场最吸引游客观赏的就是12:30上演的金枪鱼解体秀了,这也是我们中午赶回玛丽娜城的原因。我们提前10分钟来到市场入口处的秀场时,这条肥硕的蓝鳍鲔鱼已经摆上案板,在众多观众的围观下等待解刨了。 金枪鱼解体秀表演开始了,如同一场潇洒的海洋协奏——刀锋游走间,绯红肌理如月下潮涌层层绽开,琥珀色脂纹晕染冰雾,坠落的鱼骨还带着太平洋的震颤。血沫未凝时,第一缕刺身已托于雪色瓷盘,鲜甜似将浪涛声封存于舌尖。厨师扬臂收刀那瞬,四座屏息,仿佛目睹巨鲸归海化作飨宴的轮回。 享受整条新鲜捕捞的鲔鱼在专家手下分解成片的绝妙体验。专家还会向大家介绍它的不同部位,探索鲔鱼最昂贵的大腹肉,以及其它精选部位来自哪里。因为是整鱼解体,因此许多平常不会在市场流通的稀少部位,以及平常舍不得购买的顶级部位,都能用实惠的价格买到。剪一小段视频一展专家庖丁解牛般的片鱼技艺。 结束观赏精彩纷呈的金枪鱼解体秀,剩下的一下午我们留给了和歌浦。和歌浦位于和歌山市南部,是日本《万叶集》中吟咏的古典风景胜地,被美誉为「绝景宝库」的浪漫之境。 不过和歌浦区域的公交巴士班次极少,好在我们事前根据巴士时刻表做好了规划,从玛丽娜城起点站乘42路到医大病院东口下车,步行到医大病院正门换乘11路到和歌浦,一路顺利。 步行6分钟先来到玉津島神社。这是一座自古以来便作为和歌之神,受到众多万叶人信仰的神社。也是和歌山县名的来源。其供奉的主祭神「衣通姬尊」为《古事记》中记载的绝世佳人,因肌肤透衣生辉得名。她与同父异母兄木梨之轻太子的禁忌之恋,最终化为悲剧,后世尊其为「和歌与恋爱的守护神」。 同殿供奉的合祀神是稚日女尊(纺织之神)与息长带比売命(航海守护神),构成「美、艺、海」三位一体的信仰体系。此处最早有圣武天皇的美景认证,吸引历代许多天皇和名人造访,包含丰臣秀吉、松尾芭蕉、夏目漱石等。和歌浦十景「玉津春晓」便是形容这里的美景。 神社内除山部赤人于人龟元年(724年)在圣武天皇巡幸之时,为玉津岛神社咏诗的万叶歌碑外,在鸟居傍边,相传有小野小町挂袖之墙,能够观赏天然纪念物根上松(鹤松)。 与玉津岛神社比邻而居的是同在镜山南面山脚下的一处洞窟内的盐灶神社。 相传这里供奉的主神「盐槌翁尊」曾使山幸彦与丰玉姬结缘,并保佑其平安分娩产下后代。因此,作为保佑安产之守护神社在当地广为人知。 神祠建在由海风吹拂自然形成的洞窟中,在被称为舆之窟的岩穴中举行祭祀仪式。神社一旁有山部赤人的歌碑,乃和歌浦十景「兴窟浪花」之所在地。但如今神社隔着马路与桥梁,估计满潮时浪花拍打在岸上的景象难以再现了。 与玉津岛神社和盐灶神社一路之隔,有一座自江户时代流传下来的拱形石桥,名为「不老桥」,为和歌山市重要文化财。这座德川第十代藩主·治宝在嘉永4年(1851年)建造的拱形石桥,架设在举办纪州东照宫祭礼之和歌祭时,德川家与东照宫神社人员前往御旅所时所通过的「御成道」上。 不老桥采用纪州特产的熊野青石砌筑,石材取自附近音无川,未经雕琢的粗砺表面保留自然肌理,拱顶高约5米,跨度12米,桥体无灰浆粘合,全凭石块自重咬合,拱腹以「乱层积法」堆砌。江户时代,拱桥在九州地区以外极为少见,尤其是位于勾栏的云纹浮雕给人深刻的印象。 不老桥的外沿建有一座现代化大桥,虽有刻意仿古配合环境,但两桥如此接近颇为奇观。千百年的物换星移,现在的和歌浦仍是山明水秀的观光地区,但或许要多点想像力把一些现代建筑去除,才能感受到诗歌与画作中所描绘的美。 桥名「不老」并非源自徐福传说(该说法为后世附会),实为纪念纪州藩儒学者荒川景元的诗句:「石桥跨涧如虹饮,千年不老人间景」,暗喻德川政权的稳固。从新桥观赏不老桥,景色宛如仙景。历经三百年台风地震仍巍然屹立,被誉为「纪州石桥工艺的巅峰」。 从不老桥走向对岸,现代化的建筑玻璃幕墙上可见「日本遗产」的横幅海报透出的神秘感吸引我们入内一睹究竟。 