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乐山嘉阳五日之旅记录④(2025.3.12.~16.)

樊坤

<p class="ql-block">&lt;续上篇&gt;</p><p class="ql-block">2025.3.14.下午</p><p class="ql-block">“伏虎寺”始建于唐朝,宋代时名叫神龙堂,明朝被毁,清朝顺治八年重建,更名为“虎溪精舍”。后来因为附近有虎患,寺院的僧人建尊胜幢以镇压,更名为“伏虎寺”。</p> <p class="ql-block">第二座牌坊横跨在寺院山门前的台阶上,牌坊上书有“布金林”三个金字,牌坊后就是“伏虎寺”了。</p><p class="ql-block">“伏虎寺”是一座女众寺院,雅致而清静,四周古树参天,绿树与红墙,颇得深山古寺的妙意。至于寺名的由来,相传旧时这一带常有虎患,寺僧建佛顶尊胜幢以镇压,故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虎伏寺”主轴线上依次有天王殿、普贤殿和大雄宝殿等建筑,旁边还有规模宏大的五百罗汉堂以及镇寺之宝华严宝塔。</p> <p class="ql-block">伏虎寺的第一座殿宇是“天王殿”,檐下悬挂“虎溪精舍”的匾额。游览峨眉山你会发现,这里的寺院有一特色,不是直截了当地悬挂殿宇匾额,这样更能彰显出寺院的悠久历史。</p><p class="ql-block">天王殿内居中是高大的佛龛,通透明亮,龛内供奉弥勒佛,布袋和尚造像,左腿盘座,右腿屈起,右手拿念珠放在膝盖上,坦胸露腹,开怀大笑,喜庆吉祥。殿宇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弥勒佛的背后是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头戴宝盔,身着铠甲,手擎宝杵护持正法住世间,心发菩提庇佑群生登净域。</p> <p class="ql-block">主轴线上的第二座殿宇是“普贤殿”,殿宇上方挂有一块“离垢园”的匾额。据说,当年康熙皇帝来这里的时候,看到寺庙的房顶上几乎连一片叶子都没有,于是题名“离垢园”。这个名字真是名副其实,意思是:这里是个佛门清净修行之地,远离尘垢,纤尘不染。其实寺院屋顶没有落叶,是因为气流形成了回漩风,把落叶都扫干净了。可见当时的建筑设计真是高超啊!</p> <p class="ql-block">“普贤殿”居中供奉普贤菩萨,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头戴五佛冠,身着宝衣,手持如意。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菩萨留圣迹,伏虎定禅心;莲花宝座下的六牙白象,憨态可掬,乖巧喜人。</p><p class="ql-block">普贤菩萨背后佛龛内供奉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主轴线上的最后一座殿宇是“大雄宝殿”,二层楼房,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供奉三身佛,分别是法身毗卢遮那佛,为本来之身,报身卢舍那佛,是通过修持得到的名位,应身释迦牟尼佛,为渡化众生,随缘应化的身份。殿宇的两侧供奉十八罗汉。</p> <p class="ql-block">朝拜完主轴线的殿宇,接下来到左侧院落去观瞻镇寺之宝——华严宝塔。只见清幽的院内有一座造型玲珑秀美的亭阁,重檐攒尖顶,高翘的檐角指向苍穹,宛若展翅欲飞,优美的弧线,别致的外形,赏心悦目,屋檐悬挂一匾,上书“华严宝塔”。</p> <p class="ql-block">“华严宝塔”塔身铸有《华严经》全文,因此而得名,为紫铜铸造,通高约六米,八角十四层密檐式宝塔,塔身表面共铸有4700余尊佛像,清晰可见,表情逼真,是古代冶金艺术的精品;整座宝塔是一体成型,没有任何拼接,反应了当时高超的铸造技艺。</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伏虎寺”的廊道、庭院、花园中,这里的景色特别闲雅、漂亮。远眺山间,云雾缭绕,美不胜收!朋友们在露台上左拍右照地忙得欢。</p> <p class="ql-block">我在寺院中留下快乐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从华严宝塔这边沿抬级而上,继续向左后方走,就到了“五百罗汉堂”。罗汉堂殿宇为“田”字形,重檐顶,黛瓦红墙,门头檐角翘起,上悬“罗汉堂”的金字匾。</p><p class="ql-block">我在罗汉堂前留张到此一游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五百罗汉”建于清朝末年,毁于文革,一九九五年重新恢复,九九年正式对外开放。是峨眉山上唯一的一座五百罗汉堂。</p><p class="ql-block">行走在罗汉堂,你会被这座高大的殿堂和精致的塑像所震撼。殿堂内,光线昏暗而柔和,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罗汉堂的布局也非常讲究。500罗汉像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有的是围绕着中心的佛像,有的则是沿着殿堂的墙壁依次排列。