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阪是日本第二大城市,也是日本西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周边有京都、奈良和神户等。这一片被称为关西地区,历史上是日本政治统治、商贸及文化的发祥之地。</p><p class="ql-block"> 大阪历史悠久,建城时间可追溯到公元五世纪,到了公元七世纪,大阪成为日本都城,但时间不长,此后都城迁到奈良,后又迁去京都。</p><p class="ql-block"> 这样过了上千年,到了日本战国时代,大阪再次崛起和兴盛。军事强人、一代枭雄丰臣秀吉成为日本统治者,他下令重修大坂城,作为一统天下的据点。为此调集了十多万民工,大兴土木,用巨石砌筑起高大坚固的城墙。此后德川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再次修建,使大阪成为了地势险要的军事要塞。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阪城。</p> <p class="ql-block"> 要说大阪故事,首先得讲讲三个地域概念,即大阪府、大阪市和大阪城。大阪府地域最广,相当于我们的一个省;大阪市是大阪府的省会,而大阪城是大阪市内一处宫殿内城,类似北京故宫。</p><p class="ql-block"> 从我们住的酒店到大阪城西门,路程不到三公里,这距离挺尴尬的,步行稍远,打出租车又有点划不来,纠结了一下,最后还是打车前往。只是没想到打的出租车是一辆老式皇冠,这车在四十多年前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就是高档轿车的代名词,现在国内几乎见不到了。我很怀旧,赶紧拍张照片留存。</p> <p class="ql-block"> 大阪城的西门叫大手门,就是正门。门的两侧是护城河,左边护城河看过去是高大的石头城墙,城墙拐角处的白色阁楼叫千贯橹,为防守城墙而建。橹在古汉语中是大盾牌的意思,千贯自然是很值钱。据说这来源于日本战国时代,进攻方织田信长的士兵由于攻城太难,发出“即使花千贯也想获得的橹”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 护城河的右侧是大阪历史博物馆,NHK电视台和大阪酒店等现代建筑。两相比较,古老的大阪城周边被现代都市环绕,平添一种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大手门,就正式进入大阪城内。迎面见到的是一排巨石城墙以及城墙上的多闻橹。巨石大的,面积接近50平方米,均是在冈山县的濑户内海开采的花岗岩,陆路运输距离120公里以上。在400多年前的日本,难度可想而知。巨石运到工地后,石匠们还得打磨和砌筑,那场景就不用想象了,就好比你想象埃及金字塔和中国万里长城的修建。</p> <p class="ql-block"> 大阪城最大的巨石还不在大手门,是在内城的樱门,名叫蛸石。此石高5.5米,宽11.7米,重达108吨。二十年前我来日本旅游,就被这块巨石震撼,现在依然还是震撼。没啥多说的,放张照片就行。</p> <p class="ql-block"> 樱门以内是大阪城内城,高大的城墙下方,护城河水已干涸多年,河道长满青草。即使这样,冷兵器时代要攻上城墙,也非易事。</p> <p class="ql-block"> 樱门正前方是丰国神社,供奉着草根出生的一代枭雄,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这个其貌不扬的军事强人,正是大阪城的修建者,而出生低微的丰臣,靠自身打拼努力成为最高统治者,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深得日本普通民众喜爱。因此在他死后建神社祭祀,就不足为奇了。</p><p class="ql-block"> 神社入口处高大的石牌坊,建于明治四十年,即1907年,牌坊后面不远是丰臣秀吉的青铜塑像。</p><p class="ql-block">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在神社外面转转就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 进入内城,是一块巨大的平地,约有五六个足球场大小。平地上有两个反差强烈的建筑,一个是大阪城的标志天守阁,另一个是类似高校主楼的近代建筑。</p><p class="ql-block"> 先说说这栋类似“高校主楼”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二十年前我来大阪旅游时,见到的第一感也认为是学校教学楼,因为它和我去过的国内许多高校教学楼差不多。由于当时已是黄昏时分,也没在意,拍张照片就匆匆离开去参观天守阁了。</p><p class="ql-block"> 这次再来,从前面草坪的指示牌说明上才得知,这座欧式建筑竟是日本帝国陆军第四师团的司令部,建于1931年。这座建筑的外墙和内部装饰,以及彩色玻璃窗的建造成本,比主楼本身还要高。</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第四师团作为关东军部队驻扎在中国东北,参与过侵华战争。</p><p class="ql-block"> 抛开第四师团不说,就建筑本身而言还是很有水平的。这让我想起以前去台湾观光,当时去参观总统府,那栋华丽的欧式建筑,其前身就是日本人统治台湾时期建造的总督府。</p> <p class="ql-block"> 从第四师团司令部去天守阁的途中,有两处历史遗迹,一处是明治天皇来大阪城的驻跸处,只有草坪上立了一块石碑,估计建筑已在二战时被美军炸毁。</p> <p class="ql-block"> 另一处是草坪上一棵高大的香樟树,据说是丰臣秀吉当年所栽。再仔细瞧树旁日文说明牌,连看带猜,说丰臣秀吉栽的树已死,只剩下枯枝,现在这棵香樟是时任第四师团司令小川又次在原址栽的。</p> <p class="ql-block"> 天守阁是大阪最著名的地标建筑,也是大阪的象征。这是一栋八层的日式阁楼,除居住外,军事上具有瞭望、指挥和防守功能。在日本古代,天守是封建主最高统治的象征,因此天守阁也是日本城堡等级最高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大阪天守阁最初由丰臣秀吉修建,秀吉死后,在“大阪夏之阵”战役中,德川幕府战胜丰臣一方,大阪城被攻陷,天守阁由此焚毁。</p><p class="ql-block"> 德川时代,重建天守阁,不幸的是,后来又遭雷击焚毁。</p><p class="ql-block"> 1931年,为恢复历史风貌,大阪重建天守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型上参考了《大阪夏之阵》屏风图案,外观五层,内部八层,阁顶装饰镀金兽头瓦和伏虎。</p> <p class="ql-block"> 参观天守阁要买门票,票价600日元,约合人民币30元,这是游览大阪城唯一要收费的。入口处购票人群排成长队,儿子用手机在网上购,不到一分钟就搞定了,不知排队人群为何不上网购票。</p><p class="ql-block"> 沿石阶走上天守阁一楼平台处,经过一木亭,亭内有口水井,由于进出人员动线隔着,不能近看。参观结束后走过亭子,亭柱上有二维码,手机扫后即有介绍。此亭建于1626年,水井叫金明水井,据说当年丰臣秀吉为去除水中毒气,放入了大量黄金,因此称为“黄金水”。</p> <p class="ql-block"> 天守阁内部,现在是历史博物馆,馆藏丰富,主要为丰臣时期的历史文物,有铠甲、刀剑等,也有和大阪城有关的文物,如绘画和屏风。其中三楼和四楼的文物只能参观、不能拍照。</p> <p class="ql-block"> 天守阁各楼层均有电梯直达,也可走楼梯上下。最高一层也就是八楼,可以从四面八方瞭望大阪市区,古老的大阪城和现代化的城市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站在这绝佳的观景台遥望,仿佛回到丰臣秀吉的战国时代,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明智光秀等人物慢慢闪回,一种历史深邃感从心中涌起。</p><p class="ql-block"> 大阪的故事绵绵不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