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4日早上5点准时出发。今天上午主要是游览亚(雅)拉国家公园(Yala National Park),下午游览世界文化遗产加勒老城及其城堡(Old Town of Galle and its Fortifications)。地图下方我用蓝色箭头标注。</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全部换乘越野车,约1小时车程,来到亚拉国家公园门口,排队的越野车已成长龙。亚拉国家公园位于该国东南部,距首都科伦坡约300公里。总面积达979平方公里,成立于1938年,是斯里兰卡第二大国家公园,仅次于维勒珀图国家公园。</p> <p class="ql-block"> 早上六点半左右买好票三辆车同时进园。亚拉国家公园是亚洲唯一的原始野生丛林公园,和肯尼亚国家公园一样可以体验丛林Safari(游猎),也是现在仅存的两座野生丛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 大门口还是用三种文字(僧伽罗语、泰米尔语和英语)标出园名。该公园横跨南方省和乌沃省,并直通印度洋海域。这里以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闻名于世,几乎可看到全斯里兰卡所有的野生动物,这里有哺乳动物三四十种,鸟类有215种之多,有6种为该国独有。</p> <p class="ql-block"> 天还不够亮,但我们越野车师傅的眼睛够亮的,指着树上说有只鹰,大家看了好一会儿才发现。😄</p> <p class="ql-block"> 树上有只孔雀,仿佛成为枯树的一枝了,很有艺术感。亚拉国家公园是鳄鱼、大象、鹿、熊、野生水牛、孔雀、野猪、和各种鸟类的天堂,还被公认是世界金钱豹密度最高的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 这是进园后看到最多的动物梅花鹿。整个公园实际上由五部分组成,目前只有两部分对公众开放。第一部分叫鲁胡纳国家公园(Ruhuna National Park),也称为西亚拉,是看花豹和大象的主要区域、游客最多的地方;第二部分叫库马纳国家公园(Kumana National Park),也称东亚拉,观鸟的主要区域。</p> <p class="ql-block"> 梅花鹿(Cervus nippon)雄性有角,通常分为3-4叉,雌性则无角。它耳大而直立,四肢纤细;皮毛呈红色,沿脊背两侧有多行不规则的白色斑点。</p> <p class="ql-block"> 河岸边,一只白头鹮鹳正在梳理羽毛。亚拉国家公园1900年就被认定为保护区,1938年与维拉帕图公园一起被认定为国家公园。</p> <p class="ql-block"> 白头鹮鹳对面就趴着这条鳄鱼。乘它撅屁股之时,抢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孔雀正在林中漫步。</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驾驶员师傅眼真的尖,这么小的鸟都能及时发现告诉我们。园内有215种鸟类,是斯里兰卡70个重点鸟类保护区中最著名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 公园内草木茂盛,树木郁郁葱葱,是动物尤其是斯里兰卡大象和水鸟的天然栖息地。公园具有多样性的生态环境,这里有潮湿季风林、干燥季风林、半落叶林和热带旱生林,此外还有草原、海滩、河流、湖泊、沼泽和荒地。</p> <p class="ql-block">前面的车在树边看到什么动物?</p> <p class="ql-block"> 是条蜥蜴,它的体色与树干颜色太相似了,它一动不动,真不容易发现。</p> <p class="ql-block"> 这条林间小道的尽头是条河。3~4月旱季快结束时是游览该园的最佳时间,因水位较低,很多动物都会出来喝水和觅食。开车的师傅们大概想带我们看看有没有大象在喝水吧!阿吉导游说今天能看到象就很好了。至于数量稀少的锡兰花豹和全世界总数不足千只的斯里兰卡懒熊是希望渺茫了。</p> <p class="ql-block"> 从林中小道返回途中,林子里有个黑影一闪而过,有人说是熊,仔细看还是一头野猪。😄</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车子陷入泥浆,另一辆车来帮助拖车,这就是几辆车同行的优势。(苹果姐姐摄)</p> <p class="ql-block"> 前一辆车的苹果姐姐包的严严实实,正用手机拍拖车的照片和视频。</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越野车开上了这条位于斯里兰卡南部省汉班托塔(Hambantota)地区、靠近亚拉公园附近的基林迪奥亚河(Kirindi Oya river)的河堤大坝。