这种布局不仅让整个殿堂显得井然有序,还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人不禁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罗汉堂高大雄伟,恢弘庄严,殿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圣像及500阿罗汉像均按照佛教传统塑造,造像生动,流金异彩,佛教氛围十分浓郁。</p> <p class="ql-block">罗汉堂的四方供有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孔雀明王,地藏王菩萨的塑像。罗汉堂内的罗汉造像生动,每一尊罗汉的神态各不相同,有的慈眉善目,有的愁眉苦脸,有的凶神恶煞,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在“罗汉堂”,你会被这里宁静的氛围所感染。你可以在这里静静地走一走,欣赏每一尊罗汉像,感受他们的智慧与慈悲。你也可以在佛像前许下心愿,祈求平安和幸福。总之,罗汉堂是一个充满神秘感和文化底蕴的佛教圣地,它用它的宁静和庄严,讲述着佛教的故事,传递着智慧与慈悲。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这里,一定不要错过这座神秘的殿堂。在这里,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一个能让心灵栖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伏虎寺”是峨眉山八大寺院之一,规模宏大,无论是一尘不染的“离垢园”,还是佛像林立的“五百罗汉堂”,以及镇寺之宝“华严宝塔”,都非常值得前来拜访一番!</p><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草草一览而开始原路返回到“报恩寺”旁的集合处。</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集合点坐上大巴车来到了乐山市,入住“艺境度假酒店”。这是咱老俩口今晚入住的公寓式客房,这里的环境非常不错!</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今日丰盛的晚餐。(团餐)</p> <p class="ql-block">快乐游玩的一天,记录完毕。</p><p class="ql-block">2025.3.14.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3.15.(第四天)</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上峨眉山景区游玩。</p><p class="ql-block">“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其余为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1996年列入)。其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最高游览点为金顶(3079米),以"雄、秀、奇、险、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佛教文化闻名。</p> <p class="ql-block">今晨在酒店用完早餐后,冒着蒙蒙细雨,<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坐上大巴车没多少路程,便来到了峨眉山风景区游客中心。这时七点刚过天才渐渐亮起,比我们苏州天亮时间约将近晚了一小时。由于昨晚到现在一直都在下着小雨,现在地面还很湿的,我们在游客中心换乘景区大巴车前往雷洞坪车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到达雷洞坪后,还需要步行1.5公里至接引殿,从接引殿开始才能乘坐缆车到达金顶。)</p> <p class="ql-block">途中从烟雨蒙蒙,逐渐变成了雪花纷飞。昨晚山上下了一场大雪,盘山道上两旁都是铲车堆积的雪。这里的山道上都是180度的弯道,大巴车都限速盘旋而上。下图④⑤是途中停车,工人们给景交大巴车轮上按装防滑铁链。没想到山下是初春,还未上山顶已是寒冬了,路面上也都是积雪,前方白茫茫的一片!</p><p class="ql-block">​(下图:我在车窗前的随手一拍.)</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约近2小时的车程,到达了雷洞坪车站。没想到老天爷挺照顾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景区大巴车到达雷洞坪车站时,大雪就随风而去了,真是幸运之神伴随而行!山下气温17度但这里却是零下3度哟,我们忙把羽绒服都穿上了。从雷洞坪车站步行到金顶索道的搭乘点(接引殿)有1.5公里,还需约30多分钟的步行路程呢!</p> <p class="ql-block">从雷洞坪停车场到“接引殿”(缆车站)的这段山路,是上峨眉山顶不管是坐缆车还是徒步的都是必须行走之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下景区大巴车,看见如此壮观雪景的我,激动得连忙留张纪念图!