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弥勒“缘”

红萝卜

佛教中有一尊弥勒佛,挺着个大肚子,笑口常开。记得小时候进寺院,常半闭眼走过四大金刚塑像,到弥勒佛前才舒口气睁眼一笑,因它像极了慈祥的老爷爷。 <p class="ql-block">云南弥勒市之所以叫弥勒,与弥勒佛关系并不大。据历史记载,西汉时弥勒境东北部为同并县地,西南部为律高县地,分属牂牁(zāng kē)郡(广西)和益州郡(云南)。唐宋时期,这里的少数民族有十八村寨,其中有一“弥勒部落”,恰与当时佛教传入并兴盛相关,政府遂将地名定为弥勒,元朝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设弥勒州,成为中国唯一以佛命名的地名。</p> 如今,50多万人口的弥勒市在县级市中属于中等规模,既有城市的高楼大厦,也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宜甜宜咸,生活节奏不快不慢,是个很适合休闲旅居的地方。加上冬季不寒冷,所以全国各地(主要是长江以北地区)来此过冬的旅居者相当多。然而今年老天爷不太友好,腊月廿八突然来了场雪,虽不大但气温低于10摄氏度,颇有些下马威的味道。 2024年底至2025年2月,我在云南弥勒市旅居过冬2个多月,从开始的陌生到熟悉到喜欢,不仅因它冬季气候温暖如春,还有它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当地独特的风俗民情。 弥勒周围丘陵、山陵众多,有不少温泉。城西南的湖泉生态园是一处湖面面积约1700亩的开放式的4 A景区。这里有绵长的步行栈道,有酒店和温泉浴场,可以休闲、娱乐。湖中有天鹅、白鹭、野鸭,颇有趣味。每当傍晚,在夕阳下散步或在沿湖草坪上晒晒太阳十分惬意、舒适。 一只白鹭从湖面上飞过 沿湖的步行栈道 人们在草坪上休息 弥勒老城有个文昌街区,文昌宫是个比较突显的建筑,坐北朝南,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最初作为弥勒州学府使用。现存的文昌宫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原址重建,占地214平方米,是一座三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通面阔17.4米,通进深12.3米,建在1.9米高的台基上,正中有垂带式踏跺七级,殿前有80多平方米的天子台。整个建筑造型宏大,气宇轩昂,雕镂精湛,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走近这座古老的建筑,便能感受到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文化气息。 文昌宫 文昌宫东南方的建国楼,亦始建于明朝,现存建筑为民国时期重建,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从建国楼前的影壁开始...... 这里还有座现代化建筑——弥勒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之中陈列的非遗项目还不少,其中国家级非遗文化有阿细跳月(彝族三弦舞)和阿细先基,还有省级、市级的。通过介绍和实物展示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灿烂的民族特性。 阿细跳月的详细介绍 彝族三弦琴 弹琴的手(馆内翻拍) <p class="ql-block">弥勒庆来公园内有许多舞蹈爱好者常跳“阿细跳月”,正月初四全部穿上民族服装,男女老少同舞,场面欢快,气氛热烈。</p> 阿细先基的详细介绍 阿细祭火的详细介绍 阿细祭火“跳火"(馆内翻拍) 阿细祭火的场景模型 彝族刺绣 彝族服装上的刺绣 帽子上的刺绣 龙和凤 香包、香囊和各种小挂件 <p class="ql-block">缠丝镶嵌画</p> 拓下每一枚印章留作记念 非遗中心的手创区 织布 <p class="ql-block">各种手工艺品</p> 弥勒的大街小巷、农贸市场是我们在旅居时几乎每天都要光顾的地方,米线、米粉、饵丝就不说了,可以按饮食喜好自由发挥。 <p class="ql-block">弥勒有名的文芳卤鸡,用多达20多种的卤料熬制而成。不同于符离集烧鸡的酥香,以肉质紧密、味道鲜美见长。</p> <p class="ql-block">水果摊上看到这种鸡蛋果,金黄色的外表很漂亮,自带一股清香。</p> <p class="ql-block">切开后有点像木瓜,分泌出乳白色粘液,涩涩的,不能吃。或许当地人有特殊的吃法吧。</p> <p class="ql-block">当地的石屏豆腐可称美味之极,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石膏卤水点豆腐工艺,采用古城里方圆0.75平方千米内的天然地下水做凝固剂,水脉分甜水、酸水两种,“甜水泡豆、酸水点浆”,制作出的豆腐鲜嫩爽滑、营养丰富,尤其包浆豆腐,可以炖肉、熬鱼汤,也能烤豆腐蘸上佐料,吃法多样,真的比肉还好吃。</p> 各种豆腐按袋卖 弥勒羊肉馆也很多 ,冬天吃上一锅羊肉汤,浑身暖呼呼的,加上特有的韭菜、香菜、薄荷等各种调料,堪称“挡不住的诱惑”。 熟羊肉200元/公斤,其它小吃价格亲民。 <p class="ql-block">弥勒的阿细人非常热情好客,可惜年龄大的老人说的本地话实在难为我了,连手势带比划都很难理解;年青人或外出见过世面的则完全可以用普通话交流。</p><p class="ql-block">本篇最后放几张人物照,作为弥勒之行的结束。</p> 街头手艺人的作品 除了常见的蜻蜓、蚂蚱,还多了鲜花和蝴蝶 <p class="ql-block">说话听不懂的老妇人</p> 干活的农妇 撒尼姑娘 阿细姑娘 小媳妇 作者在太平湖油菜花海 写于20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