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下乡插队五十年

枣乡你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谢陈三刚提醒我,今天4月1日是我们五位知青下乡插队五十年纪念日。你说的非常好,对周边环境事情你记的还那么清楚,我可把周边的事情和其他林场的事几乎都忘记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5年4月1日。我们一群知青在锣鼓声欢送下。乘坐解放牌大卡车。踏上去农村的道路。插队乐堂堡公社东沟林场。林场坐落在花石崖村,是一个无住户的小村庄。映入眼帘的林场窑洞和农民们那质朴却略显疲惫的险庞。当天晚上我们五位知青和林场全体人员在窑洞里欢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记得我们上山劳动的情景吗。我们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农村是没有节假日的。天亮出工,天黑收工。只有下雨天不出工。我们每天吃的主食,粉渣掺高粱面和玉米面蒸出来的红黑馍馍。水煮菜。每天吃不好,还的拼命的干活。只有在收工后夜晚我们坐在煤油灯下,才能感到轻松一点。谈我们的未来。那些日子虽然艰苦,却因为彼此的陪伴而变得格外温暖。五十年过去了。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但那段共同度过的时光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镶嵌在我们的记忆深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如旅,每个人都在自已的道路上前行,无论你走多远,那份深厚的友谊始终未曾褪色。五十年的时间,足以让许多事情发生改变,但插队林场的故事生生难忘。陈三岗还记得我们知青窑洞里发生的那场火灾吗,事后清理了几个小时。那天晚上我们两就在那零下二十几度的冰冷的窑洞里将就了一个晚上。我不知道那天晚上我们两是怎么熬过来的。让我无法感动是我们心中互相鼓励。渡过难关。今天在这微信平台上分享我们各自的人生故事。倾听对方的喜怒哀乐,在这一切过程中,感受到一种久违的亲切与温暖,感谢命运的安排,让我们共同追忆那段难忘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还记得我们在林场相遇。洪水淹没了我们林场时。我们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别人。陈三岗你留给我的那句话。如果牺牲了也当不了烈士。以后不能再干这种傻事了。我铭记在心。但我们可以通过珍惜当下每1分每1秒,让这份珍贵的情谊得以延续。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继续保持联系。让这份友谊时间在长河中越发深厚,希望每一位知青朋友健康幸福!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无论身处何地,无论身份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都曾彼此在生命中最真诚是知青朋友。让这份友谊值得我们一生去珍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十年的光阴见证了我们成长的蜕变。也记录了我们的欢笑与泪水。不禁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期待。让我们的友谊天久地长。愿每一位知青朋友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知青战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①李清华,个性正直,胆大心细,是一位敢想敢干有理想,有智慧。有自己的坚定的目标,走白己成功之路。学习刻苦,品学优秀。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西安交通大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②李应应,性格温和,多情感个性,与人友善。爱好看书,武侠爱情,四大名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③霍调兰,性格直爽,开朗活泼,对人热情,善于帮助别人。爱好陕北道情。爱好武术气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④陈俊杰,学识文博。以文会友。经过磨练闯过重重困难与难关。书法字体融合一体。事业道路上遇障碍敢于挑战。写尽人生,费尽心思和精力,乘风破浪,远大抱负,出类拔萃,书法独具一格。清涧万事通,奇妙清涧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⑤王长雁,沉着稳重,性格内向。不善言语表达,默默承受。有事喜欢独自思考,不计得失,善解人意,遇事不怕吃亏,对朋友义深情重。困难留给自己,微笑送给别人。</p> <p class="ql-block">还有其他知青你们都是非常优秀的。</p> <p class="ql-block">写作枣乡你2025年4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