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致家长一封信

三十里堡中心幼儿园

<h3>尊敬的家长:<br>  清明节是缅怀逝者、悼念先人、纪念祖先的重要传统节日。我园2025年清明节(4月4日-4月6日)放假三天,4月7日(星期一)正常入园。<br>清明假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请共同教育好孩子,牢记安全第一。在此,特提出如下的安全建议:<br>一、要注意祭祀过程的人生安全,注意周围林木的防火,一定要确认用火已完全熄灭后方可离开。我们提倡:使用鲜花等文明祭祀。<br>二、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要乘坐三无车辆,骑车、开车时要注意检查车辆安全状况,注意遵守相关交通法规。<br>三、要注意做好春季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br></h3> <h3>假期安全温馨提示:<br><br>1.家长做好孩子外出春季防寒保暖,预防感冒。<br>2. 教育孩子不到河塘、水库等危险水域附近行走、玩耍、嬉闹、捡物品等。<br>3. 提醒孩子若发现小伙伴去水边玩耍,要及时提醒和劝阻,劝阻无效时,要立刻告诉老师或家人。发现有人溺水应及时呼救,切勿盲目自行下水救援。<br>4. 教育孩子外出时,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天桥或地下通道;不闯红灯,不在道路上嬉戏、打闹,不横穿马路。<br>5. 家长要做好监督:严禁未满 12 周岁的孩子骑车上路,骑、乘电动车,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br>6. 提醒孩子不要在小区车辆通道、停车场等区域玩耍,更不要在停着的汽车周围蹲坐、停留,避免司机因视觉盲区造成事故。外出时,务必远离大型车辆,保持安全距离,不争道抢行。<br>7. 教育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自觉遵守乘车规范,待车停稳后,有序上下车;上车后坐稳扶好,不能擅自将胳膊、头等身体部位伸出窗外。<br>8. 严禁在室内、草坪、树林等区域燃放烟火,不得让孩子在无人监管的状态下燃放烟花爆竹。<br>9. 向孩子讲明火灾隐患,教育孩子不玩火;严禁孩子乱动、乱拆电线、插座和电器设备,避免电伤害。<br>10. 家长、孩子外出游玩时,要注意遵守景区防火规定,不在景区吸烟,不动用明火,不在山上野炊生火,防止引发森林火灾。<br>11. 使用煤炉、炭火取暖时,要注意通风换气,谨防一氧化碳中毒。<br>12. 使用吹风机、电气等设备取暖时,要及时清理周围可燃物,切勿将衣物覆盖在取暖设备上烘烤,同时禁止孩子乱动取暖设备,以免造成烫伤、触电等事故。出门、睡觉前请不要忘记关闭电源开关。<br>13. 外出旅行到公共场所时,要第一时间关注安全出口,讲秩序、不拥挤,服从指挥,谨防发生踩踏事故。家长应为儿童选择正规、安全的活动场所和娱乐设施,不带孩子到不明水域玩水,预防溺水。<br>14. 不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山地区域、自然保护区、无人岛、海滩等地玩耍,不尝试陌生偏僻路线。<br>15. 做好家庭阳台、平台等区域的安全防护。教育孩子不向楼下抛东西,不攀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谨防摔伤、坠落。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提高防骗、防盗、防抢意识。<br>16.请各位家长和孩子谨防网络诈骗,一起牢记“三不一多”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br>17. 家长也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将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账号密码信息告知孩子,以免孩子受骗后进行大额转账汇款。<br>18. 为预防孩子沉迷网络,请家长与孩子约定好每天的上网时长,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并做好表率,为孩子树立健康上网的榜样。<br>19.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及时掌握孩子注册游戏账号充值缴费等信息,防范孩子打赏主播、游戏充值等行为。<br>20. 教育孩子警惕网络交友,不能随便加陌生人的联系方式,更不能与网友私下见面。<br>21. 加强孩子网络安全素养教育,引导其健康、绿色上网;不发表或转发有害、虚假、侮辱、诽谤等不良言论;不欺凌、辱骂、威胁他人;不造谣、传谣、信谣。<br>22. 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叮嘱孩子多喝白开水,拒绝“三无食品”。不吃野生菌等高风险食物,不买无证摊点出售的食品,严防食物中毒。<br>23.家长应让孩子明白,当生活中出现负面情绪时,应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积极与父母交流;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时,要主动向父母寻求帮助,共同商讨解决办法。<br>24. 确保孩子充足睡眠时间。幼儿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 10 小时。<br>25. 教育孩子生活要有规律,适度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注意帮助孩子养成用眼好习惯,保护好视力。鼓励孩子适度分担家务。<br>26. 教育孩子不到施工区域、电力设施附近、铁路沿线等危险场所玩耍;远离通风井、井盖、楼顶等危险区域。<br>27. 告诫孩子不去网吧、酒吧、电子游戏厅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玩耍;不与行为不良人交往,更不能吸烟、喝酒和参与打架或欺凌事件。<br>28. 假期是家长与孩子亲密接触、共同成长的好时机,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用发现的眼光寻找孩子的点滴进步,多鼓励,给予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和幸福感。<br>29. 家长应教会孩子牢记这些紧急电话号码:报警电话 110、消防电话 119、急救电话120。<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