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祭扫烈士墓

白瑞轩

<p class="ql-block">  文中三位烈士的资料由AI提供(有所删减)。</p> <p class="ql-block">  昨天,我参加了社区党支部组织的党员到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活动。</p><p class="ql-block"> 我们50余位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乘坐大巴车,行程近一个小时,到达乌鲁木齐烈士 陵园。陵园里,祭扫烈士墓的人已经很多。看得出,有工厂的工人,部队的战士,学校的师生,幼儿园的小朋友……</p><p class="ql-block"> 在烈士事迹陈列馆前,我们等了很长时间,排队等候拍照留念。然后去瞻仰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  毛泽民(1896年4月3日-1943年9月27日),字润莲,湖南湘潭韶山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成员之一,也是毛泽东的弟弟。他在党的经济工作和财政管理方面贡献突出,被誉为“红色金融家”。</p><p class="ql-block"> 毛泽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毛顺生务农兼经商,母亲文七妹在他少年时期病逝。因家庭负担较重,毛泽民早年辍学协助父亲经营家务和农事。1921年,受兄长毛泽东的影响,他离开家乡投身革命,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p><p class="ql-block"> 1922年,毛泽民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在湖南从事工人运动,参与组织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5年,他赴上海负责党的出版发行工作,参与创办上海书店和印刷厂,秘密出版进步书刊</p><p class="ql-block"> 1931年,毛泽民进入中央苏区,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首任行长。他主持建立苏区统一的货币和财政制度,整顿税收、发展贸易,为红军和苏区经济稳定奠定基础。长征期间,他负责管理中央红军的后勤与物资,保障了部队的物资供应。</p><p class="ql-block"> 1938年,毛泽民受党中央派遣赴新疆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化名“周彬”,任新疆省财政厅代厅长。他改革税制、整顿金融、发行新货币,并推动教育、医疗等民生建设,促进了新疆经济和社会稳定。然而,1942年新疆军阀盛世才转向反共,毛泽民被逮捕。</p><p class="ql-block"> 1943年9月,毛泽民与陈潭秋、林基路等共产党员被盛世才秘密杀害于迪化(今乌鲁木齐),时年47岁。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新中国成立后,其遗骨迁葬至乌鲁木齐烈士陵园,韶山故居亦设有纪念馆纪念其生平。</p><p class="ql-block"> 毛泽民以卓越的经济管理能力为党在艰苦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他的牺牲体现了共产党人为理想献身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陈潭秋(1896年1月4日-1943年9月27日),原名陈澄,字云先,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无产阶级革命家,长期从事党的组织、统战和宣传工作,被誉为“中共隐蔽战线的先驱”。</p><p class="ql-block">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后与董必武等组织湖北学生联合会,创办《武汉星期评论》,传播马克思主义。</p><p class="ql-block"> 1920年参与发起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共早期组织的重要成员。</p><p class="ql-block"> 1921年7月,作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出席中共一大,参与党的创建。 </p><p class="ql-block"> 1923年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大罢工),后长期在湖北、江西等地领导工农运动,曾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江西省委书记等职。</p><p class="ql-block"> 1930年在上海、满洲等地从事地下工作,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重建被破坏的东北党组织。 </p><p class="ql-block"> 1933年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粮食人民委员(粮食部长),负责苏区粮食供应,保障红军反“围剿”斗争。</p><p class="ql-block"> 1939年受党中央派遣赴新疆,化名“徐杰”,任中共驻新疆代表,与毛泽民等共同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p><p class="ql-block"> 主持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推动文化教育、支援抗战,并秘密保持与共产国际的联系。 </p><p class="ql-block"> 1942年新疆军阀盛世才投靠蒋介石,制造“新疆事件”,陈潭秋与毛泽民等中共党员被逮捕。 </p><p class="ql-block"> 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1943年9月27日,与毛泽民、林基路等被秘密杀害于迪化(今乌鲁木齐),时年47岁。 </p><p class="ql-block">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时,因消息隔绝,仍选举他为中央委员,成为中共历史上“特殊的中央委员”。 </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遗骨迁葬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湖北黄冈建有陈潭秋故居纪念馆,武汉等多地设有纪念雕像。</p><p class="ql-block"> 陈潭秋是中共早期革命家中的“全才”,既参与建党、领导工运,又擅长统战与隐蔽战线工作。他辗转多地、隐姓埋名,为党的生存与发展作出巨大牺牲。毛泽东曾评价:“潭秋同志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其一生体现了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忠诚与献身精神。</p> <p class="ql-block">  林基路(1916年4月17日-1943年9月27日),原名林为梁,广东台山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烈士,以在新疆开展抗日统战工作和推动边疆民生改革著称。他是与毛泽民、陈潭秋一同牺牲的“新疆三烈士”之一。</p><p class="ql-block"> 出生于广东台山一个华侨家庭,少年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立志救国。</p><p class="ql-block"> 1933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后赴日本留学,就读于明治大学,期间参与左翼文学团体,组织留学生抗日活动。</p><p class="ql-block"> 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因反对国民党妥协政策遭日本当局驱逐。</p><p class="ql-block"> 1937年回国后奔赴延安,入读抗日军政大学,系统学习马列主义。 </p><p class="ql-block"> 1938年受党中央派遣赴新疆开展统战工作,化名“林基路”,任新疆学院(今新疆大学)教务长,革新教育,培养进步青年,传播革命思想。</p><p class="ql-block"> 1939年调任库车县县长,推行多项改革教育,兴办学校,推广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育,破除封建陋习。 修建桥梁、水渠,改善交通和农业灌溉;废除苛捐杂税,减轻民众负担,倡导男女平等,禁止蓄奴,打击贪腐,赢得各族群众拥护。 </p><p class="ql-block"> 在新疆期间,林基路与毛泽民、陈潭秋等密切合作,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秘密保持与延安的联系,传递情报,动员民众支援抗战。</p><p class="ql-block"> 1942年新疆军阀盛世才转向反共,制造“新疆事件”,林基路被捕。狱中遭受酷刑,仍以诗明志,写下《囚徒歌》:“掷我们的头颅,奠筑自由的金字塔!”1943年9月27日,与毛泽民、陈潭秋被秘密杀害于迪化(今乌鲁木齐),年仅27岁。 </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遗骨迁葬乌鲁木齐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 其《囚徒歌》成为革命烈士诗抄中的经典,彰显共产党人宁死不屈的气节。</p><p class="ql-block"> 林基路是中国共产党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社会改革的先驱。他以青春热血践行革命理想,将短暂的一生奉献给边疆建设与抗日救亡。谢觉哉赞其“年轻有为,才华横溢”,邓发称其“新疆民众的贴心人”。他的事迹体现了共产党员扎根群众、勇于革新的精神,至今在新疆广为传颂。</p> <p class="ql-block">  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的烈士墓,除了毛泽民、陈潭秋和林基路三位烈士,还有为新疆的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献出生命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不朽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