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去年一起自驾恩施和秦岭的几位好友早就约定今年自驾安徽和江西。阳春三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江西婺源的油菜花也开放了,</b><b style="font-size:18px;">江南正是好春光。</b><b>前几天黄山和婺源一直下雨,从3月16日起,天气预报雨过天晴,是自驾出行的好机会。出发前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和所去地区的地图,认真做了详细的自驾游攻略,3月18日一大早,我们两车9人相约赣皖,带着期待和放飞的心情,出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家乡灵石启程,跨越黄河,斜穿河南省,一路春光美,一路心愉悦,行驶了七百多公里,下午五点钟,按计划来到了安徽北部的亳州市,今晚我们就住在亳州市。</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亳州的母亲河——涡河,用最美的夕阳迎接着我们的到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亳州,古称亳,别称谯城,亳字拆分由高字头和宅字底组成,所以又称“高宅之地”。亳州是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是中原地区连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桥头堡,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皖北旅游中心城市和省域交汇中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长寿之乡、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亳州素有“南北通衢,中州锁钥”之称,明清时期因航运盛极一时,被称为“小南京”。</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亳州还是曹操和华佗的故乡,这里有许多和他们有关的历史故事和文物遗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亳州,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医药发展的先行者。东汉末年,亳州人种植经营中药材的风气开始形成。自汉代以后,亳州已广为种植中草药,清代刘开曾写道:“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药如桑麻。”到了清末,亳州已发展成为药商云集、药栈林立,经销中药材两千多种的四大药都之首。“药不到亳州不齐,药不过亳州不灵。”这句广为流传的行话,是亳州中医药产业地位的最好证明。</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路上我们就预订好了亳州古城附近的民宿,来了才知道民宿的女主人就是我们山西运城老乡,她家民宿位于涡河边上,古色古香,干干净净,性价比也高。</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安顿好住宿,去附近的亳州老街逛逛。亳州物华天宝,春秋时期即为邻邦物产重要交流之地,唐宋时为贸易的据点,明清已达鼎盛,成为区域经济中心。</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们上街时天已大黑,走在青石板大街上,可以看到一些新旧结合的建筑和店铺,和别处古城老街一样,到处是当地特产和小吃。</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街头高大的华佗石像披着黄色斗篷,吸引着南来北往游客景仰的目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亳州老街出来我们又来到了亳州城,天太黑了,很多店铺已经打烊,走了一段我们便出来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亳州市的产酒业历史悠久,著名的古井贡酒就产自亳州,河对岸就是一家酒业公司。</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来涡河边看看,这里的气温明显比我们家乡高,涡河边的公园里和沿河步道上到处是早起锻炼的人。柳树柔软的纸条上已经长满嫩绿的柳芽,早樱和迎春花也绽放枝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朝阳初升,微风轻拂,水波荡漾,柳枝轻揺,春花绽放,涡河春色令人心旷神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沐浴在晨光和春色中,作为过路客的我们好想在这里多呆一会,多看一眼。</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们住处几十米就是当地著名的花戏楼。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亦称山陕会馆。戏楼的砖雕、木雕、彩绘多以地方戏曲折子戏为主要内容,所以俗称花戏楼。花戏楼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为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后经康熙、乾隆两朝共百余年多次扩建。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要赶路,我们未能等到景区开门进去看看晋商在这里建的古会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早餐吃了昨天从家里带着上路的食物,我们带着几分留恋离开了中药材之都亳州。</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过淮河,我们来到了中国地理意义上的南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过长江,从美丽的江畔城市芜湖穿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中午两点多,到达宁国市青龙乡皖南川藏线东入口,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就是穿越皖南川藏线。</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皖南川藏线,又称“江南天路”或“皖南318”,是一条贯穿安徽省南部山区的经典自驾路线。</b><b style="font-size:18px;">东起宁国市青龙乡,西至泾县蔡村镇,全程约120公里。</b><b>因其蜿蜒险峻的山路、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被誉为华东地区最具挑战性与观赏性的自驾线路之一,可与川藏线风光相媲美。</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打卡拍照后我们上路了,一开始道路比较平坦,路两边是密集的竹林,不时路过一些徽派建筑的村庄。经过的储家滩景区和青龙湾景区都是适合夏季玩水的地方,我们没有停留。</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远眺青龙湾水库,这里很像我们去年自驾南太行路过的宝泉大峡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途经方塘乡的红杉林,从车上看春天的杉树还没有长出树叶,这里到了每年十一月份才是最佳观赏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途经险峻的桃岭公路路段,桃岭公路以“七十二拐”闻名,海拔落差大,弯道密集,驾驶体验非常刺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下午六点,我们来到了皖南川藏线的中间点——板桥村。这里是北纬30度的神秘地带,周边原始森林覆盖,被誉为“中亚热带最后一片绿洲”。我们住在了板桥村路边的一家民宿。</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里的海拔达到1600多米了,早晚温差很大,天快黑了,伙伴们觉得很冷,也无心在村里转转,在主家吃了饭便休息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二天起来,汽车结了一层雪白的霜,这里夜晚的气温已是零下了,民宿主人给我们煮了些挂面,我们吃过早饭便出发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经过的第一个观景台是幸福路,我们也不晓得为什么这个观景台叫幸福路,从观景台看到的是清晨的山景,这样的景色对于从到处是山的山西来的我们也不觉得有多么新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继续向前便是皖南川藏线上著名的六道弯了。