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江川文学社自 2006 年成立以来,在江川街道支持关心,在江川图书馆和现在的江川文化馆的精心指导、组织筹划下,通过几代社长的用心经营,已发展成充满活力的文学社群,扎根于江川街道,为当地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创作的优质平台。积极开展中老年诗文朗诵会、老闵行故事讲述会等活动,与学校合作举办爱党爱国、读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文学和知识的热爱,在校园中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社员们通过与名家交流,拓宽文学视野,提升创作水平。同时,多次组织采风活动,社员们深入生活,从自然和社会中汲取灵感,创作出许多贴近生活、富有真情实感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在创作成果上,江川文学社成绩斐然。其年刊《凭江临川》自 2014 年创刊,每年从社员大量作品中精选佳作编订成册,至今已陪伴读者走过十年,成为展示社员创作成果的重要窗口,也见证了文学社的发展历程。其编辑的每月《江川文苑》电子刊物,立足老闵行新江川,展现当地人们的新生活、新面貌,让社区文化得以生动呈现,为江川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社员们在参加区、市、全国的征文活动中表现出色,获得诸多荣誉和奖项,这不仅是对个人创作能力的肯定,也提升了文学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解放日报、上海电视台等媒体对社员的采访报道,体现了社会对文学社创作成果的关注和认可,也进一步推动了社区文化的传播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2016年11月,为拓展创作视野、增进文友情谊,组织赴新场古镇、临港滴水湖采风,并到文友惠南新家邀请做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时值秋天,文心激荡,二十余位文友踏寻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感受东海之滨的时代脉动,在文友雅居中畅叙谈天、交流探讨,增进友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游览新场古镇,黛瓦粉墙间流淌着时光的韵律。文友们漫步于"十三牌楼九环龙"的街巷,在洪福桥畔聆听潺潺流水,于古色古香建筑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文友聚餐,热闹非凡、欢声笑语,谈天说地,创作灵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转赴临港新城,现代气象扑面而来。在滴水湖畔,文友们惊叹于"湖畔星城"的规划蓝图,漫步环湖畔,海风拂面,有文友情不自禁吟起诗来,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凭江临川年刊首发现场活动,文学社成员现场演讲、作诗朗诵和唱歌表演。</p> <p class="ql-block">文友欢聚,庆贺凭江临川年刊发表,刊物凝结于文友们的辛勤耕耘的汗水,满满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2018年4月底的松江,春意浓浓。为探寻“上海之根”的文化脉络,感受人文与自然的交融,江川文学社一行20余人赴松江开展主题采风活动,先后游览了天马山、广富林郊野公园,并在松江大学城万达广场的酒店用餐体验了本地美食文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午,文学社成员首站抵达天马山,山灵水秀间寻幽探古,这座位于松江西部的名山,因山势如马腾跃而得名,素有“松郡之巅”之称。山间云雾缭绕,古木参天,千年古刹护珠塔矗立山腰,飞檐翘角与斑驳石壁诉说着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进入松江大学城万达广场的餐厅。作为融合本地特色的餐饮菜肴,推出了时令菜品。文友们品尝佘山竹笋酿鲜菌等佳肴,食材的鲜美与匠心的烹饪手法,让松江的风土人情在舌尖绽放。</p> <p class="ql-block">午后,采风队伍移步广富林郊野公园。这里不仅是上海新造大公园,更是自然与文化的交融之地。 文友们在鲜花、<span style="font-size:18px;">田园静谧之美,用相机或手机纷纷拍照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此次采风活动,文学社成员通过实地探访,文友们驻足于斜塔、山间岩山、小河流水,郊野树木、花朵和草地,溯文脉之源,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2018年11月18日,文学社秋日采风,探访金山鱼嘴,寻访千年禅韵。