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岁月,归心之所

周文彬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周文彬</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1296527 </p><p class="ql-block"> 回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频繁出差到成都,又八十年代中期,带薪在成都读书学习。彼时,青春正好的我穿梭在成都的街头巷尾,这座城市便在不经意间,于我心底种下了眷恋的种子。花牌坊无机校的学生生活、青年路的热闹开放、茶馆里悠长的盖碗茶香、街巷中的烟火人声麻辣兔头,都成了我记忆深处熠熠生辉的片段,让我对成都埋下了深深的感情。此后,时光匆匆流转,虽离开多年,但那份初遇的情愫始终未减。如今暮年,有幸重回这里居住,亲身见证了成都翻天覆地的发展巨变,往昔的记忆与当下的盛景相互交织,让我对这座城市的情感愈发深厚。</p> <p class="ql-block"> 在时光长河悠悠流淌间,我步入人生暮年,与温润的蓉城再度重逢,自此开启一段满盈温情与美好的时光旅程。</p> <p class="ql-block">  没想到进入暮年的我,还成了“成漂”,女儿阿渝的悉心关怀,无疑是这段岁月里最暖的光。为了能妥帖照料我和她母亲,她在自己生活、奋斗的小区,精心为我们租下房子。这恰到好处的距离,正是那饱含深意的 “一碗汤的距离”,热气腾腾的汤中,满溢着亲情的滚烫温度。在这片温馨小天地,天伦之乐似春日烂漫繁花,肆意盛放,处处洋溢着幸福。</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小外孙女格桑花,已是8岁的可爱小姑娘,正就读于锦小二年级。每次瞧见她背着小书包,一脸认真地分享学校趣事,讲述作为班长的责任与自豪,我和她阿婆心中便盈满欣慰。她那清脆如银铃的笑声,在屋内久久回荡。甚至,她还会带着撒娇的口吻提要求:“阿爷,明天我想吃素炒空心菜、冬瓜汤和糖醋排骨。” 这些日常点滴,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无数欢乐。</p> <p class="ql-block">  成都生活,闲适悠然。闲暇时光,恰似散落在岁月长河里的珍珠,颗颗莹润。尤其是人间四月天,堪称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亦是我遍览蓉城大街小巷的绝佳时机。此时,剑南大道两侧的山樱花,大朵大朵的绽放在枝头,宛如天边绚丽云霞飘落人间。那一树树烂漫,为蓉城增添无尽光彩,每一片花瓣都晕染着春日独有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  漫步蓉城街头,望着盛放的山樱花,我的心情格外惬意愉悦。退休后的日子,本易陷入平淡与迷茫,可我始终坚守内心信念:用心发现美,并用手机与文字将其记录。在按下快门瞬间、笔尖摩挲纸张时刻,我真切感受到生命活力在体内涌动。这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留念,更是我预防老年痴呆的独特良方。我仿若找回年轻时对生活的满腔热忱,脚步轻快地穿梭在城市每个角落,探寻藏于细微之处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诗仿若一道璀璨光芒,照亮我在蓉城的生活。往昔,故乡是心中永远的牵挂;如今,在女儿的悉心关怀下,在蓉城温暖包容的怀抱里,我觅得心灵栖息之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都悄然融入我的生命,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我满心感激,感恩女儿阿渝一家,用爱为我构筑起晚年温暖港湾;感恩蓉城,这座充满魅力与包容的城市,让我在暮年之际,仍能拥有这般美好的邂逅。在这里,我收获的不仅是生活的安逸,更是精神的富足与充实。未来日子里,我愿继续穿梭于蓉城大街小巷,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更多美好瞬间,让这份温暖与幸福,在岁月长河中持续蔓延,成为我生命中永不褪色的动人篇章 。 </p><p class="ql-block"> “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p><p class="ql-block">(2025.04.03. 于蓉城. 汇朗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