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节</p><p class="ql-block">江雨兴</p><p class="ql-block">“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没错,这正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中国人一年中最最在乎的节日。</p><p class="ql-block">在这个节日,学校放假、工厂停工、商店早早关上了门,大家都回家过年了。在除夕这天,我们回到老家,老家的习俗是蒸包子、贴春联、上坟祭祖、放鞭炮。</p><p class="ql-block">爸爸开车带我们来到乡下,来到了祖先长眠的地方。妈妈叫我拿一对蜡,三支香,一卷鞭炮,一些500亿的假钱纸。我们在墓碑前为他们进献物品。最后妈妈让我给祖先磕头,表达对他们的尊敬与思念。</p><p class="ql-block">回家后已经是晚上7点了,这时候奶奶已经准备好一大桌香喷喷的年夜饭。于是我们一大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正吃一半呢?外面响起了鞭炮声。我内心激动极了,飞速吃完了饭和爸爸一起下楼,开启了放鞭炮时光。我们买了各种各样的炮有擦炮、有飞天鼠、还有水母,但里面最厉害的是加特林,其中我喜欢的是飞天鼠。我们来到一条小河边,我拿出一只飞天鼠插在土里,点上了引线。1~2秒后,只听咻的一声,飞天鼠飞上天空。又过了几秒,它在空中爆炸了,有点像电视里导弹爆炸的情景,刺激极了!它还有另一种玩法,就是把它平放起来,点上它就可以冲到水里,在水里爆炸。水面上还会冒出一段水柱,后面就是一缕白烟上来,我们放了好久,把炮终于放完了。</p><p class="ql-block">过春节太开心了!不仅可以贴春联,还可以放炮。下一次我还要回老家过年。</p> <p class="ql-block">难忘的端午节</p><p class="ql-block">陈思源 </p><p class="ql-block">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每当这句诗在我耳边响起,我就会想起那个充满欢乐与美味的端午节。</p><p class="ql-block"> 去年端午节,我在公园里参与了包粽子活动,亲手包了几个不同口味的粽子,有豆沙馅的,有红枣馅的,还有肉馅的。看着那一个个用绿油油的粽叶包裹着、饱满大个的粽子,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心里想着:“今晚终于能大饱口福啦!”我开始憧憬起晚上那顿美味的晚餐。</p><p class="ql-block"> 果然,晚上妈妈精心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她把我包的粽子煮好,还搭配了许多可口的菜肴,买了好喝的果汁。我倒了一杯果汁,开启了这场美食盛宴。咬一口豆沙粽子,首先尝到的是软糯的糯米,接着是香甜、细腻、丝毫不腻的豆沙,那滋味真是美妙极了!</p><p class="ql-block"> 更惊喜的是,第二天去学校,早上肚子饿得咕咕叫,我还担心中午的饭不合口味,没想到学校也安排吃粽子,我开心极了。老师让我们随机拿,拿到什么口味就吃什么口味。我拿到了三个粽子,第一个是肉馅的,后面两个是豆沙馅的,都非常好吃。</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的粽子,无论是家里的,还是学校的,都承载着满满的幸福与快乐。这个端午节,因为这些美味的粽子,变得格外难忘,也让我对这一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眷恋。我盼着下一个端午节,带着对传统节日的热忱,再次沉浸在那粽叶飘香、幸福满溢的美好氛围中。</p> <p class="ql-block"> 老家过春节</p><p class="ql-block"> 邹欣玏</p><p class="ql-block">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首诗描写的不正是春节吗?那么我今天就来告诉你们我老家是怎么过春节的。</p><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的早晨,我早早的起床。吃完早饭,来到我的房间,穿上了一件喜庆的红色大衣。我坐上车子,准备去老家。在途中,我买了许多烟花。到了老家,我给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新年快乐!爷爷奶奶给了我两个大大的红包。爸爸把车上的礼品搬到小推车上面,我也坐在上面,我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和爸爸讲着春节的来历。路上响彻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把礼品和祝福送到了亲友家中。到了中午我们坐在一起吃饭。饭菜可丰盛了:有泛着油光的鸡汤;有香喷喷的里脊肉;有凉拌牛肉;鸽子肉等美味的食物,我们吃的可开心了。</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聚在一起吃晚饭。吃完饭,我马上就迫不及待跑出去放烟花。大人们此时边唱歌边吃着瓜子花生。我小心的用打火机点燃了引线,“啪”的一声,烟花飞向天空,向四面八方绽开,我时不时回去拿几颗糖,年糕做出来了,年糕甜甜的美味极了!</p><p class="ql-block"> 春节的习俗还有拜年、放鞭炮和吃年糕。