</p><p class="ql-block">江川文学社成员一早赶赴金山开展文化采风活动,先后走访了海鱼文化馆、金山鱼嘴老街,以及金山寺大雄宝殿,在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中汲取创作灵感。</p><p class="ql-block">采风首站抵达金山寺大雄宝殿与禅宗美学的千年对话,文学社深入金山寺核心建筑大雄宝殿。这座1989年重建的殿宇融合南北建筑风格,重檐歇山顶、金色琉璃瓦与白石栏杆彰显庄严气象。殿内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左右为药师佛与阿弥陀佛,合称“横三世佛”,佛像高4.8米,仪态安详,指尖手势暗含“天地掌控”的禅意。两侧十八罗汉石雕神态各异,或闭目凝思,或怒目威严,社员们从其细腻的雕刻中感受到“以艺载道”的禅宗美学。</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观览海鱼文化馆,馆内以“渔耕文化”为主线,展示了从古代渔具到现代生态养殖技术的演变。社员们通过互动投影、实物模型等,深入了解了长江与东海交汇处独特的渔业历史。展馆特别陈列的“鱼图腾”艺术装置,将鱼形纹饰与传统诗词结合,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详细的素材。</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我们一行游览金山鱼嘴老街。首先走入老街口的天桥饭店聚餐,大家谈笑风生,畅所欲言,热烈讨论。</p> <p class="ql-block">饭后漫步于青石板铺就的鱼嘴老街,时光凝固的烟火巷陌。老街两侧保留着明清风格的木构建筑,茶馆、手工作坊与非遗店铺鳞次栉比。文友们驻足于一家家老字号店,有的看看,有的购买一些尝尝。老街深处有田园风光,有小河流水和小桥,还有古色古香的长廊与休息亭,文友们纷纷拿起手机拍照,传了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此次采风,秋日的金山鱼嘴,以它的海涛、古刹与人间烟火,为文学社成员铺就了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创作之路。</p> <p class="ql-block">2019.4,江川文学社访金泽古镇、游百果园。</p><p class="ql-block">春日的暖阳洒在青石板上,金泽古镇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为探寻江南文化之根,感受古镇的历史脉络与自然诗意,江川文学社一行二十余人,春深之际赴金泽古镇及白果园开展采风活动。一舟一桥,一叶一果,皆成笔尖墨痕,化作心中诗行。</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清晨是静谧的,石板路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文学社成员们首站便直奔“江南第一桥乡”的核心——七座古桥。普济桥如一位垂暮的长者,斑驳的石拱倒映水中,它是上海现存最古老的宋代石桥,桥身镌刻的“咸淳三年”四字,仿佛在诉说八百年前的匠人智慧。跨过明代的放生桥,清代的如意桥,指尖抚过元代迎祥桥的青砖桥面,金丝楠木的梁柱在晨光中泛着温润光泽,展示古镇的文化底蕴,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每一座桥都是凝固的史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漫步白果园,银杏知春,文心栖枝,白果园位于古镇后山,相传南宋时栽植的银杏古树在此扎根。春日的果园,新绿如瀑,白果(银杏)幼果藏于叶间,恍若翡翠珠帘。 穿过曲径,一片古银杏林如伞盖蔽日,树干需三人合抱。树下石凳上,文学社成员席地而坐,有的即兴小诗,笔尖流淌出对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2019年11月6日,江川文学社一行赴川沙古镇采风。这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更是一个让心情放飞的时光。观览此地会逐渐被它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景观而留住脚步。哦,古镇不老的话题,像一首歌,唱响着古镇的往昔。</p> <p class="ql-block">尘封在川沙古镇的尘埃里,让我们层层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吧。我们一行首先来到古城墙公园,公园虽小却是内容蛮丰富的!进门就是一段古城墙,沿着阶梯上去,是岳碑亭, 明代时期后人为了纪念民族岳飞所建,亭内为拓刻的岳飞手迹草书诗稿。两边书写着对联:“片石书碑题绝唱,存忠臣武穆孤吟”“精忠报国挽狂澜,保大宋江山半壁”。看了让人肃然起敬。公园里还有着一段四百年历史的明代古城墙,是当年川沙人民为抵御倭寇所建。