</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上山的抬级路向缆车站行走时,初见峨眉山雪景的我,瞬间被震撼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使峨眉山瞬间化身仙境,美得不似凡间物。山林间被皑皑白雪包裹着,简直美到让人词穷呀!</p> <p class="ql-block">一路我们小心翼翼的地行走着地,沿途的雪景宛如水墨画卷,悬崖边的风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沿路的商铺门前抬阶道上的白雪,都被清扫得干干净净。没有商铺之地,也有景区的工作人员正在铲冰扫雪,便于游客的行走。</p> <p class="ql-block">银装素裹的上山道上,云雾缭绕间尽显南国冰雪的韵味,滿目皆是皑皑白雪, 宛如踏入冰清玉洁的梦境。山下与这里的温差好大哟!我们在行走中欣赏着美丽而壮观的雪景,忘却了寒冷,一路上留下快乐萌萌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因为路滑大家都小心走路,途中经过了猴区,由于昨天晚上突然下了一场大雪,山林中特别寒冷,连猴子都躲起来了一只也没见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小心翼翼的前行着!</p><p class="ql-block">我与银装素裹的雾松留下快乐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看见这路旁的指示,说明我们到达了接引殿,“接引殿”是上峨眉山金顶的必经之路。接引殿旁就是上峨眉山金顶的缆车站。如果不乘坐缆车徒步上山的,就沿阶梯道继续上行,要二小时路程才能到达峨眉山顶上。</p> <p class="ql-block">“接引殿”宋名新店,明为接引庵,明末殿宇毁坍,佛像倒卧荒草丛中,清顺治年间,河北一80余岁老人朝山至此,其心不忍,发誓七日不食,露坐雪中,向游人募化。老僧已饿六日,恰遇川人赵翊凰登山,大为感动,回成都劝说总督李卓捐金修复,由闻达和尚办理。寺建成后多次失火,现仅存一小庙。庙内有接引殿,供奉阿弥陀佛塑像,大雄宝殿供释迦牟尼塑像,两旁供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现在峨眉山佛教协会正在抓紧恢复此庙。</p><p class="ql-block">我们在“接引殿”前留张纪念图!</p> <p class="ql-block">‌“接引殿”旁,是1988年新建的峨眉山金顶索道,行程长度为1164米‌。该索道从“接引殿”出发,直达“金顶”,全程无中间支架,运行时间仅为3分钟‌。我们\在索道车厢中,俯看众山烟云缥渺,翠岚重叠,幻化奇妙。峨眉山金顶索道,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单跨最长、坡度最大、设备好、安全舒适的客运索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往返复式形缆车厢可容纳100人,和我们以前坐过的重庆长江索道厢一样的。</p><p class="ql-block">我在索道厢内来张自拍图!</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金顶的海拔高度为3077米,是峨眉山的制高点之一,仅次于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金顶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重要的旅游景点,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p><p class="ql-block">一下缆车,在往山顶路旁的广告牌前,我们一一留下快乐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宣传画上翻拍的:</p><p class="ql-block">图①.华藏寺位于峨眉山的金顶之上。</p><p class="ql-block">图②.峨眉山的华藏寺俗称“金顶”,寺院的主轴线上依次有牌坊、钟鼓楼、四面十方普贤金身法相、大雄宝殿(铜殿)、金顶(金殿),左侧的卧云禅院(银殿)以及右侧的观音院(宝顶)等组成。</p> <p class="ql-block">金顶之上, 雪覆山川, 峨眉如画, 一步一景。我们入寺最先看到是山门牌坊:四柱三门,飞檐翘角,戗脊端塑有金色龙头,昂首望空,气势恢宏,庄严大气,门楣上悬挂一匾,上书“华藏世界”,金色的大字耀眼夺目。山门上的四个字是由天津市书协主席唐云来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峨眉山金顶上的山门前,留张到此一游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顶上的朝圣大道,宽18米、长108米,共有10级,由10对大象相对拱卫,寓意普贤菩萨的十大愿。左侧象背上驮有如意,万事顺遂,吉祥如意;右侧象背上驮有法轮,佛法无边,法轮常转。