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着年年高升的意思,吃年糕象征着新的一年工作和生活会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春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历史。传说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害怕红色、声音大、闪闪发光的东西。古人们就穿上红色的衣裳,放爆竹。你们知道吗?红包也有来历。红包也叫做压岁钱,据说以前年也要吃小孩,大人们把闪闪发光的铜钱压在小朋友的枕头下面。</p><p class="ql-block"> 我最喜欢过春节了,那一天能和远方的亲人团聚,还可以放烟花。祝所有的家庭都能圆满。你们喜欢过春节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中秋节</p><p class="ql-block"> 田泽奕</p><p class="ql-block">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传统节日,那当然就是中秋节啦!</p><p class="ql-block">翻开中秋节这本书,满眼都是快乐与喜庆。商店里全是卖月饼的,有的上面有嫦娥,有的上面有玉兔,还有的上面有全家团圆的图案。</p><p class="ql-block">每年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坐在老家后院,边吃月饼边赏月,月亮圆圆的,好像洁白的玉盘。我彷佛看到了玉兔和嫦娥那孤独的样子。我想:我和我远方的亲戚都在赏月,我们的目光会在月亮上相遇吗?我刚缓过神来,就嚼到了我们家用桂花做的桂花糕,热乎乎,桂花的香气扑鼻而来,真是幸福的味道。皎洁如水的月光洒落下来,桂花树的影子倒映在地上,微风吹过桂花树,发出沙沙的声音,树枝随风摆动,它的影子也随着枝干跳舞,随风而来的还有沁人心脾的桂花香,那香味是那么醉人!</p><p class="ql-block">我轻轻捡起一片落在地上的树叶,树叶已经失去了绿色,我一撕,发出了催蹦蹦的响声,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p><p class="ql-block">在这中秋之夜,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圆桌前。桌上菜肴丰盛,腾腾热气模糊了双眼,却让亲情愈发清晰。酒足饭饱后,一盘桂花糕端上桌,金黄的色泽,小巧的形状,散发着诱人的甜香。每人拿起一块放入口中,甜糯的滋味不仅在舌尖散开,更在心底晕开幸福滋味!</p><p class="ql-block">合上中秋节这本书,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我盼着下一个中秋节快快到来,还可以和家人们一起吃团圆饭、赏月……我要让快乐藏在心里,让它们陪伴我一起长大!</p> <p class="ql-block"> 春节</p><p class="ql-block">罗茜</p><p class="ql-block">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当读到这句诗时,我就想起热闹的春节。这个传承千年的节日,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团圆时刻,也是我最期待的快乐时光。</p><p class="ql-block"> 春节的由来是什么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头怪兽,名叫“年。”它会在过年时节吃掉小孩子,人们为了驱赶“年,”发现了它的弱点,就是害怕爆竹声,不喜欢红色,于是,家家户户就会在春节时放炮竹、挂桃符,延伸在现在就变成了放鞭炮、挂灯笼、贴对联。</p><p class="ql-block"> 春节那一天,我跟着外公去集市上请年画,青石板路上挤满摊位,卖窗花的老人用剪刀在红纸上游走,眨眼间就变出了一个会笑的胖娃娃。外公挑了一张“神茶郁垒,”说这是最古早的门神,比你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厉害多了。回家的路上,我们踩着糖瓜小贩吆喝的尾音,空气里粘着麦芽糖的甜香。</p><p class="ql-block"> 春节时还要吃很多美味的美食。比如饺子,大家会在饺子里面包上硬币、糖果或红枣,吃到的人寓意新年“财运享通,”“甜甜蜜蜜。”还有小朋友们爱吃的糖瓜,寓意是黏住灶王爷的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年夜饭上必有的美食,那就是鱼了,吃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吃鱼也是有讲究的,除夕吃鱼要留头尾,象征着“有头有尾。”春节美食不仅是味觉享受,更是中华文化的符号。从北方的饺子到南方的年糕,从食桌上的鱼到零食里的糖果,每一口都嚼得出千年的祝福。这些味道,正是我们记忆里最浓的年味 。</p><p class="ql-block"> 当零点钟声敲响,整个城市都淹没在红色的海洋里。这些鲜艳的颜色,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密码,破解开来只有两个字:回家。</p> <p class="ql-block">传统节日——重阳节</p><p class="ql-block"> ---徐孝婧涵</p><p class="ql-block">在农历的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干很多关于重阳节习俗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在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等习俗。