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市场学校清明假期安全提醒

东市场学校

<h3>清明假期提醒</h3> <h3>一、交通安全记心间<br><br><br>出行规范:<br><br>步行时走斑马线,过马路遵循 “红灯停、绿灯行”,禁止翻越护栏。<br><br>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不在车厢内嬉戏推挤,下车后注意观察左右车辆。<br><br>家长驾车时杜绝酒驾、超速,儿童需使用安全座椅,12 岁以下不得坐副驾驶。<br><br>特殊场景:<br><br>清明祭扫期间车流密集,建议错峰出行,避开高峰时段。<br><br>警惕 “黑车” 特征:无营运标识、车况破旧、随意喊客,可通过正规平台约车。</h3> <h3>二、预防传染病,健康常相伴<br><br><br>防护细节:<br><br>正确佩戴口罩:鼻夹压实,覆盖口鼻,每 4 小时更换一次,废弃口罩密封后丢弃。<br><br>手部卫生:用肥皂或免洗消毒液清洁,触摸公共设施后避免揉眼、摸口鼻。<br><br>健康监测:<br><br>假期每日测量体温,若出现发热(≥37.3℃)、咽痛等症状,及时就诊并居家隔离。<br><br>流感高发期建议接种疫苗,未完成免疫规划的学生及时补种。</h3> <h3>三、食品安全要警惕<br><br><br>选购与储存:<br><br>购买食品查看 “SC” 标志、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买颜色异常、气味刺鼻的零食。<br><br>青团等清明食品冷藏不超过 3 天,食用前彻底加热,霉变后坚决丢弃。<br><br>饮食建议:<br><br>避免生食海鲜、刺身,蔬菜彻底洗净,肉类煮熟煮透。<br><br>在外就餐选择 “笑脸餐厅”(卫生等级公示牌),使用公筷公勺。</h3> <h3>四、防溺水,远离危险水域<br><br><br>危险识别危险识别:<br><br>禁止靠近无护栏的河道、水库,冰面融化期勿冒险行走。<br><br>教育孩子识别 “漩涡区”“暗涌区” 标志,不在河边投掷石块、打捞物品。<br><br>自救与救援:<br><br>学习 “仰漂” 姿势保存体力,遇水草缠绕保持冷静,缓慢解缠。<br><br>同伴落水立即呼救,可抛救生圈、长竹竿,切勿手拉手施救。</h3> <h3><br>五、消防安全需重视<br><br><br>祭扫防火:<br><br>公墓祭扫使用焚烧桶,林区严禁明火,可用电子蜡烛替代传统纸钱。<br><br>自驾携带灭火器,停车远离枯草区,勿将打火机、香水等易燃物留在车内。<br><br><br><br>家庭消防:<br><br>绘制逃生路线图,确保安全出口畅通,灭火器放置于厨房、卧室等易取处。<br><br>油锅起火盖锅盖灭火,电器起火先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扑救。</h3> <h3>六、网络安全要筑牢<br><br><br>反诈指南:<br><br>警惕 “免费游戏皮肤”“兼职刷单” 骗局,不轻信 “扫码领红包” 链接。<br><br>家长设置支付密码,关闭免密支付,定期检查孩子手机消费记录。<br><br>文明上网:<br><br>每天上网不超过 2 小时,浏览科普、文化类网站,参与 “清明诗词打卡” 等活动。<br><br>遭遇网络暴力及时截图保存证据,向平台举报并告知家长。</h3> <h3>七、心理健康共守护<br><br><br>情绪调节:<br><br>制作 “情绪晴雨表”,用颜色标记每天心情,发现持续低落及时沟通。<br><br>尝试 “5 分钟呼吸法”:吸气 4 秒→屏息 4 秒→呼气 6 秒,缓解焦虑。<br><br>亲子互动:<br><br>共同参与 “清明故事会”,讲述先烈事迹;或制作青团、风筝,传承传统文化。<br><br>每天安排 30 分钟家庭运动,如跳绳、羽毛球,释放压力增进感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