</p> <p class="ql-block"> 基林迪奥亚河被河堤拦腰截断,存储的水量仿佛象个水库。该河沿岸有热带原始丛林,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也因其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成为当地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是韦赫拉加拉大坝(Weheragala Dam),2010年建成的南部重要灌溉工程。该大坝因其对农业和野生动物(如亚拉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的贡献而被选用印在斯里兰卡5000卢比上。</p> <p class="ql-block"> 游览的越野车越来越多,在河堤上一字排开,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 又准备上车出发了。尽管今天看到的动物不多,但大家都兴致勃勃,充滿着热情和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 我们左拐沿基林迪奥亚河边走一段。韦赫拉加拉大坝这项南部灌溉工程,不仅为汉班托塔及周边干旱地区提供农业用水,还调节水流,改善亚拉国家公园周边湿地环境,起生态补水作用,也减少该河下游的洪水风险。</p> <p class="ql-block"> 再左拐进入与河堤平行、但在河堤下方的道路返回。河堤下方都是茂密的热带从林。</p> <p class="ql-block">又来到河边,树干上有只机警的鹰。</p> <p class="ql-block"> 河边动物踪迹全无,倒是基林迪奥亚河湛蓝的河水、水中成片光秃秃的树干、远处的山峦等,自然风光秀丽。</p> <p class="ql-block"> 师傅们好像有大象的信息了,快速返回。这是路边美丽优雅的孔雀。</p> <p class="ql-block"> 不愧是美丽的舞者,路边的孔雀终于展开它们令人屏息的美丽羽毛,让我们饱了一下眼福。</p> <p class="ql-block"> 返回途中还看到了这群野生水牛,与家养的似乎没大区别。😄(清逸摄)</p> <p class="ql-block"> 出了亚拉国家公园大门,领头车在公路上狂奔,我们车子也紧追不舍。</p> <p class="ql-block"> 驾驶员师傅们是互通消息的,他们早就知道这头野象的地点,故立刻追寻过来。看这头野象正不紧不慢的迎面而来。(小泥巴摄)</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车子都立刻停下来了。野象向前面一辆车走去。团友小果伸出头在拍照。(老袁摄)</p> <p class="ql-block"> 大象没理前面的车子,径直向我们这辆车走来。大象在路边会经常向人类讨食,但切记,我们不能向任何动物投食,这是公园的严令。曾经有人投食大象导致车辆侧翻的事情,因这毕竟是野象,发起怒来力量惊人。(老袁摄)</p> <p class="ql-block"> 野象来到车前,我坐第一排,正在录像,心里还是有点忐忑。(老袁摄)</p> <p class="ql-block"> 突然感到腿上沉甸甸的,原来大象的鼻子已从车栏伸进,直接从我腿上嗅过去。(老袁摄)</p> <p class="ql-block"> 吓得我赶忙起身逃避,相机都忘关了。左腿裤子上还留着大象的口水渍印。(老袁摄)</p> <p class="ql-block"> 大象将鼻子伸向老袁,在他腿上东嗅西闻的,老袁无处躲藏,干脆沉着应战,手机一直没忘拍照片。</p> <p class="ql-block"> 大象鼻子的嗅觉非常灵敏,在我们车子一、二排反复寻找。(老袁摄)</p> <p class="ql-block"> 虽然惊魂未定,但我还是拿起相机赶紧拍几张照片。看这野象的眼晴并没有恶意。😄</p> <p class="ql-block"> 大象在我们车惊扰数分钟后终于走了,我们有惊无险。这场近距离接触给我们的游猎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至今仍津津乐道。(老袁摄)</p> <p class="ql-block"> 将老袁拍的大象惊扰全过程的照片制成视频,当然我录的视频放在后面。</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又跟着领头车去下个景点。这条路两侧的树木枝繁叶茂,我们的车好象在树洞中穿行。</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提莎湖边,这里有一棵蝙蝠树,树枝上挂滿了蝙蝠,成百上千的蝙蝠栖息在这里,场面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 斯里兰卡许多地方都有这种吃水果的大蝙蝠。