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重阳糕于“重阳”“高”的谐音,藏着年年高升的美好寓意。在这一天,还有登高的活动,我跟着家人一起去山上。山间秋风轻拂,我像一只活泼的小猴子,蹦跳着跑在前面。很快,我们登上了山顶。那时,已经快12点了,我和弟弟一起分享香甜的重阳糕,大人们轻品菊花酒。下午,我们手持茱萸,边走边欣赏形状各异的菊花。我脱口而出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的话音刚落,妈妈就笑着问我还知道哪些关于重阳节的古诗?我积极道还有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旧菊花。”下山后,我们坐着车,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p><p class="ql-block">重阳节,还有孝敬长辈的传统。我手端菊花茶,轻轻放到爷爷婆婆的手中。对他们说:“婆婆爷爷您们辛苦了。”我还给他们端水、捶背和洗脚,我还会主动做家务,想让他们更轻松一些。其实早在千百年前,华夏人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描述,那就是对父母辛劳的深切咏叹。</p><p class="ql-block"> 重阳节,既有传统习俗的趣味,更藏着温暖的亲情,真是个令人难忘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 春节</p><p class="ql-block">李郑勋</p><p class="ql-block">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这首诗描写我国传统节日—春节,而除夕这一天是一年中最具仪式感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除夕的早上,一阵“噼里啪啦”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原来,今天是除夕,我爬起来,喊了一声:“过年啦!”我飞速地穿好衣服吃饭早饭,然后和家人去祭祖,我跟家人在祠堂里磕头作揖,希望菩萨保佑我们来年事事顺意。</p><p class="ql-block"> 祭完祖后,我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放鞭炮,哥哥拿着打火机,点燃了“仙女”棒,“仙女”棒发出了悦耳的声音,还闪着晶晶亮亮的火光,真好看!</p><p class="ql-block"> 玩了一会,听见妈妈叫我们吃午饭了。我们家的除夕饭可真丰盛。看见桌上有鱼、有虾、有鸡肉……还有每年必不可少的腊肉和香肠。大家开心地吃着午饭,其乐融融。午饭后,爷爷、婆婆、妈妈、爸爸,都给我发了压岁钱,太幸福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下午,大人们有的在打纸牌,有的在打麻将,有的在聊天……我们小孩子就一起玩游戏、吃零食、看动画片……过了不一会,只听见爷爷在叫我。原来,他和爸爸在挂灯笼、贴春联,让我帮忙递一下胶布给他们。看着房檐下红彤彤的灯笼,大门两旁喜庆的春联,就觉得特有仪式感,春节独有的仪式感。</p><p class="ql-block"> 到了晚上,每家人都聚在自家的桌前,吃年夜饭。我们家吃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爷爷多年的习惯,还喝着小酒吃着肉,他说会越来越有。</p><p class="ql-block"> 美好的春节,我们一家人在这烟花喧闹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p><p class="ql-block"> 李郑勋</p> <p class="ql-block">过端午,品棕香</p><p class="ql-block">黄裕涵</p><p class="ql-block">“来时三月香犹在,到日端阳节又临,珍重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端午节又是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五月初五,那端午的开心,藏在那里呢?</p><p class="ql-block">藏在那深刻的由来里面。据说,屈原跳下汨罗江后,人们十分衰痛,都到汨罗江去打捞屈原,人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人还往里面扔饭团和鸡蛋等食物,说是让小鱼小虾吃饱后就不会在吃屈大夫的身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说是要把凶猛的蛟龙和水里的动物弄晕。</p><p class="ql-block">藏在各种各样的习俗中,端午节还有许许多多的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喝雄黄酒、挂香袋和插艾草等习俗都是祛毒消灾用的,效果很好用。</p><p class="ql-block">藏在包粽子的美食和方法里。包粽子的方法第一步:选两三片棕叶,把这些粽叶错开折叠。第二步:把粽叶错开折叠后成漏斗形状。第三步:在这个漏斗中先放一小半糯米,再放一些红豆泥在再上面放上一些糯米。第四步:在把多余的粽叶盖在上面。第五步:缠上一层</p><p class="ql-block">又细又长的小绳子。