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明不但是赏花踏青的好时光,按中国传统文化,也是祭奠先人缅怀先烈的日子。昨天,天气晴好。一早我就怀着对革命先烈崇敬的心情专程来到富春江畔的鹳山公园祭奠同为革命烈士的郁曼陀、郁达夫二胞兄。郁达夫,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以小说《沉沦》等闻名,作品具有自叙传特色,散文和古体诗词创作也有成就。他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在文学创作的同时,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他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印尼的苏门答腊丛林。郁曼陀,著名的爱国法官,法学家,郁达夫胞兄,曾任上海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之职,受命于民族危难、寇深祸亟之际,主持正义,执法如山,终为敌伪汉奸暗杀,为民族利益与法律尊严慷慨献身。进入公园,我首先来到双烈园,参观祭奠郁曼陀烈士的血衣冢、双烈亭、松筠别墅及参拜郁达夫故居。随后游览了鹳山。说起鹳山,我还是在年青时代来过一回,屈指那都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啦!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城东的富春江畔的鹳山公园,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一级景点,素有“华东文化名山”的美誉。鹤山三面环水,海拔42.9米,面积3.46公顷。因其山势如临江俯立的鹳鸟而得名,山上古木葱茏,楼阁错落,景色秀丽。临江处有石矶伸入江心,江水在此回旋成潭,是垂钓的好去处。鹤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唐代以来,这里便是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李白、白居易、苏东坡、郁达夫、郭沫若、沙孟海等名人都曾到访,并留下了珍贵的诗篇和墨宝。踏青游遍山上几个主要景点后,此时已是下午,带着缅怀革命先烈的敬意,又坐车去富阳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参观。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受降镇受降村(原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富阳长新乡宋殿村(今富阳市受降镇中秋村)被指定作为侵驻浙江地区日军投降的唯一地点。富阳受降也因此成为见证浙江人民抗战胜利的重要纪念地。观看着一张张图片,凝视着一件件物品,我的思绪似乎进入了那个不堪回首的岁月,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凶恶残暴,中华儿女的坚贞不屈,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所历经的苦难,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和咱们党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鹳山古城墙: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相传戚家军为抗击倭寇所筑。原古城墙高一丈四尺,厚二寻,东跨鹳山,西恰苋浦,南濒富春江,周长约3千米。清康熙、乾隆年间二次重修,辛亥革命后逐步拆除,又因遭历次战火摧残,年久失修,部分因现代城市建设规划需要予以拆除。目前古城墙大部分已毁,现仅留存长390米,高2米至5.3米,供今人凭吊。</p> <p class="ql-block">座落在鹳山公园的董公祠是一座纪念富阳历史名人董邦达、董诰父子的专祠。董氏父子历事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影响政治中枢前后长达八十余年、为官清廉勤政,深得乾隆、嘉庆两位皇帝的器重。其官德人品彪炳史册,留誉千古。同时,又都是饱学之士,诗文书画堪称大家。"二董"留下的不仅有艺术的富矿,还有道德的丰碑和精神的财富,赢得了后世的敬仰和纪念。</p> <p class="ql-block">春江第一长廊</p> <p class="ql-block">东门渡又称鹳山渡,因在县城东门,鹳山南麓而得名。富春江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富阳全境,千百年来,南北交通全赖船渡,而东门渡是最重要的渡口。1992年7月,富春江第一大桥建成通车,东门渡随之于次年5月停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生卒年不详,东汉著名高士(隐士),汉族,浙江会稽余姚(今宁波慈溪市)人,妻子梅氏。严少年时就很有才气,与刘秀(后来的汉光武帝)是同学好友。刘后来登基做了皇帝,回忆起少年时期的往事,想起严子陵,便多次征召其为谏议大臣,严子陵婉拒之并隐居富春江一带,终老于山林间;其因此被时人及后世传颂为不慕权贵追求自适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严子陵垂钓处</p> <p class="ql-block">这位垂钓于江边石矶上,挑选的地方真不错呀!,看来也是一个有情志的人兄。头戴草帽,手拿鱼杆,安闲地坐在那里,不知是真钓鱼还是赏江景啊!</p> <p class="ql-block">据史书记载,南宋淳祐年间,县令李迪更曾在鹳山上建严子陵祠,明代徐文长游鹳山时,在严祠题诗曰,"碧水映何深,高踪那可寻。不知天子贵,自是故人心。"在碑石左侧,一块面水傲立凌空欲坠的巨石上,雕刻着"登云钓月"四字。据清道光《新城县志》记载,它出自苏东坡手笔。