</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来到了内史第“黄炎培故居”,凭有效证件换取门票我们进入里面参观。这座走出无数名人的“内史第”老宅,坐北朝南, 三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官宦宅第,又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名人集聚的江南民宅。青瓦白墙,古典精致的仪门上飞檐翘壁,有着170多年历史。南厢房为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的诞生地,东厢房为黄炎培次子黄竟武烈士,堂侄、著名音乐家黄自及其弟会计学家黄祖方的诞生地。胡适儿时读书也曾在这里借住过。</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行觀摩了「川沙戲曲藝術展示中心」,川沙不愧是戲劇之鄉。川沙,文化元素眾多,具有「風水堡城、海派營造,名家故里、戲曲之鄉,宗教遺存、浦東之根」等特色特質,曾經養育了宋慶齡、黃炎培等100多位偉人名宿,保留著完整的四方城池,有浦東最古老的寺廟,是滬劇東鄉調發源地。</p> <p class="ql-block">浦东川沙古镇赞</p><p class="ql-block">文/李昶阳</p><p class="ql-block">古镇川沙仍石道,</p><p class="ql-block">一街闹店枕河流。</p><p class="ql-block">旧楼雅韵斜阳醉,</p><p class="ql-block">市港清泉皓月浮。</p><p class="ql-block">檐滴随心敲纸伞,</p><p class="ql-block">篷船着意夺人眸。</p><p class="ql-block">近河长盖景成就,</p><p class="ql-block">原住居民今昔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观望“鹤鸣楼”,是明五暗七的仿古建筑,鹤鸣楼飞檐翘角,系六十个风铃。这座鹤鸣楼是仿武汉黄鹤楼所建,其威武壮观不亚于黄鹤楼!还有许多难以忘怀的历史镌刻在岁月里,需要淡淡的追逐。追逐那些散落在青石板上的云水过往;追逐那些遗忘在寻常巷弄中的流光记忆。</p><p class="ql-block">鹤鸣楼</p><p class="ql-block">吴敬倚</p><p class="ql-block">何处飞来黄鹤楼</p><p class="ql-block">川沙鳴鹤乐悠悠</p><p class="ql-block">飞檐翘角突云彩</p><p class="ql-block">欲写春秋梦九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0年10月26日,江川文学社在红园举办一场“诗会迎重阳”活动。</p><p class="ql-block">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江川文学社温情举办一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诗会迎重阳”活动。文学社成员和</span>众多老年朋友齐聚一堂,共赴这场诗意之约,在诗词的海洋中感受节日的温暖与文化的魅力。</p><p class="ql-block">活动中心不仅让现场观众领略到诗词的韵味,更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一句诗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岁月的感慨。我也参与其中,在会上即兴咏诵二首绌诗:</span></p><p class="ql-block">社员相聚迎重九,琢字献词诗咏篇。</p><p class="ql-block">唱和声中秋意暖,隔窗鸟语众欢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老赶来新岁代,福中生活笑声欢。</p><p class="ql-block">甘甜日月多康乐,美好人生党给咱。</p> <p class="ql-block">活动现场,洋溢着温馨而欢乐的氛围。舞台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友们纷纷咏诵诗词,满怀深情地朗诵着一首首自己写作的诗词。大家精神矍铄,有的还唱起优美的歌,共同来度过欢乐的重阳节着美好时光。</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江川文学社赴长兴岛采风,游览了前卫农场、长江畔长江第一滩,午饭在农场食堂聚餐。</p><p class="ql-block">秋日的这天一早,江川文学社二十余名成员踏上了这座江心绿岛的采风之旅,以脚步丈量前卫农场的丰收画卷,在长江第一滩的浩渺水色间寻觅诗意。</p> <p class="ql-block">上午九时多,采风首站抵达前卫农场。