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穿越历史的镜头,品味成都武侯祠的圣韵。</p><p class="ql-block">春意盎然的四月二日,再次踏入成都红墙翠竹闲静怀抱中,这座承载着三国文化深厚底蕴的圣殿。它静静地屹立于繁华的蓉城一隅,以古朴的韵味和深邃的历史,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历史爱好者以及普通游客的目光。这,便是成都武侯祠,一个让人心生敬仰,又流连忘返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进入武侯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庄严古朴的大门,门楣上镌刻着“汉昭烈庙”四个大字,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跨过门槛,一条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旁古木参天,翠竹轻摇,仿佛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静谧世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火味,与偶尔传来的鸟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p><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深入,殿内的每一块碑刻、每一幅壁画,都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感受着那份跨越时空的壮志豪情。</p><p class="ql-block">立于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石刻碑前,细细品味诸葛亮回顾与刘备的知遇之恩,两表不仅是蜀汉政治军事的纲领性文献,更塑造了诸葛亮作为“千古贤相”的完整形象:既有治国理政的智慧,又有舍身报国的赤诚,其精神跨越时空,成为中华文化中忠贞与担当的永恒符号。又仿佛让人置身于武侯祠旁的锦江之畔,聆听江水滔滔,感受历史的厚重。武侯祠内,每一块碑刻、每一幅壁画都诉说着三国的故事。杜甫的“锦官城外柏森森”,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武侯祠的庄严与古朴。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p><p class="ql-block">祠内不乏对联佳作,如“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既是对诸葛亮的赞美,也是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p><p class="ql-block">在这片历史的土地上,我用镜头捕捉每一个唯美的瞬间。从红墙绿瓦到古树参天,从碑刻如林到小桥流水,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敬仰之情。武侯祠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建筑和景观,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