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风催征桃李艳,战鼓擂动备考忙。4月2日,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召开2025年高考备考推进会。辽中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瀚以及副局长刘慧、基础教育科科长韩娇、校级督学王世伟莅临指导,与学校领导班子、高三年级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商备考良策,共绘决胜蓝图。会议由辽中二高中校长徐全洋主持,现场目标导向鲜明,攻坚举措务实,展现出冲刺高考的昂扬斗志。</p> 【数据画像明方向 精准施策谋突破】 会议伊始,高三年部主任杨春柏以数据为笔,勾勒出备考全景图。通过横向对比近三年模拟考成绩走势、纵向分析班级学科动态,系统呈现了"尖子生稳中有进、临界生潜力可期、学困生短板凸显"的学情特征。他着重介绍了"三轮复习+靶向突破"的备考框架:第一轮侧重知识体系重构,第二轮聚焦高频考点深化,第三轮强化应试能力提升,同步实施"临界生导师制""学科重难点微专题"等特色举措。详实的数据分析和清晰的阶段规划,为冲刺阶段提供了科学导航。 在学科备考策略汇报环节,九大学科教研组长立足考情、教情、学情展开深度剖析。语文组提出"文言文专题突破+时评素材日积月累"双轨并行策略;数学组创新"基础题限时练+压轴题思维建模"训练模式;英语组构建"主题语境词汇网+读后续写思维导图"提升体系。各学科既彰显专业特色,又体现共性追求——精准把握新高考命题趋势,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培养目标融入每日教学。 【协同育人聚合力 靶向攻坚提质效】 高三郭敏老师代表班主任团队发出"全员备考"强音。她以"三个协同"勾勒出立体化备考网络:在班级管理维度,建立"科任教师联席会诊"机制,针对目标学生开展跨学科学情会商;在年级统筹维度,参与制定个性化"一生一策"提升方案,实现培优补弱精准滴灌;在学校保障维度,联动学校心理老师开展"考前心理赋能"专项活动,协同后勤部门打造"静心备考"校园环境。"我们要让教室里的每张课桌都成为攻坚阵地,让教师团队的每次对话都产生备考增量。" 教学副校长郝德勇以数据透视备考成效,用对比激发奋进动能。通过展示本校与省内同类校模拟考数据对比,他既肯定全体教师在教学与管理中的付出和成绩,也直面生源质量下降的现实挑战。针对冲刺阶段,他提出"三优化"行动纲领:优化课堂教学,推行"15分钟精讲+20分钟分层训练+10分钟个性答疑"的高效模式;优化心理疏导,实施"积极心理暗示周周讲";优化环境营造,家校社联动,打造优质备考环境。 【思想领航强根基 科学备考启新程】 徐全洋校长立足高考三重属性,为冲刺阶段注入思想动能。他从"为国选才的政治属性"切入,要求教师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度看待备考;围绕"文化传承的创新属性",强调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人才选拔的科学属性",倡导将大数据分析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面对66天倒计时,他提出"四个极致"工作要求:极致化分解每日任务、极致化落实分层辅导、极致化挖掘增分空间、极致化凝聚团队合力,号召全体教师"用教育智慧创造逆袭奇迹"。 <p class="ql-block">党总支书记董万良从教师备考、学生应考、年组研考三个维度为备考复习擘画备考路线图。他提出高三年组要扎实工作、积极投入。“学法提升点对点、规划指导高中低”,由备考中的每个人推进到每个班级,影响到整个年部,辐射到整个学校,从点线面多向联动发挥全员备考的合力效果。在教法学法指导上,董书记强化文科复习过程中,品读时事热点中厚植的家国情怀;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创新"高阶思维培养计划""基础巩固攻坚行动""心理韧性提升工程"三类育人载体。其提出的"精准滴灌、靶向发力"工作法,为备考注入红色动能。</p> 【殷殷嘱托催奋进 乘势而上攀新高】 <p class="ql-block">辽中区教育局局长陈瀚在总结讲话中,以“科学安排、准备充分、精准施策、状态极佳、备受鼓舞”20字高度评价辽中二高中高三团队的备考工作。结合2025年高考新形势,他为高三备考做出指导建议,发挥班子凝聚力,上下团结成合力,精准指导有效力,挖潜提升内驱力,聚焦培养学习力。同时提出备考作战要求,要精准研判考情变化,精细实施有效教学,精心呵护身心状态。陈局长特别强调,要提振高三师生备考士气,坚定信念,坚决实现质量突破。</p> 本次高考备考推进会既是备考分析会,也是冲锋动员会。在高考前的这66天里,辽中二高中高三团队将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积极备战、通力合作,全力冲刺高考,力争在2025年高考中再创辉煌,为辽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