树稍枝头密密麻麻,看得人头皮发麻。</p> <p class="ql-block">河边草地上蜥蜴扭动着身躯在爬行。</p> <p class="ql-block"> 湖边地上的鸟、树干上的松鼠,随处可见的小动物,提示环境很生态。</p> <p class="ql-block"> 亚拉提莎湖(Yala Tissa Lake)位于亚拉国家公园附近,是一个相对小众但生态丰富的淡水湖。湖面宁静,周围被丛林和湿地环绕,自然风光秀丽。(老袁摄)</p> <p class="ql-block"> 这里通常与亚拉国家公园的游猎行程(Safari)结合游览,园内的野生动物如大象、鳄鱼、水鸟等也可在湖附近活动。上午的游猎活动到此就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 返回途中,路边绿草如茵、粗壮的大树呈伞形张开,景色原始且秀美。</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九点半就返回希尔顿酒店大堂了,据说酒店景色很美,不顾劳累,走前也得游览一番。</p> <p class="ql-block"> 大堂边宽敞的走廊内有两排休息椅,内侧是绳索吊椅,可以前后荡漾;外侧是茶吧似的小桌椅,气派而优雅。</p> <p class="ql-block"> 露天泳池设置在花草园林中,非常宽而长;四周绿树环绕,一侧有小凉亭和许多凉伞躺椅。一池碧水,处处彰显着豪华风范。不是时间仓促,真想下池畅游几圈。</p> <p class="ql-block"> 花园很大,散步都得大半小时左右。园内树木繁茂,造型别致,一片绿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这些客房的走廊前挂滿了牵牛花藤蔓,象外墙又覆盖了一层遮阳帘,住房内格外凉爽。</p> <p class="ql-block"> 住房楼间宽敞的绿色草坪,上有许多白鹭在觅食。靠外的门窗均有提示关窗关门,防止猴子入室。12点我们大堂集合,退住并到外面吃中饭。</p> <p class="ql-block"> 坐了2小时的大巴,我们来到了斯里兰卡最南端的加勒科格勒(Koggala)一带,在这我们看到了该国最具标志性的传统捕鱼方式之一、尤其在南部沿海地区较常见的高跷钓鱼(Stilt Fishing)。</p> <p class="ql-block"> 被誉为“印度洋泪滴”斯里兰卡最南端的加勒(Galle)、科格勒和韦利格默(Weligama)沿海地带,是印度洋沿岸温暖、宁静、惬意的美丽港湾。</p> <p class="ql-block"> 高跷渔夫(Stilt Fisherman)曾是斯里兰卡最穷的人,无船、无网、无筏、无以谋生,只能涉水在海边钓些小鱼。但浅海滩上成群结队的沙丁鱼很敏感,人一靠近,鱼很远就能感受到人的体温,而逃之夭夭。后来渔夫们在近海的沙滩上插根木桩,在木桩中段捆扎一个可坐人的三角支架,开启了低成本且高效的捕鱼方式。</p> <p class="ql-block"> 渔夫们小心翼翼地爬上木桩,坐在简陋的木架上,架开鱼竿,等鱼上钩,远远看去,好似一群脚踩高跷站立海水中的垂钓者。他们的目标就是大量游弋在浅海区的沙丁鱼。有时候运气好,每分钟都有鱼上钩,要知道他们的鱼竿可是没有鱼饵的,所以不得不称奇。</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500卢比就可参加高跷钓鱼,我们有五位团友先后参加了。自从2009年《孤独星球旅游者》手册的封面刊登了一张海边钓鱼者的照片,替代了以往斯里兰卡驯象人和采茶女的人文标识。高跷钓鱼这种当地传统的捕鱼方法被谑称为“世界上最牛钓鱼方式”,也成为来到加勒游客必看的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 团友小果端坐在木架上,海浪越过了她的双腿。这种世代相传的技巧,不仅要有良好的平衡能力,还要经受海风、日光等考验,同时还要密切注意汹涌海水中的猎物,的确不是简单的工作。也难怪成为了如今斯里兰卡的标志性画面之一。</p> <p class="ql-block"> 高跷钓鱼已成为斯里兰卡的“明信片”景观,吸引大量游客拍照。小泥巴坐在渔夫们中间,总觉得不像渔夫们那种独特的姿势。是小泥巴双腿下垂了,没有蹬在三角架下方。😄</p> <p class="ql-block"> 团友谢老弟有点像了,正往海中抛撒钓鱼线,体验着钓鱼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团友梅子好像在跳海上芭蕾。😄高跷钓鱼不仅是谋生手段,更体现了锡兰人的智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哲学。