<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仅体现了普贤精行实践的精神和特色,还蕴含了指引众生朝拜礼佛的方向和途径。</span></p> <p class="ql-block">“金顶”以高达48米的四方十面普贤圣像为中心,由金光耀日的“金殿”、雄浑庄严的“铜殿”、银光灼灼的“银殿”和洁白的“朝圣大道”组成,整个建筑群面向金佛,层次分明,呈拱卫之势。在佛语中,金顶又称"光明之顶"、"幸福之顶"。 </p><p class="ql-block">这里游客多多,人丁兴旺,香火旺盛得很!</p> <p class="ql-block">左图是钟楼;左图是鼓楼。均为纯铜的楼阁,重檐歇山顶,檐角高翘,脊上饰有金色瑞兽,装饰华丽,富贵气派。</p> <p class="ql-block">我终于站在了峨眉之巅——金顶中心。这里,四方十面普贤菩萨造像巍然屹立,金光闪闪,慈悲而庄严。“四方十面普贤菩萨”为铜铸镏金像,位于四川省海拔3079米峨眉山的金顶的华藏寺,于2006年6月18日落成。“四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面普贤菩萨”是当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四方十面普贤佛像。四方十面</span>普贤造像下面是“华藏寺‌”,华藏寺全称为“永明华藏寺”,俗称“金顶‌”。华藏寺是峨眉山的标志性建筑,“金殿”作为其一部分,与寺庙合二为一,统称为“华藏寺‌”。</p> <p class="ql-block">根据朝拜习俗,我怀着虔诚之意,绕佛像三圈,恭敬礼拜。以前这里是华藏寺的前院,火灾之后,所剩古建筑无几,为了恢复华藏寺的昔日风采,2002年开始规划清理,2006年6月18日建成四面十方普贤圣像。</p><p class="ql-block">我在祈福台个留张纪念图!</p> <p class="ql-block">“四面十方普贤铜像”内部,是484平方米的佛中殿,整个殿宇金碧辉煌,浑然天成。在八根巨大的铜柱中央,供奉一尊阿弥陀佛站立的铜像,左手托莲台,右手向前下方伸,为接引众生之意。</p> <p class="ql-block">咱老俩口殿内祈祷:“愿我们的亲人、朋友,平安健康!一切安好!”</p> <p class="ql-block">“四面十方普贤菩萨”造像通高48米,重达600多吨,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从上至下分别是圆满宝柱、十尊菩萨头像、两面身、四尊吉象、祥云、莲花、圆环和基座八部分。圣像身有两面,正面手持如意,骑六牙圣像;另一面结弥陀定印,表六道众生显得四智菩提之意,四智是菩提的四种德能,即佛的四种智慧。</p> <p class="ql-block">“十方普贤菩萨”的造像通高48米,象征着佛祖的48个愿望。其设计巧妙地展现了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象征着东、南、西、北等十个方位。普贤菩萨的十个头像分布在三层之上,每个头像都神态各异,生动地展现了世人的十种不同心态。这种精妙的布局体现了艺术的匠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露天铜佛。</p> <p class="ql-block">在“四方十面普贤菩萨”的造像前拍照留影时,一阵风儿吹来,云雾顿时散开了,幸运之神又降临于我们!我们与这座雄伟壮观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四方十面普贤菩萨”造像,留下这难以忘怀的纪念图!</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拍好照时,瞬间“四方十面普贤菩萨”造像又被笼罩在白雾之中!)</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大雄宝殿是华藏寺的一部分。华藏寺,俗称“金顶”,中轴线上由低到高分布着三重殿堂,第一殿是弥勒殿,第二殿是大雄宝殿,第三殿是金殿‌。大雄宝殿占地1340平方米,采用铜瓦覆盖,梁栓、门窗、斗拱等建筑元素都是铜铸的‌,所以又称之为“铜殿”。</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的第一重檐下悬挂“大雄宝殿”蓝底金字匾,二重屋檐下悬挂“华藏寺”匾额;整座殿宇金灿灿的,美轮美奂,仿佛是天上宫阙。“大雄宝殿”是峨眉山重要的佛教建筑之一。‌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因此被称为殿中之雄。该殿采用重檐庑殿顶,覆盖琉璃瓦,围台三层,台上设有汉白玉檐廊和踏道。大雄宝殿的门框高8.8米,宽9.9米,整块花岗石门坎厚重壮观,被称为“巴蜀第一门‌”。</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佛龛内供奉"华严三圣”。两侧有十八罗汉的彩色画像,用镜框装裱起来。</p><p class="ql-block">华严三圣佛龛后面还有一座殿堂,里面供奉着各种精美的佛像,不计其数。这里除了佛像,还有铜磐、铜钟等法器,简直就是藏宝阁。</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之巅:白雪皑皑,迷雾中的“金顶”!