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菜呀青菜,直到我在西藏军区新兵师工作之后,才真正体会到它在高原战友们的心目中,竟有如此“崇高”的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9年冬季,西藏军区新兵师成立,需要兄弟部队调几个战士过去帮忙。成都军区把任务给了我们师,其中一个指标下到我们连,我就被选中了。我到新兵师的工作身份是给养员,那时叫作上士。每天的工作就是滿世界跑菜场,在成都市到处转,为食堂购买米面肉菜,油盐酱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说起来我的工作并不复杂,只是那时候市面上供应的食材品种比较少,为了凑齐需要的东西,我得跑好几个菜场,甚至大半个成都市。有一次到禽蛋公司买了50斤鸡蛋,用一个菜筐子装好,固定在自行车上,然后在成都市转了半圈,回到师里腿都软了。倒不是累,关键是心慌意忙,一旦翻车,一筐鸡蛋就算完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新兵师后勤工作的,总共只有我们四个人,一个司务长,西藏军区机关的干部;一个炊事员;一个打杂的战士;再一个就是我。炊事员老秦和我算是主力军,司务长和另外一个战士基本上就算是敲边鼓的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炊事员老秦也是一个老西藏,四川自贡人。早年随部队进藏,一直在西藏军区机关做炊事员工作,是个部队在编职工。本来已经退休了,这一次又把他请到了我们师。老秦为人随和,厨艺精湛纯熟,干起工作来干净利索有条不紊。来我们食堂就餐的,一般情况下只有二十来个人。但是如果西藏军区文工团来成都,或者一飞机运来一批到成都公干的人,吃饭的人就会突然增加十几甚至二十几个人。我一看见突然增加的人就会着急,但是老秦却根本不在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天晚上老秦会拟出第二天的菜谱,然后告诉我需要哪些食材,每样食材的分量,第二天早上我就骑着自行车跑半个成都市,赶在十点前把午餐的食材送到厨房。战士洗菜生火刷锅煮饭,老秦则红案白案一手包,到了12点准时开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新兵师是设在西藏军区第四招待所的,而这个招待所是西藏军区在成都的常驻单位。招待所出出进进的都是西藏军区到成都办事的人,我们食堂当时其实也就是四招待所的食堂,在我们食堂就吃过饭的人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因为老秦的手艺确实没得话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藏那个地方大家都知道,过去一年四季能用到的蔬菜非常少。一方面藏族人不吃青菜,说那是草,他们坚决不吃草。另一方面那边的气候也不大适宜蔬菜生长,四季不分,寒冬太长。所以,那时候内地去西藏工作的人最喜欢的就是青菜。当时大家打趣的把干部分成几级:能吃到豆腐的叫豆腐干部,再高一点的就是萝卜干部,一般的人就只能吃肉了。当然,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基本改善,除非过于边远的地区,蔬菜的供应情况都已经大大改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塑料大棚现在在西藏已经司空见惯了,但那时候根本没有。整个西藏可能只有区委和军区有几个温室大棚,当时也不叫大棚而叫作玻璃暖房,也就是温室。可温室里养的不是花草,而是些白菜番茄黄瓜豆角之类的蔬菜,这些可都是军区小灶食堂的宝贝,没了它们,小灶的特殊身份也就没了。可温室里的收成却常常没有保证,特别是黄瓜西红柿,长着长着就不翼而飞了,因为“小偷”太多。而这些“小偷”偏偏又都是首长身边的“贴心人”,什么司机呀,秘书呀,警卫员呀,保健医生啊等等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时西藏军区院内的窗台上总会看到一个一个花盆,但是花盆里种的并不是鲜花绿草,而是几根蒜苗一颗白菜什么的,如果能有颗菠菜,那可就成了名星了。干部家属都把自家的那颗菜看得宝贝似的,中午搬出来晒太阳,下午又早早放回屋子。这是军区院内最靓的一道风景线。可这道风景线,而这道风景线仅只是为了下面条时能放两片绿色,能用绿色炒个菜,那可就太奢华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因为如此,西藏军区到成都办事的干部,不管是萝卜干部,豆腐干部,还是吃肉的干部,都经常会跑到我这儿来,求爷爷告奶奶,只为请我帮他们买一斤半斤青菜。要求也很简单,颜色越绿越好,叶子越大越好。并不是他们不想自己出去买菜,而是那时候供应比较差,又是十冬腊月,市面上的青菜并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我好歹在菜场里跑的时间长了,情况比较熟,又打着西藏军区特殊环境的牌子,常常能淘买到比较好的青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长年吃不着蔬菜,只要来成都出差的西藏干部,往往都会去逛逛菜市场,别看菜场里都是萝卜白菜,在西藏干部眼里就是蟠桃园里的蟠桃。我最害怕的就是突然跑过来要青菜的。早晨还好,到了下午,菜场的蔬菜基本上就卖光了,这时再去买菜,那就很麻烦了。有几次都晚上七八点了,突然有人请我买菜,说是第二天早上八点钟的飞机。这种忙肯定是要帮的,可这时各个菜场都已经下班了,我只能一个菜场一个菜场去敲人家的门。说起来那时候的人也真好,听说是西藏军区的,总要翻箱倒柜的找出点青菜来,实在没办法时,就只能用莴笋蒜苗充数了,好歹也带些绿色。不管怎样,我都会千恩万谢,千恩万谢,而那个可怜干部对我也是千恩万谢,千恩万谢。和过去相比,现在的边疆战士们真是强多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