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崂山的主峰称“巨峰”,又称“崂顶”。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峰势伟巨,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享有“万山之祖”的尊称。</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日,青岛晴空万里,碧蓝的天幕上白云如絮,阳光慷慨地洒满山峦。上午十点,我们从酒店步行至西镇地铁站,搭乘一号线至海泊桥站,再换乘四号线直达大西河站。11:30分,走出地铁站,崂山游客中心已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乘坐景区区间车盘旋而上时,车窗外的山色渐次展开——苍翠的山林在阳光下泛着油润的光泽,远处的巨峰巍然耸立,白云缭绕其间,宛如仙境。姑姑的手指无意识地轻叩车窗,仿佛在与这座灵山无声对话。</p> <p class="ql-block">索道轿厢缓缓上升,脚下花岗岩峰林如棋盘般铺展,阳光穿透云层,在岩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没有登山杖的我们,反而更能感受山风的轻抚,聆听野山雀的清脆啼鸣。正午十二点,踏上登山道,赭色的石阶在阳光下微微发烫,我们徒手攀行,掌心贴着粗糙的岩壁,仿佛触摸着亿万年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八公里的环山路线,是对体力的考验,更是对毅力的挑战。山路时而平缓,时而陡峭,我们的呼吸渐渐急促,但脚步依然坚定。阳光照耀下的巨峰,蓝天如洗,白云浮动,山风裹挟着松香,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体力也在悄然消耗,每一步都变得更加沉重。</p> <p class="ql-block">下午15:30,抵达五峰仙馆时,山林树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宋姓工作人员看了看我们气喘吁吁而又急匆匆赶路的状态,又望了望天色,语气关切:"末班索道四点半停运,这段路年轻人快走也要七十分钟。"山风掠过告示牌,惊飞了栖息在"震门"石柱上的戴胜鸟。时间紧迫,但我们并未慌乱。</p> <p class="ql-block">宋先生用关心的话语说:“我帮你们联系一下索道工作站。”宋先生迅速联系索道站,为我们争取时间。我们四位老人相视一笑,仿佛瞬间回到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七十岁的膝盖在"艮门"陡坡上弯出坚韧的弧度,六旬的手掌紧扣岩壁借力,布鞋踏在花岗岩上,发出沉稳的声响。阳光依旧灿烂,汗水浸透衣衫,但我们的步伐愈发坚定。</p> <p class="ql-block">16:00,索道站的广播在山谷间回荡,提醒游客末班索道即将关闭。就在这时,值班员打来电话(先前宋先生将我们的联系电话告诉索道工作站),浓重的青岛口音里透着焦急与关切:"看见你们拐过天门峰了!"这声音像一剂强心针,让我们加快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16:28,夕阳的余晖洒在最后的石阶上,我们终于抵达索道站。值班员探出半个身子,大声喊道:"慢些!我们拆了止停栓等你们!"那一刻,疲惫与喜悦交织,我们四位登顶的老人被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p> <p class="ql-block">轿厢缓缓滑入云海,回望巨峰,宋先生站在观景台上,用力挥舞着红色安全帽,像一团跳动的火焰,温暖而耀眼。没有登山杖的我们,用双手和双脚丈量了这座海上仙山,而崂山,也用它的壮美与温情,在我们的记忆里刻下了永恒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感想:巨峰的“七十蹬台”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攀登,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高山、大海、星辰,尽收眼底,天海相连,浑然一体,登顶之景令人心潮澎湃,尽扫登山的疲惫。经过5个多小时的攀登,每一步都化为珍贵的回忆。只有站在巨峰之巅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并回味这份独特的甘苦,尤其是宋先生、索道缆车工作人员给予我们帮助的温暖和感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登山记,最终被写进崂山花岗岩的年轮,化作七十二峰间又一段温暖的人间传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