我们受到了一群友好的大妈们热情邀约,参与她们正在进行的「和歌山师范会·己书作品展」:由我在其提供的小纸片上挥毫写就「谢-羽-感-谢」,盖上和歌山师范会的印章,大妈们当场将我的作品压制成一枚大徽章。征得我的同意,大妈将我和作品摄入镜头用于SNS宣传。 一番友好互动后,我们搭乘4路巴士到大道町。眼前这片绿地名为「御手洗池公园」,午后的和歌浦绿荫碧空,万籁俱寂。 小走数分钟,来到守望和歌浦湾的学问之神「和歌浦天满宫」鸟居前。这里供奉着在前往大宰府的途中,顺便去了和歌之浦的学问之神菅原道真,与福冈「太宰府天满宫」及京都「北野天满宫」并称日本的三菅庙。 和歌浦天满宫的正殿和楼门于庆长9年(1604年)由当时的纪州领主浅野幸长下令,由后来成为江户幕府御木匠栋梁的平内政信所建。现存建筑为1887年修复的「权现造」样式。境内有一尊帮助道真的「使者牛」木雕,据说交互抚摸牛头和自己的头,就会获得智慧,变得聪明。 由和歌浦湾望向天神山的青翠山峦中,沿着这条以纪州青石一路叠砌上去的陡峭参道与尽头古朴雅致的楼门,里面正是祭祀学问之神–菅原道真的和歌浦天满宫。 朴实的鸟居沉浸在咸涩的海雾里,参道石阶被西斜的阳光镀成流金的琴键。拾级而上,足音惊起檐角铜铃的清响,浪涛声自纪之川河口涌来,与林间松风合奏出一曲《万叶集》的古老节拍。 和歌浦天满宫为一间式楼门中规模最大的。大殿是国家重要文化财产,内外均饰以华美的五彩之色。参道前方已见牛的木雕像,本殿前又见牛的石雕像,菅原道真生于牛年、逝于牛年,牛与他之间有许多传说故事,因此成了他化为神明后的使者。 绕过唐破风拜殿,眼前豁然洞开——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的天满宫本殿竟半悬于半山之上,蓝白相间的千本愿幔垂落如瀑,每一幅都浸透学子的墨迹。传说菅原道真殁后神魂化为「天满大自在天神」,乘鲸巡游四海,最终栖居和歌浦断崖,守望海上求知的舟楫。 道别天满宫,仅仅前行3分钟,又一名胜在眼前。和歌山坊间流传着一句话:「试问和歌浦,第一是权现」,这里指的便是「纪州东照宫」。自古以来,这里作为和歌浦首屈一指的名胜,至今仍然被人们所尊崇,并被亲切地称为「权现大人」。 昔日纪州初代藩主德川宣赖被和歌之浦的景色所吸引,于元和7年(1621年),建造了这个神社以供奉其父亲德川家康。彼时,藩主亲自指挥,造园的假山石等物品则由正规武士阶层以上身份的人来搬运。这是遵循源赖朝修建鹤冈八幡宫的古例而来。 表面涂漆、色彩极度艳丽的精巧雕刻,狩野和土佐两派的绘画装饰而成的庄严豪华外观,实不辱「关西的日光」之名。这里拥有多处左甚五郎的雕刻已经是十分罕见了,而楼门的涂有红色的极度艳丽的色彩,更是据说在日本关西地区仅此一处。 每年5月举行的和歌祭祭典,其中的备受关注的舞台是有108级石阶的武士坂。这是延续超过400年的传统神事祭典,据说古时被称为日本三大祭之一。 社殿的结构被称为「权现造」或「石间造」,深具桃山时代遗风,因其金碧辉煌的权现造样式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 透过多彩的楼门回眸俯瞰和歌浦,纪伊水道的夕阳将万叶绘卷徐徐铺展,恰似众神打翻调色盘,将蓬莱仙岛的青黛、浪沫的月白、千本樱的薄红,尽数泼入这方被《古今集》吟醉的琉璃海湾。 江户浮世绘巨匠歌川广重笔下和歌浦「六十余州名所图会」,圣武钟爱、万叶赤人咏叹。和歌川潮汐奇景与白砂青松千年未改,朱鸟居、古盐田及《万叶集》诗韵交织成绝景宝库,2018年荣登日本遗产,守护海天风雅。 2025新春伊势·熊野·和歌山之旅最后一宿,我们下榻于和歌山玛丽娜城酒店,亦称游艇城大酒店。