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1日,铜陵市家庭文化研究会一行追寻着习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了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探寻这里蕴含的好家风故事典故。</p><p class="ql-block">步入六尺巷,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纷争平息、礼让传家的年代。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因宅基地起了争执,张英得知后,仅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主动退让三尺,邻居深受感动,也退地三尺,于是便有了这宽六尺、长约百米的小巷。</p><p class="ql-block">在参观过程中,大家深刻感受到,六尺巷不仅仅是一条狭窄的巷道,更是一座承载着中华民族“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精神丰碑。张英的谦和礼让,源自良好的家风传承,而这种家风又在岁月的流转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如今,六尺巷所蕴含的智慧,已融入到当地的社会治理中,“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更是成为了基层治理的典范。</p><p class="ql-block">此次参观,让家庭文化研究会的成员们收获颇丰,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六尺巷的好家风带回各自的家庭,让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的精神在家庭中生根发芽,做好好家风的传承和传播者。</p> <p class="ql-block">程爱霞会长给大家讲解六尺巷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