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游纪 -(2)丹吉尔(Tangier)

碧人

<p class="ql-block"><b>丹吉尔</b></p><p class="ql-block"><b></b>位于摩洛哥的西北部,扼守直布罗陀海峡南岸,距离北面的欧洲国家西班牙仅约20公里。这座摩洛哥的滨海城市,位于非洲和欧洲、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交汇处,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丹吉尔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由腓尼基人建造,</span>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比意大利罗马建城还早。它是地中海贸易的重要枢纽。历史上,它先后被罗马、葡萄牙、英国等统治,<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多个穆斯林国家之间易手,历经繁荣和战乱。</span>并经历过国际共管时期(1924年-1956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6年,摩洛哥获得独立,丹吉尔成为了摩洛哥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多元文化在此沉淀。这里既有迷宫般的阿拉伯老城,也有欧式风格的新城,终年气候温和,既是渡假胜地,也是艺术家的灵感天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称为“摩洛哥夏都",</span></p> <p class="ql-block">几个世纪以来,这座城市一直是欧洲通往非洲的门户。处处充满跨国、跨洲和跨文化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在摩洛哥的经济版图中,丹吉尔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仅次于卡萨布兰卡的第二大工业中心,不仅拥有强大的纺织和化工产业,还是航运和物流的关键节点。</p> <p class="ql-block">到达丹吉尔已是下午,天阴沉沉的,似乎又要下雨。</p> <p class="ql-block"><b>斯帕特尔海角(Cap Spartel)</b></p><p class="ql-block">斯帕特尔海角是非洲大陆的西北点,因其位于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交界处而出名,海角悬崖高处的黄色灯塔即为分界标志。</p><p class="ql-block">灯塔面对辽阔浩茫的海洋,塔身高耸,夜间塔顶灯光透亮,来往船只都要据此调整航向。海角沿途绿树林立,风光秀丽,导游介绍说,这一带是丹吉尔著名的富人居住区,包括沙特国王及西班牙国王在内的不少国际富豪都在这里建有别墅。</p> <p class="ql-block">几乎每个游客都以灯塔为背景拍照留念。 我们也来两张。</p> <p class="ql-block">全队也在这里留下了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左手大西洋,右手地中海。难怪丹吉尔被称为是世界的十字路口。</p> <p class="ql-block">展开双臂拥抱这大西洋和地中海吹来的清新海风。丹吉尔,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b>大力神岩洞(Cave of Hercules)</b></p><p class="ql-block">位于斯帕特尔海角南部沿岸,相传希腊神话传说里宙斯的儿子,大力神赫尔克里,为了得到赫斯佩里得斯花园内的金苹果,砍了守园的百头巨龙后,逃跑途中途经此处,因疲惫不堪地在此洞穴休息以躲避追兵,洞穴之名也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洞穴不大,因其千百年来海浪冲击岩石自然形成洞穴洞口,洞穴有两个洞口,一个通向大海,一个通向陆地。一个独特的自然奇观。</p> <p class="ql-block">洞穴入口。</p> <p class="ql-block">走进洞穴,昏暗的光线下,宛如闯进了一个秘宫,海风穿洞而过,凉嗖嗖,我赶快坚起衣领带上了帽子,风声呜呜咽咽,似在低吟着千百年的时光故事,阵阵海浪🌊撞及着洞口,发出震耳欲聋的涛声。</p> <p class="ql-block">抬眼,洞口天然形成的轮廓,衬着洞外湛蓝的大海及白色的浪花,好一幅漂亮的剪影图!</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如果从海上看,洞口形状就像一幅非洲地图的剪影。我把这个洞口的照片左右调换一下,这不就成了从海上看到的洞的影像吗?然后和非洲地图放在一块,别说还真像!难怪此洞穴也被称为“非洲洞”。</p> <p class="ql-block">这剪影像是一个男人半张着嘴,静静地坐着, 望着这奔腾的大海。按照传说中所说的那样,这就是大力神赫尔克里疲倦的坐在洞口岸边的礁石上休息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海浪如千军万马般奔腾而来,一次次地撞击着洞口的礁石,溅起高高的的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给你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撼,既让人敬畏,又令人心潮澎湃。