这样一个小小的尖尖的棕子就大功告成了,按照这样一个一个的做下去,住锅里一放,一会就熟了,包开棕叶,吃一口,又糯又好吃,别提有多高兴了。</p><p class="ql-block">藏在小香袋里面,小香袋用的是一些艾草粉和美丽的花布做成的。</p><p class="ql-block">藏在一天的开心中,那天我十分高兴,吃了粽子也包了粽子,心中是暖暖的心。</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节日 </p><p class="ql-block">夏煜萱 </p><p class="ql-block"> “岁节村厨春磨忙,黍糖蒸釜划成方。儿童袖手看风雪,并坐煨尝满灶香。”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景澜写得一首诗《年糕》,年糕也是春节的主要习俗之一,还有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拜年等习俗。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春节来历的故事吧!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叫作“年”的怪兽,每到大年三十就会出来。但是这个叫作“年”的怪兽最怕红色和声音大的东西,所以就有了放鞭炮的习俗。同时你们知道吗?年糕有一个谐音“年高”,寓意年年高升。中秋节是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春节当然是吃年糕啦! 我每年春节都是在老家过的,在老家过春节当然少不了烟花啦!我比较喜欢玩小甩炮和仙女棒那些火比较小、声音不大的鞭炮,而那些男孩子要么就是玩雷公炮,要么就是玩儿其他声音很大的炮,这些炮感觉都很危险,我都不敢玩。我的哥哥上次去别人鸭圈,把雷公炮丢进了人家鸭子喝水的盆子,把那个盆子给炸了,还好那个鸭圈已经没有用了,不然他可就完蛋啦!晚上我们全家人会坐在沙发上,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春节那天,连中央14台少儿频道都是春节联欢晚会,只不过是一些小朋友在唱歌,晚上我必须得睡觉,到了凌晨时,我哥哥他们在外面放烟花,外面全是烟花的声音。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就是春节了,我们过年不会弄年糕吃,但是我们年夜饭做得很丰盛。虽然我们家春节没有过得特别特别隆重,但是我们每年春节家人都会团聚在一起,这不是已经比许多家庭过得更好吗?所以我每年春节都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春节</p><p class="ql-block">孙鹤轩</p><p class="ql-block"> 翻开春节这本书,满眼都是热闹与温馨。商店里人头攒动,大家争相在挑选爆竹,而在夜晚,大家一起团聚吃年夜饭,将美好与温馨窗与屋内。还有的点燃了烟花,欣赏那绽放于天际的烟火,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有一个传说,每到春节这一天就会有一只被称为“年”的怪物来捣乱。他全身呈黑红色,有着吓人的面孔,一双眼睛凶神恶煞。像刀剑一样锐利的角也让人十分害怕。这天,“年”十分饥饿,不管三七二十一,甩开腮帮子,一口气直接吃掉了村子的一大半的人。剩下的人四处逃窜,他们逃到山林里。山林里十分幽静,皎洁的月光从树梢间穿过,照在柔软的土地上。这时,一阵大风吹过来,带来了一丝凉意。人们立刻被冷得直发抖。同时,他们也发现山林里长着许许多多的翠绿翠绿的竹子。人们立刻拿出斧头,把竹子砍了下来。他们将竹子点燃。竹子立刻燃烧起来,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响声。</p><p class="ql-block"> 春节不仅有放爆竹的习俗,还有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祀。春节这一天,家家户户们都贴上了春联。一大早,我就从梦中醒来,跑到厨房。厨房里,妈妈、爸爸、奶奶、爷爷都在手忙脚乱的包饺子呢!我也拿起一张饺子皮包了起来。我把馅料放到饺子皮的中间,接着把饺子皮对折、按紧,把馅料包住,最后在封口处按出几个花纹。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大功告成了。我把饺子放进锅里,一个个饺子像一个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小胖娃娃,十分饱满,看上去美味极了。不一会儿,一个个胖娃娃就浮到了水面上,我拿起漏勺把饺子舀了出来,我用筷子夹起个饺子,咬了一口,汤汁立刻从饺子溢了出来,在嘴里翻滚,这味道令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到了晚上,我跑到屋外,放起了爆竹。有“大鲨鱼”,有“窜天猴”,有“大红鹰”。我拿着“大鲨鱼”往地面上一甩,啪的一下便炸开了。我又拿起一根“窜天猴”,用打火机点燃,“嗖”的一声,便飞向了夜空。我拿起一盒“大红鹰”,拿出一根擦炮,在纸上一擦,就冒出了火花。我立刻将擦炮推丢得远远的,“啪”的一声巨响,它爆炸开来。</p><p class="ql-block"> 放完了爆竹,我回到屋内和家人们一起吃年夜饭。桌上的饭菜可真多,有美味的红烧肉,有热腾腾的饺子,还有可口的清蒸鱼。家人们正在谈论旧一年美好的事情,看着爸爸、妈妈和蔼可亲的脸,不禁想起他们这些年对我的爱。</p><p class="ql-block"> 合上春节这本书,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我盼着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还可以和家人团聚、看烟花,再吃美味可口的饺子。