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盛世修典,太平纂帙。是传承也是艺术欣赏。</p><p class="ql-block">记得年少在家乡,大姑送我一张不大的宣纸中国山水画,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写意画,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美的意境。</p><p class="ql-block">中国画的美,表现在不似之似。</p><p class="ql-block">对于“不似之似”,齐白石的说法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本质是中国画对象形、形似的超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盛世修典,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追溯起来,始自商周,形成于孔子整理“六艺”。修典,是对前代一些文明成就的珍惜守护。</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春秋战国最为著名的有《御龙图》帛画。它是在丝织品上绘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p> <p class="ql-block">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强强联合,举办了绘画展览,意在宣传中国国粹。</p> <p class="ql-block">珞珈山下郁郁葱葱,绿色琉璃瓦的校园是武汉学府的骄傲。</p><p class="ql-block">虽然多次来,依然动容:为最美大学点赞。</p><p class="ql-block">大学历史渊源,不仅豪杰辈出,还有文人骚客无数。</p> <p class="ql-block">由于东西文化根本的不同。故艺术的表现形式亦各异。大概东方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东方艺术为诗意,西洋艺术为剧透。故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p> <p class="ql-block">北宋郭熙《早春》</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从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类,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工笔、写意两种。</p><p class="ql-block">中国画讲究形式美,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画面空白的运用独具特色。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p> <p class="ql-block">看看明朝时期的黄鹤楼,烟雨淼淼,自带悠然自得风。</p><p class="ql-block">遥想三国时期诸葛公瑾,草船借箭一触即发就在这一带哦。</p> <p class="ql-block">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领域空前繁荣,涌现出很多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伟大画家,历代画家们创作出了名垂千古的传世名画。</p> <p class="ql-block">唐宋以来,画家对于国画的创新一直延续至今,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风格。到了明代群星闪烁的“吴门画派”不仅代表着明代绘画的最高水平,而且还在师古与创新的探索中,为后世开一新河。到了吴派后期,以张宏为代表的苏州画家在文人山水画方面另辟蹊径,创作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他们在继承吴门画派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并到大山里去写生,师自然造化,创作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在画中体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画面清新典雅,意境空灵清旷。</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有点像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人物栩栩如生,书生与岚山相得益彰,毫无违和感。</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观,或局限在某个固定点上。它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p> <p class="ql-block">古代江夏是哪里呢?</p><p class="ql-block">古代江夏是位于中国湖北省的一个古代行政区,具体位置在今天的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江夏郡最初是在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设立的,最初治所在西陵县(今湖北武汉市新洲区)。这个地区在历史上因其地理位置和战略重要性,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尤其在三国时期,江夏成为了赤壁之战的关键地点。</p><p class="ql-block">看看那时江夏。可惜人挺多的,拍摄有点困难。</p> <p class="ql-block">五代关仝作品</p> <p class="ql-block">赤壁【唐】杜牧</p><p class="ql-block">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p><p class="ql-block">咱们湖北有武赤壁,文赤壁两个景点,个人感觉这幅图表现的是文赤壁。</p><p class="ql-block">我曾经去过,看此画颇有苏东坡诗词意境:</p><p class="ql-block">《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p><p class="ql-block">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p><p class="ql-block">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p><p class="ql-block">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p><p class="ql-block">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p><p class="ql-block">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p><p class="ql-block">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p><p class="ql-block">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p><p class="ql-block">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p> <p class="ql-block">曹丕画像。</p><p class="ql-block">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人物画。中国的人物画,历史悠久。据记载,商、周时期,已经有壁画。东晋时的顾恺之专尚画人物画,在中国绘画是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p> <p class="ql-block">刘备画像</p> <p class="ql-block">长江中游的动物</p> <p class="ql-block">提笔作画,肆意挥毫乃人生一大乐事乎?</p> <p class="ql-block">学子行色匆匆,今天的努力,日后的回忆满满。</p> <p class="ql-block">书不厌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