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地震中的惊魂一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3月28日中饭后,像往常一样,太太出门去打乒乓球;我则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沉浸在我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写作世界里。这个时间是当地人午睡时间,小区内一片寂静,室内只有我敲击键盘的声音。我的右手边有一个放打印机的高腿小桌,大约两点多时,我从余光中发现,这个桌子突然莫名其妙地向南北两个方向摇摆起来了。盖在打印机上的防尘布下边角也飘飘欲仙地南北晃动着,仿佛在跳着诡异的舞蹈。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突然感觉整栋楼房都在晃动,身体也不由自主地晃动起来,窗户因晃动也发出令人恐怖的咔咔响声。一刹那,我意识到这是要地震了,而且将是大地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南这片土地,经常有小震级地震发生。我们所在地芒市,隔三岔五就能感觉到房屋晃动的震感。七年前,我们刚移居来到这里时,第一次感觉到小震导致的楼房摇晃时,曾经慌乱不已,就好像大难临头一样。后来发现,邻居们对这种摇晃根本不当一回事,更没有人议论这种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震感的次数增加,我们渐渐地也适应这种情况了。遇到一过性的或者持续时间不长的房屋摇晃,也能做到从容不迫,听之任之了。可是,这一次地震的震感太强烈了,不但能感觉到楼房在高频率地晃动,而且还能看出天花板也在晃动。以前房屋晃动都是一过性的,而这一次楼房晃动不但摆幅大,持续的时间也特别长(大约有一分钟),还有房子那吱吱嘎嘎的响声,让人不由自主就产生一种恐怖感,这在以往是从未遇到过的情况。所以,我才预判为大地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住的楼房是步梯楼四楼,强烈地震感让我本能地想跑下楼逃生。但理智告诉我:这样大的摇晃,楼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如果贸然行动,跑不出楼道,可能会陷入更大的危险。于是,只好聊胜于无地站到墙角处,眼睛盯着摇晃中的天花板与墙面交界处,随时准备应对楼板崩裂或者是墙体坍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自然灾害面前,作为肉体的人类是非常渺小和虚弱的。真不知道我这种选择是正确还是愚蠢,看起来好像可以随机应变,其实只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过,这个等待过程的体验也非常痛苦。随着震感的持续,可能是地层中发出某种电磁波的原因,我立即出现了天旋地转的眩晕感,感觉楼房在旋转,感觉身体被不停地抛向空中,同时还感到轻微的恶心和烦躁不安。还有楼房摇晃产生的吱吱声,更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恐怖感,真担心下一秒钟楼板会塌下来,把我拍成肉饼。真让人觉得每一秒都变得无比漫长,巴不得振动马上停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看到电脑屏幕还在默默地工作时,知道电力没有中断,证明震源不在附近,心里才稍稍踏实了一点。终于,摇晃停了下来。不过,几分钟后,又来了一次明显的振动。这应该是余震的威力,虽然不如刚才那么强烈,但仍然让我心有余悸。知道房屋不会倒塌了,我松了一口气。可是,身体的眩晕感却没有消失,一直到晚上睡觉时都有那种不舒服感觉,半夜里醒来,还有一种天旋地转感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震结束后,我才走下楼来,看到楼下聚集了好几个邻居。大家互相叙说个人的感受情形,都说以前从来都没有遇到如此大的震撼。一楼的王阿姨说,她正在午睡,睡梦忽然感觉床在颠簸中被移动,以为是女儿在拖动。立即大声斥责:阿清,你拖床干什么?!突然想起女儿不在家,才明白是地震了,立即翻身下床。慌乱中连鞋子也没有穿,连滚带爬地跑出门外。王阿姨有严重的膝关节病,腰背也弯曲严重,平时出行,寸步都离不开拐杖和电动三轮,可她逃生时早已忘记了自己是行动不便的人了。她的叙述中虽然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却让我能感受到她仍然惊魂未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重新回到屋子里,从手机上得知,这次地震的震中是缅甸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曼德勒距离中国边境城市瑞丽仅三百公里,而我所在的芒市距瑞丽也仅一百公里,难怪我这里震感如此强烈。看着新闻上不断更新的灾情,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同情。很多人不知道,缅甸这个国家各种武装势力盘根错节,经持续了几十年的战乱,已经导致普通百姓非常贫穷了,地震对他们无疑是雪上加霜的折磨。