我要把这份快乐藏在心里,让它们陪着我一起长大!</p> <p class="ql-block"> 开开心心过春节 </p><p class="ql-block">尹梓力</p><p class="ql-block">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当这个诗句在我耳边响起,春节就悄悄来临了。春节是我们中国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春节前,大街小巷就像变魔术一样,处处张灯结彩。超市里,大家都忙着挑选年货,货架上有红彤彤的春联、有喜庆的灯笼、有精致的窗花,还有各式各样的糖果零食,让人目不暇接。回到家里,哥哥贴春联,红色的春联上写满了吉祥的话语。妈妈打扫房间,爸爸打扫院子,忙得不亦乐乎。而我也没闲着,帮着爸爸挂灯笼,别提有多喜庆了。</p><p class="ql-block"> 除夕夜,奶奶和爸爸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热热闹闹地吃完年夜饭,奶奶就开始准备包饺子的材料,我也赶快走过来帮忙,我先拿着一张饺子皮,平铺在手掌心,再用勺子舀一勺馅儿,放在饺子皮中央。接着,将饺子皮对折,把馅儿包在里面,但要注意馅儿不能放得太多,否则会漏出来。</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时,窗外的烟花迫不及待地展示着自己的绚丽多彩,鞭炮也赶来凑热闹。我提议:“我们在饺子里包个“幸运硬币”吧!谁吃到了这个幸运饺子,新的一就会有好运呦!”奶奶立即洗了一枚硬币包在了饺子里。</p><p class="ql-block"> 终于,饺子煮好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像一个个小元宝被端上了桌。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吹了吹,咬了一口,却没有吃到硬币,我有点失望。但又满怀期待地夹起了第二个,第三个……终于,我咬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我兴奋地大叫:“我吃到幸运饺子了!”全家人都笑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春节就像一场盛大的仪式,它让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欢乐时光,我真期待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p> <p class="ql-block">欢乐春节</p><p class="ql-block">三年级一班 霍玥岐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隆重的节日,承载着无尽的欢乐与温馨。在我记忆里,春节 总是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春节前的日子,家里忙碌而热闹。爸爸妈妈会带我和姐姐一起去超市采购年货。走近超市,眼前是一片红色的海洋,琳琅满目的商品几乎都包裹着红色的外衣,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恭喜发财”的歌曲不绝于耳,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我们精心挑选着糖果、瓜子、坚果,还有各种各样的新鲜食材,准备迎接亲朋好友的到来。我最期待的还是挑新选衣服,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感觉整个人都焕然一新 。</p><p class="ql-block">大年三十那天,一大清早,妈妈就开始忙着贴春联。我在一旁帮忙递胶水、拿春联,看着那一幅幅红彤彤的春联贴上大门,喜庆的氛围瞬间弥漫开来。爸爸则在厨房大显身手,准备丰富的年夜饭。厨房里热气腾腾,香味四溢,一道道美食出锅,有富意着年年有余的红烧鱼、象征团圆的饺子,色泽诱人的糖酷排骨……每一道菜都寓意着美好的向往。</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我们一家人围在餐桌旁,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大家有说有笑,快乐地分享着前一年的点点滴滴。又到了一年一度收红包环节啦,长辈们把红包送给我和姐姐,祝愿我门学习进步,健康成长!我小心翼翼地接过红包,心里满是欢喜,说着祝福的话语。</p><p class="ql-block">吃完年俊饭,就可以放烟花啦!我和小伙伴们兴奋地跑到院子里,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烟花。“嗖”的一声,一支烟花冲向夜空瞬间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花朵,照亮了整个夜空。“哇”,好美呀!大家欢呼着跳跃着,烟花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红扑扑的脸蛋,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p><p class="ql-block">春节就像一首欢快的歌,唱出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像一幅绚丽的画,描绘出家人团聚的温馨画面。