这座始建于1958年的国营农场,如今仍保持着江南农耕文明的肌理。稻茬在秋阳下泛着温润的琥珀色,空气中浮动着秸秆特有的清甜。</p><p class="ql-block">而后参观长兴岛博物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览面积很大,有农场建设历程展览,更值得一看的是海洋展馆,</span>这座博物馆海洋种类收集上海第一,大家兴致勃勃观看,增加知识,吸取写作的养料。</p> <p class="ql-block">走进桔园,这个是上海最大的种桔子基地,大家看到了前卫农场的种植前景。</p><p class="ql-block">正午时分,农场食堂飘出美味佳肴的香气。八仙桌摆开,文友们围坐着吃起农场种出来新鲜蔬菜,自己养的猪肉特别香,大家吃着旧畅谈起来,传来欢声笑语,成了食堂烟火气,文学与生活的交响。</p> <p class="ql-block">饭后,车驶向长江第一滩。作为长江入海口首个直角凸岸,这里的水色总在青灰与浑黄间流转。文友们沿木栈道漫步时,恰逢退潮,滩涂上显出成片的椭圆形的石头,被江水冲煞成如此圆润,引得大家阵阵惊叹,大自然的威力无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秋风吹来拂,水面波光粼粼,众人静立观景台,唯有江风翻动纸页的沙沙声。这让文友想起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p> <p class="ql-block">这次采风是一次稻香与江风中的文学对话,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里,在心里这片土地难以忘却,情不自禁咏起诗来:</p><p class="ql-block">文学采风长兴岛,</p><p class="ql-block">和风拂面柳条劲。</p><p class="ql-block">前农变化今更良,</p><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中观史竞。</p> <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21日早上,文学社一行到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采风。早上8点多,在石老师精心组织下,文学社成员正装待发,大家心里都有一份期待。</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游览公园“淞沪抗战”战场遗址,与淞沪抗战战场纪念碑、“淞沪抗战军民”大型雕塑、“淞沪魂”石刻长卷主题墙等一起构成沪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吴淞口是一个写满了历史的名字,作为扼守长江的第一道关卡,这里见证了鸦片战争、淞沪抗战、解放上海等多次战役的烽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来到吴淞炮台纪念广场。此广场是为了缅怀、纪念这些有名的、无名的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的英雄,是为了讴歌了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广场是由“威严之阵”、“英武之塑”和“下沉展窗”三部分组成,形成广场高台、广场中轴、广场斜坡和下沉展点相结合的梯状展示构架。解放战争时大炮展示,清朝大炮,那些锈迹斑斑的火炮就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我们驱车从宝杨路公园门进入,进了公园大门不久就到了矿坑花园。</p> <p class="ql-block">此花园利用矿渣坑按照盆景园的形式进行建设,青石山体、“钢之花”景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浮雕、石屋花园、半亭、鱼骨种植带、处处体现着精巧与美观。小溪内的水与溪底的矿渣结合后,常年保持蓝绿色的状态,仿佛走进了九寨沟,人称“小九寨沟”。</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沿着一条路走去,漫步在二旁郁郁葱葱树木的路上,穿过这段湖面上架着长长走廊,来到江边。瞬间完成从上海市南面的闵行切换到市北面吴淞口海边开阔的心境。望着左右船只驶入深海,岸边的花园步道优雅的伸向远方,一种诗意的美感涌上心头。</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最终目的地,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科技馆门前宽阔的草坪,主体建筑分为地下一层,地面二层。外形设计,采用在大地上切口,“撕皮”起翘的设计概念,融合“太极鱼”轮廓,形成与周围山体形态相仿的建筑三维形态。