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邮简(副本)

蝈蝈

<p class="ql-block">YJ1.(1-1)试验通讯卫星首次发射成功十周年纪念</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个承载着无数航天梦想的地方,这里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航天事业迈出的重要一步。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特制了一枚航天邮简,以铭记长三火箭再展雄姿的壮举。邮简上不仅记录了这一伟大的成就,还通过精美的设计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与勇气。</p> <p class="ql-block">YJ2.(1-1)长二捆发射“亚洲二号”卫星邮简</p> <p class="ql-block">时间回溯到1990年4月7日,这一天注定会被载入史册。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因此成为全球瞩目的航天发射中心。几年后,当“亚洲二号”通信卫星再次从这里升空时,一枚特别设计的航天邮简也随之诞生。这枚邮简不仅记录了发射的辉煌瞬间,更象征着中国航天事业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YJ3.(1-1)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25周年简邮</p> <p class="ql-block">从1970年到1995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走过了25年的光辉岁月。在这25年间,它从一个普通的基地成长为我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航天器发射场。一枚纪念邮简记录了这段非凡的历史,邮简上的后羿射日图案寓意着中国航天人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每一次发射的成功,都是对这一精神的最好诠释。</p> <p class="ql-block">YJ4.(1-1)长征B首次发射“国际708”卫星邮简</p> <p class="ql-block">1996年,长征三号B火箭首次将“国际708”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颗卫星重达4.6吨,设计寿命长达10.9年,其成功发射不仅提升了我国对外发射服务能力,还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影响力。一枚特别设计的航天邮简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邮简上的图案生动地描绘了火箭升空的壮观场景。</p> <p class="ql-block">YJ.5(1-1)“国际航宇联第四十七届年会”纪念</p> <p class="ql-block">1996年10月7日,为纪念“国际宇航联第四十七届年会”的召开,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特制了一枚纪念邮简。邮简上印有长征运载火箭和中国通信卫星的图案,分别象征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两大支柱。这枚邮简不仅是对年会的纪念,更是对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YJ.6(1-1)“东方红三号”卫星发射纪念邮简</p> <p class="ql-block">1997年5月,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是我国第二代大容量通信卫星,设计寿命8年,可向全国同时传输6路彩色电视节目和8100部电话。一枚纪念邮简记录了这一历史性时刻,邮简上的图案展现了卫星与地球的紧密联系,寓意着中国航天事业为国家通信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YJ.7(1-1)长三B发射“马步海”通信卫星纪念邮简</p> <p class="ql-block">1997年8月,长征三号B火箭再次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成功将“马步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颗卫星重达3750千克,装有36个转发器,其成功发射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次飞跃,也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中的地位。一枚纪念邮简记录了这一重要时刻,邮简上的图案生动地描绘了地球与卫星的和谐共舞。</p> <p class="ql-block">YJ.8(1-1)长三B发射“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纪念邮简</p> <p class="ql-block">1997年10月,长征三号B火箭再次展现其强大的运载能力,成功将“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重达3700千克,装有28个C波段和16个Ku波段转发器,设计寿命15年。一枚纪念邮简记录了这一历史性时刻,邮简上的图案展现了火箭升空的壮丽景象,寓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进步。</p> <p class="ql-block">YJ.9(1-1)长三B发射“鑫诺一号”通信卫星纪念</p> <p class="ql-block">1998年7月,长征三号B火箭成功将“鑫诺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颗卫星由法国宇航公司、戴姆勒-奔驰宇航公司及DASA(德国)共同研制,重达2844千克,装有24个C波段和14个Ku波段转发器,设计寿命15年。一枚纪念邮简记录了这一重要时刻,邮简上的图案展现了火箭与卫星的完美结合,寓意着国际合作在航天领域的成功典范。</p> <p class="ql-block">YJ.11(1-1)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三十周年纪念邮简</p> <p class="ql-block">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年砥砺前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长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基地。一枚纪念邮简记录了这一辉煌历程,邮简上的图案展现了中心的六大系统,寓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全面开花。</p> <p class="ql-block">YJ.12(1-1)“中星20号”通信卫星发射纪念</p> <p class="ql-block">2003年11月,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20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颗卫星最终定点于103°赤道上空,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枚纪念邮简记录了这一重要时刻,邮简上的图案展现了卫星与地球的紧密联系,寓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进步。</p> <p class="ql-block">YJ.13“探测一号”卫星发射纪念</p> <p class="ql-block">2003年12月,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测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是我国“双星计划”的第一颗卫星,其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空间物理研究和空间环境预报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一枚纪念邮简记录了这一历史性时刻,邮简上的图案展现了地球与卫星的和谐共舞,寓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突破。</p> <p class="ql-block">YJ.14(1-1)“探索一号”、“纳星一号”卫星发射纪念</p> <p class="ql-block">2004年4月,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索一号”卫星和“纳星一号”卫星分别送入太阳同步轨道。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卫星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飞跃。一枚纪念邮简记录了这一重要时刻,邮简上的图案展现了火箭升空的壮丽景象,寓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进取。</p> <p class="ql-block">YJ.15(1-1)风云二号(04)气象卫星发射纪念</p> <p class="ql-block">2004年10月,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二号(04)”气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颗卫星每天向地面发回28张气象云图,为我国气象预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枚纪念邮简记录了这一重要时刻,邮简上的图案展现了卫星与地球的紧密联系,寓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进步。</p> <p class="ql-block">YJ.16(1-1)“实验二号”卫星发射纪念</p> <p class="ql-block">2004年11月,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验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卫星技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一枚纪念邮简记录了这一重要时刻,邮简上的图案展现了火箭升空的壮丽景象,寓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进取。</p> <p class="ql-block">YJ.17(1-1)“亚太六号”卫星发射纪念</p> <p class="ql-block">2005年4月,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亚太六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中的地位。一枚纪念邮简记录了这一重要时刻,邮简上的图案展现了火箭升空的壮丽景象,寓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进步。</p> <p class="ql-block">YJ.18(1-1)“中星22A”通信卫星发射纪念</p> <p class="ql-block">2006年9月,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22A”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技术的又一次飞跃。一枚纪念邮简记录了这一重要时刻,邮简上的图案展现了卫星与地球的紧密联系,寓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进步。</p> <p class="ql-block">Y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