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象鼻山

千里眼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千里眼</p><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千里眼</p><p class="ql-block">音乐配置:美篇网络</p> <p class="ql-block">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桂林市桃花江与漓江汇流之处,因其看上去犹如一只大象在用鼻子饮水,故后得名象鼻山。作为桂林旅游的标志性景点,象鼻山于1995年被定为桂林的城徽标志,也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符号”。</p> <p class="ql-block">  象鼻山是一个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于一体的多元化国际精品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相传宋代乾道初年诗人张孝祥,曾到广西桂林任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张孝祥与另一位桂林官员张维,在水月洞边一座凉亭内设宴,于是将凉亭命名为“朝阳亭”,并将水月洞改名为“朝阳洞”,并有一块碑刻《朝阳亭诗并序》留于洞内。后来改称洞名的这件事在桂林的老百姓中却通不过。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恢复了水月洞原来的名称。从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起,八百多年来一直沿用水月洞的名称。1986年,象山景区成立。象山景区以象鼻山为中心,涵盖了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云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景观。2003年,象山景区被列为“世界旅游组织推荐游览景区”。2005年,象山景区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首的大自然奇迹。2017年,桂林市两江四湖•象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5日,我来到了桂林慕名前往象鼻山。这座山虽然不大,却闻名遐迩,我怀着满心的期待,渴望能亲身领略它的独特魅力。站在山脚下仰望,象鼻山宛如一头临江饮水的巨象,形态逼真,令人称奇。它那独特的造型,仿佛是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精心雕琢而成,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开始登山了,我才发现这并不是一次轻松的旅程。山上的台阶很高,每一步都需要我使出全身的力气去攀登。对于72岁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没走几步,我就已经气喘吁吁,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但我心中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我告诉自己,既然来了,就一定要登上山顶。</p><p class="ql-block"> 途中,我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了好几次。每一次停下,我都会望向四周的景色。漓江的水清澈碧绿,宛如一条丝带环绕着象鼻山。江面上游船如织,游客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岸边的绿树成荫,花朵竞相绽放,散发着阵阵芬芳。这样的美景让我陶醉其中,也暂时忘却了登山的疲惫。</p><p class="ql-block"> 在攀登的过程中,我和许多年轻人竞相攀登,他们步伐轻快充满活力。看到他们,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那时候,我也像他们一样,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如今虽然岁月在我身上留下了痕迹,但我的内心依然渴望着挑战和冒险。</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登上了山顶。站在山顶上,俯瞰着整个桂林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脸庞,带来了一丝凉爽。我闭上眼睛,感受着这大自然的恩赐,心中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在这座山上,我不仅挑战了自己的体力和意志,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神秘。它让我明白,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大自然始终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和寄托。</p><p class="ql-block"> 下山的时候,我更加小心翼翼。因为台阶陡峭,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倒。我一步一步地慢慢往下走,双手紧紧地抓住旁边的栏杆。虽然速度很慢,但我还是顺利地到达了山底。这次登象鼻山是继去年底登厦门日光岩的又一次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它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同时,也让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它的美丽和神奇,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保护。</p> <p class="ql-block">在象鼻山象眼洞和同事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漓江和桃花江汇合处远眺。</p> <p class="ql-block">在山顶上。</p> <p class="ql-block">桃花江口。</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台阶很陡。</p> <p class="ql-block">  夜晚,象鼻山景区安静下来,灯光如昼那江水和山融合在美妙的想象中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收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