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梅香》连载 第三章《城里逐梦年华》(二)梅香启新程

李儒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梅香启新程</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85年的春天,像是迫不及待地要向人们展示它的生机,脚步匆匆,比往昔来得更早一些。彼时,大街小巷还弥漫着春节尚未散尽的烟火气息,传统的新春佳节还未画上圆满句号,惊蛰节气便已悄然而至。 </p><p class="ql-block"> 随着惊蛰的到来,大地渐渐褪去冬日的萧瑟,焕发出勃勃生机。人们也在这大好春光里,遵循着“吃了元宵酒,工夫到了手”的古老俗语,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投身于各自的生活轨迹。而在这盎然的春意中,花梅正满心欢喜,奔赴她盼望已久的正式工作岗位,人生的新篇就此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  3月7日,农历正月十六的凌晨,天色尚暗,政陪着花梅走出光明山机关大院的大门,朝火车站走去。这段前往火车站的路,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期许,也夹杂着即将离别的愁绪,虽不过40分钟的路程,却显得格外漫长。</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政的话语如同春日里潺潺的溪流,源源不断。他的脸上始终挂着温暖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对妻子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驱散花梅心头的阴霾。可花梅却沉默寡言,大多数时候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轻轻点头。她的内心,被即将与家人分别的不舍、对新工作的忐忑不安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填满,犹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花梅的心中满是牵挂。大孩子才6岁,小孩子仅4岁,正是需要母亲悉心呵护的年纪。要离开他们,去远方工作,这让花梅的心像是被千万根针扎着,疼痛难忍。她不禁在心里反复思量,政一个大男人,平日里工作就忙得不可开交,如今独自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每一个细节都要操心,他真的能应付得来吗?孩子们又能否适应没有妈妈陪伴的日子?晚上睡觉都爱蹬被子,会不会着凉生病?要是想念妈妈了,哭闹起来,又该如何是好?这些问题,如同沉重的石头,压在花梅的心头,让她喘不过气来。</p> <p class="ql-block">  而对于即将从事的粮食职工这份工作,花梅的内心更多的是忐忑与不安。她出身农村,多年来一直操持家务,是个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如今已近三十岁,从未接触过粮食管理工作,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陌生的业务知识,她对自己充满了怀疑。她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担心同事们会对她这个新手另眼相看,担心领导会对她的表现不满意。这些担忧,如乌云般笼罩在她的心头,让她的心情愈发沉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政深知妻子的心思,他能真切地感受到花梅内心的纠结与挣扎。他明白,此刻孩子是花梅心中最柔软、最难以割舍的部分,提及孩子只会徒增她的痛苦与不舍。所以,政刻意避开这个话题,将重点放在工作上,努力为花梅加油鼓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工作上千万别担心,”政语重心长地说,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期待,“这世上没人天生就会做某件事,都是后天慢慢学来的。你就边干边学,我对你有十足的信心,凭你的聪慧和勤奋,肯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粮食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接着,政耐心地给花梅传授经验:“首先,你得自信,要打心底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别老自我怀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告诉自己,我可以的。其次,要自强,做人做事都得积极向上,从最细微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只要你肯努力、肯付出、肯坚持、肯吃苦,工作就一定会越干越好。还有,一定要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别不好意思,大家都是从新手过来的,多学多问,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后,得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每天开开心心、积极向上,别被家庭的琐事绊住手脚,别让这些分散你的精力,工作的时候就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政的话语,如同春日里的暖阳,丝丝缕缕地照进花梅的心田,让她原本慌乱的心,渐渐安定了些许。不知不觉间,两人已来到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没过多久,火车缓缓驶入站台,发出沉闷的轰鸣声。政帮花梅把行李搬上车,仔细地安顿好,确保一切妥当后,才下到车下,走到妻子的座位窗前。花梅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略带哽咽:“你辛苦些,一定要把两个孩子照顾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放心吧,”政坚定地回应,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担当,“我肯定会把他们照顾得好好的,你就安心工作,别操心家里。”</p><p class="ql-block"> “呜——”火车一声长鸣,缓缓启动,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花梅和政隔着车窗,挥手告别,“再见!”“保重!”简单的话语,饱含着无尽的牵挂与眷恋。望着火车渐行渐远,政的心猛地一沉,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感涌上心头。