这里曾经是废弃钢渣的堆积场,宝山区人民政府出资在此兴建了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以介绍河口自然环境,科技应用和人文景观知识为为主题的科技馆,参观给人以启迪,地球环境需要大家来保护。还欣赏了四大鱼缸的鲨鱼、中华鲟、大海龟、大黄鱼等长江流域的动物。</p><p class="ql-block">这次采风给了我们这么多惊喜和悠闲,最主要的促使我们多观察、多思考,采风开阔我们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创作意识。</p> <p class="ql-block">2021.11江川文学社采风赴秋霞圃、州桥老街、汽车博览公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江川文学社赴嘉定采风,第一站是嘉定秋霞圃。秋霞圃是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又一代表,如果按其中的邑庙部分的始建时间推算,可称为五大园林中最古老的园林。并以其布局精致、环境幽雅,小巧玲珑的特点而其建筑风格中的“小中见大”、曲折有致特点吸引了我们眼球。园中内含丰富景区,有桃花潭、清镜塘等,从取名中也是可以透露出十足的优雅与静谧气质的。</p><p class="ql-block">游览感受到园内特色的池水与山石相互搭配,古木参差而林立,花草迥异,独具自然性与艺术性。我们走过多个亭和楼阁,漫步在华池曲径和茂林修竹间,踏上低栏板桥,观断岸滴泉和假山奇洞。虽然园中不大但布局紧凑以工巧取胜,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尽显山具丘壑之美、水揽幽邃之胜,咫尺园林,再现天地,堪称古代园林佳作。情不自禁赋诗二首:</p><p class="ql-block">丹枫似火韵悠然,金杏盈枝意态闲。</p><p class="ql-block">幽径亭台翠影里,漫山流彩醉秋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闲游秋圃意悠然,潭映邑庙霞染轩。</p><p class="ql-block">桥畔湖堤垂柳绿,古韵风姿入画笺 。</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我们游览第二站嘉定州桥老街,州桥被称为嘉定之根。自1218年建县为县治中心至今,八百年未移,是嘉定历史文化的发祥地。在这千步之内,汇聚了宋、元、明、清历代古塔、石街、老桥、旧庙、名园等古迹,人文浩荡,底蕴深厚。</p> <p class="ql-block">我们漫步在十字河两岸观老街风情,走登龙桥,又名州桥。元代,嘉定县升州,故名州桥,也就是“州桥老街”名字的来源。我们一行游览法华塔等古韵的景点,并在法华塔前纷纷留影拍照,州桥老街上的法华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我们在此寻找江南古城文明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游罢老街乘兴去游览汽车博览公园,汽车博览公园是一个以汽车娱乐、展览、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公园,游览中感到绿化面积很大是个大氧吧。感受到此地有自然山水园的景观外貌,结合水系岛屿湿地绿地水岸组成的公园。</p> <p class="ql-block">我们游览各国风情园,看到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迥异的传统元素,展示了各汽车大国独特的园林景观特色,领略了风情各异多姿多彩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我拍下了参天大树与枫树倒影在的清晰湖面上,诗意朦胧。在回来的车上写下这首诗:</p><p class="ql-block">万里晴空伴日骄,博园花木弄风骚。</p><p class="ql-block">殊方园景风情重,游客舒心醉眼瞧。</p><p class="ql-block">老干枝遒犹盛茂,成群枫叶更妖娆。</p><p class="ql-block">金叶杏树根须壮,生态氧吧意气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党和政府保护我们三年,疫情封控解除后,不了上海疫情大爆发,为控制病毒扩大范围,上海市决定封城。江川文学社交流讨论活动没因此停止,交流活动坚持在线上进行。江川文学社积极利用这个平台,肩负起抗击疫情的宣传责任,疫情阻挡不了文友们的写作热情,大家废寝忘食,奋笔疾书,用一篇篇生动的报道、一首首激昂的诗歌,颂扬社区抗疫志愿者,弘扬医务工作者的责任、精神与奉献,凝聚起了强大的抗疫力量。江川文学社的成员一起唱响正能量,为江川社区的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2023-03江川文学社采风赴小昆山,观赏小昆山附近无边无际的油菜花田地,游览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的醉白池采风。