每一朵浪花的翻涌,都像是大西洋在诉说着它的不羁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我看这洞壁像是几张人脸(有正面和侧面),你们能看出来吗?也不知是大自然的杰作,还是人为的。</p> <p class="ql-block">洞壁上这些弯弯眼晴形状的标记,据说是腓尼基人做的,但无法考证。</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导游带领我们走进一座坚固的<b>古城堡(Kasba)</b>,穿梭在老城里迷宫般的小巷中探寻着古老神秘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城墙上,当年守城的古炮还屹然立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斑驳的城门,写满了历史的沧伤。</p> <p class="ql-block">老城中当街小巷两边全是店铺,<span style="font-size:18px;">摊点和各种手工作坊。</span>一家挨一家,人流如潮,<span style="font-size:18px;">喧哗热闹,</span>满是人间烟火气。</p><p class="ql-block">老城里,房屋密集,式样千姿百态,街巷交错,简直如同进入迷宫一般,辨不清东南西北,生人来这里一定找不着出口入口。导游每一处转弯后都要清点人数,生怕有人走丢。还开玩笑的说,几年前曾经有个男性游客在小巷中与团队走散了。几个星期后找到他的时候,他已与当地人结婚了……尽管没人相信,还是引起大家哄笑一番。</p> <p class="ql-block">老城里小巷深深</p> <p class="ql-block">弯弯曲曲</p> <p class="ql-block">高高低低.</p> <p class="ql-block">背街小巷倒是整洁干净,</p> <p class="ql-block">许多小巷里,家家户户都在门旁摆放着绿植和鲜花。</p> <p class="ql-block">偷窥😜</p> <p class="ql-block"><b>博尔吉拉姆圣地</b>。</p><p class="ql-block">小巷中满是历史故事, 导游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各种传闻、故事,述说中参挟着许多阿拉伯语,我听的半懂不懂,加之我对摩洛哥的历史完全不了解,又忙着拍照,所以全没记下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西迪·艾哈迈德·布科贾</b><b>陵墓。</b></p><p class="ql-block">其建造时间是 1865 年。没有听清为什么丹吉尔人以西迪·布拉基亚·巴卡利而闻名,好像他是这座城市的守护神。而埋在这里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科贾,则是巴卡利家族的成员。</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摩洛哥典型的建筑,挺漂亮的,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老城里的小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不让进,门口拍张照,里面虽不大,但干净,整洁,漂亮!</p> <p class="ql-block">小巷里装饰着漂亮绘画的门楣,像是走进了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小巷里的民居,每家的门特别讲究,精雕细琢,每一个门都好像是一件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犹太人社区</p><p class="ql-block">摩洛哥人的房子没有阳台,甚至没有临街的窗户,但多有天井。而犹太人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筑则带有阳台。这倒是犹太人社区的一个标志。</span></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最早的旅馆。</p> <p class="ql-block"><b>丹吉尔美国公使馆(Tangier American Legation)</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隐藏在老城区的一条小巷中,一橦鹅黄色,内带天井的五层小楼,曾是美国驻丹吉尔的公使馆。</span></p><p class="ql-block">意外吗?1777年12月,美国建国一年后,苏丹默罕默德三世统治下的摩洛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其独立地位的国家。</p><p class="ql-block">其实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就与摩洛哥的关系就很好。美国船只那时已经可以自由前往摩洛哥港口并受到保护,以躲避来自海盗的侵袭。那之后的1786年,两国签署友好条约,关系愈加紧密。丹吉尔美国公使馆的这幢𡋾墅,就是摩洛哥1821年赠送给美国的产业,作为美国驻摩洛哥公使馆长达140年之久,是美国建国后第一处外交地产。见证了美国驻摩洛哥外交使团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1950年代,摩洛哥的政治中心集中到了首都拉巴特,丹吉尔的美国公使馆也不再作为外交官邸使用,逐渐遭到忽视并年久失修。1976年,前美国外交官们成立了非营利组织丹吉尔美国使馆博物馆协会,以修复和保存这座建筑。