</p> <p class="ql-block">“金殿”,因其铸铜鎏金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得名。“金殿”的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朱元璋的第二十一子朱模在峨眉山最高处建造了这座金殿,因其瓦、柱、门、棂等皆铜质渗金,阳光照耀之下金光灿烂,故俗称“金顶‌”。</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金殿”‌海拔高度为3079米‌,位于峨眉山金顶主峰之上‌。“金殿”是是峨眉山华藏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华藏寺合二为一,统称“金顶”。作为中国海拔最高的汉传寺院之一,“金殿”吸引了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p><p class="ql-block">金殿‌:“金殿”是峨眉山金顶的最高建筑,高达26米,总面积1614平方米,由金铜合金浇铸而成,金光闪闪,非常壮观。它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位于金顶的最高层,殿门的匾额上刻有“金顶”、“行愿无尽”、“普贤愿海”、“华藏庄严”等字样‌。</p> <p class="ql-block">在登“金殿”的台阶上,我们留下开心萌萌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沿阶级登上雄伟壮观的“金殿”,只见僧人正在敲钟,大概是告知午餐时。</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峨眉山“金殿”上, 四周是漫无边际的雪白, 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心灵得到了净化!如果是清晨站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壮丽的日出和云海。破晓时分,第一缕阳光轻抚金顶佛像,刹那间,金光四溢,天地皆被晕染成金色;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天空和云海染成橙红色,如梦如幻‌。<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于昨晚刚下过一场春雪,当下云雾缭绕能见度很低,况且时间点也不对,我们只能留有小小的遗憾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金殿”所在的金顶不仅是佛教信徒的朝圣圣地,也是旅游爱好者观赏峨眉山自然风光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金殿内,居中供奉普贤菩萨的金身法相,端坐于莲花宝座,手持如意,宝相庄严祥和,还有万尊小佛,造型精美,寓意深远。普贤菩萨是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代表着智慧和慈悲。金殿的建筑风格独特,梁栓、门窗、斗拱等均为铜铸,显得格外的华丽。</p><p class="ql-block">金殿内的金顶铜碑简介:“金顶铜碑”为明万历年间妙峰禅师修建金殿时所铸。碑呈长方形,通高1.78米,宽0.8米,厚0.17米。正面刻明翰林院检讨王毓宗撰《大峨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集晋王羲之书;背面刻中宪大夫、四川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傅光宅撰《峨眉山普贤金殿碑》,集唐褚遂良书。碑身四边有白描线刻卷草纹饰,碑面光润可鉴。须弥式碑座,高0.38米,浅浮雕卷草纹和"二龙戏珠"图案。“金顶铜碑”是全山仅存的古代铜碑,对华藏寺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峨眉之巅的金顶,以“金殿”为背景,留张到此一游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华藏寺除了主轴线上的建筑外,左侧还有“银殿”,建于清代,是金顶上仅存的古建筑。</p><p class="ql-block">峨眉山的银殿就是“卧云禅院”,也被称为“卧云庵”。“银殿”位于金顶下方,庵门上挂有"卧云禅院"横匾,由吴作人题写。“银殿”供奉文殊、普贤和观音菩萨。因常年白云袅绕而得名。其建筑并非由真正的银子打造,而是采用锡材料建造,在灰白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银质,因此得名“银殿”。</p> <p class="ql-block">步入“银殿”,殿内供奉弥勒佛,穿过殿宇,后面是玉佛殿。内供一尊玉佛,晶莹剔透,润泽细腻;佛陀神态慈祥,面带笑容,十分亲切。</p><p class="ql-block">禅院后面的观景台,是观云海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主轴线的右侧是2021年10月24日落成开放的观音院(宝顶)。</p><p class="ql-block">整个布局为四合院,进门先看到一块洁白如玉的影壁墙,上面刻有金字经文。影壁墙后就是观音殿,重檐顶,主色调为银色,显得圣洁无比。