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课前与小组成员共同研读文本,探讨如何针对学困生开展本课的阅读教学。</p> <p class="ql-block">新课导入,为了唤醒环保意识,老师通过一段震撼人心的环保主题视频,展示了环境污染的严峻现状。从垃圾堆积如山的河流,到被污染的天空,再到岌岌可危的野生动物生存环境,这些画面深深触动了学生们的内心。视频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就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以及对环保的初步认识 ,轻松自然地引入了本次阅读课“Rethink, Reuse, Recycle”(重新思考,重新利用,回收)的主题 ,并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在读前预测,进入读前环节,老师展示了阅读文章的标题和一些关键词,如“throw away”“put sth. to good use”“pull... down”等,让学生们根据这些线索预测文章内容。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大胆猜测文章可能会讲述关于如何处理废弃物、将废弃物变废为宝的方法等。这样的预测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读中探究并挖掘文本内涵,快速阅读:学生们带着预测的问题,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每段的主旨大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抓关键句、关键词,迅速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 。例如,通过快速阅读,学生们了解到文章主要讲述了不同的人对废弃物再利用的创意和实践。细节阅读:在快速阅读掌握大意后,学生们进行细致的阅读。老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 。比如,“Wang Tao是如何将旧物变成艺术品的?”“Amy Hayes用废弃物建造房屋的材料有哪些?”学生们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回答问题,深入理解了文章内容,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细节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p><p class="ql-block">在读后,进入了深度思考和讨论环节。老师组织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如何实践‘Rethink, Reuse, Recycle’的理念?”每个小组都积极投入,各抒己见。有的小组提出可以将旧衣物捐赠或改造成其他物品;有的小组建议对垃圾分类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有的小组倡导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通过这样的思考和讨论,学生们将阅读中学到的环保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化了环保理念。</p> <p class="ql-block">在本次阅读公开课中,不仅提升了学困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而且还学会了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们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树立了“拯救地球,从我做起”的责任感。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这些学生们会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p> <p class="ql-block">研讨交流:思维碰撞,智慧共生</p><p class="ql-block">在课后研讨环节,老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对研究课进行深入剖析。大家不仅肯定了黄世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课堂互动良好等,还围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例如,在教学时间的把控上,要更加精准合理,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顺利完成;在关注学困生个体差异方面,需设计分层教学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