后来这里成为全名为 Tangier American Legation Institute for Moroccan Studies (TALIM)的文化中心、博物馆和研究中心、图书馆,展出两国历史文件、纪念品的同时,也专注于阿拉伯语言文化研究。</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美国公使馆被认为是美国与摩洛哥王国之间历史文化和外交关系的象征,也是美国与泛伊斯兰世界长期接触的象征。鉴于其历史和文化重要性,这一旧址于1981年被列入美国国家历史名胜名录,并于次年被指定为国家历史地标,是美国国务院在重要文化产业登记册中列出的39处产业之一。</p> <p class="ql-block">馆内天井,</p> <p class="ql-block">廻廊,</p> <p class="ql-block">露台。</p> <p class="ql-block">公使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这间屋子在二战时期曾作为情报室。因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保密至关重要,使得这间需要经过多个房间和门才能到达的密室非常适合这项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领事馆以“中途站”的身份运作,协调并向华盛顿特区和伦敦传输盟军间谍在卡萨布兰卡(“林肯”)、阿尔及尔(“扬基”)、奥兰(“富兰克林”)和突尼斯(“朝圣者”)收集的信息。OSS 使用这个密室来加密和解密其发送和接收的电报。屋子里敲击键盘的发报声。昼夜不停。当时的总领事 J. Rives Childs 的妻子乔治娜曾抱怨说半夜听到敲击声。</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在这曾经的公使馆里小坐一会,休息休息。</p> <p class="ql-block"><b>总督府</b>(现为卡斯巴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兵营</p> <p class="ql-block">古堡通往海边高地的出口。</p> <p class="ql-block">出口外绝佳海景!</p> <p class="ql-block">俯瞰着港口。</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码头。</p><p class="ql-block">丹吉尔港是天然的深水良港,是非洲大陆到达经济发达、市场庞大的欧洲和北美东海岸最近的港口。对来自大西洋航线和地中海航线的船只来说,丹吉尔港是重要的装卸和补给的港口。从数据来看,丹吉尔港85%的业务属于国际转运,15%的业务服务于本国的进出口。丹吉尔港直接或间接地摩洛哥提供了12万个以上的就业机会,并推动周边各行各业的发展。丹吉尔港的扩展和现代化,使其每年处理的标准集装箱超过700万个,货物总量达到1.2亿吨。丹吉尔港是整个非洲和地中海地区的最大港口。</p> <p class="ql-block">私人游船码头,这么多游艇,看来住在丹吉尔的有线人不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丹吉尔的<b>新城</b>多是欧式建筑,高楼大厦林立,街道宽阔笔直,豪华的宾馆和别致典雅的民宅格外引人注目。条条街道花木争艳,街心公园随处可见,整座城市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还设有北非大学。</p> <p class="ql-block">街道宽阔,干净整洁。</p> <p class="ql-block">别致典雅的公寓大楼。</p> <p class="ql-block">街边豪华宾馆。</p> <p class="ql-block">海边公园。</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𡋾墅。</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宽大舒适的现代化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大型的现代化购物中心</p> <p class="ql-block">购物中心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b>洲际酒店(Hotel Continental )</b></p><p class="ql-block">这个修建于山坡上,俯瞰着海港的酒店,是丹吉尔最早的酒店。看着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藏的布达拉宫有点相像。。</span></p><p class="ql-block">酒店建于 1870 年,它由丹吉尔的一个犹太老家族本·达汉 (Ben Dahans) 出资。从酒店泛黄的19 世纪的客人留言簿中可看到许多著名的住客,其中包括法国著名的画家艾德加·德加(Edgar Degas),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电影《遮蔽的天空》也曾在这里拍摄。</p> <p class="ql-block">传奇的古堡 ,丹吉尔的记忆。它让现在的人们回想起这座城市动荡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老城,狭窄的小巷,拥挤的人群,沉淀着丹吉尔的厚重历史。</p> <p class="ql-block">新城,宽阔的街道,高大漂亮的现代化建筑,展示着丹吉尔幸福的现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