如今它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被保留,成为旅行者感受当地海洋文化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 苹果姐姐兴高采烈地钓上一条鱼🐠。原来是渔夫将钓上鱼的鱼杆送到美女姐姐手里,让她拍一张这种具有独特人文景观的美照。</p> <p class="ql-block"> 这位渔夫是个“高手”,纤细的鱼竿在他手里被摆弄得游刃有余,上下翻飞,一道道漂亮的曲线在空中划过。他时不时的提起鱼竿,没几分钟就钓上一条银色的咬了钩的沙丁鱼。据说,高手渔民在2小时内可钓到几十条沙丁鱼。(老袁摄)</p> <p class="ql-block"> 坐大巴不一会儿就来到加勒老城(Old Town of Galle),它位于斯里兰卡西南印度洋海滨上,距首都科伦坡南部约100公里处。加勒老城及其城堡(Old Town of Galle and its Fortifications)于198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导游阿吉带我们进入这斑驳城墙的城门口。</p> <p class="ql-block"> 这是导览图。加勒老城及其城堡建在岩石半岛上,除北部与陆地相连外,东、南、西三面临海,如同一只马蹄伸入印度洋中。这座占地36万平方米的老城古堡,见证了三个殖民帝国的更迭。1505年为葡萄牙人初建;1663年荷兰人精心打造加固;1873年英国人扩建改善,每块石头都烙上历史的印记。老城的街道采用了主干道和次要街道相交的网格状平面布局;外围城墙连有太阳堡、月亮堡和星星堡等12座堡垒,与城墙形成一个典型的军事防卫要塞。</p> <p class="ql-block"> 进入城门就来到这十字路口,这棵参天大树呈扇形伸展着,树下有成排红色的嘟嘟车。这座混血的加勒老城内,充分展现了17~19世纪期间的欧洲建筑与南亚传统建筑相互影响,形成独特的欧亚风格建筑,这样的建筑超过400多栋,<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栋房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转角都可能带给你惊喜。这些建筑也将古城</span>逐渐演变为艺术之都。</p> <p class="ql-block"> 加勒老城早已褪去防卫要塞的杀气,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充满活力与艺术的文化古城。街道旁随处可见改造成精品店、咖啡馆和民宿等老建筑,欧式的外表与南亚风情的内部装潢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没走多远就看到这座不起眼的白色建筑,实际上是世界排名前50的安缦加勒酒店(Aman Galles),这是安缦集团在加勒开设的一家奢华酒店。酒店提供豪华套房或别墅,部分房型可配备私人泳池、花园或海景露台。刚查过,4月份的价格每晚至少是1000美金起,还得提前预订。</p> <p class="ql-block"> 路边这位美女与男士正在聊天,看我想拍照,男士主动后仰,并露出典型的“锡兰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 男士干脆坐远了点,美女也站起来,将她的靓丽,大方地展现给我们。</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640年、重建于1755年的荷兰教会(Dutch Reformed Church),又称格罗特教堂(Groote Kerk),是最古老的基督教堂之一,至今仍在使用。白色外墙搭配三角形山墙,线条简洁,低调而庄严。这是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历史建筑之一,更是殖民历史的缩影,也为老城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色。</p> <p class="ql-block">这是1832年成立的加勒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加勒海洋考古博物馆(Galle Maritime Archaeology Museum)在荷兰教堂斜对面 ,这里原是18世纪建造的旧荷兰仓库。它是斯里兰卡唯一专注于海洋考古和航海历史的博物馆,展示了加勒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印度洋重要贸易港口的悠久历史,以及斯里兰卡沿海发现的沉船、贸易文物和海洋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历史建筑之一的全圣教会(All Saints' Church),是座历史悠久的基督教教堂。1868年由英国殖民者建立,为哥特式建筑风格,带有尖拱窗、高耸的尖顶和精致的石雕装饰。