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笑声》

<p class="ql-block">  2025年是母亲百年诞辰暨辞世5周年。我谨以此文寄托对她老人家的无限思念和永恒的敬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位个性鲜明的女子:生性好强,外向合群,爱憎分明,感情丰富,有时耍点儿小脾气,等等。然而,我认为,她的最大特点,也是给熟悉她的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爱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并不很善言辞,但她的“笑”却非常丰富,可表达不同的和多层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尚未张口说话之前,先小声“嘿”一下,把“笑”带出来,然后再开始说她要讲的话。有时是陈述事情,有时是商量讨论,还有时是提出问题。但有时这种“嘿”的一笑,冷不丁的,是要批评人的前奏呢。</p> <p class="ql-block">  母亲有着不泯的童心,有时会傻笑。她这辈子一直保持着那种童真的可爱和顽皮,这就是为什么父亲总是迁就她。</p> <p class="ql-block">  母亲喜欢看言情剧。看到悲伤处,总是泪流满面。一旦情节变得有趣,便破涕大笑,可脸上的泪水还没干呢。不用看银幕,光看她的表情和哭笑,就能揣摩出剧情的跌宕起伏,蜿蜒曲折了。</p> <p class="ql-block">  母亲非常容易被逗笑。听见什么人讲笑话或是有趣的事情,她就率先哈哈笑起来,接着就引起周围所有人的一片笑声。我有时为了逗逗父母,就故意在他们面前夸大其词地自卖自夸。母亲总是第一个放声大笑,一边还说着“你可要谦虚谨慎啊”,引得沉稳的父亲也笑出了声。</p> <p class="ql-block">  母亲虽不算很漂亮,但颇有魅力(charming)。我想,她的“笑”应该是一个主要因素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母亲两岁时就失去了亲娘。整个大家族上上下下对她怜爱有加。她也成了家人们的开心果。聪明伶俐的她,5岁就被送进学堂读书。坐在她后面一排的正是比她大两岁的男孩——我的父亲。她总是回头看父亲写毛笔字,对他挥洒自如,遒劲有力的笔划钦佩不已。班上年龄最小的她好学上进,成绩名列前茅;父亲总是全班第一,她每每笑居第二。</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事业心极强。记得我们小时候,母亲除周六晚在家休息外,一周中每天晚饭后都去首都医科大学工作。夜深人静,她仍在备课或搞科研。周六偶然带我和弟弟去逛公园或王府井大街,我都十分兴奋,因为特别难得。</p><p class="ql-block"> 父母省吃俭用,慷慨对人。在并不宽裕的日子里,他们用一个人的工资养活自家,另一人的工资救济有困难的亲友。他们虽有磕碰争吵,但更多的是相互体谅。我常常听到母亲被父亲的调侃逗得笑个不停。</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母亲带着我们全家,离开北京去了大西北甘肃。她像赤脚医生那样,步行跋涉到武威农村的老乡家,送医上门。记得我曾陪母亲出诊数次。她在看病时就让我坐在小板凳上抄写中草药谱。我至今还记着“甘草性平味甘”这一句。母亲总是带着笑容给老乡们看病,还逗他们的小孩子咯咯笑。</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笑容后面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对病人的无限关爱。她注意到当时甘肃农村生活艰苦,御寒衣物匮乏,小孩子冬天一般不出门。当幼儿感冒发烧时极容易出现严重抽风症状(即痉挛或抽搐)。母亲观察分析出,不去户外晒太阳就缺少紫外线照射,就会影响钙的吸收。血里钙的浓度低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异常导电,从而导致肌肉的不自主收缩。</p><p class="ql-block"> 母亲得出结论:缺钙是抽风的重要原因。因此,她就在给病孩打点滴退烧时加钙,从而大大降低了婴儿死亡率。当老乡们用平时舍不得吃的鸡蛋来感谢母亲时,她的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调回北京后,母亲重操病理本行,并带研究生搞科研,受到研究生和技术员们的爱戴。母亲就像蜡烛那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母亲生前的研究生赵瑾对她的深情描述,也是对她为人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爱下属,宽厚待人。”</p><p class="ql-block">  “心胸坦荡,冰心玉洁,不屈权势,淡泊名利。”</p> <p class="ql-block">  母亲在事业上很有追求,生活上却低调为人,这的确难能可贵。我注意到母亲在集体合影时总处在最边上,脸上永远带着微笑。</p> <p class="ql-block">母亲:合唱团女生第二排从左数第一位,戴眼镜微笑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退休后便与父亲一起穿梭于大洋两岸,并到全国各地旅游。在她生命的最后10年定居美国,和我们在一起享尽天伦之乐。</p> <p class="ql-block">  母亲去世前的几年罹患失忆症,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家人和护工照顾。在朝夕相处中,我观察到母亲数不尽的闪光之处。她之前还有点儿小脾气,病榻上却变得温和平静起来;总怀着一颗朴素诚恳的感恩之心,对她的护工笑口常开,“谢”不离口。尽管丧失了记忆,她依旧童心不泯,笑声不断。</p> <p class="ql-block">  一次,母亲因吞咽功能丧失,食物卡在喉咙里了。救护车迅速赶到,急救人员及时地把食物吸出。随车到来的女医生还不放心,建议我们带母亲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母亲却摆摆手,摇摇头,表示不必去。然后,不住地笑着说,“Thank you!Thank you !” 医生也受到她的感染,认为她已脱离危险,便释怀地笑了。</p> <p class="ql-block">  我在充分了解母亲的性格和品行时,也悟出了父亲为什么如此一心一意,无怨无悔地爱着母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惜,我没有母亲那么爱笑。幸运的是,母亲把笑声传给了她的外孙女——我女儿戴安。戴安的性格极像她外婆:爱笑并有感染力。她无论走到哪里,那里就是一片笑声。 </p> <p class="ql-block"> 母亲在世时,我曾想过将来要把她的追悼会变成庆祝她一生的欢乐聚会,因为这符合她的性格和喜好。不幸,因新冠疫情未能如愿。 今天,我懂得了—热爱生活,过好每一天,就是母亲所求的。我相信天堂上的母亲看到了这一切,正抿着嘴,欣慰地朝我笑着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