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2年5月14日《西海都市报》刊登《隐秘战线书写人生的传奇》一文,文中记述,<b>1931年底到1938年4月,从南京回到家乡甘肃,1933年任甘肃西和县县长、天水中学英语教师、省财政厅科长等职,利用公职身份为党服务。 19</b>38年5月,时任中共甘肃工委书记的孙作宾派周服之到青海工作。来到青海后,周服之任贵德税务局长,公开传播马列主义和毛泽东的抗战著作,奔走呼号,宣传抗日。</p> <p class="ql-block"> (周服之青年时期照片)</p> <p class="ql-block"> 周服之,1900年出生,甘肃天水人。1923年,国立北京大学毕业,后任北洋政府农商部劳工科长;1926年,经同乡共产党员吴鸿宾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旋任农商部地下党支部书记;1927年6月,以组织给予的500元大洋为开办资金,开设华北慈善救济会,开展募捐活动,并为地下组织筹集经费和救济遇难同志。同年10月17日,中共北京市委遭到严重破坏,周服之被北洋政府逮捕,但敌人终未抓住任何把柄,最终以交友不慎而取保出狱。获释后,因周服之在社会上有较高地位,组织安排其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28年到1931年,先后在南京政府的赈务委员会、文化大学,任科长、教授;1931年底到1938年4月,从南京回到家乡甘肃,<b>1933年任甘肃西和县县长、</b>天水中学英语教师、省财政厅科长等职,利用公职身份为党服务。 </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马步芳对青海进行残酷统治并对百姓进行严密监视,我党几次安排地下工作者潜入青海进行革命工作,但由于国民党的严密监视,群众基础薄弱,都没能在青海建立党组织。领导甘青两省的地下组织还是不断地向青海派遣党员从事秘密地下工作,试图唤醒群众的觉悟。1937年10月,在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秘密成立了中共甘肃工作委员会,领导甘青两省的党的地下工作。为恢复和发展甘青两地国统区的党组织,1938年5月,工委书记孙作宾派周服之到青海秘密开展地下工作。周服之到青后,利用跟曾任青海财政厅长谭克敏的私人关系,任省财政厅秘书兼贵德税务局长一职。到贵德就职后,订阅重庆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公开传播马列主义和毛泽东的一些抗战著作,并在百姓间奔走呼号,宣传抗日。周服之虽然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但对国民党许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诚意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警惕,终因热情积极有余,显得太红而暴露了自己的政治面貌,从而引起了马步芳及其鹰犬们的怀疑。同年11月,马步芳的军法处处长赵珑到贵德检查工作,在交往中发现周服之的言行活动可疑,迅速上报马步芳,马步芳立刻命令时任贵德县长的吴世谨搜查周服之住所并将其逮捕,押送至西宁。因为周和吴私交甚笃,吴世谨接到命令后设法为周开脱,叫他赶快写一篇为马步芳歌功颂德的文章,夹杂在搜查的书报中。周服之急忙连夜赶写了一篇《我来青海后的感想》,为马步芳的施政纲领《六大中心工作》涂脂抹粉。马步芳看到这篇文章后,心中欢喜,怒气大消,着予从轻发落,被武装押解出青海。</p><p class="ql-block"> 周服之抵达兰州后,因其身份暴露,不宜利用公职身份从事地下工作,在党组织同意和支持下,于1939年7月,在兰州创办了三友纺织厂,作为地下交通站,掩护过往兰州的秘密工作者,并为地下党活动筹措经费。1941年9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周服之以共产党嫌疑犯身份被捕入狱,国民党特务们绞尽脑汁找不出真凭实据,但又不甘轻易地放他出狱,先后在兰州、西安两地关押,后经组织多方营救,于1944年6月出狱。</p><p class="ql-block"> 周服之出狱后,依照党组织安排,继续办纺织厂,以经理的身份,积极为党工作。1949年8月,兰州解放后,周服之历任兰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秘书长、甘肃省人民监察委员会秘书主任等职,于1958年不幸病逝,终年58岁。</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知,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共产党员周服之在贵德活动半年之久,宣传党的政策和抗日主张,并调查政治、经济状况。他在贵德从事地下活动虽然时间较短,但给马步芳残酷统治下的闭塞民众以启示,他的这一活动,犹如流星划破天境,留下璀璨夺目的一幕。继周服之之后,在贵德再无党组织活动,直至1949年9月18日贵德解放,在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下贵德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p><p class="ql-block"> 资料来源:《青海党史》</p> <p class="ql-block"> 周服之卸任西和县长后,在省城工作期间参与校阅的【甘肃教育厅委任西和县教育局长、教育馆馆长、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学士画卿田先生懿行碑志】,该碑现存西和县何坝镇乔集村。</p> <p class="ql-block">搜集整理</p><p class="ql-block"> 王 力,男,甘肃西和人。业余喜欢搜集整理与本地有关的古今文史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