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让我在成长道路上始终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亲情和无尽的温暖。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这是一个充满欢乐与希望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春 节</p><p class="ql-block">周诗皓</p><p class="ql-block">“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今天家家户户都格外开心。因为今天是一年的开头,春节。 </p><p class="ql-block">春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传说,最开始在这天有一只名叫“年”的怪兽出没。人们非常怕“年”,所以每到这天就会锁紧大门,不让“年”进来。一次,人们发现“年”非常怕爆竹声,还怕红色。然后,大家就一起放爆竹,还在门上贴红色的纸,来驱赶“年”。到现在,放爆竹演变成放烟花,而在门上贴红色的纸则演变成在门上贴红色的“福”字。</p><p class="ql-block">春节不仅是古老的节日,还有很多习俗:不仅有前面说的放烟花、贴“福”字,还有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吃年糕等。但是,我还是最喜欢领压岁钱这个习俗。这个习俗也来自一个传说。在古代,有一种叫“祟”的怪兽。“祟”会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摸孩子的头,孩子就会发烧。有一户人家怕孩子受苦,就用红色的纸包了一些硬币放在孩子身边,结果硬币泛出的光吓跑了“祟”,孩子也安然无恙。很快,方圆千里的人们都知道了这个方法。流传到现在,就演变成领压岁钱的习俗。</p><p class="ql-block">春节还有很多美食,如热乎乎的年糕、香喷喷的饺子、软糯的汤圆……总之,有很多美食,每个都好吃。</p><p class="ql-block">我和家人一起过春节一定是最美好的回忆。我清楚地记得两年前的春节。那天我早早地就醒来了,还把爸爸妈妈叫醒。因为,我要和父母一起贴春联。在我们贴春联时,爷爷奶奶来了。我飞快地扑向爷爷奶奶。然后,我和爸爸继续贴春联,而奶奶和妈妈去做饭了。过了一会儿,开饭了,桌子上摆满了好吃的:有软糯的糍粑、香喷喷的排骨,还有一只巨大的帝王蟹。到了晚上,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看春晚。正看得开心时,我最爱的饺子来了。我一口气吃了好几个,真好吃!</p><p class="ql-block">春节不仅古老,还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希望下一个春节赶快来到。</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热闹的春节</p><p class="ql-block">杨彦开</p><p class="ql-block"> 春节藏在哪里?藏在那香喷喷的年夜饭里,藏在那红红火火的春联里,藏在人们口耳相传的祝福声里。在我的热切期盼中,春节终于来了。</p><p class="ql-block"> 春节是中国古代四大传统之一,还是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呢!相传春天是这么来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头凶猛的野兽名叫“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就会跑出来吃人,破坏建筑。后来,人们发现“年”惧怕红色和爆炸的声响,所以家家户户就在自己家门口贴春联,在广场放爆竹来驱赶“年”,“年”只要看到就会逃跑。第二天早上人们就会互相祝贺对方没被“年”吃掉。人们把这种祝贺叫“拜年”,把过春节叫“过年”。我们也用贴春联,放烟花拜年的方式来庆祝春节。春节还有不少食俗,比如吃年糕,吃豆腐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吃饺子啦!为什么要吃饺子呢?因为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p><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我早早起床,穿上新衣,就要去外公家拜年了。来到外公家,外婆正在做香喷喷的饺子。一掀开锅锅盖,一股香味儿向我扑面而来,顿时让我“口水直下三千尺”。我挑了一个放到嘴里,饺子皮就像一个舞者在我嘴里翩翩起舞,紧接着饺子馅在我嘴里像烟花一样绽开,就像在给味蕾添加兴奋剂,超上头!最后开始拜年啦!“祝外公外婆节日快乐,万事如意!”外公外婆听了这话后笑眯眯的给了我一个大红包,打开一看,哇,一千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呀,我赶紧谢谢外公外婆。</p><p class="ql-block"> 我们打开电视,离新的一年还有一分钟。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忽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我耳旁响起,到处都是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 我爱过春节。