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山桃花故里观感

曾海军

<p class="ql-block">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的是江西九江庐山大林寺的桃花。成都龙泉山的桃花是不会等到四月天的。时间还在三月中旬,龙泉山的桃花就开始火爆朋友圈。我也有心到龙泉山去看桃花,无奈时间不凑巧,一拖再拖,直到三月份的最后一天,才一个人乘地铁赶公交来到龙泉山桃花故里。</p> <p class="ql-block">龙泉山桃花观赏点很多,桃花故里是核心景点之一。我在桃花故里一日游,用脚实地丈量加目测,估计这一片山坳应该在4至5平方公里,公路在山脊上绕成一个环形,桃树顺着山坡从上到下铺呈开来,花开时节,满山遍野都是桃花,仿佛空气都被染上了几分桃红色。游客穿梭在桃花丛中赏花景、闻花香、听花语,欢笑声、赞叹声伴着相机手机拍照按下快门声此起彼伏,好一幅龙泉山赏花图。</p> <p class="ql-block">龙泉山桃花故里的桃花确实很美。花开时节每一棵桃树树枝向上生长,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桃花占满整根树枝、整棵桃树,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刚刚发芽的绿叶只能甘当配角。桃花颜色粉嫩、清爽靓丽,花形玲珑雅致,大小适中。桃花在树枝上的分布仿佛经过匠人之手精心点缀,不密不疏,恰到好处,自然天成的画面感引的无数游人怦然心动。纷纷拍照留念过足了桃花仙子的瘾。</p> <p class="ql-block">在游客尽情欣赏桃花的时候,我避开人群.从山上走到山下,又从山下走到山上,边走边看边玩,差不多三个小时。我转完了能够目测到的近一半桃园。观察发现,龙泉山桃花故里的桃树为经济林,树不高,大多在两米左右,在果农的精心管理下,果树之间距离得当,在最大限度地利用生长空间的同时,以植株之间互不干扰为准。一棵棵果树枝条修剪的蔬密得当,确保每一棵桃树上下左右的每一瓣花朵,每一片叶子都能得到充分阳光雨露。因此,在桃花盛开和果实生长、收获的季节的季节,桃源故里无疑是一道美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桃源故里的桃花虽然很美,但是我总是觉得她的美有些美中不足,或者说不是那种大美。龙泉山南北长度大约200公里,跨越几个县市区,我在很多次的游览过程中发现,最美的风景是那些原始森林茂盛,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地表植被茂密,山清水秀、山水相连,充满神秘色彩和原始气息的区域。桃花故里这地方满眼望去都是桃树,基本上看不到成片原始森林。由于桃树相对较小,加上果农在管理桃园时将地表的灌木杂草清理得干干净净,因此,整个桃源故里给人的感觉似乎少了一些山区应有的郁郁葱葱。如果深入到桃林深处,甚至给人一种水土流失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关于桃花故里景点名称,我斗胆猜一下,会不会是受到了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启示而来。《桃花源记》讲述的是一个世外桃源,这片土地上不仅仅只有桃花。这里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与我在龙泉山桃花故里看到的景象可是天差地别。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主要原因是龙泉山桃花故里人太多,我说的人多不是指游客多,而是指这里的居民多盖的房子多。以前的龙泉山森林茂密,即使是现在在龙泉山其他地方看到的也是松柏云杉为主,枇杷、桃树、桔子、柚子树大都是栽在居民的房前屋后。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桃花故里整座山都种上了桃树,而且山上杂乱无章的盖满了房子。如果只赏花,这里确实很美。但是,只要把眼界放开一点,这里的山水田林,房屋布局就没有那么和谐了。因此,我认为桃花故里的美是时限很短、有很大局限、单一的那种美,说不上大美。</p> <p class="ql-block">龙泉山桃花故里一日游有惊喜,有收获,也有遗憾。虽然在当下政府没有理由让当地果农砍了桃树恢复原始生态,也不可能把已经建成房子拆除。但是我觉得可进行的工作是加强经济林观赏林生态林的统筹规划,在桃树生命周期(当地村民l告诉我是十年左右)到了以后,可以进行适当恢复。山上的土地从此不能再卖给非本地户籍的有钱人建别墅了,当地人口只出不进。把桃花故里打造成真正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p><p class="ql-block"> 二0二五年四月二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