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怀念啊,我那逝去的青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周末,我与原来办公室的小同事秀梅和段段一同出门踏春。原本计划四人行,可惜小楠有事耽搁了。起初,一路上满是欢声笑语,春日暖阳洒身,我们尽情享受这份美好,肆意谈天说地,分享生活趣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然而,谁都没料到,走到半路,我突然发起高烧,浑身酸痛,每挪动一步都仿佛用尽全身力气,难受至极。起初,我并未意识到是发烧,只当是早晨没锻炼,加上坐车不舒服,脑袋昏昏沉沉,思绪都有些迷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到达目的地后,细心的秀梅拿出体温计一量——37.9℃,我才猛地惊觉自己发烧了。于是,我们赶忙去药店买了药。为避免传染给她们,我们三人一同服下。到了晚上,我的情况终于好转。她俩贴心地出去给我买了晚餐,我服完药后,在这份温暖与安心中渐渐入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就在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不再年轻。衰老似乎就在一瞬间,看到合拍照片里自己微微佝偻的身影,镜子中若隐若现的花白头发,还有那不再光滑、满是岁月痕迹的面孔,我不禁感叹:岁月真是不饶人啊!再看看身边年轻活泼、充满朝气的她们,我突然无比怀念自己早已远去的青春岁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回想起青春岁月里的懵懂与无知,我的记忆一下被拉回到初中时代。那时,我特别幸运,遇到了两位既负责任又极具亲和力的班主任。人生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遇上良师益友,他们对我后来长达三十几年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刚上初一,我第一次成为寄宿生。记不清究竟为何,宿管老师不给我安排住宿。后来,经与班主任老师联系,或许因为我和老师同一姓氏,我受到特别关照。不仅顺利住下,还拥有一把班门钥匙。又因视力不好,我被安排坐在第一排,这可是很多人都羡慕的待遇,当时我心里别提多得意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因为新建校舍,短期内缺桌凳,我们被安排用一块块长木板当桌子。这样一来,同学之间距离感瞬间消失,可也正因如此,那道原本隔开青春友谊的分界线变得模糊,由此引发了许多矛盾冲突。我几乎忘了事情起因,是小闺蜜详细说起,我才模糊记得是与谭氏姐弟的一场混战。但在那场“战斗”里,我们俩好像还是输给了一心护着弟弟、全力以赴的小谭姐姐。每次和闺蜜相聚,我们总会谈及此事,虽说时隔几十年,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有些尴尬,不过这也算是青春留给我们的独特谈资和珍贵回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可惜,初二时班主任老师因工作调动离开,我也因病休学。尽管师生情仅维持短短两年,可这份情谊一直延续至今。那个班级强大的凝聚力,同学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氛围,一直陪伴我走过人生的每一段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休学回来后,我留级到陌生班级。那时,我心里总是惦记着原来的闺蜜、室友和同学们,还时不时趁着晚自习偷偷溜回去看望他们。好在还有另外两位同学也一同留级,我们三人自然而然组成小团体,在新环境里相互陪伴、相互支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痴迷小说。我的书源大多来自酷爱读书的闺蜜老大。她就像个宝藏书库,总能搜罗到各种有趣书籍。只要她借到新书,总会第一时间与我分享,而我只要借到小说,就会通宵达旦地读。在那个资源严重匮乏的年代,借书不易,每次借到书都有归还期限,所以每一页文字都格外珍贵。记得有一次晚自习,我沉浸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心情随着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命运跌宕起伏,内心热血沸腾。突然,有人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很不情愿地转过头,只见班主任老师轻声对我说:“读书是好事,但要合理安排时间。”我顿时涨红了脸,赶紧收起那本至今都没读完的小说。从那以后,我便改掉了上课偷偷看课外书的毛病。后来我常想,如果当时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结果可能截然不同,毕竟那时的我们叛逆又冲动,远超想象。我彻底被这位老师的教育智慧所折服,而这也成了我后来管理学生的有效方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有一次晚自习,我们都在安静地做自己的事,老师走上讲台。一向乐呵呵的老师,那晚格外严肃,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抬起头,安静地等待老师发言。老师说:“利用这个晚自习,给你们补一节不该缺失的课,这是我的疏忽,早该给你们上这一课了。”说完,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爱”字。这一下,可把我惊到了,心里瞬间觉得有点不对劲,毕竟在那个谈“爱”色变的年纪,大家都觉得谈爱就是不正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师接着讲道:“爱,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有亲人之间的爱,有男女之间的爱,甚至还有狗对主人的爱。”随后,老师讲了很多,有些内容我已记不太清,但大概意思是,我们这个年纪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谈恋爱还太早。现在回想起来,老师的讲话充满艺术性,先是自我检讨,然后委婉告诫大家不要早恋。最后,老师说出讲这节课的原因——有同学通过作业本互传情书,不小心传到了他那里。我们始终不知道那对“苦命鸳鸯”是谁,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班里确实存在早恋情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我投身教育事业已有三十几年。这些年,我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也目睹了早恋等问题在校园里的悄然变化。现在学生早恋现象越来越普遍,且年龄越来越小,这不禁让我为他们担忧,也越发体会到为人师者的艰难、宽容与睿智。或许早早揭开早恋那层神秘的面纱,孩子们就不会那么好奇了。以我现在的经验来看,当时班里的早恋现象肯定不止一两个,不然老师也不会专门用一节课来讲这个问题,说不定有不少同学都在效仿,通过传纸条等方式表达爱意。一般情况下,个别学生的问题会单独谈话解决,但如果情况比较普遍,就需要在班级层面进行引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对爱的理解随着岁月和经历不断丰富,而关于青春时对爱的懵懂认知,还有这样一段趣事。这又让我想起一件令人忍俊不禁的事。为什么说那时谈“爱”色变呢?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在青春的懵懂中互相不舍,我花光所有零花钱,给要好的同学买小手绢、笔记本之类的小礼物,自己也留了一本,让同学们写留言。说实话,当时我和班里很多男同学都没说过话,我不太擅长交际,再加上心里一直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所以很少和男同学交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等收回留言本浏览时,我发现有一页写着:“花爱阳光,鱼爱水,我爱的同学就是你。”这还得了!一共三句话,句句都有“爱”字。我又气又恼,感觉受到极大羞辱。一看署名,果然是个男同学。一气之下,我“唰”地一下把那一页撕了。几个室友围过来问我怎么了,我嘴里还不停地骂着那个同学。结果大家都回去查看自己的留言本,发现那个人给每个女同学都写了同样内容,完全是抄写的,我们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他并不是针对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后来,这些趣事都成了我们茶余饭后消遣的谈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我既有一同追忆往昔的同学闺蜜,也不乏相伴日常的同事玩伴。在岁月长河里,他们点缀着我的生活,陪我走过不同阶段。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人际的脉络中穿梭,寻找着温暖与共鸣。从青涩校园到忙碌职场,那些一起笑过、闹过、倾诉过的时刻,都成了生命里最柔软且珍贵的部分,支撑着我们走过风雨,奔赴下一场山海。我无比庆幸,能在这漫长人生路上,找到那些愿意倾听我、理解我的人,让青春故事与当下生活紧紧相连,不断延续温暖与力量,也让我在回忆青春的同时,收获更多教育的智慧,将这份美好传递给更多学生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