</p> <p class="ql-block">"龟川阁"为1986年始建,得名于富春古八景之"龟川秋月"它矗立于鹳山东侧,靠江临水,分上中下三层,底层因避涨水未被使用、中上两层立阁柱上,有当代文化名人黄苗子、叶浅予、唐云、吴云光等题写的楹联,"龟川阅"三字是出自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之手笔。</p> <p class="ql-block">鹳山古驿道</p> <p class="ql-block">双烈园由血衣塚、双烈亭、松筠别墅组成。位于鹳山东麓,为纪念我国著名法学家郁曼陀和著名文学家郁达夫两烈士而建。1947年富阳人民在此建郁曼陀先生血衣塚,于右任题字,郭沫若撰文马叙倫写"志铭碑"。双烈亭为五角鑽尖亭,1979年建,茅盾题"双松挺秀"亭额,亭内碑刻及楹联,均出于当代名家之手。松筠别墅系砖木结构三开间楼房,清末民初建,为当年郁华藏书及奉母养身之处。因黎元洪赠郁母"节比松筠"匾而得名。1985年辟为郁华(曼陀)、郁达夫烈士文物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郁华(1884年-1939年),原名庆云,字曼陀,郁达夫的胞兄。浙江富阳人。1905年先后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法大学读书。1910年毕业回国后,在外务部工作。1913年去日本考察司法。次年回国后,历任京师高等审判厅理事、大理院理事,并先后兼任朝阳大学、东吴大学、司法储才馆刑法教授。1928年任司法行政部科长。1929年调任沈阳最高法院东北分院理事、庭长等职。1932年2月调任上海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1933年廖承志在上海被捕后,他坚决抵制南京军法处要求引渡的非法处理,并设法帮助廖承志获释出狱。“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仍留在上海,坚守司法岗位,对日特汉奸的不法罪行,严予制裁。1939年11月23日,遭敌特暗杀牺牲。(解放后他最终被安葬于上海大场烈士公墓。)</p> <p class="ql-block">1939年,郁曼陀在任上海特区法院刑庭庭长时,遭敌枪杀。1947年4月,富阳地方人士举行分祭,在此安葬了血衣:1996年,值郁达夫诞辰100周年之际,重建了血衣冢。其冢志铭由郭沫若撰文、马叙伦手书,墓横额由黄苗子书写。</p> <p class="ql-block">郁曼陀血衣冢</p> <p class="ql-block">双烈亭:双烈亭是1980年时富阳县人民政府为纪念郁达夫、郁曼陀两位烈士所修建。亭下正檐悬挂着茅盾先生题写的匾额"双松挺秀"四个大字。亭壁上嵌有两石碑,分别镌有郁氏兄弟的线描半身像和小传,线描肖像为叶浅予所绘,小传碑文由黄苗子书写。厅正中立着一块诗碑,刻有郭沫若先生于1963年为郁曼陀遗画而作的题诗。</p> <p class="ql-block">双烈亭内有俞平伯和赵朴初题写的两副楹联。俞平伯题写的楹联:“劫后湖山谁作主,俊豪子弟满江东”诗句解读:“劫后湖山谁作主”:这句诗描绘了国家历经劫难之后,山河破碎、命运未卜的景象。“劫后”暗示了战争和动荡带来的破坏,“谁作主”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未来的思考。“俊豪子弟满江东”:与上句形成对比,展现了郁氏兄弟等爱国志士的豪情壮志。“俊豪子弟”指代像郁曼陀、郁达夫这样的爱国志士,他们虽然面临困境,但依然充满勇气和担当,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赵朴初题写的楹联:“莫忘祖逖中流楫,同领山亭一钵茶”诗句解读:“莫忘祖逖中流楫”:引用了东晋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祖逖曾誓言收复中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这句诗寓意着要像祖逖一样,不忘收复失地、振兴中华的使命,体现了对烈士们爱国精神的赞颂。“同领山亭一钵茶”:与上句形成对仗,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场景,但更深层地表达了对烈士们的缅怀之情。通过“同领山亭一钵茶”的意境,传达出对烈士们精神的传承和对和平的向往。这两副楹联不仅表达了对郁华和郁达夫两位烈士的敬意,也反映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贡献,激励着后人继续传承和弘扬这种爱国精神。</p> <p class="ql-block">松筠别墅,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民国初年,黎元洪任临时大总统,曾因郁门戴氏和陆氏婆媳两代守寡奖掖子孙,亲笔题词赐以"节比松筠"匾额,郁华(曼陀)遂将其母养老小筑命名为"松筠别墅",此屋也为郁曼陀"藏书楼"。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富阳,郁母陆氏绝食殉难于屋后。1952年郁曼陀夫人陈碧岑将屋的大部捐给国家。1985年3月,松筠别墅及双烈亭、血衣冢被命名"双烈园"。</p> <p class="ql-block">松筠别墅</p> <p class="ql-block">此屋曾是郁曼陀先生藏书楼</p> <p class="ql-block">此屋曾是郁母陆老太太起居室</p> <p class="ql-block">春江第一楼是鹳山标志性建筑,它青墙黛瓦,飞檐翘角,被古人称之为"危楼如画俯山根"。此楼原为三层,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曾于清朝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同治年间重建后改为两层。现在的楼阁是1964年改建的,楼前正中悬挂的"春江第一楼"的匾额是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所书写。</p> <p class="ql-block">中共富阳历史馆</p> <p class="ql-block">1954年1月,毛主席来到富阳新登松溪王家水碓村视察。