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双墩印象</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天都在奔波忙碌,为何就不能去赞美和欣赏一下每天经过的地方?”这句话使我常想起双墩。</p><p class="ql-block"> 老镇已伴我走过了十二个春秋,一年到头,我在这里来来往往,风雨无阻。</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合肥正北,听说因镇内有两座楚墓而得名。另外这“墩”字的构成也挺好,由“土享文”三字组成,寓意着这里是既能享受生活又是有文化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老镇人是尊师重教的。这一个镇上就有三所高中和许多的各类学校。但我不解的是,这镇上的老校“双墩中学”为何前几年要改名为“凤麟中学” ?</p><p class="ql-block"> 另外在近日,这镇上还出了位网红家长,瞧那短视频中逼真的一艘艘“航母”,“潜艇”,它们在水中披荆斩浪。原来是为了满足孩子看航母的愿望,这位家长打造了一个孩子自己专属的“海军基地”,真是可敬天下父母心!</p><p class="ql-block"> 小镇其实不小!记得许多年前,我的车常堵在这镇上动弹不得,我还“骂”过它。我也曾对这里公交车的拥挤不堪而无语过。确实,在那几年里,整个县的经济重心仿佛都压在这里似的,天南地北的人在这里讨生活。</p><p class="ql-block"> 后来,说变就变,阜阳北路高架、蒙城北路和地铁8号线,加之一些支线,如同大巨龙,使这座老镇与省城几乎同城化。每当我在全程高架桥上驱车经过,真的心旷神怡,一脚油门,十几分钟就到达镇的核心区。另外感觉这里不远不近,在这里可以安心,更可以安家。</p><p class="ql-block"> 老镇地处江淮分水岭,自古就是吴楚文化东西交汇处。如今漫步街头,仍能感受到这里文化的多元性,皖北的豪爽与江南的细腻在这里水乳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p><p class="ql-block"> 这里既有乡野的淳朴气息,又有着都市的华裳。在这里常常会产生奇妙的感觉:向西一步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向东一步是机器轰鸣的工业园区,向南一步就是霓虹闪烁的都市繁华,向北一步就是千年古镇的世界级汽车城。这种独特的交融之美乃至全国都非常罕见。</p><p class="ql-block"> 诚然,这里的古迹已不多。但镇上的一些路名却颇有历史渊源。如“吴王路”,“章华台路”等。这“吴王”可是合肥历史上第一能称为王的长丰人。这章华台可是历史上楚国举国兴建的最大的离宫。这里还有以英烈崔筱斋,聂士成等命名的英雄教育之路。</p><p class="ql-block"> 最难忘的还有这老镇的好客和热情,当然还有这里的美食。听住在那里的同事们说,街角餐铺的老板们总会记得熟客的口味。</p><p class="ql-block"> 还有那网红“盒饭姐”也来自这里,“十元钱三十五个菜随便吃”,她的勤劳和朴实及善行,也温暖了这个社会。确实,在芸芸众生中,并不是你我都有能力和时间在那高雅的楼台馆所里吃大餐的。</p><p class="ql-block"> 在这农贸集市上,还有你爱吃的新鲜的各种时蔬。在社区里,大妈们热情地跳着广场舞。清晨,在那硕大的运动公园和环小区的绿廊游园里,也总能看到许多“跑团”的身影,这种质朴的温情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人爽心!</p><p class="ql-block"> 如今,老镇发展日新月异,但那份独特的,我喜欢的烟火气却始终未变。</p><p class="ql-block"> 它也总能让我在每天疾驰的人生路上,找到一方路口,摇下车窗,慢下来、细细地品味和享受下生活。</p><p class="ql-block"> 感谢双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