在距离黑潮市场1站路的玛丽娜口下车即到。 和歌山游艇城大饭店是一家度假型酒店。它与欧罗巴港相邻,所有的客房都面向大海。 高挑的酒店穹顶大堂,前台墙面嵌入江户时代《纪伊国名所图会》漆画屏风,金箔勾勒的浦岛太郎传说与窗外真实游艇码头辉映,模糊了艺术与现实的界限。 酒店位于玛丽娜人工岛风景绝佳的位置,所有客房均为面向游艇中心的海景房。采用意大利家具装饰的99间客房规格有三种,我们入住的是最基础的款式,相比通常的日本商务酒店宽敞多了。 推窗观景,纪之川河口将靛蓝绸缎般的海湾轻轻揉皱,远处淡路岛如浮世绘中淡墨晕染的蓬莱仙山,在潮气中若隐若现。 今日天气晴朗,空气纯净,视距极佳,游目四望,皆赏心悦目。 黄昏时,临海侧的全景休闲吧,精巧的落地窗宛若现实版的画布,投射着歌川广重笔下的和歌浦浮世绘动态化影像,配以三味线版《六段の调》。 走出客房,步入酒店前侧硕大的草坪和游艇码头。人工小岛面海一侧建有防浪长堤,堤内游艇中心水域相对风平浪静。 防波堤外海风劲吹,风起云涌。天空云层极低,云系发达,形态丰富,云景甚美。岛上数株椰树亭亭玉立,迎风摇曳,颇有几分南国风情。 通往黑潮市场的道旁有座「恋人的圣地」,应该是婚庆写真的理想场所吧。 玛丽娜城还有个必去体验的纪州黑潮温泉,其虽与玛丽娜城酒店分属不同设施,但纪州黑潮温泉凭借「市井烟火与海洋疗愈」的无缝衔接,凡入住玛丽娜城酒店均可无限次入浴黑潮温泉,二者近在咫尺,沿「黑潮散步道」步行3分钟便到。 纪州黑潮温泉浴场以海底1500米深处涌出的温泉为源泉。 设在二楼的露天浴池和大浴场为开放式的建筑风格,面朝大海,一边观赏平静的和歌浦海湾及其中飘逸的游艇,一边投入温润的热汤,洗去一天的疲惫,度过美好的休闲一刻。(浴池内不得摄影,上下图片均下载自官网) 据其官网介绍,纪州黑潮温泉是氯化物泉,温泉中所含的盐成分,与人体皮肤表面的皮脂、蛋白质结合,形成盐膜,使水分和热量难以从皮肤中逸出,据说对肌肉疼痛、慢性妇科病、动脉硬化、手脚冰冷症都有缓解的功能。 插入一段黑潮温泉官方Vlog,只为留下一个记忆,没有为其做广告的意思。 出浴时已夜幕降临,附近的黑潮市场早已打烊。在黑潮温泉餐厅品尝一下纪州特色和歌山拉面和炸猪排套餐,料理虽然简单却原汁原味相当入味。 早餐在风景优美的意大利餐厅Caro E Cara。按酒店官网的说法,充分利用「大海与自然的宝库」——和歌山出产的山珍海味,在四季时鲜食材上大下功夫,制作出美味可口的日式料理。 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中品尝精心烹饪的日式料理,美美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这段美食时光深深铭刻在回忆中。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全程9日的2025新春伊势·熊野·和歌山之旅行将结束。在玛丽娜城酒店早餐小歇后,在酒店门前的玛丽娜口乘坐117路巴士,11分钟后到达JR海南站,刚好换乘9分钟后出发的JR紀勢本線列车。 从海南站到关西国际空港,并没有直达交通,必须在和歌山站和日根野站两次换乘。 从我们10点钟酒店出发到抵达关西机场,坐巴士换火车,尽管中间的换车时间只有几分钟,却步步紧扣、丝滑衔接,只用了100分钟。 距离起飞尚有3个半小时,还有空去关西空港Aeroplaza 2F休息室小坐片刻,吃个午饭。但遗憾的是回程春秋航空所在的T2候机楼没有安检后休息室。 下午15:00从关西空港起飞,本次环纪伊半岛,伊势·熊野·和歌山之旅画上完美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