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埃及(3)‍ ‍斯芬克斯与埃及博物馆

虫奶奶

<p class="ql-block">儿时的我曾经读到过这样的故事:一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怪兽,坐在悬崖边上,向过路人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路人猜不出,就会被害死。有个叫俄狄浦斯的猜中了谜底是人,怪兽羞愧地跳崖而死。这个怪兽就是斯芬克斯,它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座落在埃及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也被人称为斯芬克斯。</p><p class="ql-block">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位于埃及首都开罗市南郊的利比亚沙漠之中,金字塔的前方。</p><p class="ql-block">参观金字塔后,汽车拉着我们三转二转就绕到了狮身人面像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转过弯,看见斯芬克斯了,我举起相机,这位男子马上用纱巾遮住了脸。</p> <p class="ql-block">要走过这样的下坡路才能到达斯芬克斯的跟前。</p> <p class="ql-block">穿过的石头建筑也是上古留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在岁月的洗礼下它们没了顶,只剩下这些残墙了。</p> <p class="ql-block">4000多年来,这狮身人面像如同一名忠于职守的卫士,匍匐在哈夫拉金字塔前,天天凝视着旭日东升,默默无语地观察着人间的忧患沧桑。</p> <p class="ql-block">漫长岁月的洗礼,使它的面部布满了皱纹。</p> <p class="ql-block">它的鼻子深陷,胸部和全身“肌肉”松弛,斑斑驳驳,遍体鳞伤。</p><p class="ql-block">狮身人面像面朝东,上午是拍摄的好时间,可惜那段时间导游把它分配给《埃及博物馆》了,遗憾!</p> <p class="ql-block">原路折回,我忍不住又把相机对准了那些石头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边能拍到它的正面。可惜时间不对,逆光。</p> <p class="ql-block">一侧布着许多椅子,演出用的。莫不是此地也有个张艺谋式的大腕?《印象金字塔》还是《印象斯芬克斯》?</p> 有景点就有商业。 <p class="ql-block">马车仍是埃及人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p> <p class="ql-block">骆驼在某些地区也是。</p> <p class="ql-block">近看一下马车的车厢,比较像国内的三轮车。</p> 最后再看一眼斯芬克斯。 <p class="ql-block">接下来说说上午参观的埃及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馆座落在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Tahrir square),1902年建成开馆,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馆。该馆收藏了古埃及从史前时期至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像、绘画、金银器皿、珠宝、工艺品、棺木、石碑、纸草文书等共30余万件,其中大多数展品年代超过3000年。在网上查到这些文字后,我明白了导游阿里为什么坚持要在把参观博物馆放在上午,他说了,如果上午去了金字塔,下午到博物馆就会没有精神。足见博物馆在阿里心中的份量。</p><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馆是一座古老而豪华的双层石头建筑物,是由被埃及人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马里埃特于1858年在开罗北部的布拉克设计建筑的。当时建造这座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发掘出来的埃及国宝流往国外。这个博物馆后又曾两次搬迁,1902年迁至开罗新馆。博物馆前面庭院内种植有代表古代上埃及的“莲叶”和代表下埃及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造纸材料——莎草。馆内设有50多个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馆内严禁拍照,一进门导游就开始收缴我们的相机,然后把它们存放在大门口的寄存处,即便如此,进博物馆时我们随身带的包也被打开检查。室内拍照是没戏了,被缴械前我匆匆拍了这张外景。看到门前的两尊狮身人面石像了吗?它们也是真品,导游自豪地宣布:埃及博物馆没有复制品!图中的水池中间的就是纸莎草,水中的是莲花。</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分为二层,展品按年代顺序分别陈列在几十间展室中。一层从公元前27~前22世纪古埃及时代到5~6世纪罗马统治时代的历史文物。2层设木乃伊、珠宝、棺木、绘画、随葬品、纸草文书等专题陈列室。它的藏品从史前时代到远古、中古、帝国时代,以至希腊和罗马时代的美术品皆有。还有埃及法才的巨大石像和法老的镀金车辆,有史前的陶器、石器,也有古代艺人精心制作的各种艺术品,以及记载古埃及科学、文学、历史、法律等内容的莎草纸文献。当然还有几千年前制作的木乃伊。(此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的金面具(图片来自网络)。图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法老(公元前1334-前1323年),他去世时只有十八岁,太年轻了,因此他不是古埃及历史上功绩卓著的法老,但他的那个历经三千年从未被盗过的墓葬使他在几千年后闻名于世。 图坦卡蒙墓于1922年由英国考古学家卡特发现,发现时墓室从未遭受盗墓者洗劫,陪葬品保存完好,挖掘出的大量珍宝,震惊了世界。左图的图坦卡蒙金面罩就是这时出土的,金面罩重达11公斤,工艺精美,是用金板依照国王生前容貌打造,镶满红宝石,额上还塑有象征上下埃及统治者的兀鹰和眼镜蛇。它为埃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埃及文物部门永久禁止该面罩出国展出。</p><p class="ql-block">尽管我曾无数次看到过这个金面具的照片,可当亲眼目睹时,仍然惊叹于它的艳丽和精致。</p> <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的黄金宝椅(照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位于博物馆二层的图坦卡蒙室,陈列着1700余件出土文物。除了图坦卡蒙法老的"黄金面罩"外,还有“黄金棺材”、“黄金宝座”等,这是图坦卡蒙的"黄金宝座",整椅做工精细,金壁辉煌。椅背上还绘制着少年天子图坦卡蒙与其妻的画像。此椅还有那个人型的"黄金棺"也同时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图坦卡门墓葬的镇墓兽。(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法老的折叠床。</p><p class="ql-block">上面这张照片是我用手机拍的,馆内管得太严了,关键是导游也管着,据说要是被发现导游要受处罚,可面对着这几千年前的折叠床,我实在太想拍了,偷偷模模的拍虚了。</p><p class="ql-block">这张与现代的折叠床极为相似的出土文物,其三四千年的历史让人惊诧。它的连接处用的竟是与现代完全一样的合页。材质也是金属的,铜!</p><p class="ql-block">就在博物馆的二层展柜中,我们还见识了古埃及法老们用的安全套,它们用一条绳子固定在法老的腰间,需用时提前用水泡发,因为法老是不能顺意与女子生育的。古埃及特讲究血统的纯正,故法老的妻子们大多是王室成员,姐妹们或者姑姑们。至于这个安全套的材质我们的导游阿里说是用牛肠做的,我查资料大都说是用鱼膘做的,我觉得鱼膘更靠谱。甭管它用的是什么材料,单就古埃及人能懂得生儿育女的道理就很了不起了。</p><p class="ql-block">我在那个展柜前转来转去,想偷拍一张,终因该柜所处位置人来人往未能得手。</p> <p class="ql-block">法老石像(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馆中还有许多上图这样的石像,注意看石像的眼睛,很有神对不?这些石像的眼睛都是用水晶制作的。当然这些石像都有名字,我没能记住。</p><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馆的馆藏太丰富了,时间有限,不可能一一细看,只能随着导游着重看了几个室。</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室外的石像。</p><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馆的室外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像和石碑,它们也无一例外全是真品。风吹日晒的,也不知道心疼。</p> <p class="ql-block">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来往往。</p><p class="ql-block">我顺手也把他们扫了扫。</p> <p class="ql-block">  这个馆外的应该是本地人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