“半边户”的身份问题刚解决,如今又陷入双职工“两地分居”的境地,而且妻子这一去,跨地市工作,距离更远,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变得遥遥无期。家,这个曾经温暖而完整的港湾,此刻仿佛被幸福、高兴与生计这三把利刃硬生生地拆开,分散在不同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这一幕,这些对话,前几年不也发生过吗?只是对象换了。再来看看1979年那个春天发生的那段情景,何等的相似:</b></p><p class="ql-block"> 花梅,一边轻轻拍打着身边似睡似醒的小宝宝,一边看着政在屋内忙碌的身影,心情同样复杂得难以言表。她明白,男人志在四方,政渴望走出这小山村,走出这小家庭,去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抱负,去建设祖国大家庭,这是政的梦想,她必须坚定地支持政。可一想到往后独自面对的艰难日子,她的心里又忍不住泛起阵阵酸涩。</p><p class="ql-block"> 政抬起头,目光与花梅交汇,眼中满是担忧与眷恋:“我走了,你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忙地里的活,家里的事,能行吗?”花梅努力挤出一抹笑容,语气坚定地说:“政,你放心去,我能行。你要在外面好好工作,不要牵挂家里,我会把家打理好,把孩子带好的。”政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却最终只是点了点头。</p><p class="ql-block"> 这时,襁褓中的女儿像是感受到了离别的氛围,突然大声哭闹起来。政赶忙几步上前,轻轻将女儿抱在怀里,许是熟悉的怀抱给了她安全感,女儿瞬间就停止了哭泣,小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珠,小手紧紧地抓着政的衣角。看着这一幕,花梅的心里五味杂陈,既为父女间这份深厚的情感而感动,又为即将到来的分别而难过。</p><p class="ql-block"> 很快,大队的手扶拖拉机“突突突”地开到了家门口。政深深地看了花梅和女儿一眼,将行李放上拖拉机,而后又走到花梅身边,轻轻地又叮嘱了几句。花梅强忍着泪水:“好了,走吧!别操心家里。”政点了点头,转身登上拖拉机,随着那逐渐远去的轰鸣声,他的身影也慢慢消失在蜿蜒的山路上。花梅站在路口,久久没有离去,心中既为丈夫的前途感到高兴,又对未来独自支撑家庭的日子感到一丝担忧。]</p><p class="ql-block">(<b>这不是简单之复制,这是人生,是生活,是真情实感的流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安化县城,静静地依偎在著名的柘溪水库大坝下。从涟源前往安化,交通极为不便。若搭乘班车,需先辗转到梅城,再从梅城转车前往安化,可时间往往难以衔接,中间还得停留一天,实在麻烦。这次,政为花梅规划了一条路线:先从涟源坐火车到坪口,再赶早晨坪口至柘溪水库大坝的客轮,大约下午1点左右能抵达水库大坝,最后乘坐从大坝到县城的小火车,下午3点前便能到达县城。这条路线,政因为办理花梅户口的缘故,走过好几次,已然轻车熟路。只是这次,他无法陪伴妻子一同前往,只能将路线详细地告知她。</p> <p class="ql-block">  坐在火车上,花梅的心情如波涛汹涌的海面,久久无法平静。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被招工的那段经历。他们在涟源机关住的房子旁边,有个小便处,前面便是县政府的一栋老办公楼。当时,常委们开会都在这栋楼的会议室,散会后,不少人会来小便处方便。领导们路过时,总会不经意地往花梅家看上一眼,尤其是看到他们在阶基上做饭,便会好奇地瞧瞧伙食。说实话,那时他们的日子过得有些拮据,伙食确实不太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县委书记阳书记,早年在花梅和政所在的大队蹲点,对政印象颇深。有一次,阳书记亲切地询问政的家庭情况,政如实相告。当得知花梅没有工作,还是随家下放的知识青年时,阳书记便让政写份报告到单位,并亲自打招呼,称政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尽管困难,从不向组织伸手叫苦,要解决他的实际困难,在招工指标中安排花梅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同时,花梅的父亲那边也带来了好消息。父亲工作的地方,考虑到父亲一个外地人,在本地工作几十年,而且是高级教师,按照落实知识分子有关政策,决定招收其女儿为大集体职工,到粮食部门工作。这边领导为花梅考虑安排进某厂当工人,那边又有粮食部门的招工机会。政权衡之后,觉得去安化就业,虽然路途遥远,但工作岗位更好,日后再想办法调动。于是,花梅在安化办理招工手续,12月份收到了招工录用通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柘溪水库]</b></p> <p class="ql-block">  初春的凌晨,花梅站在轮船甲板上,微风轻柔地拂过面庞,带着丝丝凉意。从坪口坐轮船前往水库大坝,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两岸山峦形态各异,有的似骏马临江,身姿矫健,仿佛下一秒就要奔腾入水;有的如仙女下凡,衣袂飘飘,姿态婀娜,透着灵动与飘逸。百里水路,百里画廊,这里虽不是漓江,却有着胜过漓江的韵味。湖中有山,山中有湖,山水相依,水碧天蓝,构成了一幅壮丽的景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轮船缓缓前行,花梅尽情饱览着湖光山色,感受着和风丽日的轻抚。花梅望着这美丽的景色,这醉人的绿水,心中涌起一股热流,心情不再沉闷,伸开双臂,真想大喊一声:“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和花梅一同招工的姐妹们]</b></p> <p class="ql-block">  花梅来到安化县城,走进粮食局。当她在新招职员报到登记表上郑重签下“周花梅”三个字时,激动、自豪与喜悦的心情如决堤的洪水,汹涌澎湃。她就像历经寒冬雪霜的梅花,在春日暖阳下傲然盛开。过往的艰难困苦,此刻都化作了她生命中的宝贵财富,她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美好前途,未来的生活,满是希望与可能。</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花梅招工去报到之前的全家照]</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李儒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4月2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草于娄底众一桂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