</p><p class="ql-block">这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气晴</span>朗,微风和畅, 江川图书馆暂停了一年多的春季文学社采风活动再续前缘。清早一上车,成员们就已经按捺不住与老友相聚的欣喜,开始了朗诵诗词,欢声歌唱。在悠扬的歌声中,大家来到了本次活动的第一站——小昆山。</p> <p class="ql-block">松江古称“云间”,是魏晋名士陆机、陆云的家乡。此行采风的地点之一小昆山是松郡九峰之一,山势陡峭,内有松樟郁郁成林。进入小昆山园,沿着一条石阶小路,大家来到了二陆草堂,这里是“云间二陆”的故地。</p> <p class="ql-block">陆机与陆云兄弟俩,是三国东吴后期至西晋初年的文学大家,出身于名门。陆机的传世书法“平复帖”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陆氏兄弟还留下众多文学作品千古流芳,被人们称为“太康之英”。顺着步道就来到了山腰上的二陆读书台,坐定二陆读书台,众人仿佛于繁华静处聆听“陆才如海”地叮咛:“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江河慕海,德音绕山,风声送爽,破空而来,浩然之气,充盈天地……</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第二个采风地上海古典园林——醉白池的路上,在途中有一大片油菜花田映入眼帘。春天的油菜花金灿灿的,引得行人们纷纷驻足欣赏,文友们也忍不住下车前往,纷纷在油菜田边与春天约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一行人,又到了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的醉白池采风。</p><p class="ql-block">醉白池公园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原址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谷阳园,现内园为清顺治至康熙年间在旧园址上重建。以醉白池为中心,四周树木茂密,有“春访牡丹夏观荷、秋来赏菊冬瞻梅”之趣。</p><p class="ql-block">文友们在园内漫步,园内尚保存着明代柱颊山房、疑舫、读书堂,清代池上草堂、宝成楼、雪海堂、雕花厅等亭台楼阁。其曲栏横槛、回廊曲径,古色古香,宛若置身于明清。</p><p class="ql-block">醉白池不仅有优美的景色,作为董其昌的故居,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建设于此,院内更是收藏有元代赵孟頫书法真迹《前、后赤壁赋》石刻、清代《云间邦彦画像》碑刻等珍贵艺术作品。文友们路过真迹时纷纷驻足,讨论起其中文学典故并各抒己见。</p> <p class="ql-block">这次采风是我第四次来到醉白池,上三次正好是7月底观荷花,10月赏桂花,2月看腊梅,这次是繁华似锦3月,让我补全了四季游览此地,正是每季有不同景色,百看不厌。</p><p class="ql-block">谈笑风生间,今日的春季采风活动渐入尾声,返程路上大家亦是欢声笑语,盛赞此次活动丰富有趣,一些文友在归途中已经诗兴大发,开始即兴创作起来。</p>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文学社在闵行书城凤凰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川文学社原创作品集《凭江临川》第九期首发仪式举行,文学社成员将在仪式上发表对一年来创作成果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并献上自己的原创诗词朗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凭江临川》年刊首发仪式,第一次深入社区书房举行典礼。</p> <p class="ql-block">广大社区文学爱好者、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前来参加。现场的参与者大零号湾图书馆給每人免费领取《凭江临川》第九期刊物一本。</p> <p class="ql-block">大零号湾图书馆《雅颂浦江演读会》,文学社成员参加、观看由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著名配音艺术家和表演系教师等,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展演,丰富了市民多彩精神生活。</p> <p class="ql-block">作为特邀观众,江川文学社成员参与活动。文友们带着满足的笑意离场,而艺术的种子已在我们心中悄然生根。这场跨越文学与表演的艺术对话,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为江川社区文化生态增添着多彩的注脚。</p>