详细了解当地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郁达夫公园</p> <p class="ql-block">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浙江富阳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和革命烈士。他不仅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还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反帝抗日组织,积极从事抗日救国宣传工作,在上海、武汉、福州期间,发表了大量文章抗议日本侵略,动员群众支持全民族抗战。为抗日救国做出了重要贡献。1942年流亡至苏门答腊岛继续抗日。</p> <p class="ql-block">郁达夫故居位于富阳区富春路与市心路交汇处(郁达夫公园内),砖木结构,三开间两层楼房,坐北朝南,郁门"双烈"出征于此,并在这儿度过了他们的童年,现保留着部分烈士的遗物,于1996年12月郁达夫诞辰百年纪念日之际对外开放,是杭州市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郁达夫故居</p> <p class="ql-block">这间南望春江的西楼,1920年前是郁达夫的书房。与孙荃结婚时改为婚房,夫妇俩将此楼命名《夕阳楼》。有孙荃《夕阳楼诗稿》,郁达夫《夕阳楼日记》传世。</p> <p class="ql-block">母亲卧室</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受降镇受降村(原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富阳长新乡宋殿村(今富阳市受降镇中秋村)被指定作为侵驻浙江地区日军投降的唯一地点。富阳受降也因此成为见证浙江人民抗战胜利的重要纪念地。</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展览部分由地上和地下展厅组成,地下展厅分为“侵略暴行”“不屈抗战”“胜利欢庆”三个部分,地上展厅分为“接受投降”“审判战犯”两个部分。展厅气氛庄严肃穆,通过大量的档案文献、图片浮雕和复原造型记载了一段浴血抗战史,再现了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与艰苦卓绝的抗战之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座钟楼"勿忘国耻,警钟长鸣",低沉敲响,警示人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p> <p class="ql-block">这个日期代表了我们浙江人民抗战的胜利,日军于1945年9月4日在富阳宋殿村投降。这个地方是日夲帝国主义战败并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被指定作为侵驻浙江地区日军投降的唯一地点。</p> <p class="ql-block">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展品等,既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顽强拼搏,又揭示了日夲帝国主义者贪婪和残暴。</p> <p class="ql-block">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全国人民欢庆喜地,敲锣打鼓庆祝胜利。</p> <p class="ql-block">杭州·侵浙日军投降仪式:受降厅原是浙江省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地主宋作梅宅院中的一个厅堂,富阳沦陷后,成为日军江北指挥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宋作梅宅院被指定为中国战区第六受降区接洽日军投降地点。同年9月4日,中方受降代表、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进指挥所主任韩德勤中将等在这里接受了日方代表,侵浙日军133师团参谋长通泽一治大佐等的投降。日方在仪式上呈缴了证明书、驻地表、官兵花名册和武器清册等。因是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已永远载入了浙江抗日战争历史史册。1995年9月,富阳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旧址,并对外公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千人坑遗址位于距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东南500米的山坳里,是当年日寇杀害我同胞兄弟的刑场和抛尸地点。</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2月24日,富阳县城沦陷。随即日军第22师团35联队第3大队移驻宋殿村,其中一个中队的队部就设在宋作梅家里(后被修建为受降厅)。之后宋殿成为日军江北指挥所,日军在宋殿大肆修筑防御工事,在沦陷区实行法西斯统治,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在村南挖坑,把无辜遭到杀害的数以千计的中国同胞抛在坑里,史称“千人坑”。</p> <p class="ql-block">千人坑遗址</p> <p class="ql-block">南宋 高翥:“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p> <p class="ql-block">附交通:杭州坐6号线至终点桂花西路站下车,A出站坐602公交至终点鹳山公园站下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