春节是热闹的,是团团圆,是充满希望和期待的。</p> <p class="ql-block">欢欢喜喜过春节</p><p class="ql-block">蒲映均</p><p class="ql-block">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欢快,最有趣的节日。那时候哪里都是喜气洋洋,“张灯结彩贴窗帘,敲锣打鼓展笑颜,噼里啪啦放鞭炮,家人团聚真热闹。”</p><p class="ql-block">腊月三十下午,我们忙着贴春联,在大门中央贴了一个大大的福字,福字是倒着贴的,寓意着“福到了”,大门两边,贴上了喜庆的春联,横联是“蛇年快乐”,上联是“岁岁平安日”,下联是“年年如意春”。妈妈忙着剪窗花,妈妈的手法可真巧,只听见咔咔几声,一张红通通的可爱小蛇出现了。我试着像妈妈的样子,咔咔几下,小蛇没剪出来,剪出了一根木棒。妈妈说没关系,只要是自己做的,都很有意义。</p><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我们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一起看春节晚会,一起放烟花,还收到了爸爸妈妈发的压岁钱,真是一个愉快的年。祝爸爸妈妈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p><p class="ql-block">春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也是一个充满快乐的节日,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一天和自己的家人团圆。</p> <p class="ql-block"> 浪漫的中秋节</p><p class="ql-block">高浚喆</p><p class="ql-block">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千古名句,道出了中秋节独有的浪漫,我的中秋节同样被这抹浪漫笼罩。</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做为中国古老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每至中秋,明月高悬天际,光洁耀眼,银色的月光如薄纱般洒在了每一个温暖的角落,也悄然落在了每个人的心里。此时,桂花满树金黄,带着那浓郁的花香,仿佛带着祝福悠悠飘来,家家户户的厨房里,弥漫着月饼的甜香,街头十分宁静,但宁静的街头又时不时传来爆竹清脆的响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p><p class="ql-block"> 中秋佳节,美食必不可少。其中月饼更是不可或缺。相传,在几千年前,嫦娥的丈夫从王母娘娘处求来仙丹,吃一颗便可羽化登仙,他想和嫦娥一同服下,共享长生,可嫦娥却独吞仙丹。飞走前,母亲给了嫦娥小时候最喜欢的甜品月饼,里面是豆沙馅。嫦娥上了天宫之后,在清冷的月宫中时常泛起对人间的思念。我喜欢的月饼是豆沙莲子月饼。最外层是一层奶香浓郁的酥皮,轻咬一口,酥香四溢;莲子不仅有解暑的功用,还带着一丝中草药的苦味,好一点的莲子会有回甘的风味,形成了“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独特口感。最里层是红豆,香甜软糯,令人唇齿留香,而桂花茶是月饼的伴侣,入口瞬间,桂花的芬芳率先袭来,然后是乌龙的茶香,两种香气相互交融,层次丰富,韵味悠长。繁星点缀夜空,圆月的银光洒满人间,桂花的香味带来最美好的祝福,中秋节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积淀,更体会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p><p class="ql-block"> 每当我回忆中秋,打开中秋节这本书时,书中满页是中秋节的各种丰富的习俗,承载人们中秋的美好心愿,合上这本书,我期待下一个中秋节的到来,期待那一轮明月再次照亮大地,桂花再度飘香,也期待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一直传递。</p> <p class="ql-block">难忘的中秋节</p><p class="ql-block"> 王莘雅</p><p class="ql-block"> 八月,一个丹桂飘香的月份,十五一个月满西楼的时辰,八月十五是中华传统的节日——中秋佳节,中秋节这一天,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月亮,妈妈提议要不我们一起玩关于月亮的古诗吧!好呀!我高兴的直拍手,我先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妈妈机灵的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爸爸轻轻一笑的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接着妈妈苦苦的说:明月…几时…有?爸爸摇了摇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妈妈你被淘汰了!我大声宣布!妈妈皱了皱眉头:好吧,你们要加油哟!我和爸爸异口同声:没有问题的,我们会努力的。</p><p class="ql-block"> 古诗比赛第二轮开始了,我和爸爸比拼,我的脑袋像翻书一样快,啊有啦!我恍然大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轮到爸爸了,爸爸爪耳挠腮:有什么古诗关于月亮昵?