殿内居中供奉一尊玉观音,结跏趺坐于宝座上,手结禅定印,头戴宝冠,面容慈祥,法相庄严且亲和。</p> <p class="ql-block">‌“瑞吉山石‌”:是指一块来自瑞士瑞吉山的巨石,这块石头被赠送给峨眉山,并放置在峨眉山金顶。2014年9月29日,这块重约2.5吨的瑞吉山石经过长途跋涉,最终落户峨眉山金顶,上面用中.英文刻有“瑞吉山石”的字样‌。</p><p class="ql-block">“瑞吉山”位于瑞士中部,地处阿尔卑斯山最前沿,巍然屹立在美丽的卢塞恩湖边,素有“山峦皇后”的美誉,是瑞士最著名的山峰和欧洲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瑞吉山”和“峨眉山”在山峰轮廓上惊人相似,在顶峰都能欣赏到令人陶醉的美景。2009年,峨眉山与瑞吉山正式签约确立伙伴关系,结为姊妹山。</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金顶,不仅是最高的寺院,也是一处超凡脱俗的佛国圣境,非常值得参拜。</p><p class="ql-block">我在“世界海拔最高祈福驿站”的牌子前,留张纪念图!</p> <p class="ql-block">我们吃点自备的干粮为午餐后,离开金顶前往金顶下行缆车站乘缆车返回至“接引殿”,再步行至“雷洞坪”停车场后,换乘景区大巴前往万年寺停车场 ,乘万年寺上行缆车至万年寺游玩。</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下行抬阶一路而行,由于路面积雪很多,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缓缓而下。</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乘上“金顶下行缆车”时,在缆车上眼前呈显的白色的梦幻之景,更是迷雾茫茫啥也看不清!</p> <p class="ql-block">从缆车上下来步行至雷洞坪停车场,沿途路旁深不见底的悬崖下,阵阵云雾缓缓升起,白茫茫的一片,成了梦幻而奇妙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雪后的峨眉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般神秘。<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间的小路被雪覆盖,仿佛一条通往仙境的白毯。</span></p><p class="ql-block">沿途咱老俩口还不忘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沿途,我和美女连续摔三跤,在欢笑声中,两位好丈夫忙拉着我们起身,身后的谢老师忙抢下了如此“珍贵”的一刻!还调侃我们是“雪上芭蕾”呢!</p><p class="ql-block">紧接着,我紧紧地拽着咱家老黄,只看自己的脚下,一路小心翼翼的继续前行着!</p> <p class="ql-block">后面一段没积雪的路程就好走多啦,但走过猴区时仍未见猴子的踪影,当地导游说大概是今日天气太冷的原因吧。</p><p class="ql-block">咱老俩口又在途中留下这快乐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行走到雷洞坪停车场后,乘景区大巴前往万年寺停车场,再换乘从万年寺上行缆车,来到了“万年寺”。</p><p class="ql-block">万年寺门前牌子上“白水秋风”的介绍:</p><p class="ql-block">“白水秋风”峨眉山传统十景之一,因万年寺在唐朝时称为白水寺而得名。"白水"为万年寺的代称,寺内有一池名白水池,传为诗仙李白听蜀僧广俊弹琴处。池内蛙鸣如琴,唤作"弹琴蛙",民间传说是蛙学得僧人广俊弹琴的高手妙法。秋高气爽的季节,周围林中色彩斑斓,红叶如醉,寺内蛙声如琴,丹桂飘香,令人怡然神爽。秋风吹拂,蓝天白云、秀美山影和舞动的彩林倒映在碧波荡漾的白水池,景色十分迷人。</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万年寺”是峨眉山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黄湾乡(峨眉山景区内)骆驼岭下,海拔1020米。该寺始建于东晋隆安年间(公元397-401年),原名普贤寺,后历经多次重建与更名,至明代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因明神宗朱翊钧御题“圣寿万年寺”而得名,并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万年寺的建筑布局严谨,坐西朝东,整体建筑依中轴线排列,依次为山门、弥勒殿、无梁殿、巍峨宝殿、大雄宝殿等。‌寺庙内的建筑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但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p><p class="ql-block">2025.3.15.(下午)</p><p class="ql-block">&lt;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