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民校招生策之25:创新思维在招生中巧用8例

醉卧沙场

<p class="ql-block">[红顺视点]:2025民校招生策之25:创新思维在招生中巧用8例</p><p class="ql-block">巧用1:利用班型招生</p><p class="ql-block">初高中起始年级可增设科创班、邱成桐班、华罗庚班、数智班、Al赋能班、外教班、好学升班等班型,忌叫XXX实验班,因实验班是需要审批与备案的。班型特色定位,招生也是一个亮点、卖点。</p><p class="ql-block">巧用2:利用学校+招生</p><p class="ql-block">民校可利用空余教室,建Al智能学习室;民校还可与社会上科学、艺术、体育机构合作,引进高质量的社团。还可开设学习力开发、学习方`法及工具、学习病因诊断及治疗等特色课程,打造学校课程独特Ip。</p><p class="ql-block">巧用3:增值与家长沟通招生</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生活教师与家长沟通主题、话题多是围绕生活、服务展开的;班主任、学科教师与家长沟通多谈论的是作业、考试成绩等学习方面的事情。比如,可以要求生活教师对学生家长电话后面要备注学生班级、姓各、同桌。家长一打电话,就知道是哪个班级、哪位学生,同桌是谁,并且借助从班主任处拿到的学生表现月周汇总表,对家长多谈论学习方面所见所闻,多夸任课教师多么优秀、负责。这样,一则让家长觉得,生活教师对孩子份外的学习就这么了若指掌,可见,对孩子生活服务是多么上心、负责;一则可从旁观者角度,跨任课教师,家长会更信服、任可。通俗说就是换角色沟通,如生活教师多谈学习,课任教师多谈生活。</p><p class="ql-block">巧用4:教学+招生</p><p class="ql-block">建议学校在毕业班最后一个月开设小升初、初升高的引桥课程,针对高一级学校学习重点难及初高中要用选学或没学内容进行铺垫、深度学习,减缓升学后学习的压力,让孩子学习有潜力,学习有后劲。</p><p class="ql-block">巧用5:学生+招生</p><p class="ql-block">交一份学费,父母与孩子同时上学,孩子收费,家长素养提升班免费。比如每周为年轻母亲开设插花、偷珈、服饰搭配、化妆、烹饪、食疗、剪映、亲自沟通等课程。</p><p class="ql-block">巧用6:中餐+招生</p><p class="ql-block">有一定品位学校,可以设一个体现西式文化西小餐厅,让各年级每周轮流就餐,让孩子感受体验西餐就餐礼仪和文化。</p><p class="ql-block">巧用7:自宣+招生</p><p class="ql-block">学校可征集家长喜欢学校的十条理由,学生喜欢学校的十条理由,毕业生留恋母校十大活动场景。招办工作人员对家长、学生谈论学校时更具说服力。</p><p class="ql-block">巧用8:小一+招生</p><p class="ql-block">大一小一制。若实在招不够小一班额的学校,有招几个学前班的,有收一些年龄稍小一点入班,明年办学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