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遗履10_襄阳米公祠打卡

古井无波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2025年2月13日,老倌整理到2023年6月份在湖北襄阳游玩的《湖北遗履9_襄阳古隆中》篇后,就毫无道理开始《陕西悠游1_西安大唐不夜城》编辑。如今又拐回来续叙《湖北遗履10_襄阳米公祠打卡》。实怨不得人,出售车子的4S店是西安的,车还没真正完工,因超合同交车期太久,他怕我又生气申请退款,不要车了,就强行将车在西安包牌落户后办了交接手续。然后,又让我开着车子返回襄阳找改装厂收尾。 <p class="ql-block">  可惜,等从高速一口气跑五百多公里到襄阳改装厂时,没装的微波炉依然没有,约定600AH偷变400AH,我“自愿”加几千价差换成约定的铁锂电池也“没有”,让我等。无法了,只能在襄阳再寻觅没走过的景点。</p> 我网上搜索时,发现襄阳有座米公祠,就位于樊城西南隅的柜子城上,古城拱宸门(大北门)外,汉江对岸千福码头里的沿江大道里,南濒汉水。于是,我便在城里找到一辆能准超龄年纪人使用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去了。 我不该使用导航时,直接定位米公祠,或者说是老倌在该转向的街口没听导航的,被莫名其妙引到米公祠后边的解放路上。当将仿古似城楼的宝晋门楼走了两趟,无门可进,以为街对面不伦不类的朝觐门里是,进去溜达一圈,发现不对,这里大概为街道社区利用办公地点,或古遗迹新辟的休闲公园。 等我憨憨的由“解放路”右转“米公路”到汉江边的沿江大道,见千福码头对面的街边有米公祠大门出现在视线里,并有门票销售窗口与检票出入通道栅栏时,明白想找的地方到了。 早闻中国有位古人,姓“米”名“芾”,这“芾”字至今仍常读白眼字为“市”。当然,认真起来,“翻”字典还是认得这“芾”正音为“ fú”,可过后又忘,心头还是默认为“市”,积重难返,朽木不可雕也。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芈,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p class="ql-block">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米芾的代表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p> 米芾的书法中,《研山铭》是米芾大字作品中的罕见珍品,被誉为天下第一难书,堪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齐名,此外,还有米芾所书的《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也被称为中华第一美帖,是天下第八行书。 可惜,不仅老眼昏花,还识字能力极差,在米公祠里那些龙飞凤舞的展品中,硬是没识出《蜀素帖》以及其它名贴在哪个角落里?终,我只能在基本有保护玻璃,严重反光的橱窗里,尽可能的胡乱拍些留念,并与朋友共享于此。 整个米公祠景区不是很大,系米氏家庙,是后裔为纪念米芾先祖而建。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中间为主要建筑,有亭阁、碑廊、宝晋斋、仰高堂。殿堂里珍藏陈列有米芾及宋代大量的墨迹和石刻。在中间两侧的是东西石苑,苑内亭台榭廊,高低错落,廊壁陈列着米芾、苏轼、黄庭坚、蔡襄等书法石刻,以及当代著名书法家为米公祠,留下的墨迹石刻等。 <p class="ql-block">  尊网上攻略,我先从看到的是米公祠大门开始,其为四柱三间七牌楼硬山式建筑,综合了鄂西北历史传统建筑风格。</p> 继续向前便是拜殿,是米氏后裔崇拜祖先的地方。在大殿正中,悬挂的是米芾的自画像,这是一副纸拓片,原画像在桂林的伏坡山还珠洞内,画像两边楹联“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是米芾同时代好友张大亨对他的评论,画像的上方“颠不可及”几个大字,是米芾二十三世孙米初传为了纪念米芾而题写的,过拜殿之后,是碑廊与石苑。 因石苑收集陈列着襄阳市区,散落的记事碑刻而得名。继续向前,便是宝晋斋,这里曾经是米芾的书房,现收藏的大多数是晋朝名人书画,陈列有王羲之及米黄苏蔡宋四家的法帖,以及各地收集的米芾父子书法石刻拓片等,如米茉所写的著名的“苕溪诗帖”、“砚山铭”与“虹县诗”等。 看过中间殿宇部分,我先沿房舍间窄通道右行,再左行绕复左,到仰高堂前大院里,我没登高台进敞开着中门的屋里,环拍一圈视频,看着指示牌引导方向来到了东苑。东苑,部分建筑在修缮中,但不影响参观。 东苑的园林景观,融南北建筑于一体,这里有“壁艳阁”、“南宫舫”、“茗香亭”与“水榭”等。 出东苑沿廊亭可到西苑,这里比起东苑来讲,小之甚小,为一处微小的园林景观,只不过这里也有碑廊,其内精选了米芾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有苏轼、黄庭坚、蔡襄等名人书法石刻,最具有观赏等性的,其中,以米芾的《蜀素帖》最为珍贵。 随后,我便返回大门,结束米公祠的游玩打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