希望缅甸能没有受灾群众,也希望能有救援力量前去,尽快帮助他们渡过难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重新坐到电脑前,即把这个百年不遇的个人体验写出百字发到朋友圈。很快就收到了朋友亲戚的关心和问候,有人发微信,有人打电话。虽然大家天各一方,在祖国强盛和科技发达的今天,却能瞬间天涯咫尺,毫无时空距离的隔膜感。天南海北的牵挂,亲情友情的关心,让我非常感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朋友中有人还问我,其他人在地震时有没有眩晕感,其实这也正是我也想知道的问题。恰好此时,在外面打球的太太来电话报平安,叙述到地震时,也出现严重的眩晕感,并且说几个球友都有这种眩晕感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朋友圈这时也有一位邻居发出这样文字:“地震帮(把)地板振裂了[流泪],帮(把)我头也震晕了,我还以为我的(得)眩晕症了。但唯一开心是,当灾难来临时,我想了我没存款,根本不用担心人在天堂,钱还在银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位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证明年轻人也有眩晕的感觉。我自觉聪明的估计,这种眩晕感可能是地球磁场对人体的刺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前,我一直以为,地震时可以快速逃离高大建筑物。经过这次体验,才知道眩晕让你根本无力快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手机上,还看到有住在瑞丽某高层的业主发视频说,午睡中的她发现楼房晃动后,立即抱起孩子,一口气从14楼跑到1楼,发现附近已经有人受伤了。我最好的一个上海朋友阿林也在瑞丽,立即给朋友打去电话,知道瑞丽确实有人员受伤,不过朋友因为住在二楼,全家安然无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生长在平原地区,有生之年从来没有遇到过地震。但是早在小学二年级时,对地震就有了解。那是1963年的邢台地震,我是在少年儿童报上看到的。记得当时有同学以讹传讹地对我说:地震时会冒出高温的岩浆,把铁秤砣扔进去,也会立即化成水。因此,一直对地震心存恐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过印象最深刻的却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因为当年好多城市都搭建简易的防震棚。那年九月的时候,我在南京,所到之处,看到很多空地上都存在有那种称之为防震棚简易建筑物。由于当时政府对防震抗震宣传得深入人心,所以我们这一把年纪的人,多少都知道一点防震知识。记得那时流传最多的传说,是说大震之前有各种各样的所谓预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到预兆,我再啰唆几句。这次大震发生在28号,25号夜间零点左右,我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高频刺耳的尖叫声吵醒了。这种声音有点像高分贝的耳鸣声,持续只有几秒钟,却非常刺耳,还感觉大脑神经也非常不舒服。第二天,一墙之隔的邻居也说在那个时间段听到这种不舒服声音。接下来,26号夜间我又听到这种声音,时间是一过性的。27号,我没有听到,但是太太听到的。太太推测,那声音可能是谁家小孩子儿童玩具声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谁家小孩会在那个时间操作玩具?如果是玩具,之前和之后为什么都没有听到?我推测,这或许是地震前地壳板块挤压产生的声波或电磁波,人产生眩晕感也应该与此有关。若地震研究机构能对此展开深入研究,或许能为地震预警提供新的线索。希望我说的这个声音,能有专业研究人员看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震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之力,它让生命显得渺小而脆弱。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努力探寻规律,为生活在地震带上的人们争取更多的安全与希望。写下这些文字,既是对惊魂一刻的记录,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025年4月1日19:21:</p> <p class="ql-block">截至3月29日晚,官方数据揭示了这场浩劫的惨重代价:1644人死亡,3408人受伤,139人失踪。这次地震,因其断裂带几乎横贯缅甸全国,不但有人员伤亡,也摧毁了近千座寺庙佛塔。事实证明,这些建筑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对那些经常顶礼膜拜的人来说,你们还相信它能给你护佑吗?!</p> <p class="ql-block">这是路面塌陷的惨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