漫步其间,不仅欣赏欧式建筑艺术与古城风光的融合,更感受到殖民时期的历史与宗教文化。</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门口的标牌写着商业银行。</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古城的小巷间,常有一种置身于欧洲小镇的错觉,让人流连忘返。唯有炽热的阳光与热带雨林,在不断提醒着我们,此刻身处的是热带斯里兰卡的加勒老城。</p> <p class="ql-block"> 古城里弥漫着殖民时期的气息,尽管许多建筑已显沧桑,却依旧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风情的某个角落。在古城的街巷中穿梭,各种店铺琳琅满目。由于古城内禁止大型汽车通行,又加上行人稀少,恬静而祥和,别具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两位美女在咖啡店休息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 位于加勒市中心有个宽敞的法院广场,因古树后的白色建筑就是加勒南部省高等法院(Southern Province High Court Galle),故而称之。法院广场是个热门的婚纱摄影地点。每天上午,都能看到多对新人在此拍摄。他们的拍摄阵容颇为壮观:除了新人外,还有伴郎伴娘团和众多亲友。</p> <p class="ql-block"> 这座南部省高等法院的建筑也是欧亚风格,是英殖民时期产物。白色灰泥墙面搭配着深色木制门窗,正门设有立柱式拱廊,体现庄重的司法权威感。 入口处有块黑色的三种语言官方标牌。</p> <p class="ql-block"> 法院广场另一边就是这加勒海事博物馆。斑驳的杏黄色墙壁见证了岁月的沧桑,门洞的厚重与坚固仿佛诉说着往日的故事,门洞上方的皇室徽章浮雕彰显了曾经的辉煌与荣耀。这座曾作为荷兰殖民时期加勒城门的古老建筑,如今依然散发着历史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法院广场上这棵古老的榕树让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垂挂着数不清的几米长的气生根,是游人打卡拍照的好景色。</p> <p class="ql-block"> 领队小泥巴也抓住榕树气生根荡悠几下。作为领队,不仅关心全团每个人,自己也要会玩、能玩,才能嗨翻全团,引领全团的游兴!👍👍👍</p> <p class="ql-block">导游阿吉说这块城堡是最早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 左侧的很长的白色大楼是旧加勒法院(Old Galle Courthouse) ,建于英殖民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典型的欧亚建筑风格,白色外墙、长廊拱廊、高天花板,适应热带气候。(清逸摄)</p> <p class="ql-block"> 旧加勒法院大楼现已是各种各样商铺或文化场所。</p> <p class="ql-block"> 旧加勒法院大楼对面就是这座始建于1927年英殖民时期的警察署,它静静地伫立在城市的角落,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独特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海岸边蜿蜒城墙的东南角,这座巍然屹立的加勒地标--加勒灯塔(Galle Lighthouse)令人嘱目。这是斯里兰卡最古老的灯塔之一,初建于1848年,后因火灾损毁,1939年重建。圆柱形,高约26米,通身白色,至今仍为船只导航。</p> <p class="ql-block"> 加勒灯塔是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历史建筑之一,大家都在此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 加勒灯塔的下方,竟然有这么一片宁静而美丽的沙滩,当地人带着孩子在海边嬉戏。</p> <p class="ql-block"> 加勒这座古老而重要的要塞,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殖民者们为了守护这片土地,精心环岛修筑了城墙。这些古城墙厚实坚固,确实易守难攻。2004年大海啸,这些精心修筑的城墙长堤,成功地将印度洋汹涌澎湃的巨浪阻挡在外,保护了加勒古城。</p> <p class="ql-block"> 突出于加勒沿海堤墙外还有12座碉堡似的堡垒,从主入口开始向西走,依次为:太阳堡、月亮堡、星星堡、风神堡、克里芬伯格堡、海王星堡、贝壳堡、旗岩堡、乌得勒支岗堡、黎明堡、艾克斯鲁特堡、黑堡。