顾名思义,这里的地势落差较大,途经连续的弯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景色还是蛮有特色的,有几分川藏线的味道。</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里必须夸夸我们的女汉子司机李芳了,从去年的神农架和恩施,南太行和秦岭,到今天的皖南川藏线,这些公路都是道路险峻,坡大弯多,就连有的男司机都觉得发怵,李芳却能沉着应对,轻松驾驭,驾驶技术真是过硬,点赞!👍👍👍</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六道弯下来道路明显好走了许多,我们去水墨汀溪转了一圈,想去下一个目的绩溪县龙川景区,导航一直让我们走国道,至此皖南川藏线也基本走完了,那就走国道去绩溪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路遇一株开得正旺的紫红玉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中午,我们来到了绩溪县龙川景区附近。这里的景色很漂亮,一条河流缓缓流淌,两岸春色撩人,尤其是小河上的板凳桥太有皖南特点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路边的程家小院吃了皖南特色的午餐,老板娘的厨艺还是挺不错的,这是我们来到皖南第一次吃当地的臭鳜鱼。</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龙川景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景区其实就是一个古村落。景区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徽商胡炳衡故居和徽商纪念馆、胡宗宪少保府、乡贤祠、澄心堂纸作坊、水街、灵山庵等景点组成,徽文化底蕴深厚,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1988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评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3月,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景区大门进来,村子中间便是龙川溪,两岸的街道被称为“龙堤凤街”,几座小桥连接着小河两岸,方便居民来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景区内水街两岸,古民居鳞次栉比,村巷幽幽,粉墙黛瓦,马头昂昂,一派徽州古村落意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们先来参观徽商胡炳衡故居,这处故居是典型的徽派建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游客还不少,我们也不时可以蹭蹭导游的讲解。</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奕世尚书坊,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用花岗石和茶园石搭配凿制而成。牌坊的整体结构采用侧脚做法,向内收敛,四大柱子抹去棱角;立柱的南北两向各有抱鼓石护靠;坊顶为歇山式,用茶园石石板砍凿而成,由斗拱支撑并挑檐。各正脊两端,鳌鱼对峙,明间正脊中部置火焰珠,八大戗角翘然腾飞。主楼正中装置竖式“恩荣”匾,其四周盘以浮雕双龙戏珠纹。下方花板南北两面,分别镌书“奕世尚书”和“奕世宫保”,为书法大家文徵明手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绩溪古属徽州,文风鼎盛,宗祠建筑遍布。龙川胡氏宗祠建于明代嘉靖25年(1547年),清光绪4年(1878年)重修。宗祠坐北朝南,前后3进,占地总面积1729平方米,以山带水,气势飞动。祠内装饰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类木雕为最,有“徽派木雕艺术宝库”之称。龙川在明代曾出过两任六部尚书,也是胡锦涛的故乡,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专家赞誉它是中国古祠一绝。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清朝红顶商人胡光镛的族祠。</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祠堂内“国泰民安”大钟别具风格,国字少一点,民字多一点。其中的寓意可想而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胡宗宪少保府和乡贤祠我们也进去看了看。参观这些祠堂可以得知胡家祖上就是名门望族,家风家教严格,自强自律爱国,英贤众多,名人辈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中国龙川,山水秀美,地灵人杰。东耸龙须山,西峙石笏山,天马山南旋,登源河北来,龙川溪绕村东流,汇入登源河,形成村落水口;村如船形,有如龙舟出海,堪称风水宝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游览了龙川景区,我们向黄山方向出发,途经著名的西溪南村,再去这个古村落看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西溪南是位于黄山脚下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以其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被誉为“现实版绿野仙踪”。</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丰乐河从西溪南村穿流而过,为村落增添了灵动之美。</b><b>村内的枫杨林湿地,被誉为“绿野仙踪”。夏日清晨,枫杨林绿意盎然,溪流环绕,形成一幅如诗如画的自然画卷。我们来的不是时候,现在的枫杨林只有一些残余老叶和才长出一点嫩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想想吧,夏日里满树绿色倒映在水里,树上绿,水里绿,那是多么的赏心悦目。</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尽管没有夏日的绿意盎然,但就是这些树枝映在水里也是一幅别致的画面。</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西溪南在历史上曾是徽商的重要聚居地,经济发达,文风昌盛。村内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书画家和学者,如祝枝山、汪道昆、董其昌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现在的西溪南村没有过度开发,村里的院落房屋大多有人居住和生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村内还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老屋阁”和“绿绕亭”,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村里的古牌坊,石狮子雕刻憨态可掬。</b></p> 村里的新式徽派建筑门楼。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西溪南,梦里水乡,画里古村,童话森林,世外桃源。这个不要门票的景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有机会能在夏天来这里一睹绿野仙踪的风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穿越皖南川藏线,成片竹林和蜿蜒山路带我们进入不一样的山水,漫步皖南古村落,白墙黛瓦与层叠马头墙如天然水墨画。指尖抚过斑驳雕窗,青苔石阶沁着雨痕,深巷曲折处似有旧时商贾低语。时光浸透每一片灰瓦,砚池倒映天光云影,喧嚣渐远,唯剩檐角风铃轻摇,将百年沉静揉进步履之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