过了几分钟,爸爸还是没有想出来,爸爸出局了。爸爸说:你胜利了!真是太棒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爸爸递给我一块甜甜的月饼说:王莘雅,爸爸希望你多看书,多学知识,学这些古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更多的古诗,才能长知识,你能做到吗?我细品着美味的月饼,坚定的回答,可以!</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躺在床上看着窗外,夜空中皎洁的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会躲在云朵后面,一会儿又出来跟我打招呼。我仿佛看到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我轻轻的闭上眼睛进入了甜甜的梦乡。</p> <p class="ql-block">端午</p><p class="ql-block">3.1 易奕</p><p class="ql-block">端午的欢乐藏在哪里?它藏在软糯香甜的粽子里,藏在香气袭人的艾蒿里,藏在激烈热闹的比赛里……在期盼中,端午节如约而至。</p><p class="ql-block">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尽,老百驻闻讯划船捞救,却没有成功。于是人们在江面划船寄托哀思,后来就演变成了龙舟竞赛。人们又往江里投米团,以防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渐渐地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p><p class="ql-block">去年端午节,我们也尝试了包粽子。奶奶提前准备了一缸糯米和一些从山上采来的竹叶,还准备了一些枣子、肉、红豆。只见她拿起两片墨绿的竹叶,将它们卷成漏斗状,先舀半勺糯米进去,接着放上一颗小小的红枣,然后再舀一勺糯米进去,最后把竹叶裹紧,缠上几圈细线,一个红枣馅儿的大粽子就包好了。奶奶接连包了几个鲜肉和红豆馅儿的,她的手法十分娴熟,不到十分钟就包了八个。放在锅里煮熟,接开锅盖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我顺手拿了一个红豆馅儿的,一剥开,一股浓浓的红豆香馋得我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软糯香甜,令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端午节当天,我们一家去了仙海看龙舟比赛。“砰”地一声,发令枪响了,敲鼓的船员“咚一咚”地敲起鼓来。其他队员们随着鼓点挥动船桨,一条条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冲着。岸边看比赛的观众们激情澎湃、呐喊声、欢呼声、加油声震耳欲聋。我也被这激情打动了,忍不住和大家一起呐喊助威。看完比赛我们又一起去猜灯迷、逛集市、吃美食,玩儿得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端午节不仅是祭祀祈福的时刻,更是一个充满欢乐的节日。我喜欢这热闹非凡的端午节!</p> <p class="ql-block"> 春节</p><p class="ql-block"> 3.1叶子桢</p><p class="ql-block">“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是万家团圆,共度的美好的佳节。</p><p class="ql-block">春节的来历可有趣了,传说有一只叫年的怪兽,他喜欢在新年的最后一天,给人们带来灾难。一位有智慧的老人告诉人们,年兽最怕红色的东西和巨响。从此,人们在春节贴春联放鞭炮来驱赶年兽。</p><p class="ql-block">春节是隆重热闹而且不可缺少的日子。在我的印象里春节就像一个喜欢捉迷藏的小娃娃,他就藏在一盏盏灯笼里,一串串鞭炮上,一桌桌团圆饭上,一张张满足的笑脸上。</p><p class="ql-block">春节把热闹藏在大扫除中。我们全家一起齐上阵,分工明确,爸爸负责收拾客厅和卫生间,妈妈负责厨房,我和哥哥负责卧室和书房卫生。我们要把一年的坏气通通扫走,迎接新的好运气。</p><p class="ql-block">春节把幸福的甜蜜藏在了丰盛可口的年夜饭里。伴着叮叮当当的交响乐,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闪亮登场。有色泽鲜艳红亮的红烧肉,脆脆的香煎带鱼,酸甜可口的糖醋大虾,清爽可口的竹笋炒木耳,让人口口水直流三千尺。爸爸拿出珍藏已久的美酒倒给爷爷,我们端着杯给大家敬酒,“祝您新年快乐!”一家围坐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别提有多幸福了。</p><p class="ql-block">春节把欢声笑语藏在了绚丽多彩的烟花中。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指听见“咻”的一声烟花飞向了高空。紧接着“梆”的一声烟花在天空爆炸,金黄的,明兰的,紫粉的,五光十色漂亮极了。几秒后烟花像仙女散花一样美丽,像星星一样向四周散开。这一支支烟花支起了小朋友的梦想。我希望我许下心愿,我希望世界和平。</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春节,热闹温馨,充满了欢乐的节日。我爱这传统佳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