</p> <p class="ql-block"> 这座可能是旗岩堡,上面密密麻麻站滿了人,都是观日落景色的。</p> <p class="ql-block">今天云层很厚,观赏日落无望了。</p> <p class="ql-block"> 城墙内这一门门火炮,依然坚强地伫立着,默默诉说着当年守护与抵抗的英勇故事。</p> <p class="ql-block"> 眺望远处承载着四百年历史的老城里,无论是欧式建筑与南亚风情的完美融合,还是古老与现代的和谐共存,加勒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们有机会停下来,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文化的碰撞,品味生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再看看“锡兰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 团友野山与新朋友们合影留念。右侧的海边建筑就是我们今晚住的加勒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 这座古堡是欧洲人在南亚及东南地区建筑防卫要塞的典型且完整的建筑。这些城墙依然屹立不倒,坚固如初,是一个关于时光、征服与重生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 加勒钟楼(Galle Clock Tower)位于加勒要塞(Galle Fort)的主入口附近,建于1883年,最初作为要塞的警戒塔,后成为加勒的地标性建筑。钟楼为方形塔楼,高约4层,顶部有一座四面钟,至今仍在运行,并且走时精准,令人叹为观止。钟楼所在的碉堡名为太阳堡(Sun Bastion),是12堡之一。 </p> <p class="ql-block"> 标志牌上写着月亮画廊(Moon Gallery),只看见一些艺术雕像伫立在古堡旁,没弄清这些雕像与城堡的关系了。</p> <p class="ql-block"> 礼兵降下太阳堡上的国旗返回了。我们今天的行程也结束了。加勒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魅力,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这个小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灿烂。</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六点左右入住加勒大酒店(五星级),这是酒店大堂。</p> <p class="ql-block">酒店就在海边。这是大堂外的泳池。</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椰树倒映在酒店双层泳池中。</p> <p class="ql-block"> 酒店只有50几个房间。富有创意的贴滿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瓷碗的墙壁。</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八点我们在此餐厅的内侧,吃正宗点菜的西餐,吃一盘,撤盘后,再上一盘,最后甜点。(野山摄)</p> <p class="ql-block"> 吃完晚餐,野山他们还去了加勒老城的酒吧,看这店够时髦和富丽堂皇。(野山摄)</p> <p class="ql-block">我录的孔雀开屏侧面视频</p> <p class="ql-block">清逸录的行驶在亚拉国家公园林间小道视频</p> <p class="ql-block">我录的韦赫拉加拉大坝与基林迪奥亚河及附近视频</p> <p class="ql-block">我录的野象惊扰我们车的部分视频</p> <p class="ql-block">小泥巴录的野象取下背部树枝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我录的高跷钓鱼视频</p> <p class="ql-block">我录的高跷钓鱼视频</p> <p class="ql-block">清逸录的导游阿吉给我们讲解加勒古城导览图视频</p> <p class="ql-block">清逸录的加勒老城衔景视频</p> <p class="ql-block">清逸录的海事博物馆外观视频</p> <p class="ql-block">清逸录的沿海城墙长堤视频</p> <p class="ql-block">清逸录的太阳堡及钟楼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